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戴季英

(2007-12-20 19:49:13) 下一个

其实,戴季英是被当时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河南省委第二书记吴芝圃放倒的。

吴芝圃是刘少奇、安子文的人。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
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2月吴芝圃在河南被国民党逮捕,但不久获释(?),
与中共组织失去了联系,辗转于南京、上海、北京和河南洛阳等地,在中学里教
书。1936年秋,他与中共组织取得联系,恢复了党籍。显然,1931-1936年,吴芝
圃脱党了,而当时找到党组织对于他来说很难吗?就已河南省为例,可以说除了
鄂豫皖这样的苏区,豫北、豫西、豫东遍地都有地下党。对于吴芝圃这样大革命
时期就在河南建立组织的老党员,接上关系易如反掌。著名文学翻译家曹靖华就
是在豫西卢氏县被地下党发展的;魏巍是在豫东的开封被地下党派遣去了陕甘宁
苏区;豫北的党组织也很老,赵总书记当时还是革命青年呢。

对比一下陈赓脱险,类似的主动找到党组织或是跑到苏区去的人有都是。陈云在
1935年孤身一人从川西离开长征中的红军,去了上海找到地下组织。唯独这个吴
芝圃在大城市逍遥。

1936年,正是少奇主持北方局,大力开展“六十一人自首出狱”。对于吴芝圃这
样类似的经历的人是欢迎的很。

吴芝圃代表的河南省委开除戴季英党籍的理由是:“表现在政治上严重的无组织
无纪律行为和反党的活动”,“表现在组织上严重的宗派活动与家长制统治”,
“表现在思想意识上严重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思想和唯我独尊的权位思想”,
“压制民主,抵抗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可以看出来,都是“虚
”得很的东西。

戴季英战争年代可以说基本上是在敌后最危难的地方打出来的。1927年底是黄麻
农民起义总指挥部成员,同时兼任七里坪农民义勇队总指挥,可以说是红四方面
军的创始人之一;红25军孤悬敌后,独自长征时任红25军政治部主任。长征路上
独树镇突围,副军长徐海东带头冲锋,身负重伤;庾家河突围,军长程子华带领
部队殊死奋战,从中午血战到黄昏,反复冲杀20多次,连刺刀都拼弯了,最终打
退了敌人,毙伤敌800多人,军长程子华在冲锋中双手都被敌重机枪子弹打穿、昏
迷不醒,战士们轮流抬着他行军。当时有十个伤口,因为没有药物,只好用盐水
煮了布条往伤口里来回擦。那时程子华躺在担架上,失血、剧烈的疼痛让他时常
休克。看着抬他和保护他的红军战士,程子华几次要求截肢,这样可以愈合得更
快一些,少拖累部队,医生钱信忠(55年少将没有同意。到达陕北时,程子华已
瘦得皮包骨,身上的褥疮让他的脚脱下了整整一个壳,双手终身残废,像鸡爪子
一样。四坡村渡河战斗中,红25军遭马鸿逵部突袭,军政委吴焕先率军部交通队
和学兵连100余人迅速抢占塬上制高点阻击敌人,战斗中胸部中弹牺牲。

那么戴季英作为红25军政治部主任,在枪林弹雨中表现得如何呢?红25军的老人
都说戴季英非常勇敢,多次负伤,与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相比也是毫不逊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前半期,戴季英多次被派遣到敌后,带领千八百人开辟根
据地,可以说天天与死亡擦肩。先是在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辟津浦路西根据地,抗
战后期开辟豫西豫中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初期参与中原突围,开辟鄂豫陕根据
地。

其实吴芝圃与戴季英的矛盾,是典型的白区党与苏区党、地方干部与军队干部的
矛盾。是五十年代苏区党与军队干部被刘邓收拾掉的先声,高岗、彭德怀是这个
趋势的两个高潮而已。少奇同志能够上位也是披荆斩棘整出来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