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齐孝公继位----《简要东周列国故事》(51)

(2010-02-11 02:01:13) 下一个
    上篇说到齐桓公的五个宝贝儿子不顾父亲的尸体发臭、生虫一味争位,而被视为“正统”的三公子昭逃亡去宋国求见宋襄公,宋襄公这人志高才薄没啥本事,但有一个优点就是守信义,当初齐桓公嘱托他帮助昭,见霸主这么器重自己就有些受宠若惊满口答应,十年来也一直不敢忘记当初所承诺,现在见昭前来投奔,就一口答应帮忙,他一方面传消息给鲁、卫、曹、邾等国,另一方面做好出兵的准备。

    鲁国的鲁僖公认为昭和无亏都是庶出,既然没有嫡子在,君位就理应归年长的无亏所有,现在无亏已经继位,弟弟昭就不应该再来抢,所以拒绝出兵,甚至表示一旦宋帮昭伐无亏,就要出兵帮无亏抵抗宋兵;鲁僖公这一决定,为鲁国埋下一个祸根,在《柳下惠赠言退齐兵》一篇再说。

    卫国的卫文公认为昭是齐桓公生前亲立,无亏虽对卫有复国之恩,但属于私情,拥立昭是公义,不能因公废私,也就同意发兵追随宋国。

    这样,宋襄公就带领宋、卫、曹、邾四国兵马朝齐国进发,无亏就派易牙带兵抵抗,大臣高虎和国懿仲得知消息后商量,决定弃无亏改为拥立昭,并先用计诱杀竖貂。

    无亏见竖貂被杀,知道是国、高二人所为,就怒气冲冲带着亲兵来追杀他俩,但已经无人愿意听令了,这样无亏反而被那些在争位过程中被他冤杀的大臣子弟、亲属所杀,在前线的易牙得知宫变后也就逃走了,宋襄公顺利护送昭回齐国登基为齐孝公。

    昭登基后事情并没有结束,在宋襄公等以为功成名就离开齐国后,余下来的三个公子不愿奉昭为君,就联合起来准备发动兵变,昭得知后听从高虎的建议先避开锋芒再次逃到宋国去。

    却说宋襄公前脚才到达宋境,昭和高虎后脚就到,惊问缘故,知道因由后就检讨是自己思虑不周所致,稍做准备后就加派兵车第二次朝齐国进发。

    再说元、潘和商人三个公子得知宋国大军压境,就在当晚带领家丁、亲兵出城劫营,想乘乱除掉昭,但人心不齐被宋兵杀败,昭进城复位,这次总算坐稳了交椅,他厚待宋襄公,几日后恭送他离开回国。

    【简评】无亏有恩于卫,卫文公反而出兵帮助对手夺位;无恩的鲁僖公却不惜得罪宋国要帮助无亏。这就是对“情”与“义”理解的和排位的差异。卫文公、鲁僖公都是“一念之间”的决定,这个决定影响到一个国家以后的命运,愿决策者为民而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