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_man的博客

(什么是博客书架?) 重要么?一定要么?
正文

对文学城-热点论坛-激辩广场的一些看法

(2007-11-20 02:19:57) 下一个
辩论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运动,我喜欢。因为它更像一场战斗,战斗的结果能够证实我是正确的。

辩论的前提是有两方或者多方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一致,多数情况是完全对立。还有一点就是双方都认为这个事情是值得一辩的。

辩论双方通过阐述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最终达到一个目的:你错了,你完全错了,我是正确的,这个事情得按我说的做才是正确的。你要么夹着尾巴逃跑,要么服输向我承认你是愚蠢的,或者你是无知的,或者我是比你高明的,反正你错了。

辩论双方的武器,一个是事实和证据,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是逻辑。

辩论的档次显然从字面上看要比骂街和两口子吵架来的高尚的多,但本质差不多。往往旁观者更能够得出辩论的结果,而且多数情况下是由旁观者决定输赢的。首先因为辩论双方往往都是说给旁观者听的,骂街也是。其次是因为要辩论的任何一方完全主动服输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双方都是绝对诚实,本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第一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两口子吵架的服输基本上不是心服口服,正确和错误不是那么重要,也许本身就是走走形式,或者辩论的主题根本就不存在,目的就是为了吵架而吵架。

找个人正儿八经的辩论个什么事情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尤其是在中国这种文化背景下。我们中国人不喜欢刨根问底,尤其是对一些所谓“大而空”的事情,更多的人喜欢就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和他人隐私进行刨根问底,而不是前者。这跟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状都有关系,有些问题你就根本不能讨论的,讨论就是犯罪。所以我把中国人现在有的一些不好的个性,相当一部分归结到政治上的压抑,造成科学、教育、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因为有允许辩论的环境,才更可能得到正确的决策,人们的精神面貌才更可能积极向上,追求真理。

没有一个允许求真求实的环境,也就造就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评判正确错误的标准不是真理,而只能是上下级关系,利益关系,政治关系,血缘关系。哪怕有一些真实的辩论,当需要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候,就不得不停止。

我记得前一段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德国的汉学家批判中国现在的文学,好像是全盘否定,具体怎么说的记不清楚了。

我个人认为文学太重要了,文学家太重要了,思想太重要了,思想家太重要了。我的意思是决定一个国家发展与进步的往往不是全面的平均素质,而是取决于少数的思想家和创新者的力量。当然,毫无疑问,平均素质的高低也决定这类少数人物出现的概率。

中国这么多年出不了思想家根源在于政治上的压抑,不允许思想家的出现。我说的思想家不是像马克思那样的,我说的是泛思想家,有思想的人,有正确思想的人,敢于并且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表达给大众的。

为什么说政治上的压抑导致出不了文学家和思想家。这根创新有关。

真正的文学家应该是有质疑权威的精神,有反叛精神的,反叛造就了创新。推翻前人的思想的缺陷,才能够达到更高的层次,新的思想才有意义,才有用。中国的教育不允许你质疑,你的质疑只能局限于通过何种途径达到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是不能被推翻的。所以中国教育是适合平庸者的教育体系,扼杀天才和创新者。这一模式可以来概括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正的文学家应该是紧扣时代的,反映当前社会最突出矛盾的,否则就是个失败的文学家,在社会问题一大堆的时代,你去谈什么花鸟鱼虫,就不配被称作文学家。任何国家发展到任何时代都会存在矛盾和问题,需要这些人去发现问题,或者揭露问题,或者提出解决方案。什么张贤亮,余秋雨,写写女人,写写性,写写上山下乡,没用啊!还是毛片儿来的更过瘾,读多少页小说才能达到高潮啊??

中国的文学方面的溃败和平庸并不能说这些年就没有思想家文学家。

我认为歌手崔健就是个思想家,他是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极具反叛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崔健也是个文学家,他的每一首歌词都是诗,而且!!!当中反映他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和质疑。

王小波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也是个思想家,他的作品不多,传播数量也有限,知道他的人不是很多。只可惜“Only the good die young, all the evil seems to live forever”。

我认为王小波的夫人李银河也是个思想家,除了是一个性学家以外。我从媒体上得知她每年都向人大提交要求在中国实行色情行业合法化的议案,每年被拒绝。你可以想象中国网民对她的评论是怎样的,“这么老了还不干正事”“疯女人”等等。我认为李银河这样的人是非常简单的人,我说的简单是,她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就是事物本身。换句话来说就是她坚持她认为的真理,而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

中国的童话大王郑渊洁是个思想家,而且是个实践者。他对自己的儿子小学时候老师的教育方式非常不满,说到底是对现行的教育体制不满。他是怎么做的,我反叛,我不让我的小孩上学了,一个人对抗整个国家的教育制度,自己在家教孩子,一直到孩子18岁能够自食其力位置,而且活得比同龄人都好,心理也更健康。说真的我也早有这种想法,只是没有机会实践。郑渊洁的确是个有思想的人,最近看到他对80后一代人的担心,(郑渊洁:80后买房变成50后)一毕业几年就贷款买房,高涨的房价让以后的几十年都被房子束缚了手脚,敢轻易跳槽吗,敢自主创业么,敢实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理想么?轻易尝试的结果可能是房子没了。他这个想法,表达出来了,对国家,对民族非常有用,为什么?他质疑的这点非常的关键,that\'s key point。ok, 他的这些想法能够让我们想些什么,让我们想到这种现象如果不用政策或其它途径加以解决,会影响中国一代人的创新!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反叛者和创新者往往是孩子气十足的人,就是因为他们简单,太多人的复杂,才导致了简单的人能够不走弯路。简单的人也是追求美的人,嫦娥奔月的首席经济学家前说,科学的过程就是花繁为简的过程,当你从繁杂的无序找到一个非常简单的规律以后,你会觉得,beautiful,这是他最大的享受。--不是原话啊,记得不准确。

郎咸平虽然是个经济学家,但是我认为他同时是个思想家,我对这个台湾口音的财经频道主持人开始的感觉虽然谈不上很好,但是印象比较深。在我以前看来,操着浓重台湾口音的,往往跟娱乐新闻啊夸夸其谈等内容很接近。但是我发现他说话没有官腔,而且非常自信,不似是而非,就明确告诉你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而且立场很多地方跟官方口径不一致。直到前几天,我就把他升级为思想家,他的思想和能量以及被中国政府打压但继续到处散播真理的行为已经超过了一般经济学家的范畴,对于看看文学城的相关文章(中国没法崛起的理由-郎咸平:卖地的GDP使经济崩溃 -nogood- (19123 bytes) (740 reads) 11/18/07 )

其实我觉得做一个思想家也不难吧,咱们普通人也能做的到,就是做事抱着质疑的态度,对事不对人啊,别质疑每一个人都是坏人啊。在大事上,在别人想当然的事情上质疑那么一小下,比如说,我要结婚么?我是为什么才结婚的?能不结婚么?我要买房么?我是为什么买房?能不买房么?我要孩子么?我是为什么要小孩?能不要孩子么?我要工作么?我是为什么在工作的?能不工作么?我要上学么?为什么要上学?能不上学么?其它人都在做的事我也要做么?我的孩子要上学么?美国人真的比我白么?他们的活儿真的比我大么?。。。。。。。。我要说什么来着。

我不是思想家,别拿这个来攻击我,就是想不通而已。

前几天我来过激辩广场一趟,发了个帖子,对这里只讨论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宗教)表示诧异,但却遭到蔑视:“走好。。走好。。”

今天我看了首页上一个激辩广场的链接,这个话题挺有意思,我就很想辩论一下。

------------激辩广场: 论加国华人的形象问题(2,容貌篇)


结果,进来以后,一页一页找,找了7页,全都是宗教辩论,几乎无一例外。不是骗人么?我下下狠心,翻到第1000页,同志们啊第1000页,第1000页,第1000页,第1000页第一个标题如下:

• 认识异端“门徒会” (三亵渎教) ZT -likellllll- ♂ (9313 bytes) (21 reads) 2/20/07

而且该页其它标题都是宗教宗教宗教。

中国人怎么了,这个东西重要么?上帝在乎么?上帝他妈在乎么?释迦摩尼在乎么?达赖喇嘛在乎么?你真的在乎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J_ma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常德浩的评论:
是啊,跟风的原因我认为很大程度也是政治环境压迫的结果,跟风是安全的,哪怕错了,法不责众。结果就是滑头太多,敢站出来的太少。

另:怎么能看到你的博客?点名字只出现悄悄话。
常德浩 回复 悄悄话 谈谈我的读后感:

1)“最终达到一个目的:你错了,你完全错了,我是正确的”,这一点你指出来,很好。其实,太多的国人由这样的思维方式了。

所以,我在走廊,主张别把眼睛盯着对和错,而是要注重逻辑和思路。人的思维能力如此渺小,能够把思路弄对了,已经是上上吉,哪里谈得上“我对,我正确”这样的自信呢?

2)“为了吵架而吵架”,这条也好。许多没有太多内在思考的同学,认为探讨问题就是论输赢。与本来的目的差的何其太远?所以,我希望走廊能多一些老兄这样的,是为了弄清楚一些问题而来。能常常来吗?我愿意与你讨论:-)

3) "我个人认为文学太重要了,文学家太重要了,思想太重要了,思想家太重要了。" 这是毫无疑问的。

4)你说的“政治上的压抑导致”,我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是紧密合作的,一直到现在还是。比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走廊,你观察一段时间,你会看到许多地方,反映了国人的精神状态和一些下意识的惯性行为。什么惯性行为?埋堆!这句是广东话,就是随大流。为什么随大流?因为这样安全。尤其在思想上,跟随大多数的人的思想,而不管这些思想有无道理。

这样一来,中国的思想就是没有思想,因为没有思想的好的环境。大家从服从被动压制到习惯了这种压制而变为了主动了现如今。跟风的结果,那还会有思想?都怕被大伙儿批判了,哈哈。

而中国的政治环境又进一步促使这种行为的普遍化。传统的影响真是根深蒂固,以至于许多国人到了自由的海外,那思维方式还是国内的不自由的那一套。

5)激变广场我也去过,感觉类似于你说的。

老兄,有空多在走廊上些帖子,一起侃侃?:-)
dongfangshaoer 回复 悄悄话 支持理性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