正文

《士兵突击》

(2007-06-19 22:00:11) 下一个

听说国内电视剧《士兵突击》拍地不错,收视率很高。于是从网上下载了全部28集,刚看完。整体感觉不错,比较真实。军人的戏本来就是一帮男人的生活,没必要硬加上无聊的和没有必要的感情戏,当然如果是真挚的感情当然可以反映。前几年的《DA师》中军队为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组建数字化部队,揭示了军队体制和建设观念的改变,让人耳目一新。但情节中生搬硬塞的那些所谓的男女间的感情矛盾和纠葛就太幼稚了,似乎只是为了多安排几位女演员。该电视剧展示的角度是以师团一级主官为出发,还不能让普通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基层的变化。而《士兵突击》是以新兵许三多和成才的成长轨迹为线索,不仅解开了特种兵选拔、训练、和生活的神秘一角,也反映了军人的气节、理想和品质。剧中人物个个性格鲜明,真实地就像身边的人,而忘却了他们是在演戏。这的确是今年不可多得得好作品,无怪乎掀起了一股热潮,据说超过了《越狱》。导演康红雷拍的作品,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很受欢迎,没有都市戏的矫情造作和清宫戏的胡编乱造,而是贴近生活的真实。

 

近年来网络小说流行,网络的开放性给了很多写手展示自己才华得舞台,很多小说就是在网上获得轰动后,再被正式出版,以至于被拍成电视,像《亮剑》就是这样。网络写手中有不少人具有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和小说写作技巧,其作品与专业作家相比也毫不逊色,加上网络的实时性、流行性和多样性,网络小说的影响力已俨然超过了一般的印刷作品。刚看《士兵突击》时不禁想起了一部赫赫有名的网络小说:漠北狼(我是特种兵)写的《兵王》,两者的发展主线基本一致:新兵入伍,被分配到闲散连队但不忘训练,调到尖刀部队成了兵王,打演习时部队惨遭特种兵屠戮但主人翁却表现突出,演习后参加特种兵选拔,被选上了参加了艰苦甚至是残酷的训练,成为正式特种兵后赴南疆与毒贩激战。一开始我还以为《士兵突击》是从《兵王》基础上改编的,后来搜索后才知道是两部不同的作品,不知有没有参考的成份。《士兵突击》的作者蓝晓龙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在北京军区从事专业创作,可谓科班出身。因此《士兵突击》对人物个性、内心的描写更突出,许三多的成长、家庭环境、遇到心理障碍后得到的帮助等这些小细节和背景材料的处理和交代较详细,让读者和观众对许三多有全面的认识。但小说前几章在新兵训练和许三多被招新兵环节上相互交替表述,让人感觉有些乱;并且全文第三人称表述和第一人称内心独白也相互交错(也许是在展示编剧或写小说的技巧)。电视剧的交代整体比较清楚、流畅,忠实于原著,并改善了小说的表述。《士兵突击》更强调士兵的精神,“不放弃、不抛弃”,而相应的军事细节方面并不十分突出,甚至经不起推敲。作者可能只是了解部分军营生活而不十分熟悉士兵,没有那种深刻的体验,写的也只是涉及军事内容的小说。反观《兵王》,漠北狼即使不是真正的特种兵也对特种兵十分熟悉,小说中军事细节和战术描述是一大看点,因此深受广大军迷的喜爱。作者也许一开始就想将《兵王》定位于较纯粹的军事小说,而非普通人,对人性的描述着墨不多(漠北狼最新的一部《兵道》有很大的改善,在保持军事描述逼真的特点的同时,加强了人物的刻画,值得一看)。两者是各有千秋。

 

从《DA师》到《士兵突击》,我们欣喜地看到,军队的建设目标明确到打赢现代化战争、应付突发事件上,士兵的训练、考核也始终围绕着实战情况。军队再不是只出出操,帮助老百姓干好事,参加抗洪抢险和电影拍摄,腐化与慵懒,或打着军队的名义做生意。军官用心,战士用命。士兵是职业化的军人,主要的精力是保家卫国。电视剧中我们看到军队的换装步伐,从轻武器、服装、作战背心、背囊和头盔到坦克、战车、导弹、直升机,频繁的演习和实实在在的战斗技能,以及用模拟外军作战模式的蓝军去敲打红军,提升现代化作战能力等。画面中的化妆隐蔽措施也几乎可以乱真,相信这只是拍电视,真正更好的设备和武器是处于保密状态的。武器再不是摆设,而是训练和必须掌握的工具,大强度严要求的训练才能打造一支钢铁之师,是和平生活的屏障,要知道只有强大的经济是无法保护经济建设的成果,一个国家也只有当国防强大后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强国。我们很高兴军队正确的发展思路。

 

《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本是个比较木呐但执着的人,在新兵连时许多动作都做不好,但到了新兵连后在班长史今的督促下努力提高战斗技能,在一次马拉松式地做了三百三十三个腹部绕杠后,获得了无比的自信,从此突飞猛进,从“老末”变成兵王。运动生理学表明,一个人的运动技能有一部分靠后天努力和科学的训练是可以提高的,但还是受限于先天因素(如基因、种群等)。例如速度和耐力,士兵经大强度训练后可以达到比一般人高很多的地步,但亚洲黄种人的顶级运动员比起黑人田径明星就有很大的差距。许三多在新兵连原地向后转都能摔倒,这说明身体的协调性不是很好,这要比速度和耐力更难训练,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有突飞猛进的。所以不是篮球运动员受了激励获得信心再加上刻苦训练都能成为Michael Jordan的。而且在小说和电影中,腹部绕杠事件后短短一年,许三多就变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中间没有过程得交代,比较唐突。相比之下《兵王》的情节交代就比较合理。主人翁鸿飞出生于军人家庭,从小就对军队环境很熟悉,入伍初期只是想满足父亲要他当兵的要求,混到复员。后来遇到司马和武登屹后,一方面是相互治气,一方面觉醒后自觉地想当兵王,在刻苦训练后逐渐脱颖而出。这种安排相对比较让人信服。

 

在初次防红外演习中许三多为了给班长史今留早饭,擅自拿了两个鸡蛋,结果被敌方侦探出隐藏的位置,使全班三个星期的工作毁于一旦。这个情节的设计也不尽合理。首先鸡蛋从炊事班做好并和其他早餐一起送到训练场肯定需耗费不少时间,鸡蛋不可能长时间保持高温。即使鸡蛋温度下降到5060度,我想也没有人敢长时间抓着;若只有3040度,则与体表温度接近,何况上面的伪装网应该也有一定的防红外功能。一般红外侦察仪还不至于这么先进能单单检测出握在手中或揣在兜中的鸡蛋;而且小说和电视剧中,连长高城说史今上次连热水都不敢喝,似乎更夸张。小说中描述的是,直升机飞到该区域,发现只有该处山包可疑,就不断降低高度,直到检测处“鸡蛋热源”。我想应该更有可能的是伪装本身出了问题(观众发现伪装处还有新鲜的泥土,认为是导致被发现的原因这可能只是拍摄的失误),至少让直升机觉得不对劲。在战时军队可不会放过任何一丝的疑问,若觉得可疑肯定先开火以防万一。

 

在与蓝军的演习中许三多持之以恒地追逐袁朗,直至将其擒获。小说和电视中说许三多拼了命似地与袁朗缠斗,双方枪械均被击落,格斗中都受了伤,袁朗爬上山崖被许三多抱住双脚,双方都不能动弹,被后来上来的指导员洪兴国带人用绳子救下。演习中特种兵的进攻绝不是仅仅袁朗一个,相互火力交叉,不可能让许三多怎么容易地进入腹地,并且许三多与袁朗纠缠时也没有任何一名队员来支援(前面的情节中,一名特种兵被击毙后会由另一名背着撤出战区以免露出任何蛛丝马迹)。相比之下《兵王》中的情节就精彩地多。鸿飞等三人在逃过B大队的伏击后发现尖刀大队大部阵亡,在没有请示上级领导的情况下,擅自拟定大胆的作战计划,大迂回潜伏,利用B大队的疏忽和轻视,摸进B大队的指挥部,与林大“同归于尽”。

 

还是《士兵突击》中演习的部分,蓝军指挥部设在直升机上,机动灵活,因此红军始终没有找到。这可能也是作者的一厢情愿,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这么做。首先要保证直升机不停地飞行就不太可能,油用光了就必须回基地加油,试问还怎么指挥。二、指挥中心需要必要的信息处理设备,即使参谋部成员只有9名,加上电子设备也绝不是一架直8能装下的。三、直升机飞行速度肯定没有防空导弹或火箭弹快(美军在伊拉克的损失就是实例),连一级的单位肯定有防空武器。如果蓝军的指挥部一不小心被单兵防空武器干掉,蓝军岂不群龙无首了?比较合理的安排应该是,蓝军的指挥部人员少,又是分布式的,而非像红军的团部有近一百号的参谋(这个数字似乎也太夸张了,团警卫部队也不过一个连),直升机只是其中一部分,蓝军指挥员利用直升机机动灵活的特点随时掌握战场的新动态,因此可以快速进行有效地兵力部署和调整。再说一点,特种大队只是配属部队之一,不会单独正面与一个机械步兵团作战。

 

特种兵的训练是极其艰苦的,甚至是超越一般人身体极限和想象的,《兵王》中的描写相对更真实更可靠。特种兵需要过人的体力、极强的野外生存能力、坚强的毅力和忍耐力、敏锐的观察力、全能的单兵作战能力、良好的团队配合和战术技能、出其不意的作战方式、强大的心理对抗能力等。《士兵突击》中的训练更像是培养军事五项的运动员,是在提高队员的身体素质,而不是从实战角度出发提高战斗技能。如射击训练,原地对靶射击是基础,而实战中敌人是不可能静止站着等着挨子弹,射击运动目标、行进中射击才更能体现射击本能,这将是为什么射击冠军并不能成为一个合格兵的原因。《兵王》中这些训练只是一个部分,特训队员还要在有粪便的水塘中匍匐前进和游泳、在极短的时间后就餐然后再继续训练,接着特训队员需要不断地和B大队打演习(自己制定方案),从刚一行动就被大部全歼逐步提高到能与B大队打成平手等。

 

特种兵是执行特殊任务的,也应该有特殊的武器。虽然没有007那样夸张,但与普通士兵相比肯定会有所不同,譬如弩弓就有声音小的优势,在偷袭时很有用,但由于它的射速太低不可能作为常规武器使用。我军的特点之一就是在一种武器的基础上不断做修正和改进,挖掘其潜力,充分其长至性能的极限。而这样的改进是建立在基层使用心得的基础上的,再反映到军工企业,是由上而下的,经多次反复而不断前进的。而不是只是自上而下,基层只管使用而军工只管设计生产。

 

《士兵突击》对特训队员的最后一项考核就是在假定充满毒气和易爆的环境下,与小组其他成员均失去联系(相信已经牺牲),看队员的行为。成才被淘汰的原因就是他判断小组已经失去战斗能力,所以撤出战区。首先从用兵原则就有避实就虚、集中优势兵力,没有人会单独一个人向敌人阵地冲锋。即使如袁朗所说,特种部队的作战方式独特,不能用常规部队的思维,要知道特种部队一般都是采用突袭,必须一击即中而没有第二次机会。如果单独一名队员就可以完成任务,绝不会多派人;作战单位的组成既要保证完成任务,又不至于冗余以至于暴露目标。如果一名队员贸然冲向战区,被敌人发现、击毙,未完成任务,必然引起敌人的警觉,加强戒备,增加下一次行动的困难。孤胆英雄是被宣传出来的,也是偶然的,并不能被作为固定模式被效仿。美军在营救德黑兰人质事件中出动了两架直升机,一架遇风沙坠毁,因为没有足够的活力和空间运输搭救的人质,另一架只好返回。所以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欠考虑。而《兵王》中对被俘后表现的考验就更重要和令人信服。

 

《士兵突击》中没有怎么提及士兵文化课和军事课的学习,小说中说许三多从图书馆借书看,从AZ只看到D。现代战争是高科技的战争,也是信息化的战争,再不是以前抱着抢奋勇冲锋的模式。士兵知识的提高不仅是体现在招兵时对学历的要求,也要在入伍后进行系统的文化、战术技能和军事理论的提高。像许三多那样硬将教材背下来的兵是没什么用的,如果没有理解和灵活应用知识,就像高城所说“开战对敌方狂练五笔就行?”。尤其是特种兵,如果没有优秀的战术修养,只靠突出的单兵素质是无法完成任务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部分兵服役满后复员回家,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只会跑步、开枪,就只能在田间劳作。虽然他们有优秀的军人品质,但如果生活太困苦,又没有了军队记律的约束,有可能铤而走险。某些黑社会和恶性犯罪事件的主角都是退役军人,受过职业军事训练的人可比一般的流氓混混的危险性大太多。军队还要进一步压缩编制,即使是军官也可能被裁员,这些人如何安置而不造成社会的动荡也是军队建设中后勤保障的重要环节。

 

 

27号拓永刚,因不满射击考核而抗议。小说中95式新型突击步枪只有特种部队才装备了,许三多和成才还在用81杠和85狙。虽然枪械的原理基本相同,但每个型号的结构不同,我认可“一分钟刚刚够组装枪械”,没有人对任何新事物一上来就十分熟练,总要有个熟悉了解的过程。对一支新枪,首先是利用瞄具射击,瞄具不准时调整,熟悉后才能凭感觉去射击而不用看瞄具,因此“神枪手是靠子弹喂出来的”。袁朗表演的那一手完全基于他已经对95和射击环境熟悉的地步,“胜之不武”。若给他一支完全陌生的、分解的、瞄具错误枪,拉到一个陌生的靶场,相信他也不会有太好的成绩。成才被淘汰的原因之一就是当时未劝阻拓永刚。在第一次紧急集合时,成才就劝阻过吴哲而因“队列中拉拉扯扯”被扣分,相信他不会也不敢再犯;加上拓永刚当时已经暴怒,劝阻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39号吴哲,军事学和英语双学士,光电学硕士,仅比成才大几个月,小说中也就二十一二岁。国内大学一般双学位需要五年,硕士需要三年,这样一算,吴哲绝对是个少年大学生(不知道军校是否有少年班)。上军校也要接受军事训练,看吴哲并不十分强壮,十四五岁的孩子是无法接受大强度的军事训练。再者,光电学可与军事学和英语是截然不同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若没有扎实的物理学和电子工程的基础,突然跳到光电学去做研究生是天方夜谭。学习并不是有毅力肯下功夫就能达到的,是需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般的累积。像吴哲这样高学历高军衔(少校)的人,应该被培养为一名优秀的军事主官或参谋,而不是一名优秀的特种兵。要知道即使老虎、狮子再勇猛,也抵挡不住群狼的攻击。在军队建设中,对优秀军官的培养和选拔是重中之重,“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史今是个可爱的人物,招许三多时由于和自己从前比较像,认定能成为一个好兵;即使许三多到钢七连后训练一再拖后腿,在连长高城逼问下也承认“目前还没发现有什么优点”的情况下始终对许三多有信心,甚至在已经被铁锤砸了一下后仍然给许三多掌钳。这样的人物设计似乎又回到了以前电影电视中“高大全”的角色,实在牵强。现代社会中能有多少人能不计个人得失而耐心地培养他人?教师应该担当这种角色吧,可像史今这样理想的人物真是凤毛麟角,能有多少人像许三多那样幸运?有些人是有潜力而未被发掘,有些是有能力却始终缺少一个机会。“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宋江在发配江州时在洵阳江酒楼上提下反诗,“他日若得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也是不得志的体现。培养伯乐比培养千里马更难,史今这样“看兵的眼光比你们连长都毒”的人物是应该留在部队的做人力资源管理。

 

许三多第一次给连长高城留个不好并且深刻印象就是被自家坦克吓着下意识地做出投降的姿势。我军的教育中始终没有投降这一说,只有“坚决完成任务”、“与敌人同归于尽”、“我在阵地在”、“坚决不做俘虏”等,因此敢打硬战、不屈不挠,在朝鲜战争中给美军留下深刻印象。不提投降,我想主要是为了保持士气,但这也会造成另一方面的问题。在战争中俘虏和被俘都是常事,我军在各个时期都有被俘人员,这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没有一定的事先教育、训练和应付审讯的技巧,心理落差会很大,甚至崩溃。从朝鲜战争中我军被俘人员的资料中就可以看出,有些人就这样叛变了,而大部分战俘由于不知道日内瓦公约中对战俘的规定,没有争取到合理合法的人权。而且被俘人员被释放后还遭遇不公平的待遇,这里应该严格区分是主动投降还是不得以被俘。陈赓大将从事地下工作时也被捕,逃脱后不仍然可以担任高级军事指挥职务吗?

 

许三多这个人木呐,按他自己的话“嘴笨,脑子慢,每次只能想明白一点”,但他执着。我军历史上的几位特级战斗英雄(如黄继光、邱少云等)都有这个特点,也许平时他们并不显眼,但正是这份执着使他们摒弃了杂念,能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中坚持,作出常人无法做到的事。许三多踏踏实实地做每一件事,为自己每一个进步感到高兴,也反省自己的错误;他没有好高骛远,也没有太多的野心。在别人看来他是“木木”,但拉开距离却发现“他抱着的是我无法企及的参天大树”。现在的社会太急功好利,总想着天上掉下个大馅饼正好砸中自己的头,从此衣食无忧,而无法集中精神从一点一滴去建设辉煌的殿堂。作为一名普通士兵,许三多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作为一名特种兵,我总觉得他无法适任。特种兵的作战是在敌后,而战争环境又是千变万化,特种兵哪怕只是侦察兵也需要十分机敏,对各种临时变化迅速作出反映和调整,而不仅仅是单兵作战能力,许三多显然缺乏这种能力。而且许三多的人生观、世界观过于单纯,如袁朗评价的“过于天真”。这种善良对普通人来说是好的,但对特种兵来说就可能受骗上当、误入敌人圈套。如果一味无原则无条件地坚持善良就只能是“妇人之仁”。而《兵王》中的鸿飞深谙兵法,行事又往往打破常规,不按常理出牌,奇思妙想又卓有成效,并且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担负战术小组组长的职务,这样的人物我觉得才可能是真正的特种兵。

 

许三多是幸运的,他身边总有一群关心他、爱护他的人,小时候大哥陪他说话二哥替他打架,在钢七连有史今,伏击毒枭后老连长高城开导激励他。而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匆匆忙忙地干着自己的事,有多少人能关心一下别人,在他人急需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手?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重要地多。即使是对淘汰的特训队员,也会作出点评,让他们了解自身的不足。我们在中小学时还有学期评语,到大学后一切都靠自己去摸索前进,没有人告诉你这是对还是错。等到了研究生,更只简化为做科研的工具,导师也变身为“老板”,有的只是干活、干活、再干活,没有教导,没有“传道授业解惑”。在军队这个大家庭中,其实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也许当时并不能体会到。

 

与许三多相比,我认为成才更真实,他有明确的目标、思想灵活,也没有故意去坑害别人,只是为了自己能更上一步,耍点小聪明。为了晋升士官从钢七连跳槽到红三连,在职场中这种事很平常,用这件事说他“放弃、抛弃”,也似乎是在扣大帽子。红三连缺狙击手,得到成才却仅因李梦调到团部而将他发配到五班,作者似乎在表现因果报应或对所谓“坏人”命运的嘲讽,但让人更感觉好像是高城动用关系故意整成才更合理。在特种兵选拔中,伍六一腿摔伤了,成才抛下他独自去争取一个名额。成才的理由我认为也无可厚非,只有三个名额,其中一个已经被抢占了,剩下两个,伍六一需要别人搀扶才能前进,即使他们比另外两个兵提前到达也只能从他们三个人中取两个。选拔后就是特训,伍六一的腿已经受伤,受训是不可能的,被淘汰的只能是他。伍六一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最后主动放弃了,成全了许三多。战争始终是残酷的,只讲究最终的结果,而不能一味只讲究善良。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就必须有一部分人担任阻击,而这部分人通常凶多吉少,不是说放弃他们,而是为了战略目的舍车保帅。成才最令人感动的是被淘汰后回到草原上的五班,开始反省自己,平心静气踏踏实实从头开始,摔倒了再爬起来。而袁朗认为已经看透了成才,不愿意给他第二次机会。人和事务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也不能因一件事就加上终身的烙印,让人永不翻身。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作者的这样的安排总觉得不公,为成才抱不平。即使不能成为特种兵,他也是兵中的佼佼者,不能就放在五班这个“落后兵的天堂,班长的坟墓”,进侦察营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如果一个单位不能合理地运用人才,那么它的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

 

零零落落写了很多,没有“鸡蛋里挑骨头”的意思,只是想让今后的电视剧拍地更好。而我认为《士兵突击》的最大亮点并不是对特种兵的描写,不是它的军旅题材,而是对士兵之魂,军营之灵的表达,也就是钢七连的口号“不放弃、不抛弃”。“不放弃”是对每个士兵的,而“不抛弃”是针对群体的,这个群体可以是小到一个战斗小组,也可以是整个军队。不放弃什么呢?这应该是老子所说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兵是为兵之道,在将是为将之道,在商、在学、在仕都有各自的“道”。做一般人都在做的,这条路最平坦,没有危险也不会有灿烂;做上级(可以是军官、老师、直属领导等)需要做的,这条路最光明,可以平步青云,花最小的气力得到最大的成果;再有就是做真正应该去做的,这条路往往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去做的,因为充满了艰辛和危险。这是条羊肠小道,没有几个人能坚持到最后,不是被世俗所阻止,就是半途被迫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光明的前途谁不向往,可那是“道”吗?娱乐圈鱼龙混杂,有实力的未必有机遇大红大紫,眼看青春流逝,脱衣博上位,从玉女到欲女,肉光一片。也许能引起一时的轰动,可时过境迁,除了留下“站街大姑”的评语,还能有什么呢?斯琴高娃和蒋雯丽都不漂亮,她们也没想着特意搞点花边新闻以提高人气吸引眼球。有戏拍时兢兢业业,没戏时修身养性,日子过得平平安安却又潇潇洒洒,也没人否认她们的演技和“腕”。其实当初来北美的中国留学生也是抱着无数的梦想,选读的专业也是五花八门,功课、科研再繁重,其实也都能克服,拓手可及的博士、硕士头衔就是最大的动力。可头衔又有什么用,毕业后才发现工作才是最大的困难,为了一份稳定的工资和薄薄的绿卡,有多少人舍弃了多年的专业,混迹于计算机的大军中,在安定的生活中日复一日。今天也是明天,甚至退休后的岁月也已经早早地规划了出来。在实验室成天忙碌的人,拿着微薄的薪水,受着无能的指责,而却能坚持理想,这样的人也许就是另一个许三多。当我们嘲笑他们“木木”时,他们怀抱的已经是我们无法企及的参天大树,而我们只守着这一般无二的小草。在战场上士兵主动、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后背交给了战友,这是出自信任,因为他知道战友不会“抛弃”他。战场上的独行侠即使如Lambo般勇猛无敌,他的眼睛始终无法顾及自己的后背,这个最大的空门。而一群彼此信任的人就是一个缩成一团的刺猬,无论你从那里下手,碰到的总是刺,而不是柔软的肚皮。无论在战场,还是生活中的其他场合,一个人或是一群散漫的人的力量是薄弱的,甚至微不足道,一冲即散。中国人,一个人是龙,一群是虫。抗日时就有一个连的日军轻易地连克数座县城,一个中队碾地国军一个师四处逃窜。而当我们认识到亡国灭种的危险,抛弃一切杂念走到一起来,日寇也不过尔尔。

军人的气节军人的魂,从士兵踏进军营的第一天起,他就被注入了这种精神,而这样的熏陶是伴随终生的,即使复员,即使走出军营,但曾经作为军人的这种精神永远不会磨灭。如今不少商场中的风云人物都曾有过军旅的生活体验(华为的任正非,凤凰卫视的刘常平),这使他们在面对困难乃至绝境时仍不“放弃”,而对自己的伙伴“不抛弃”,才能打下一片江山。

 

所以《士兵突击》不是一部纯粹的军事小说,作者只是接着许三多这个壳,表达了他对军队的体验,也希望军人的优秀品质能被更多的人理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