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叶

记忆中曾跳动的烛光 今夜又照亮脸庞
个人资料
正文

第一章 家乡家谱 (1)

(2012-04-16 06:03:30) 下一个
我的老家离太湖不远,座落在无锡市西北,常州市东南,离两个城市,等距20多公里的洛社区,南双庙镇(正北30里外,有一个北双庙,所以我们那里叫南双庙),后杨村;站在家门口,可以看到村西南20公里外的阳山,可以看见村东南无锡的惠山,锡山;如果晴天,无云,站在村东头,连惠山旁,寄畅园里的龙广塔,也清晰可见。 

1935年,农历9月27日,公历11。07,我就是出生在这个号称鱼米之乡,锦绣,诗画的江南农村;长大一点后,妈妈告诉我,我是深更半夜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当时,接生婆把我洗净察干,包好后放到妈妈身边时,床旁边桌上的自鸣钟,刚好敲12下,我属猪。 

后杨村(也叫王家村),全村40多户,几乎全是王姓,也有陆,刘,徐,朱,陈,盛,苏,袁,八家异姓。王姓在中国是个大姓,占全国总人口的9%,据传说,是三王五帝,天王,地王,神王的后代。 
村庄座北朝南,分前村,中村,后村三条街;每家门前都有一块砖地铺就的晒谷场,连在一起;村内到处大树林立,一些暂时空着没建房的宅基地里,全部是桃林;无锡的水蜜桃个儿大,皮薄,水多,鲜甜可口,品种上成;我家也种有半亩地桃园,每年不售自用。 

村前,村后的水地里,种满了茭白,荸荠(地力)和水芹菜;前村中村都有竹林,可见农民也知道,古人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说,给村庄增添了几分高雅;特别在词堂的高墙大院里,古柏参天,最大的一棵主杆,3—4人手拉手,才能抱得过来的,这是我们的祖先定居时栽种的,树高已有十丈之多,可见定居时间之长了;从过年祭奠先人,摆的酒盅数量分析,爸爸妈妈摆23只酒盅,我们已是第25代了。 

参天古柏的树杆上,还有被啄木鸟,啄成的不少洞穴,里面又深又大,但洞口不大,一只小鸟多少天?才能啄成这模样?这鸟真是铁嘴啊,动物与人一样,“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坚持就是胜利;�这就是它们籍以繁衍生息后代的窝,增添了词堂的几分古朴和森严;不知有多少年树龄的那几棵桂花,一到八月,老枝新牙,满树开花,全村飘香。 

村里到处鸡鸭成群,鸡鸣狗吠,大鹅狂嘈,公鸡啼叫,母鸡报蛋的传喜声,“咕,咕,嘎!咕,咕,嘎!”东邻西舍,前村中村后村,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严然一曲白天决不谢幕的农家乐大合唱啊;虽然环境优美,风光诱人,因河流港叉纵横,农田灌溉,农村到处比较潮湿,鸡鸭粪便到处有,有点脏,但不失农村之美。 

每到夏晚,夕阳刚下,西天翻起红云,大片庄稼地上方,薄雾缭绕,令人不由自主的会发出:好一派江南水乡风光!!锦绣江南,名不虚传啊的赞美声。 

江南农村比较密集,村庄与村庄之间,就是大片的农田了,村后十几米处有一条东西港叉“五房河”,村北一公里处,有北京通县到浙江杭州的大运河(我们都称它为唐河),唐河再向北400米,就是与京杭大运河平行的,运输大动脉----京沪铁路干线了。 

我家在中村,村西大概5---6米,有一条南北通向的40---50米宽的河流,离我家老屋的砖墙只5—6米,河里撒满了菱角,有四角菱,也有两角馄饨菱。前,中,后三村西侧河边,都建有“滩渡”,高处有个较大的石砌平台,然后,用大板石,与楼梯一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河里延伸,水下有3—4个台阶,以便河面水位高低时,都能挑水,洗东西,台阶与平台的宽度是相同的;全村都靠这条河吃水,洗刷,邻村也靠此河灌溉农田;这条河,可算得上是这方乡土的生命河了。后村的后面也建有一个“滩渡”,是专门用来洗涮马桶,尿片子,夜壶和粪桶之类的。所以,有城里人说笑乡下:“一条河里,一边洗菜,挑吃水;一边在洗马桶倒夜壶!”,你们农村烧菜不用放味精啦。哈哈。 

此河称杨村浜,是从唐河引入的,离唐河入口约500米,通向邻村河流的分叉交汇处,水面有近百米宽大,而且深不可测,水情险恶,周围都是农田,离村较远,所以,小孩是绝对禁止到这里玩水的。有几十亩的庄稼地,延伸河中,三面临水,活像一条龙,伸出舌头,在河中戏水呢,所以得名“龙舌尖”。 


后村西侧有一座桥----富安桥,两边有石砌桥墩,扶手上有各种花纹,龙头,虎,凤装饰,中间搁上3—4块有一尺多厚的石板,两边加上同样厚的石板围栏,榫槽接口,严丝密缝,非常精美牢靠。围栏上还刻有“富安桥”三字;村里和邻村的人们上街---南双庙镇,都必经此桥;在后村最西侧房屋的墙上,还供有一个看桥石佛,面朝西,正对着桥的通道。整天在祝福着过桥来往的乡亲们好运呢。 

南双庙镇离我们村一公里,由于其他乡镇离得远,所以,十里八乡都到这里来上街,否则就舍近求远了;除此,要走7公里上街洛社,走9公里到杨墅园镇,最远去就是无锡市,常州市了;最近还是双庙,因此,上市高潮,由于街道狭窄,人头涌动,比肩接踵,小心了还会碰到他人。 

别以为,南双庙镇地方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都有卖的: 

南街有文具店,棺材店,理发店,糕干店,米行,铁匠铺,两个赌场; 

东街,有茶馆店内有评弹,酒店,竹行,鲜鱼铺; 

中街,当初有我们的肉铺。豆腐摊,炒货摊,豆腐店; 

北街,中药铺,酒店,理发店,南北炒货店,杂货店,面,饭店,牛羊汤店,海味干货店,酒店,野味店,布店,迷信丧葬用品店,肉店,铁匠铺,中药铺等等。每月还有两次集市。集市那天,卖狗皮膏药的,编框,编箩,卖日常用品的如条帚,竹梢帚等一应俱全。新鲜素菜到处都是,全是农民刚从地里摘下的。 

站在富安桥上,可以看见唐河里穿梭来往的船只,铁路上跑来跑去的火车,听到车轮铁轨的磨擦声,清晰听到船橹声,看到拉船牵夫,唱着船工号子,听到憨厚沉闷的船笛声和震耳欲聋的火车汽笛声。“五牧”火车站,就在村西北3—4公里处;村往东7公里,就是洛社火车站,南双庙和洛社都有去无锡的班船,所以,村里人外出,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不知哪个有心人发现,“富安桥”的富字,宝盖顶上没有一个点 ,老一辈的人有两种说法:其一是不吉利之说,“这不吉利,富字不出头,后杨村的后代中,难出大富,大贵之人”。直到今天,似乎还应验了此说,终究没有跳出这个魔咒。 

其二是吉利之说:当年, 孔老夫子过年 ,学生大臣们,送了不少银子,礼品;从礼单上发现,富字都无顶,就是宝盖上都没有一个点,富字无上限,无限无顶无疆之富贵,应该是大富大贵了,富不封顶。按照这个说法,后杨村上的后代中,终久必定要出大富大贵之人的了,只是时候未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