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

清雾凉风. 你并不快乐,但心不再是一片黑暗,你能够看到一些东西,仔细去想一些东西,看到其中的美丑,明白其中的悲喜, think it ove....
正文

美国梦与中国情结 转

(2005-02-22 08:36:37) 下一个
作者:阿唐


日前,给一位在国内多年未曾联系的同学打电话,倾听着他在电话里面絮叨着,某某做了厅长,可望于仕途之旅进军省长宝座;某某学问做到教授一级,荣升学院院长一席;某某坐拥千万资产,商场挥洒游刃有余。

放下电话,呆呆地坐了半晌。安顿好幼子睡下,躺在他的身边,寂静里传来的细小鼾声,若有若无,往常这魔笛一般的小小呼噜,几秒钟就会把我送入梦乡。今天却是辗转反侧,长夜漫漫。

海外浮生,十年有一,除开学位的帽子,有了房子车子儿子票子。海外华人的“新五子登科”,阿唐一家“四子”已全,可谓功德圆满,步入中产阶级。

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美国梦,我们似乎早已实现。

如果不出意外,今后的人生之路,如同教科书上印好的讲义一般的清爽:待到二子成人自立,夫妻退休,归隐林泉,周游列国,寄情于山水之间。

那么,是什么扰了我的清梦,久久不能成眠呢?

披衣起身,穿堂出厅,不一时漫步后庭。

皎洁的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穹,水一样的月光,无声地倾撒在沉睡的大地。

出国前,曾经听说过一个相声: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当时以为是讥讽崇洋媚外者的无聊嘴脸。渠料,出国一看,外国的月亮至少是比中国的亮!有人著文解释了这一自然现象:这是因为污染较少,空气清新的缘故。阿唐以为,在加州还要加上一条:气候干燥,水份的折射作用减弱。

阿唐的家坐落在山的脚下,几株参天大树,矗立在前庭后院,树影摩挲,营造出一小片森林气象。青山和绿树都是阿唐的最爱,当初正是因为这两条,才义无反顾地买下这所宅院。

信步踏上为小儿辈们打造的树屋,低台高楼,错落有致,环绕着那两株高达二十多米的美洲红杉,颇有几分曲径通幽,世外桃源的意境。

如果三五好友,散坐其间,美酒佳肴,海阔天空,指点江山,书生意气,岂不快载!

一刹那间,我涑然顿悟,是什么扰动了我的心神:没有人,没有朋友,一同欣赏这良辰美景,我们孤独地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小小的生活圈子里。

不错,冬天我们去滑雪,夏天我们赴海滨,每一个周末要么是驾车出游,要么是踏青远足,要么是在自家庭院剪花弄草,享受着一个普通美国殷实家庭的悠闲生活。出国前的种种梦想,夏威夷摩挲的椰林下畅游太平洋的万顷碧波,欧洲古老的城堡里欣赏阿尔卑斯山的皑皑雪景,美轮美奂的游轮上的加勒比海梦幻之旅,已经或是正要实现。这难道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吗?

尘世间的每一个食人间烟火者,都不可能拒绝这样一种快意的生活,因为我们是自然人,我们不能抗拒自己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但是,我们同时也是社会人,我们需要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交往,以满足自己作为社会人的种种社会需求。

我们这一代人,出国的时候大多是二十多岁三十岁,思想深处种植的是根深蒂固的中华文化,“中文为本,西学为用”,正是对吾辈的最佳写照。多年传统的中华文化的沉淀和烙印,我们很难真正融入西方主流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体系。

我们的骨子里还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我们喜欢老白干就猪头肉,我们喜欢一口烟就一口酒,我们喜欢挥情洒意粪土当年万户候,我们喜欢摆弄图画一般美丽的方块文字而不是26个拉丁字母乏味的排列组合,我们喜欢对杨翁的老少恋说三道四而不是对麦克尔的性取向倾注更多的关注,我们喜欢街上遇到的路人只要彼此对视一眼就能看出对方的心态和身份而不是擦肩而过之际彼此礼致以礼貌性的问候却根本不知道对方的种族与国度,我们喜欢没事到邻居家里坐坐为他二大爷的七姑添孙道喜而不是邻里之间的联系只是散步相遇之际夸一夸对方手下牵着的小狗。

我们,我们到底还是个中国人哪。

我们看不懂美式足球,听不懂脱口秀,不知道童子军的运作方式,甚至不知道美国最红的影星是何方佳丽。我们秉承温良恭俭让的东方传统,不懂得作秀,不懂得去争去抢,对所有的人微笑,默默地做着自己手里的一份工作。

我们大多是企业界的工程师,大学的教授,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我们在美国社会中的有我们的地位和价值。也必须看到,我们拥有的一技之长,集中在大部分的美国人不能也不愿学习的枯燥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

还好美国的企业里从不议论社会上的是非短长八卦新闻,不然,我们这些听得懂英语却听不懂英语笑话和典故的外来者,一定死的很难看。

当然,也有一些华人组织了自己的小团体,如查经班,同乡会和同学会。聚在一起,吃一顿,喝一顿,学习一番耶和华走过的布道之路,聊一聊彼此子女成长的烦恼,重温一下昔日中国的时光,唱一唱现代中国年轻人从没有听过的老歌,给自己干涸的心灵上浇灌些汤汤水水。

我们远离我们的文化源泉久矣,我们跋涉在北美的文化沙漠上久矣,我们即不属於现在的中国,也不属於现在的美国,我们是属於已经逝去的中国的中国人,我们是大洋两岸文化的边缘人。

日渐一日,生活的激情渐逝,我们满足于朝九晚五的平淡,侍弄花草的悠闲,陪伴小儿女成长的欢畅。

日复一日,生活的圈子萎缩,我们雄心不再,脑筋迟钝,自我封闭。

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已经渺小的不复是当年的自己了。

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要靠回忆过去来满足自己心灵的渴望了。



人生一世,白驹过隙。四十年的光阴,转眼之间就过去了。

我们还会有另一个四十年的光阴吗?我们已经被平淡的环境娇惯得有些傻气了吗?我们已经忍心放弃昔日的追求和梦想了吗?我们已经习惯寂寞安稳了吗?我们真的要在波澜不兴的北美永远生活直到天荒地老吗?

万赖俱静,月光如水,冥冥中我在问我自己。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林月如 回复 悄悄话 感于身同,特转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