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韵

邯郸学步,永远不会走出个性;保持真实的自我,低调内敛,让充满多变和浮躁的灵魂冷静;不断地摄取营养和自我更新,生活才不至于无聊乏趣
正文

美东随笔 之二

(2007-09-30 10:43:49) 下一个

(一)

        第二天早上 6 点,客房的电话铃准时响起,导游例行公事,叫醒大家,简单的用餐后,乘豪华大巴上路。车上 , 导游首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是旅游须知和旅行活动安排,小费也列为议事日程。大巴行驶在连接新泽西和曼哈顿岛的河底隧道——林肯隧道上。正值 RUSH HOUR ,沿途上班的轿车与旅游大巴抢道而行,司机熟门熟路毫不示弱。纽约由曼哈顿( Manhattan )、布朗克斯( Bronx )、布鲁克林( Brooklyn )、皇后( Queens )和里士满( Staten Island ) 5 个区组成。还包括附近的一些小岛。其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全美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其中曼哈顿是“纽约市的心脏”。它占地面积最小,但地价最昂贵,这里摩天大厦林立,一片繁华。许多世界名店都在这弹丸之地安营扎寨,以示身价。曼哈顿又分为上城( Uptown )、中城( Midtown )、下城( Downtown )三个城区。上城主要为文化和居住区,著名的纽约自然博物馆、哥伦比亚大学都坐落该区。中城为政治和商业办公区,外国领事馆、联合国总部、各大知名酒店如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 (Chrysler Building) 等都云集于此。下城则为金融和商业区,如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唐人街、小意大利都在此荟萃。

        纽约的唐人街之大超过美国其它任何城市,前后共有 34 条街,但房屋保养不善,显得有些陈旧,街面上垃圾随处可见,在曼哈顿地区形成极大的反差。

        911 事件之后,帝国大厦又荣登全美最高建筑物的榜首。帝国大厦建于 1930 年, 1931 年 5 月 1 日正式对游客开放。好莱坞的许多言情片在此取景。电影《西雅图不眠之夜》中,小小少年慧眼识“母”,横跨美国东西两岸,与准继母第一次见面的地点便是在大厦顶层,那场面曾感动得我泪眼婆娑,真不知道有多少观众为他们大湿衣襟。站在帝国大厦 86 层平台上,整个纽约市尽收眼底。从平台四个不同的方位俯瞰纽约全景,参差不齐的楼群争奇斗艳;教堂半球状屋顶格外引人注目,其金顶辉煌让人叹为观止。

        联合国总部广场前各国彩旗飘扬,游客如织。 在广场的一端,可见由前苏联政府赠送给联合国总部的大型雕塑,一个强壮的男子右手举着一把铁锤向左手握着的剑砸去。雕塑的底座上写着:“我们将铸剑为犁。”这个雕塑象征性的表现了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的宗旨。广场入口处还有一座由庐森堡捐赠的大型左轮手枪铜雕,其构思奇特,枪杆处被拧成一个结,寓意十分明显——“ stop war ”。联合国总部大厦由洛克斐勒兄弟无偿捐献,当初兄弟俩可谓深谋远虑,大大看好这片吉地的增值空间,以低廉的价格买进联合国大厦四周的所有土地。几年后高价抛买,转手之间花花大洋便落进哥俩的口袋。如今这里早已是寸土寸金。

        位于曼哈顿上城区的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之丰富,可谓全球第一。它的收藏绝对全球化。整个博物馆的展览厅共分四层,有亚洲、非洲、南美厅和恐龙展厅。展品包罗万象,其中包括中国的花轿、唐伯虎的画、非洲原始石器。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博物馆属于非营利性的机构,以研究、教育和娱乐为目的。进入亚洲馆之前,导游告诉我们可以拍照,但禁止使用闪光灯。早年因有游客加用闪光灯拍照,致使唐伯虎的画遭受光蚀的侵害,画面上端中央部分颜色明显减退,留下一道长长的退色班。唐寅擅长画山水、花鸟、人物、楼阁,而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一幅唐寅的老虎出山图。画中的老虎威武凛凛,两眼虎视眈眈,神态栩栩如生。唐寅一改既往飘逸潇洒的写意风格,笔法秀润细致,着墨处毛发根根可数。

        二楼的非洲厅,让我们回到人类文明的早期。非洲原始部落的小茅屋,散落在荒脊平原上。展品还包括极具民族特色的石器和线条简洁、稚拙、变形的木雕;其中有一具仿真人大小的男性尸体模型,“尸体”从头到脚套在一件麻线编织衣内,男子的私处被勾勒得微妙微巧,它仿佛演绎着人类的繁衍和生命的轮回。

        走进四楼的恐龙厅 , 首先跃入眼目的是一具高高悬在屋顶下的鲨鱼模型,它象征着霸王龙的近亲属出现在人们眼前,暗示着已经灭绝的恐龙是“非鸟类恐龙”。科学家们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恐龙并未在地球上销声匿迹,而是受气候影响产生了物种变异。于是就有了某种假说:鸟类是作为恐龙的一个分支存活至今的,甚至有人提出蜥蜴,就是史前恐龙的后裔。恐龙厅里根据恐龙化石的自然特征进行分类,除陈列有恐龙全身骨架,庞大的恐龙与剑齿象化石,以及恐龙蛋化石外,还可见某些飞禽类骨架以及巨大的海龟壳。恐龙的头盖骨用厚厚的有机玻璃隔离起来。一些带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和视频录象讲解整个考古发现过程,让你有身临其景之感。录象中同时介绍了如何妥善保护、正确处理恐龙化石标本等等科普常识。看着各类灭绝物种的化石标本,仿佛我们走进了侏罗纪时代,不由激起人们对远古的怀念,也引发了我的另类思考,人类作为地球上的最具智慧的生灵,我们又从何而来 ......

        离华尔街不远处是第五大道,洛克菲勒中心就坐落在此。洛克菲勒中心被看作纽约的地标性建筑乃至美国财富的象征。它由十九幢大楼组成,集商业娱乐和办公楼为一体,通过地下商店和餐馆将各个大楼相连。与洛克菲勒中心相邻是中央公园。 70 年代末著名的摇滚歌星约翰. 列侬晨练时在公园门口遭其歌迷枪击,当年他的遇刺曾轰动整个美国乃至世界。公园古木参天,绿草如茵;散落在林荫小道旁的木椅,古朴典雅,点缀着这块闹市中的静地,供匆匆而过的游客小憩。公园的街对面坐落数栋豪华公寓,据说房屋租金是天文数字,租住者多为社会名流、名媛和影视歌星,约翰 . 列侬死前便是这里的租客。

        位于时代广场的百老汇看上去没有想象中气派,但曾在这里登台演出的多为资深名角和少数颇具潜力的新秀。门外的广告牌上“芝加哥”几个大字十分醒目,它预告当天百老汇所上演的剧目。原本我不太喜欢爵士乐,感觉它过于沉闷和忧伤。然而歌舞剧“芝加哥”一片让我对爵士乐有了全新的认识,改变了既往对爵士乐的偏见。影片中两位女主角( Catherine Zeta-Jones 和 Ren é e Zellweger )在活力四射的爵士乐烘托下,自由而奔放的歌舞表演令人百看不厌。据说时代广场夜间霓红闪耀,游客如梭,万般风情,它打破夜的静寂,愈夜愈美丽,愈夜愈曼妙。可惜当晚我们要赶往它处,留下遗憾待下次再来品味。

        午餐后我们乘车去码头。导游带领全体游客登上一艘游船 “投奔”自由女神。船上配有专职解说员,介绍自由女神像的来历和纽约的历史,金融,贸易,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等。站在船舷边遥望曼哈顿,见高楼绮丽雄伟,风景这边独好。我抓紧时间抢拍,不愿错过任何一道异景。游船靠近自由女神像后旋即返程,我们只能隔海相望,无缘上岛轻抚女神。当我走下游船时忽闻岸边传来震耳的摇滚乐,寻声望去只见一位体形消瘦的黑人青年正在做杂技表演。他身着鲜绿色紧身衣,站在一张小圆桌上,伴随着音乐作出系列高难动作,其身体之柔软、技巧之娴熟宛如一位专业杂技演员。周围围观的游客越来越多,不时有游客朝他身旁的钱盒里投放钱币。但他十分的敬业,自始至终未终止表演。有幸让我见识了纽约街头文化一隅,我的心情顿时温暖如春。

        大巴行至世界贸易中心,一眼望去昔日曾令世人向往、魅力无穷的世贸双子塔已夷为平地,废墟被清理得一干二净,周围用铁栅栏加护起来。 911 事件中,遭受冲击波攻击的七座附设楼宇如今基本修善完毕。世贸正在继续招标,准备旧地重建,一展昔日雄风。 911 事件一直是美国人的心痛,那情那景令人记忆犹新,劫难使美国人民凝为一体,双子塔再现将指日可待。为了纪念 911 遇难者,纽约市民在距世贸中心不远的街心公园新建了一座大型抽象派雕塑,其材料选用飞机撞击双子塔后,由于燃烧所产生的上千度的高温中未被融化的金属部分。它似乎在向世人宣布:我们的坚强足以摧毁一切恐怖分子。

        穿越纽约贫民区——哈莱姆,这里可以看到又黑又破年久失修的公寓房,居民拥挤不堪,满壁涂鸦;路边的草坪缺乏修剪,杂草丛生。街上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黑人彼彼皆是。居民多是黑人,少数的西裔(墨西哥人),彼此好殴,犯罪率往往也最高。在美国抢劫凶杀案中,十有八九为黑人所为,他们没心没肺,常常对中国人下手。美国黑人多不思进取,缺乏责任心,野蛮、懒散,怕吃苦。他们不善用脑,又不愿付出体力。而黑人女性多靠吃政府救济生活,一个个长的肥头大耳,一生一群,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孩子们可能是不同父亲的“杰作”。黑人们成天嚷嚷这个权利、那个平等,他们向社会索取的多,考虑回报于社会的少。仅有极少数黑人走出贫民窟,成为受人尊敬的成功者。无怪其他族裔对黑人颇有微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