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痴史迷

挖红楼,侃文史,走天下
个人资料
史迷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对红学研究的感受 ----- 兼答船兄

(2005-06-05 00:14:27) 下一个
昨天,船兄写了一篇文章,讲他为什么不评秦可卿之死,我回了贴。之后,我们又互通了QQH, 确信没有误会发生。下面,我想再细致一点谈谈我对红学研究的看法。也算是回谢船兄的诚意。

红学研究,给我的印象是分为两个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系统。一方面是以考证为主的,包括从书一问世 (甚至还没有问世) 就开始的,对书中故事的渊源、作者与书的关系以及作者自己的身世的探幽和考证。在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相对薄弱的清代和民国初年,以探幽考证(包括附会) 为主体的研究成为了红学的主流。从脂砚斋到索引派,到新红学派,长达 160 多年;又经过新三代红学家 80 多年补充发展,这个体系日趋成熟,日益壮大。人们所谓的“红学家”也多指这些学者,是他们把“红学”扩展成庞大体系,大到远远超过了小说本身的地步,所以今天“红学家”这个称呼,不免带有一点讽刺的意味。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的出现,人们不再只满足于对作者和小说的探佚,想知道小说所载有的深刻的文学,历史,社会,文化诸方面的意义;更希望从小说的本身,而不是从哪个毫不相干的人那里去解读作者的创造意图。通过评论和批评,赋予小说新的理解,新的意义。这应该是文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只是理论性很强,一般的人是很难涉足的。这两个方面,用红学通俗的话讲,就是“楼外红楼”和“楼内红楼”。我想,专家们都打出了不同的旗帜,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每个人喜爱的侧重不同,也应该是合情合理的。

我个人对红楼考证有特殊喜爱,但也只是停留在业余水平上。对红学家日益复杂的考证,我并不是全都同意,无论是从学术方法上还是从结论上。特别是对为了经济利益而作的文章,我甚至不屑一顾。但我也反对将考证称为“买椟还珠”,“舍本求末”,更反对通盘否定几代红学家的成绩。其实仔细想一想,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对红楼有如此深入的了解,是和几代红学家的辛苦分不开的。我依然是怀着尊敬地心境去读一些老红学家的新文章的。今年初,我读完了周汝昌先生的新著<<红楼十二层>>。讲老实话,我非常失望,我不相信他会写出这样的文章来。我用了两夜写了评论的文章,想在走廊贴出来。但我止了自己的冲动。因为我想他无法读到我的文章,也不会回答我写的东西。对一个九十高龄并且失明失聪的老人来说,做单方面的舆论,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对自己曾视为导师的人。

我对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的理论一窍不通,所以对涉及文学理论的文章,读得极少。对评话性的大众文化,也因自己缺少丰富多彩的语言能力,从不敢尝试。但很钦佩也很喜欢读网上对古典小说评话式的文章。从每篇文章中,都可以学到有益的知识,了解到每个人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在我看来,<<红楼梦>>中,写得最乱的就是有关秦可卿的故事。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也是为什么有大量的红学研究把重点放在秦可卿身上的原因。这其实是人们对谜团的兴趣,换句话说,是人的好奇心。我在“车轱辘话话红楼”中,从介绍脂评和作者创作过程上,涉及过秦可卿之死的谜雾。大家若有兴趣,可在我的博客中找到。其实,就是抛开脂砚斋,不为他的批语所左右,单纯地研究为什么在十二、十三回会出现众多的混乱,也是很有意义的。我希望以后有机会写些有关秦可卿死因的文章,就教于网友们。

再次感谢船兄的开诚相见,建立一个有良好学术气氛的走廊,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