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洁的婚姻 蒙福的家庭

你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她的丈夫。-弗 5:33
个人资料
正文

离婚是家暴受害基督徒的选择吗?

(2011-07-21 04:25:06) 下一个

梁嘉仪

「在面对基督徒家庭暴力事件时,教会在祈祷之馀是否可以有实质和具体的行动去支援被虐者呢?」香港妇女基督徒协会执行干事黄慧贤于「蓝天行动」教会防治家暴事工研究计划发布会暨教牧研讨会时,对教会提出了上述的疑问。

  该研讨会是由香港妇女基督徒协会主办、香港基督教协进会社会公义与民生关注委员会及新福事工协会协办,约二十人参加。

  研讨会另一位讲者、爱培思全人发展中心创办人赵丽雯亦表示:「教会惯常美化家庭及婚姻,使一些信徒在危机出现时也不敢向人倾诉,所以教会应该提供婚前和婚后的牧养教导,不能只美化婚姻。」然而,基督教协进会社会公义与民生关注委员会主席郁德芬则提出:「大家又不能对教牧和教友要求过高,毕竟教牧也不能顾及所有事务,而教友也大多没有受过有关专业训练。但是大家亦应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尤其是要有醒觉的训练,其实教会层面可以做得更多的。」

  研究计划收回六十一份教牧及四百二十份信徒问卷,回收率分别为六成及两成。研究结果显示有六成受访教牧及四成受访信徒「有」或「有可能」接触到家庭暴力个案,约九成半的教牧和超过七成的信徒受访者都认为教会有责任回应家暴问题;然而,调查显示大部分教会都没有专为家暴家庭而设的牧养事工。

  会上讲者均表示,教会在帮助被虐者的人身安全、经济支援、搬家等事工上都可以做得到,不过,心灵方面仍然可以做得更多。新福事工协会总干事李健华牧师指出:「教会可以与社区有关组织作联系。」例如新福推行的伙伴同行计划,由机构派出社工,带领数位受过有关训练的信徒与牧者组成一个小组,持续四至六个月地关心同一个问题的家庭,支持并协助他们面对及解决问题。

  在研究结果中发现,有接近一成半的受访教牧在接触家暴个案时没有意识到「暴力」成分,仅将之界定为「纠纷」个案处理。在受访者对家暴观念的调查发现,超过三成未能把虐待妻子的不同形式界定为「家庭暴力」。赵丽雯指出:「什么是暴力?除了身体上的,精神、言语、长期忽略、不断的否定尊严等都已是暴力了!」她提醒教牧不要将危机辅导变成一般辅导,研究里曾有一位被虐十多年的妇女向牧者求助,牧者竟着她再「等」一年,到时她要离婚也可以原谅!

  虽然约有七成教牧及信徒认同被虐妻子原则上是可以离婚,但亦有约七成教牧及信徒不认同离婚是解决家暴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次访问义工之一、曾被虐的娜娜也曾问自己:「当天在教堂行礼,是神所应许的婚姻,为何会变成这样?」她跟大部分被虐妇女一样,都希望能维系基督教的婚姻,然而在丈夫对她的生命产生极大威胁时,娜娜被家人提醒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她体会自己处于暴力只会不断升级的境况,结果最终选择离婚,期间家人的支持和帮忙确实很重要。

  赵丽雯回应说:「很多基督徒妇女认为婚约是不能破坏的,但大家要反思在暴力家庭内,到底是谁先破坏了婚约?」故此研究结果亦提出,需要针对教牧和神学生进行处理家暴事件的培训和家暴意识培训,特别有需要进行神学反省,澄清与家暴有关的圣经诠释、教义及信仰原则,教牧和信徒都要有足够的准备与他们同行,实质地支援他们的需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