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揭秘为毛泽东守灵的女人

(2007-10-09 18:08:49) 下一个
揭秘为毛泽东守灵的女人

谁,陪伴着毛泽东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是谁,护理着八旬老人毛泽东走完了他生活中不寻常的最后旅程?

  这个搀扶着年老体弱的毛泽东的年轻女子,又是谁?

  在毛泽东的晚年,有谁能站得那么近?有谁能那么容易接触他?在毛泽东的晚年,有谁可以轻易看到他?有谁可以随便和他聊天说话?

  那么我们听听:她听说了什么?她看到了什么?她经历了什么?她--能告诉我们什么?

  最后的陪伴

  如果查看一下1976年9月13日的各家报纸,你就会发现在给毛泽东守灵的一长串名单的末尾找到最后一名守灵人:孟锦云,一个陌生的名字。


  然而,就是这个普通的姑娘孟锦云(左一,着空军军服)却和一代开国 元 首朝夕相处、日夜相伴,共同度过了毛泽东八十多年非凡人生中最后的489个日日夜夜,成为了毛泽东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见证人。

  一个普普通通的姑娘,没有任何的背景,怎么会在毛泽东的耄耋之年传奇般地来到了他的身边?是偶然?是机遇?是有缘?

  初见"领袖"

  孟锦云是个湖北姑娘,1948年出生,几乎是毛泽东所"缔造"的共和国的同龄人。12岁就考入了空 政 文工团,成为了舞蹈演员。1963年4月,孟锦云还不满15岁。但已经出落得楚楚动人,身材苗条,皮肤白晰,特别是双眼明澈如水。被选上到中南海"出任务"。

  那时,中 南 海经常为中 央 首 长 们举行舞会。几乎每周一、两次。军队文工团不需政 审,调动容易,姑娘们又年青、漂亮,所以经常被调去"完成任务"。由于文工团里经常去的"老同志"渐渐有的结了婚、生孩子或演出任务忙,因而上级决定选一些小学员进去见习见习,而小孟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次"出任务",小孟的心禁不住砰砰地直跳:紧张、兴奋、好奇、胆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小孟和七、八个文工团员早早地换上便装。晚上六点钟,她们坐上了一辆中南海派来的吉普车。路上大家一言不发,各自的心情心照不宣。车从北门驶进了中南海那道多少年来中国人向往而又不可逾越的神秘的红墙...

  姑娘们在一个古建筑物门口下了车,延着一道长廊轻轻地走着,忽然看到一个敞开的大红门,门上横匾三个醒目的大字:春藕斋。她们被领了进去。小孟紧张极了,眼睛如饥似渴地、悄悄地张望:这里完全不是她想象的"水晶宫",更不象故宫里的金銮殿。这是一个恬静的大厅,光线柔和,四周的沙发、软椅干净得一尘不染。大厅本身是典型的中国古建筑,但内部装修又是现代化的:各式浪漫美丽的壁灯、象瀑布一样的白色落地帷幔、闪着腊光的暗 黄 色地板......这一切对于小孟来说是那么新奇、陌生,又是那么亲切、吸引人。

  小孟悄悄地环视着,象一个饥渴的羔羊拼命吸吮着每一点露汁......等着、看着,她本来快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慢慢地平静下来了。大约七点多钟,文工团的姑娘们一阵骚动,大家立起来。朱老总、刘 少 奇等一位位共和国的领导们奇迹般地出现在孟锦云的眼前。"老"同志们把小孟她们这些新来的小姑娘介绍给朱老总等首长。朱老总和蔼可亲,小孟和这位叱吒疆场的开国元帅握手时竟感不到一点紧张。舞会静静地开始了,小孟这个小专业舞蹈家好奇地、悄悄地观察着各位首长奇特的不同舞姿,刘少奇和王光美似乎跳得很轻快、熟练,而朱老总却昂首挺胸象操练......

  大约十点多钟,舞厅里的人忽然纷纷站起,乐曲停止,毛泽东来到了!小孟痴痴地站在那里,忘了周围的一切,忘了自己......她不敢相信自己这就是毛主席?就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的"毛泽东"吗?他就是那个"大救星"吗?他现在离我不到两米远啊!这一切似乎不可思议,但又的的确确是摆在眼前的事实。毛泽东的穿着十分随便,肥大的一身灰色中山装显得宽松、舒适。舞曲又开始了,一位文工团的"老"同志走到毛泽东面前伸出手臂做出邀请姿势,毛会意,起身和她跳舞。全场的目光象舞场的追光一样跟随着他们。

重入"红墙"

  文 化 大 革 命把中国闹得翻天覆地,也彻底停止了中南海的舞会。小孟只在文 革初期和其他几位"小将"找主席告另一派"打着红旗反红旗",见过一面。她万万没想到空 军大有"通天"人物,自己后来会因之被打成反 革 命,从1968年到1973年被捕、劳 改整整5年。1973年小孟突然出狱,并很快被分配到武汉军队医院,从一个舞蹈演员,变成了病人的护理员。

  回到武汉的小孟已是25岁的大姑娘了。出落的玉玉亭亭的小孟自然是爱慕者甚多。不久她就结婚了。可是小孟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事大惑不解:小孟被告之,对谁也不准讲自己文 化 革 命中的问题。她为什么突然出狱了?为什么待遇低于其他同伴......种种迹象表明小孟的档案里仍有黑 材 料。小孟东奔西走,要为自己讨个清白,偶然在北京见到了以前的"战友"小丽,原来是小丽见到毛泽东时提到小孟的遭遇,毛下了"最高指示"要空 政放人,她才得以被放。现在小丽成了毛的"客人",经常去中 南 海见主席。在小丽的引领下,小孟终于又一次跨入了那道当时比以前更加神秘的红墙。

  "我是来找你平 反的"

  1975年5月身着空军装的毛泽东的"客人"小丽带着身着陆军装的护士小孟走进了那道以前封建社会时的"紫禁城墙",当时社 会 主 义的神秘的"红墙"。小孟不由得既紧张又激动,毕竟是七、八年了,而这七、八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丽却十分平静-她常来常往,已习以为常。对亿万中国老百姓来讲,这难以置信,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一个文工团的小姑娘可以随便出入当时亿万人民无限崇拜的"导师"的住所。当时谁也没听说过这种神话,如今我们知道,这确实是事实。

  在中南海北门警卫把条子递给了张玉凤,她当时可以阻挡或同意把要见毛泽东的消息传给老人家!张玉凤何许人也?有这么大的权力。即使当时嚣张得不可一世的江青、毛泽东的正式夫人,也要"巴结"这个张玉凤才能接近主席。现在我们知道,张当时是毛泽东的"机要秘书",而作为一国元首的"机要秘书",她所受到的教育和专业训练的背景竟是主席专列的一名列车员!

  张玉凤告诉毛有人来看他,毛泽东点头同意。小孟怯生生地跟着女友向里走。走了很长一段路,传过一个大铁门,小孟终于来到了毛泽东身边。毛泽东记忆力惊人。八年了,他接触了多少人物、事情,已经八十多岁了,而在他的脑海里竟仍为孟锦云这个小姑娘留了一席之地。小孟兴奋地走上去:"主 席,我是湖北来的孟锦云。""记得,你不就是我的半个小同乡吗?""主 席,我是来找你平 反的!"她自己都难以置信,脱口而出。毛泽东拉着小孟的手,轻轻地模着。他又用手模着小孟的面颊,仔细端详。毛此时正患白内障,只有一只眼有微弱视线......"你这么多年不来看我,见面就让我给你平 反,这个反莫法平啊。""我怎么不想来,只是来不了啊。"小孟不顾一切地讲了自己被捕、劳 改等经历。毛十分认真地听着,一直拉着小孟的手,抚摸着,渐渐眼睛湿润了:"你不要讲了,你来了,就什么都好办了,你就留在我这里工作。"小孟被毛这突如其来的决定弄的将信将疑,留在主席身边工作,这怎么可能?我行吗?"我是找您来平 反的,我的档案里肯定有黑 材 料。"小孟又把话题转回来时的目的。"你在我身边工作,就是平了反,你是我的女儿,也是朋友。"事情竟然如此离奇,小孟进了中南海,成了毛泽东生命之路上的最后一名护士。这是1975年5月24日。

  几个月过去了,小孟仍心里不放心自己的平 反结论。毛主席年事已高,小孟想着自己更长远的事情。有一天她对毛讲了自己的担心:"主 席,我觉得我的问题还是有个书面结论才行,光您说了谁能证明。""孟夫子,还在耿耿于怀吗?倒也是,空口无凭。不过,我的历史上也曾被扣过许多帽子......没人给我平 反,那些帽子早不翼而飞了。""您是主 席呀,我是什么?......""这个好办,找汪 东 兴办就可以。"果然,不久,小孟就收到了她的书面平 反结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