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里偷闲

很多事情很多心情写了也就记下了; 不写,以后可能就忘了.
个人资料
正文

朋友变陌生了?

(2007-12-11 07:43:37) 下一个
前几天,在MSN上遇到我的一个大学同班同学。说是大学同学,其实我们也一起读的研究生,只是不是同一个导师。当时经常在一起讨论作业,又住在同一个楼里,几乎天天见面聊天,他有女朋友我还帮他出出主意,象铁哥们儿。

后来他去深圳,我和老公去了新加坡,大家各忙各的,联系就断断续续, 只是有新的变动时大家都互通一下信息。再后来他回到上海和太太团聚,   我们移民到了加拿大,有了孩子,生活更是忙碌, 白天上班,晚上的时间都给了孩子。在北美请不起保姆,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打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他在MSN上逮着我,刚说两句话,我女儿哭了,要找我。赶紧抱她坐在我腿上,可敲字困难,所以这个天怎么聊?就看他说:“我觉得我们变得陌生了,没话聊了。”对他有如此的想法我一开始感到很意外也很不服气,可仔细一想,也许有点道理, 又有些许内疚。每次都是他主动联系我们,跟我们聊天时又有其它事情的干扰,不能积极响应,难怪他有如此的想法。可他哪里知道我的苦衷。他在国内,家里有父母和保姆帮忙,又有能干的老婆,孩子不用他管,柴米油盐不用他操心,唯一关心的就是工作。而我呢,不夸张得说,有时洗个澡都象打仗似的,有时间赶紧睡觉,否则第二天头晕脑胀,怎么工作?

不过从他的角度出发,我完全可以理解他。以他现在所在的职位,工作中操心的不是技术,而是关系,有几个真正的朋友不容易,所以对大学里没有利益冲突所建立的友情倍加珍惜。可我们不是不珍惜,是没有时间表达。无奈我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他很难理解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出国已经将近十年了。十年的隔离,我们对彼此生活的了解只能建立在想象上,所能聊的也就是工作忙不忙,孩子上学了没有这些非常表面的东西。从这个角度出发,我确实同意他所说的,我们确实已经生疏了。这种生疏指的是对彼此生活和想法的了解。

不过我始终相信人是不会改变的。无论走到哪里,那些在生命当中所经历的人和事,特别是友情,怎会说忘记就忘记,说淡化就淡化?

一直希望回国时能经过上海,有几个大学时的好朋友在那里工作,我们可以聚在一起好好聊一聊,回忆一下大学时的美好时光,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希望这个时间不会等待太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