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顾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雕栏玉砌应犹在 (3/4)

(2009-10-14 07:55:05) 下一个
扯远了,拉回来再接着说五大道的建筑私密性。

真正原汁原味的五大道街景,是象下面这张照片上,睦南道东段接近河北路口这样的:幽静的林荫道,不透明的院墙里面有郁郁葱葱的树木,往往还有爬藤植物,院子里,只露出小洋楼的尖顶。





到了最近十年,出于美化环境的目的,政府拆了不少原装的围墙,代之以花饰栏杆,让普通人也能看到这些小洋楼和院落,可以说出发点可嘉,但那并不是这个地段原汁原味的风格。算是美化?算是破坏?这样做利弊互见,我不好作评论。仅以我自己的好恶而言,我倒是也希望能从街上看到更多的小楼。至少不要象上文提到的张绍曾旧宅当年作为中药五厂时那样,铁门紧闭,让人误以为里面是个保密单位。


再来看看这栋房子




嘿嘿,这不是历史名人的,这是本人的旧居----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后,我家就住这里。当然,不可能是住整栋楼,我爸爸当时只是部队里的普通军官而已,这楼当时是我爸单位的家属宿舍楼,好多户合住。我家在三楼,右边侧面的一个窗户,另外地下室也有一间。

76年唐山地震的时候,天津也死了不少人,当时我还小,就在这栋楼里,有了第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那天夜里,我只记得突然醒过来了,很倦,抬头看见日光灯在来回晃。我从小就睡得特别好,象只小猪,夜里很少醒,所以醒过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发生的事,都是听大人们讲的。当时奶奶抱着我往楼外面跑,在楼门口,被倒下来的自行车绊了一下,跨过地上的自行车花了一些时间,就在这当口,三楼屋顶上面的半堵墙塌下来,砖头砸在门口。如果不是这些自行车阻了一阻,跑出去的时候,应该会被这些砖头砸个正着。

后来,就在旁边22中的操场上,搭地震棚。我们隔壁紧挨的这栋楼,还真是名人旧居,刘冠雄的旧宅。




刘冠雄曾参加过甲午海战,是靖远舰的帮统。北洋政府时在九届内阁的14年时间里,出任海军总长,交通总长,1923年寓居天津。因为楼主是海军将领,这座楼的造型很像双筒望远镜,有罗曼风格的大屋顶,长长的大阳台,整体呈立面对称形状。

这些是我后来查的资料。当时只知道是隔壁的一栋房子而已,这栋房子,现在是天津财经学院的办公楼,在我小时候,是22中学。我家的地震棚,就搭在22中的操场上。我记得余震来的时候,看着这楼晃啊晃啊,也不倒。其实,刘冠雄的宅子总共有三栋楼,其他两座,就在唐山大地震中,成为危房,被拆掉了。


后来我家又搬过几次,但直到大学快毕业,总是不出睦南道和大理道这两条街的范围。

可能有朋友注意过我以前写的文章,我曾经不止一次提到,自己是部队大院里长大的。现在又说从小住在这片英租界洋楼区,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一点也不矛盾。这片地区,我至少能数出三处部队大院来,另外有不少旧洋房,也都属于部队机关和宿舍楼。我家唐山大地震时候住的这栋楼,就是部队的家属宿舍。也有一些老房子,在地震以后作为危房拆了,盖起了4-5层的住宅楼。象睦南道东段的两个部队大院,西段的友谊里,团结里,都是如此。我家在小学的时候,住过睦南道西端的友谊里民房,中学和大学时期,一直在东边的部队家属大院里。这里部队大院的规模,当然没法和京西的那些军队总部机关大院相比,但也是货真价实的部队大院啊。(北京西边的部队大院我也住过,中学时候有几年我爸暂时调北京工作,我在寒暑假去那里住过)。

这些部队机关为什么设在这里呢?我听老爸说,60年代初他刚从同济毕业不久,分配在北京的军队机关,后来受领任务,来天津建立这个单位,当时这个区域的旧军阀,资本家基本上都处于扫地出门的状态,很多房子也空着,哪里象现在,这块地段寸土寸金?天津当地政府知道是总后勤部的直属机关来这里,也非常支持,这些小洋楼,当年简直是要多少给多少,随便划拨的。我还记得,中学时候去我爸爸办公室,他们办公室也在一栋旧宅里,明显是解放前有钱人家的宅子,办公室门楣和走廊里,全都是繁复精美的木雕装饰,有花有鸟,花开富贵,松鹤延年之类的图案,院子里有座牌楼,后来还把每一个部件编了号,整体拆迁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地段不但房子漂亮,而且学校真是非常出色,教育方面,从小就让我得益不少。

这是我的幼儿园,和平区第11幼,在长沙道上,对面是关麟征旧宅,邻居是民园大楼。我后来查了资料,11幼儿园的前身,是解放前的华北保育院。




贴一张露脸的大头照吧:这是我幼儿园时期的毕业照。照片上总共就三个小男孩,猜猜看哪个是我?



答案:坐在第一排的那个男孩。


我的小学,昆明路小学是和平区最好的小学之一,我那时候家住友谊里,走路过去只需要3分钟。我们当时的校长于秀媛,是相当著名的教育家,90年代访问美国的时候,新泽西州政府还特为定了一天叫做“于秀媛日”。98年我从美国回来,还去于校长家探望,于校长居然记得我和我的几个同班同学。




这是我的初中的主楼。二十中学,直到今天,都是天津市最好的初中。在我那个时候,重点中学不存在划片入学这一说,都是凭分数考进去的。天津最好的中学,是所谓五大重点校,文革以后第一批公布的市级重点中学:南开,新华,实验,一中,耀华(耀华我上小学的时候还叫作十六中),又称“市五所”。五大重点校之后,第二批重点中学有十二所,当时是区重点,很快升格成市重点,所谓“市属十二所”。我们二十中,第二南开(当时还叫作东方红中学),河西区的海河中学,都属于这一批。所以,二十中在整体上,比五大重点校应该还差一点。但是论到它的初中部,现在公认是天津最好的初中。当然,有人说现在一中,耀华这些学校,都已经是高中校了,根本没有初中部。可我上中学的时候,耀华和一中都有初中的,到我高中时代,他们才改高中校,而河西区的实验和新华中学,据我所知,直到我上大学,都还有初中。就算这样,二十中的初中,和市五所相比,仍然毫不逊色。




我们二十中的这个主楼,也是五大道的文物保护建筑,拍过不少电影,当年是为英国侨民开设的子弟学校,叫做“英国公学”。我刚进初一的时候就问过老师,这是什么建筑样式,老师说是“飞机式”,现在回头看来,应该说外观有相当的新古典纪念建筑的风格,正面希腊神庙式的多里克式柱廊入口,三楼正面用的则是爱奥尼亚柱式,大楼梯直入二楼,这是经典的希腊神庙没有的。相当地“新古典”。正门三楼上,当年是图书馆,现在不知道作什么用了。二楼大楼梯入口以后是大礼堂,我当年没少在那儿的舞台上现眼:讲演,报告,致词,主持,都有过。入口处的两个平台,现在不知道早上还有没有晨读的学生了?

现在回忆起来,在二十中的这三年,是我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一般来说,男孩子小时候要么因为顽皮,要么因为智力发育得晚,无论念书还是活动能力,都比女孩要差。直到中学,甚至进了大学,才显露出优势。我也是如此,小学时候并不突出,于校长之所以这么多年以后还记得我,估计是因为我们当年那个班太优秀了,倒不是我自己有多么令人印象深刻。我后来考上重点中学,也只比分数线高了1.5分。要知道,那个时候男女生有差别待遇,男生的重点分数线比女生低2分,我要是女生,就上不了重点中学了。 等到进了二十中,第一年还马马虎虎,一上初二,不知为什么,好像突然之间就“开窍”了,从此以后两年,几乎一直是全年级第一名,偶尔拿个年级第二或者第三,已经算是失败。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自己感觉没什么实质性变化啊,也不算特别用功,更绝对不会作弊,就是那两年自信心爆棚,什么演出,学科竞赛,都敢往上冲。现在想起来小时候做的一些事情,很好笑,比如早晨在主楼大楼梯的平台上晨读,那两年也是我兴起来的。在我之前之后,都肯定有人在那里晨读,只是我没见过,我上初二那年,突发奇想,早晨7点就去那里念英语,写作业。过了两个星期,渐渐有些同班同年级的学生也学我在这儿念书,后来就各个年级都有了。其实我真的那么用功吗?绝对不是,每天下午3点半放学,我就一个人跑到附近的烟台道古籍书店,或者小白楼新华书店去,那时候刚开始开架售书,我就总站在那里看闲书,也有时候去天津音乐厅,一个人看场电影,等到5点半快6点,估计爸爸妈妈快下班了,才回家装模作样地开始写作业,爸妈看上去,好像我没在看闲书,一直在用功一样(上学的时候,爸妈一直反对我看闲书),实际上,从5点半才开始写作业,最多1个来小时对付完,所以我的作业一向潦草,字迹也非常难看。(现在看来,我们那时的功课负担真的不重)。有时候没写完的功课,就放第二天晨读的时候补出来。那为什么不在家或者在教室晨读呢?呵呵,在那里不是显眼吗,老师都看得到啊?大概我小时候就很会“装”,很会讨巧吧,知道老师喜欢看什么,懂得投其所好。----可是我又只念书,从来不做学生干部。现在,即便过了二十年,偶尔再回学校看看,当年教过我的老师,无一例外都记得当年的我。


我家当时已经搬到睦南道东段的部队家属院里了,从家走到二十中,路过上文提到的颜惠庆旧宅,孙殿英旧宅,总共12分钟时间。高中再考进五大重点校之一的新华中学,新华属于河西区,说起来跟我们还不是一个区,其实,和平区和河西区的分界线,就是马场道,新华中学只是在马场道对过而已,走路5分钟,比二十中学还要更近一半。

这是新华中学的老楼,我的高中二年级三年级,都在这栋楼里。




很可以自豪的是,这些天津第一流的学校,除了幼儿园和小学没有入学考试这一说之外,其余都是我凭分数考进去的,家里有些门路,但是我从来用不着,一次后门都没走,家里一分钱学费没花----well,我们那个时候,也没有交钱自费借读这一说啊。


我从小在天津长大,从幼儿园到硕士都在天津,对天津的认同感,比上海原籍要强,一直觉得自己是天津人。可惜在家跟父母讲上海话,部队大院里的孩子又来自五湖四海,互相之间也不说天津话,因此天津方言没有怎么学会,其实天津话挺俏皮的,只是个人以为女孩子说天津方言,似乎并不好听。

从中学直到大学这些年,爸妈都喜欢吃完晚饭出门散步,带着我也天天跟着他们散步,一走就是两个小时,十年几乎天天如此。现在想起来也奇怪,我竟然从来没有因为散步那么长时间而耽误过写作业。一走上那些安静的林荫道,老爸老妈要么谈单位里的事情,要么就跟我唠叨“好好学习,考个好名次”,我呢,就自己背书,想自己的心事,爸妈的谆谆教诲,小孩肯定是嫌烦的,我也不吭气,就听他们唠叨,左耳进右耳出。每天的薄暮时分,在租界林荫路上,那是个发呆的绝佳机会,能独自面对自己的心灵,和自己对话。用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话,叫做“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直到大学三年级搬离这个区域,现在回过头来看,才觉得自己实在是非常非常幸福的,尤其是父母创造了这样的条件。进这样的幼儿园和小学,不容易呢。80年代后期,生活还很拮据的时候,就挤出钱来给我请家教,而且是当时看来超前的托福,英语口语和高等数学。结果,我中学6年有8个半学期从未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末,也从来都是顶尖的学生。上学以后,父母散步时一天到晚对我说“要做人上人”,还拿一中校长韦力先生的话提醒我“要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这才有后来自己也知道要上进,要努力。小时候总觉得父母怪烦的,可是一个人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其实是潜移默化的,常常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已打上了人生的烙印。老爸老妈分别是五六十年代上海“三校”其中之二的学生(复旦,同济,交大,这三个学校在外地的校友会常常是在一起的,一般合称三校校友会)。父母是读书人,自然对子女企望殷殷,希望儿子比自己要强,要有出息。拿现在话来说,他们给我从小灌输的那些观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取仕加上西方个人奋斗的路子,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要做人上人”之类,跟爸爸那个“军人高干老党员”的身份,实在显得不怎么协调。其实他们的观念,也不是受共产党教育出来的,而是秉承中国传统儒家的价值观念,再有少许西化的东西,比如说爱出风头,个人奋斗,可能跟他们老上海的背景有关系吧。


人总要在长大以后,才能真的体会到父母的苦心,为自己所做的有多少,所付出的又有多少。现在想起来,比较欣慰的是,我小时候并不怎么叛逆,起码能让父母省一点心吧。

(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群思 回复 悄悄话 好看,原来是“卫嘴子”,怪不得这么能“得得”呢! 哈哈,开个玩笑。你的文章有读头!
纽约MM 回复 悄悄话 我们好像经历类同啊! 我也是十一幼,昆小,二十的, 不过我高一上完出国了.我在睦南道住到小学三年级.2000年我回国去看于校长,她还请我吃饭.等我再回去她已过世.
读你的故事算起来你应该比我高几届,地震那年我才一岁.我们也许认识? 当年我在昆小和二十中也是知名人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