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许昌人”与中国现代人类起源 (图)

(2008-03-05 23:13:17) 下一个




图:

1。等待复原的“许昌人”头盖骨化石。

2。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武(左)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占扬(右)在发掘现场。

3。 头盖骨中一块较为完整的顶骨


重大突破中国现代人可能起源于“许昌人”

作者: 文章来源:新华网

“许昌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中重要一环,对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新华网河南频道1月23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
  (记者陈 茁)

  现代人类起源于哪里?我们到底从哪里来?这是长期以来全世界古人类学家争论的热点问题。

1月22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在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国考古学和古人类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在河南许昌灵井旧时器时代遗址第四纪晚更新世(距今12.8万~7.5万年)早期地层中,惊现距今8万~10万年间的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这一发现,震惊了中国考古学界和古人类学界,不但填补了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中重要一环,而且把世界的目光重新引向中国河南,为解开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之谜带来了新的曙光。

许昌市许昌县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曾于1965年由于出土大量动物化石、细石器及打制石器,引起史前考古界的重视。

  2005年6月至今,省文物局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揭露遗址面积260平方米,出土旧石器时代石器、骨器和动物化石计3万余件。

  2007年12月17日,在9号探方深5米处,考古工作者发现古人类顶骨、枕骨、颞骨的断片共计16块,复原后可成为一较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

  从头盖骨化石可以发现,其眉脊较突、前额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较厚,化石保存和石化程度均较好。

经过国际著名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等十余位权威专家对头盖骨进行鉴定后一致认为:这次发掘是一次规范严谨、资料完整的科学发掘,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层位明确可靠,是我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按照惯例被命名为“许昌人”。

  从与其同层伴存的灭绝动物群比例和光释光测年的初步实验结果判断,“许昌人”头盖骨化石时代为距今8万~10万年。

在国际学术界关于现代人类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是“非洲起源说”,即中国的北京猿人等在距今约20万年前消失,现代中国人都是来自非洲的人类的后代。

  一是“多地区进化说”。“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学说”就是其中之一。

  其重要依据是发现了200万年前的巫山人、
  115万年前的蓝田人,
  50万年前的北京人、
  10万至20万年间的辽宁金牛人、
  1万至4万年间的北京山顶洞人等,

  几乎是一个完整的进化体系。

  但是,这个体系却存在着关键缺失:没有5万-10万年间的人类化石。而这一时期正是“非洲起源说”推断非洲智人走向世界取代各地早期智人的关键时段。

  此次发现距今8万至10万年的“许昌人”头盖骨,正处在这个非常关键的时间段。

  为此专家表示:这不但是中国考古学和古人类学领域的一次重大发现,而且对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相关链接:人类起源与现代人类起源

在国际学术界,关于人类的起源地是哪里,一直有着非常热烈的讨论,到目前为止,讨论仍在继续。

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要了解两个概念,人的起源和现代人的起源。

  对于人的共同祖先约700万年前至5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的观点,目前学术界除了在时间上有所不同的看法之外,并没有大的争议。

但是对于现代人的起源,存在两种假说,并且争议非常大。

  目前

  很多科学家支持“非洲起源说”,即非洲是现代人的故乡;

  少数科学家则支持“多地区进化说”,即认为现代人是在欧亚非各自起源。

较早提出现代人非洲起源说的,是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华莱士和威尔逊,他们提出,现代人祖先可追溯到大约15万年前非洲人由非洲大陆向世界其他各洲迁移。

  至于其他各洲的原始人,有一些科学家推断他们被冰川严寒全部自然消灭,也有一些科学家推断他们全被非洲人的后裔征服并取代。

  关于非洲的后裔来到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5万~6万年前,他们来到中国定居下来,生息繁衍,并取代了原来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原始人。

现代人非洲起源说在欧洲被普遍接受,但是仍然有不少科学家持不同的观点,尤其以东亚及中国学者的反驳声音最为响亮。

  他们提出“多地区进化说”。

  在中国,很多专家都在寻找各种证据用以反驳非洲起源说。

  他们的观点是,中国现代人是由本地的直系祖先传下来。

  中国专家最主要的证据是,在中国目前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有

  200多万年前的巫山人、湖北建始人,
  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
  115万年前的蓝田人,
  50万年前的北京人,
  35万年前的南京人,
  30万年前的和县人,
  十几万年前的长阳智人,
  2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等古人类遗迹。

  时间跨度从200万年到1万多年的化石证据都没有间断过,从原始人类到现代人类的演化进展是连续的,以此证明,中国人是自己演化而来的,与“非洲人”无关。

  但此学说由于缺少化石证据,一直不被西方学者认可。
  
(本报记者 陈茁 整理)


——————


解开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起源之谜——

“许昌人”头骨化石意义重大

2008年02月18日11:40 来源:《光明日报》

  “这不仅是河南省发现的第一个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更是我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首次经过科学发掘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对于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类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填补了我国古人类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缺环,是我国古人类考古的一次令人振奋的重大发现。”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对于2007年12月17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距今8万——10万年的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有了更重要的认识(相关消息见本报1月23日一版)。

  机缘巧合:最后一天发现头盖骨

  “‘许昌人’的发现,真是机缘凑巧。”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灵井考古发掘队领队李占扬感叹道,

  “按照往年的天气情况,考古发掘工作都是在11月份结束,但由于去年天气情况好,考古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12月份,本来是准备在12月15日结束,但由于一直不断挖出化石,就延长了一天。第二天还是一直出化石,于是又将工期推到了17日,就在这一天上午,突然发现了头盖骨化石。”

  对出土头盖骨的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也是充满了偶然。
  
  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西北约15公里的灵井镇西侧,1965年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周国兴,从村民挖井挖出的堆积物中,采集到一批动物化石、细石器及打制石器,认为属“中石器时代”,引起史前考古界的重视。1992年,灵井遗址被公布为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井”顾名思义有井,这井其实是从十几万年前就开始流淌的地下泉水,长期以来,几乎没有干涸过,埋藏文化遗物的地层被积水浸泡,无法进行考古发掘。

  2005年4月,因遗址西南约7公里的一家煤矿透水,致使包括灵井在内的几处泉水骤然断流,接着积水循泉眼回流,地下水位下降,原生地层出露,实属百年一遇。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迅速将这一重要情况上报,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当天就赶到现场,并向国家文物局申报,请求对这处史前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之后,国家文物局考执字(2005)第158号文件正式批准这一发掘项目,面积300平方米。

  截至目前,灵井遗址已出土的文化遗物约3万件,是国内最丰富的旧石器遗址之一,包含人类行为信息丰富。

  灵井遗址出土大量精美的骨器,总数占国内已出土骨器的70%以上,研究后可望改变学术界对于旧石器时代工具模式的认识。

  最新发现的头骨化石,是我国继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发现之后,十五年来古人类化石又一次重大发现。

  石破惊天:“许昌人”举世瞩目

  “刚开始碰到的是一块顶骨化石,当时觉得很奇怪,光光的,不像一般动物的骨骼化石。后来慢慢剔出来,看到了骨缝,马上确定是人的骨头,因为人类头盖骨的骨缝有很明显的特征。”李占扬回忆起发现头盖骨时的情景依然十分激动,“我们当时马上打电话向上级汇报,并和中科院取得了联系,对方也很激动,说马上派专家过来。”

  一天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武、高级工程师赵忠义等3名专家来到现场帮助提取化石。化石和周围的土样被整体取出,重约100公斤左右,连夜运往北京。

  到达北京之后,专家们开始分两批行动,一方面清理化石;另一方面,初步测定化石年代。

  北京大学光释光测年实验室提取了化石周围的土样,进行光释光测年工作。

  实验室人员奋战5天5夜,得出的初步年龄估计值是8万-10万年。

  化石的清理工作也基本完成,发现古人类顶骨、枕骨、颞骨的断片共计16块,复原后可成为一较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

  从头盖骨化石可以发现,其眉脊较突、前额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较厚,化石保存和石化程度均较好。

  2008年1月11日,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河南许昌古人类头骨化石专家研讨会”,国际著名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等十余位权威专家对头盖骨进行鉴定后一致认为:这次发掘是一次规范严谨、资料完整的科学发掘,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层位明确可靠,是我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按照惯例被命名为“许昌人”。

  从灵井动物群灭绝动物占44%的比例和光释光测年的初步实验结果判断,灵井遗址头盖骨化石出土层位时代为距今8万-10万年左右。对于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类的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2008年1月22日,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联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世界宣布了中国考古学和古人类学领域的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古人类学界和新闻界的高度关注。

  日本、美国、英国等国的媒体都在显要位置发布了消息。英国三大媒体之一的《卫报》、日本共同通讯社、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都纷纷联系国内考古发掘者进行了详细的报道,现在在百度、谷歌等世界著名搜索引擎上键入“许昌人”都能搜到数千篇相关报道。

  关键证据:有望解决现代人起源

  “‘许昌人’所处的时段是比较敏感的,这个地区的重要性不只是体现在它处于中国新、旧石器的过渡期,将会为中国现代人类的起源研究做出贡献。同样将会在全世界现代人类的起源、东亚现代人类的起源研究上做出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新智介绍说。

  当今,世界上古人类学研究有两大热门课题:

  一为人类起源,

  另一为现代智人起源。

  人类起源于非洲已成共识,因非洲发现从距今400万年至几万年的人科标本达数百件,且演化关系清楚。

  关于现代人类起源国际学术界有两种说法。

  一是“非洲起源说”,国外一些学者根据化石特征、年代测定及遗传学研究等,提出世界各地的现代人都是非洲早期人类的后裔,根据这一学说,中国的北京猿人等在距今约20万年前消失,现代中国人及中国的晚期智人,如柳江人和山顶洞人等,都是来自非洲的人类的后代。

  二是“多地区进化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现代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步步进化而来的。中国不仅发现了距今800万年、比非洲古猿更“靠近”人类的腊玛古猿头盖骨化石,还发现了距今200万年前的巫山人,80万年前的蓝田人,20万至70万年前的北京人,10万至20万年前的辽宁金牛山人、1万至4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等。

  但这个进化体系却存在着关键缺失——在非洲以外的其他大陆,距今10万年左右的人类化石非常稀少,这直接影响着现代人类起源的研究。而这一时期恰恰是“现代人”起源的最关键时期,即“非洲起源说”推断非洲智人走向世界、取代各地早期智人的关键时段,灵井头盖骨用光释光测年初步结果为距今8万-10万年,是研究现代人类起源的重要时段,可望为东亚和我国现代人类起源提供直接证据。

  “下一步,除了进行正常的田野发掘工作外,头盖骨的复原工作将提上日程,要根据各种测量数据复制出‘许昌人’。”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介绍说,“另外,有关专家还将对‘许昌人’的年代做一个详细的测定,灵井遗址也将采用多学科交叉协作的方式进一步发掘。目前,研究才刚刚开始,相信‘许昌人’还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董一鸣)(本文照片均由李占扬提供)

(责任编辑:雷志龙)

——————


许昌人与中国现代人

作者:林秀

中国在河南省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古人类学家将其命名为「许昌人」。

在北京举行的「河南许昌古人类头骨化石专家研讨会」,专家们从初步实验结果判断,这个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出土层位的时代,为距今八万至十万年左右。

如人们所知道的,非洲以外的其它大陆,距今五万至十万年间,古人类头骨化石极少发现。因而对古人类学的研究者来说,距今八万至十万年左右的新发现,便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

本文将就「许昌人」的发现经过,及其与中国现代人起源的关系,作一简要的介绍。

「许昌人」发现和监定经过

发现「许昌人」的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河南省中部、京广铁路在线的许昌市境内,距许昌市约十公里。

早在一九六五年,考古人员曾在此发掘出大量旧石器时代遗物。二○○五年六月起,对该遗址再次进行考古发掘,出土旧石器时代人类加工石器制品,和骨器制品及动物化石计三万余件。

二○○七年十二月十七日,考古人员在该遗址九号探方距离地面八米处发掘时,陆续发现了古人类顶骨、枕骨和颞骨的断片共计十六块,复原后可成为一个较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

纵观整个头盖骨化石,整体呈暗黄色,个别地方颜色稍暗,其眉脊较突,前额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较厚,化石保存和石化程度均较好,未见变形。

主持该项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局,立即将这一重要发现报告国家文物局,并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出专家协助清理。

随后,考古人员在现场将头盖骨化石整体提取,并运至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进行了室内清理。同时,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同层取样,进行光释光测年实验。

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随后邀请著名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等十多位专家,仔细地观察研究了发掘出土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及与其同层伴出的石器和动物化石标本。

随后,河南省文物局邀请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等有关单位,于二○○八年一月十一日,在北京召开「河南许昌古人类头骨化石专家研讨会」。

专家们在会上认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许昌灵井古人类遗址的发掘组织严密,规范严谨,资料完整,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层位明确可靠,是中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从与其同层伴存的灭绝动物群比例和光释光测年的初步实验结果判断,许昌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出土层位的时代距今八万至十万年左右。

现代人类「非洲起源说」

中国有关专家说,关于现代人类起源,国外一直流行「非洲起源说」,「许昌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可望为东亚和中国现代人类的起源提供一个直接证据。

较早提出「非洲起源说」的,是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遗传学家艾伦·威尔森。他与研究人员一起于一九八七年开始的一项实验是,把取自世界各地的现代人身上的特别基因加以比较。

用以比较的基因,不是取自染色体,而是细胞内处理能量的线粒体。线粒体DNA是经由母亲的卵子遗传,跟父亲的精子完全无关,因此它是由母系代代相传。

他们经过分析研究后确认,现代人的系谱都可追溯到二十万年前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某地的一位女性。这位虚拟的女性被称为「夏娃」。

她的后裔的一支由非洲大陆向世界各地迁移,先是进入欧洲和亚洲,然后又扩散到澳洲和美洲,取代了当地的直立人和智人。

上述所有论文,发表在一九九一年九月二十七日出版的《科学》期刊上。

美国德州大学休士顿人类遗传学中心领导的东亚人种起源小组跨国DNA研究结果,确认中国现代人的祖先来自非洲,并据以绘出六万年前东亚人从非洲东移的迁徙图,系经过今天的巴基斯坦、印度到达东南亚后,一支由南向北进入中国,成为炎黄子孙的祖先;一支向南洋扩展,进入澳洲。

研究人员在整理世界各国出土的古人类化石时发现,距今五万年至十万年之间出现化石断层,印证原先在中国存在的直立人,在第四纪冰河期已经灭绝。由中美两国研究人员联名发表的论文,刊登在美国人类遗传学会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号学报上。

英国科学家对世界各地六千多颗人类头骨进行的一项遗传分析显示,现代人类确是起源于非洲的同一个地方。

研究人员将遗传资料与根据大量头骨标本得出的最新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最终确定现代人类起源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从而基本排除了人类多元起源说。这一研究发表在二○○七年八月的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

现代人类「非洲起源说」,目前在欧洲已被科学家普遍接受,中国有些遗传学家,也支持这一「夏娃理论」。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东亚学者,对此却持有不同的学术见解,他们的主张则是「多地区进化说」

现代人类「多地区进化说」

关于现代人类的起源,国际学术界主要有两派学说,

一派是单地区起源说,即非洲起源说,又称单元进化说;

另一派就是多地区进化说,又称多元进化说。

后者认为,现代人是在亚、欧、澳、美、非等地「土生土长」出来的。

至于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等人种,是五万年前才逐渐明显,主要是由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所决定。

持多地区进化说的中国学者,坚持他们直线累进的人类进化史:即从南方古猿,到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现代人)。

他们认为,中国和东亚地区现代人的起源,是以本地人种延续为主,外来人种杂交为辅的演化趋势。中国旧石器材料的发展演化,也显示了非常一致的连续性,不见有任何非洲等外来因素的影响。

多年来,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无论直立人、早期智人以至晚期智人,都具有不少中国人乃至东亚人的独有特征,比如

铲形的上门齿、
第三臼齿的先天性缺失、
头骨前部正中的矢状脊、
前突的颧骨,
以及枕部的印加骨等,

都为中国人或黄种人所独有,而与非洲人明显地不同。

这些在现代蒙古人种中出现率特高,显示他们与现代中国人乃至东亚人之间存在著「亲缘」上的继承关系。

对于非洲起源说,即认为四万到六万年前源于非洲的现代人到达中国南部,并逐渐取代了亚洲大地上的古人的说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新智,不久前接受中国媒体记者采访时回答说,中国的现代人类,起源于本土的早期智人。

五十多年来,中国考古学家先后在云南元谋、陕西蓝田等地,发现了多处古人类化石地点,以及千余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大量化石和考古证据证明,从以北京猿人为代表的直立人,到现代中国人,中间没有间断,是「河网状不断推进附带少量杂交」而来的。

对于被问到目前十分流行的基因检测法,吴新智指出,用这种方法推断人类起源,只能提供间接的材料,它仍然属于推测。与基因推论法相比,化石证据更重要,因为它们更直接。

据法国媒体报导,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法国人伊夫·科庞认为,亚洲的现代人与亚洲的古人类之间,确实存在连续的演化关系。因为他在中国看到的各个时期的亚洲人化石,都有一系列的共同特征。科庞表示,他「很难相信我们现代人都是起源于非洲」。

「许昌人」出土的重要意义

为了说明「许昌人」出土的重要意义,不妨依据古人类化石的地质年代,从以北京猿人为代表的直立人,到现代中国人之间的演化顺序排列如下:

周口店北京猿人距今约四十六万到二十三万年
辽宁本溪庙后山直立人距今约二十四万年
陕西大荔人距今约二十三万到十九万年
山西襄汾丁村人距今约十三万到八万年
山西阳高许家人距今约六万年
广西柳州柳江人距今约五万到四万年
内蒙古鸟旗河人距今四万五千到三万六千年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一万至四万年。

持现代人类「非洲起源说」的学者认为,出自非洲的现代人的一支扩散到东亚,取代了原住在这个地区的北京猿人、大荔人等的后代。

现代中国人以及中国的晚期智人,如柳江人和山顶洞人的祖先,都是来自非洲,而北京猿人的后代却被取代而灭绝了。

而持多地区进化说的中国学者则认为,中国古人类学家几十年来,在中国许多地方发现了各种年代的人类化石,已逐步建立了一条人类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演化的进化链。距今八万至十万年左右,是这条进化链中较为薄弱的一环。

「许昌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为这条本已相当完整的进化链增添了新的重要环节,也填补了考古学、年代学的一段空白,使得化石断层说难以成立。此为「许昌人」出现的重要意义之一。

第二,任何与人类起源,特别是现代人类起源有关的重要发现,都是很有意义的事,也都为世人所瞩目。

「许昌人」出现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近二十年来,有关现代人尤其是中国现代人的来源问题,在科学界存在许多不同观点的争议,它不仅为人类学者、考古学者和遗传学者等所关注,而且吸引了更多好奇人群的注目。

人们普遍期待透过对「许昌人」头骨化石的分析比对,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有更多新的认知。尽管大家都知道,仅仅「许昌人」这一具头骨化石,并不能破解包括中国现代人在内的东亚人的来源。

第三,「许昌人」在承上启下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源自非洲的说法,在年份上多认为是六万年前从非洲东移,经东南亚进入中国,也有说十万年前已进入西亚。「许昌人」化石被测定为八万年至十万年左右,正处在一个相当关键的时间段,相互存在著「邂逅」的可能性。

如果对「许昌人」头骨的进一步研究,找到非洲现代型人类的特征,并不是不可能的事。距今四万年左右的北京田园洞人便是一个例证,其特征绝大多数与现代型人类一致,有少数特征则接近于来自欧洲的古老型人类尼安德特人。

基因检测也显示,北京田园洞人的基因并不完全来自非洲现代型人,非洲现代型人也并未取代中国古老型人。「许昌人」究竟以何种面目再次亮相,是否带有混合特征和存在基因流,世人将给以密切关注。

2008-03-04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