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嘴猫的快乐生活空间

快乐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为爱满人间。
个人资料
正文

与“革命”擦肩——海宁陈家拾遗

(2005-05-14 02:13:39) 下一个
与“革命”擦肩 ——海宁陈家拾遗 兼 答 大 哥 先祖父德庄公与先祖母陆绍诗,共生育了七个子女,这在海宁陈家的家族中并不多见,而据我所知是绝无仅有,更何况德庄公英年早逝,享年仅三十有六。子女个个成人,成才,先祖母功不可没。七个子女中,后四个都入过革命熔炉。而二位伯父与先父则别。虽有时代因素外,确实还有个人际遇。八十年代初,我问过已离休的大姑母40多年前何以投身革命。她脱口即答:“当时周围这些人都是好人啊。” 先父长大姑母仅两岁。大姑母青年时上南京求学也是先父亲送前往。所处时代大同小异,何以未入此途,说来有些渊源。 先父16岁从杭州乙种商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即入上海通裕钱庄,也是当时有规模的老牌钱庄之一。抗战前夕老式钱庄纷纷解体。由新式银行替代。先父离开钱庄后,一度应邀进入一家“左色”报馆主持财务。当时该报主编兼主笔者即大名鼎鼎的M君。先父当时也不过二十出头,青年一个。对各种思想的接纳当有很大的包容。M当时已名噪一时,只是在生活中不拘小节。往往叫客饭(当时也很盛行送外买)吃完不即付钱。要送外买的小伙计顶着酷暑、严寒一次一次的催要。如此种种,为先父所不忍。一年以后拂袖。先父性极念旧(为孙用藩女士晚年一再夸赞)。对长辈、亲友、同胞手足、师兄弟、同事无莫不如此。只是与M别后从无往来,无论在50年代M以开国功臣入阁高官或后来的大起大落。先父也在与“革命”近距离接触后擦肩。而别于他肩下之四位弟妹。 当然这个小故事已过去70多年了,而主人公也先后作古,小伙计如健在也已耄耋。不过小说家或影视编剧可将情节细化或者小伙计是革命者的联络员需要频繁联系。而如小伙计是一位女性出演或许还能生出情爱故事。这篇小品也衍化为中篇小说或二十集的电视剧了。 2005—4—5(清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