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痴史迷

挖红楼,侃文史,走天下
个人资料
史迷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闲言碎语说三国 (九) 赔了夫人又折兵

(2009-03-25 19:20:25) 下一个

三国演义是战争的故事。战争中,少不了计谋;所以,一百二十回的三国,几乎篇篇都有计谋,人人都能献计。而且,每个献计的人,都对自己的计谋期待极高,经常可看到这样的自我推销:若用此计,某某可一鼓而擒;或:此计大妙,天下可一鼓而获也!其实,真的好计不多,除诸葛亮是“计无不胜”外;其余的,误事不少。很有代表性的蠢计,当属周瑜的孙权招亲,结果是“偷鸡不成,反失把米。

赤壁后,刘备得了荆州。基于对刘备军事力量的恐惧,周瑜不敢冒然开启对刘备的战争。但荆州是要夺过来的,不然江东总是处于威胁之中。正值刘备新寡,死了甘夫人;对周瑜,这可是个天赐良机。要孙权提议孙刘联姻,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却不是真的嫁娶,孙小妹只是一个诱饵。看周瑜怎样说:

“刘备丧妻,必将续娶。主公有一妹,极其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房中军器摆列遍满,虽男子不及。我今上书主公,教人去荆州为媒,说刘备来入赘。赚到南徐,妻子不能勾得,幽囚在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

我一向敬重周瑜,尽管三国说他心胸狭小,尽管三国把赤壁大战的成功,多数赠给了诸葛亮;但敢和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叫板,坚决抗敌图强的“英发雄姿”,确实是非公瑾莫属。加之有声有色的各类筹划和计谋:巧用蒋干,苦打黄盖;定计火攻,水路并举,构成一个个脍炙人口的经典。对他的描写,与诸葛亮相映生辉,是三国演义最出色的章节。可就在功成名就之时,却写出这一大段英雄气短的故事。

让我们暂时推开小说,从历史的角度,看看这个孙刘联姻。赤壁之后,基本确立了三国分立的大局面。曹操占地最大,军力最强,又控制着汉朝廷,“辖天子以令诸侯”。赤壁大战他虽然败了,但并未伤到根本。有机会,还会卷土重来。孙刘在天下大乱时占据了分治之地,但无论在地域大小上,军事强弱上,政权合法上,都远逊于曹操。孙刘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不如此,非但不能打败强大的曹操,就连自己偏于一隅的生存,都无法保障。从三国后期孙刘联盟破裂后,被魏晋各个击破的结局,就知道这个联合阵线有多么的重要了。

政治上的联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完成,联姻就是其中的一种。国家间,不仅古代的中国,就连西方,也不断以通婚来扩大自己友邦的范围。在同一国度,政治家间的联姻,同样是建立联合阵线,扩大自己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孙刘的联姻,既有国家间的通婚的特点,又有政治家间笼络感情相互利用的意义。在当时,是有利于双方生存和发展的决策。对孙权,战略联盟不仅使他不再担心荆州对江东的直接威胁(尽管他还是日夜不忘夺回荆州),而且可利用刘备的兵力在荆州为自己防备曹操。对刘备,不仅有了自己的地盘、站脚之地,而且可以放心西征,去占领四川而无后顾之忧。所以,这个联姻,应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很成功的政治运作。

可历史到了小说家手中,政治就变成了故事。本来只有孙刘能决定这个婚姻的历史,演变成周瑜的阴谋,诸葛的机智,国太的决断,孙权的无能的动人小说。

前面,我引用了周瑜的阴谋:他要以招亲为名,骗刘备东来。然后囚于狱中,用来和诸葛亮交换荆州。计谋够狠的,刘备别梦想天上掉下一个孙妹妹,周瑜叫他不但吃不到天鹅肉,还得摔得很难看。就算诸葛亮服了软,还了荆州,真能让刘备回去?“等他交割了荆州城池,我别有主意”,周瑜如是说。这个”主意“是什么,书上没交代。根据前后的故事和周瑜的性格,我猜,八成是撕票。或转送曹操,借刀杀人。

再看诸葛的机智。说实在的,周瑜的计谋,是个人都能看明白,连弱智的刘备,都明白这里有套。他说,“周瑜定计欲害刘备,岂可以身轻入危险之地?”,不能为这八竿子打不着的婚事,把小命都丢了不是?这时,就显出了诸葛亮的机智。<孔明大笑曰:“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换句话说,让你又娶媳妇又过年。诸葛亮真不愧是神机妙算,自己本人去都不用去,只写三条妙计交付赵云,教他何时打开,就会化险为夷。以后刘备在东吴的日子,困境的排解,靠得都是诸葛的三个锦囊。读三国,想不佩服诸葛亮都不行,整个是神。

自古说,婚姻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周瑜的大错就在于连这个民俗都不懂。孙权嫁妹,不管是不是阴谋,都得让孙权的母亲、老国太知道和批准,因为这涉及到了大公主的贞节。国太听了孙权解释周瑜计谋,大怒骂周瑜,“汝做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直恁无条计策去取荆州,却将我女儿为名,使美人计!杀了刘备,我女便是望门寡,明日再怎的说亲?须误了我女儿一世!你们好做作!”俗话说,说话别带“们”字。国太说“你们”,实际是连孙权一块骂了。

国太做出决定,“我不曾认得刘皇叔。明日约在甘露寺相见:如不中我意,任从你们行事;若中我的意,我自把女儿嫁他!”周瑜的妙计,刘备的生死。到这个关口,全取决于国太的决断了。书接着还说孙权又埋伏了三百刀斧手,“若国太不喜时,一声号举,两边齐出,将刘备拿下”。我看真是瞎忙,误事!别说刘备“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布于天下”之势;就说吴国太生怕爱女成为“望门寡”的迫切心境,还能说个“不”字?

最后是孙权的无能。从周瑜出计,到刘备完婚回归,孙权一直是被动于周瑜、国太之间。先是向国太解释,“此是周瑜之计。因要取荆州,故将此为名,赚刘备来拘囚在此,要他把荆州来换;若其不从,先斩刘备。此是计策,非实意也”,挨骂后不敢再坚持。后是写信给周瑜,“我母亲力主,已将吾妹嫁刘备。不想弄假成真。此事还复如何?”,推诿责任,全无方寸。哪有一点“坐断东南战未休”的英武气概?想起一句治世明言,“君不密失国,臣不密失身”。在刘备许婚招亲的权谋里,孙权周瑜君臣所作所为,真可谓失国失身;但我更重责孙权。在我看来,当诸葛亮让军士高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羞辱周瑜时,真正感到被羞辱的,不光是周瑜,更应该是孙权。



更多“闲言碎语说三国”在“红痴史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