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空军创造的战史奇迹:没导弹的追有导弹的 zt

(2008-02-28 06:14:35) 下一个
我空军创造的战史奇迹:没导弹的追有导弹的
时间:2008-2-25 22:57:05


六十年代的国土防空作战,可说精彩纷呈,我国航空兵部队在装备的限界内,充分发挥中国人善于出奇制胜的特点,颇有些类似撒豆成兵的奇特战例。

一.没导弹的追有导弹的

这是一个歼击机空战的传奇。

1958年,我空军入闽(以前在福建没有航空兵部队),双方在空中大打一场,互有胜负。到六十年代初,美国人向国军空军提供了空战杀手锏,响尾蛇空空导弹。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空战武器,苏联都没有,因此大陆空军也没有。这种响尾蛇导弹是热寻的制导,专门往发动机的尾喷管里钻,据说是躲都躲不开。台湾空军装备后,第一仗就首开纪录,用响尾蛇偷袭大陆海军航空兵在福建沿海巡逻返航的四机编队,击落一架,飞行员王自重牺牲。顿时,响尾蛇就成了不可战胜的神话。

1960年2月某日,台湾空军某大队8架F86F起飞,1号机、5号机各携带2枚响尾蛇导弹。大陆空军某大队8架歼5起飞迎战,大队长王子民。

两边的编队相向飞近,在厦门附近上空相遇,越飞越近,谁也不敢转弯--谁转弯,谁的屁股就将暴露给对手。头顶头,越飞越近,最后,国军飞行员吃不住劲了,带队长机(据说还是他们飞行表演队的组长)按下导弹发射按钮--这不是胡扯吗?哪有热寻的导弹迎头发射的?发动机喷出的热气在屁股后头吗!管不了那么多了,眼看就要撞上共军飞机啦!

共军地面指挥的在雷达荧光屏上看见,大喊一声:敌机放导弹!

空中飞行员一听,哗地就散开了,都用事先学的战术动作规避导弹,有的向太阳方向急跃升,有的向大海俯冲。国军一看,也都哗的一声散开了。空中七零八落的都是飞机。

只有我军带队长机王子民(外号王大胆,怎么个大胆法,后边再说)沉着冷静,他以最大坡度、最小半径作了一个急转弯,绕过来一看,前面正好一架飞机,很象歼五,就靠上去想看看是谁。岂料正是国军带队长机(F86F外形跟歼五有点像)。国军带队长机一看,后面一架向自己靠拢,心里话:是谁,来掩护我的?回去可要好好夸奖夸奖。挨近了一看,不对!是共军!这小子加大油门就跑,王子民一看也加大油门紧追。

得,没导弹的追带导弹的。

国军带队长机看共军追上来,赶紧就把导弹架给投掉了(后来被我军捞出来,捡回去了),加大速度就跑。

F86F投掉外挂,两种飞机最大速度就差不多了,距离1000米怎么也追不上。王子民看看那小子快跑回家啦,心想:打!

王子民用活动环套住敌机,1000米距离上三炮齐发,咣当!命中一发!歼五飞机的机载火炮的炮弹是三联发的--一发穿甲弹、一发爆破弹、一发燃烧弹。命中的这发恰好是颗穿甲弹。这发穿甲弹从发动机尾喷管穿进去,打穿座舱,正好从国军飞行员握着驾驶杆的手上插过去,流了一滩血。国军带队长机挨了一炮,赶紧装死,向着大海就俯冲下去。王子民看见,大喊起来:打掉一架!打掉一架!

地面听见,机场上就欢腾起来。要知道,这可是世界空战史上,首次不带导弹的歼击机战胜带导弹的歼击机!政委就喊:都别高兴!咱们的飞机还没回来呢!

不一会儿,我机返航了。政委一架一架地数:1架、2架、3架。。。。8架!

机场又沸腾了。

后来才知道,是击伤不是击落。

不过同样是重大胜利,空军仍然按击落给王子民记一等功。

王子民却去找军械师:你干吗给我装穿甲弹?!

10年以后,王子民当了副师长,还在叨咕:要是一发爆破弹--!

自那以后,台湾空军歼击机就不怎么过来了。

说王子民怎么大胆,是有典故的。

文化大革命中,王是副师长。那会儿,台湾电台叫敌台,飞行人员是绝对不能听的。只有指挥所里的情报参谋能听。情报参谋桌子上放个电台接收机,频率钮到台湾电台,值班的情报参谋就带个耳机听,别人谁也不敢靠过去。只有王副师长敢,过去就把情报参谋推一边去,自己戴上耳机听得摇头晃脑的。参谋们都大眼瞪小眼地看着他,生怕政委闯进来。

终于有一回,师长来了。

师长一看,听敌台呢,就问:老王,听什么呢?

王子民把耳机摘下来,耳机里传出京剧唱段:师长,你也听一段?正宗的空城计。

原来他在听那边的京戏节目过瘾呢!

二.土办法干掉高科技

福建沿海空战到王子民一战基本终结之后,国土防空转入下一个回合--夜间低空侦察与反侦察。

当然,夜间侦察反侦察从解放以来就一直持续着。但在台湾空军装备P2V之前,一直是一边倒,共军胜得多。

台湾空军装备P2V之后,形势完全改观。国军的侦察机活动起来方便多了,胆子越来越大。

为啥?因为P2V是当时绝对的高科技。这家伙全身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设备。比如地形跟踪雷达,比如电子干扰设备。比如。。。

哎,就这两项就够了。

P2V专门在暗夜来,低空钻山沟,遇到拦截就施放电子干扰。

那时候共军的夜间作战飞机只有歼五甲,装备截击雷达,最大搜索距离短,截获距离更短。好容易跟上了,P2V往山沟里一钻,施放电子干扰,飞行员面前一片迷茫,跟瞎子一样,怎么打?没法打。

更糟糕的是,P2V是螺旋桨,巡航时速300公里。而歼五甲是喷气式,速度快得多,还没怎么着,呼啦一下就冲过去了。

于是P2V就经常大摇大摆地进来,从福建到江西,再到湖北、河南,高兴了到北京附近再转一圈,然后大摇大摆地回台湾,睡觉去啦。

这怎么行!于是共军这边就想办法。

终于想起一招,就是使用同类型飞机拦截。

共军的同类型机就是杜--2轻型轰炸机。

杜--2,苏制轻型轰炸机,乘员4人:飞行员、领航员、通信员、射击员。是二战时苏军战场轰炸的主力机种。共军装备杜--2后,在抗美援朝轰炸大和岛和解放一江山岛作战中立过战功。前者,炸毁了美军在大和岛上的电子侦察设施;后者,击沉蒋军中权号坦克登陆舰。

这次,共军给杜--2装上截击雷达,称为杜--2波。波--苏制机载截击雷达简称的发音。

轻型轰炸机成了夜间截击机。

那天,P2V又来了。01号杜--2波起飞拦截,很快就接近敌机。

P2V一看,赶紧拿出看家的本事,钻进山沟,施放电子干扰。01号紧追不舍,也钻入山沟。地面指挥引导人员在雷达显示屏上,根据两机的回波,指挥01号紧紧追在P2V后面。但机上截击雷达被干扰,看不见目标,飞行员无法瞄准,只能被动跟踪。

这时,前面遇上一个山头。暗夜中,装备地形跟踪雷达的P2V自动拉起,杜--2波是人工操纵,看到山影为时已晚,一头撞在山头上!机组人员全部牺牲!

01号遇难,02号起飞!

P2V完成任务返航回来,02号从斜刺里杀出来,以90度角进入,飞向P2V。地面通报:敌机正前方1公里!

01号全体牺牲,02号机长满腔怒火,什么雷达截获瞄准全都不管了,听见敌机就在前面,狠狠按下射击按钮,双炮齐射!火光映红了夜空,机长看见P2V就在眼前掠过,可惜炮弹没有打中。但是,与此同时,低空长时间开炮的后座力,使飞机失速,撞向地面!

02号机组全体牺牲!

一个晚上,损失2架飞机,牺牲8名机组人员!

这个仗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

那时候,几乎所有空军夜间航空兵的飞行、指挥人员都在动脑子,怎么才能破解P2V这道难题?

终于有一天,有位指挥引导人员看焰火时灵机一动,想出一个高招,后来空军给这个高招起了个代号--神炮。

什么叫神炮?

是这样:先引导一架轰五飞到P2V上空,跟着它飞,轰五带上几枚照明弹;然后引导歼五甲到P2V屁股后面。这时候,下令轰五投照明弹,正好把P2V照住,歼五甲上去飞行员用肉眼瞄准打!

怎么样,高招吧?

剩下的就是空中地面苦练协同作战。练了一段时间,很快配合默契。

过了不久,P2V又来了,被轰五用照明弹照住,歼五甲上去就是一顿猛打。。。

与此同时,有的部队又研究出神枪,比神炮更绝。就是在歼五甲上装上探照灯,地面指挥跟上P2V后,开灯照中,开炮就打。

1961年11月6日,来侦察的国军P-2V侦察机一架被击落于辽宁省城子疃,机上13人阵亡。

1963年6月20日,另一架P-2V侦察机被击落于江西临川,机上14人毙命。

1964年6月11日,青岛海航部队又击落P-2V侦察机一架,机上14人毙命,这是一次典型的神炮战术配合。

从此,P-2V飞机在大陆的侦察活动,就绝迹了。

据说,发明神炮战法的,是北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陈士珍,不过看焰火仅仅是一个引子,完整的作战方法是集思广议发明创造的。陈士珍长期住在青岛福山路,1937年参加革命,1955年授上校军衔,2002年2月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他发明的空战方法,在世界空战史中是首创,用落后的飞机和笨办法,成功击落先进的美制侦察机。此战法得到北航司令员杨力,海航参谋长纪亭榭等人的坚定支持。开始时有争议,因为初期的近百次演练,不很成功。当时北航七名常委,1名病休,1名弃权,4名反对这种作战训练方法,只有杨和陈坚持训练,经过数百次的演练,终于打下了敌机。

三.中美空军大比拼

六十年代国土防空作战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章节--中美空军大比拼。

从战史上讲,应该是中越边境反擦边。

也就是美军扩大越南战争,轰炸北越,其战术飞机时常进入我境内和北部湾海域。

我空海军航空兵部队,采用空中设伏和快速起飞接敌的战术,打击快进快出的美机,称为反擦边.

其中战例颇多,例如,1967年4月24日,空XX师XX团宋义民驾歼五在广西东兴击落F4B一架的战例.

F4B鬼怪式超音速第二代喷气战机,浑身挂满了导弹,窜进来也就4-5分钟.歼五属于亚音速第一代喷气战机,只有火炮.我军的战术是高炮加歼五.歼五在高炮火力圈外围,低空设伏.反复进行低空、奇袭、近战的战术演练.






我军的机组人员,当年的国土防空的英雄

当天,广西凭祥地区,下午17时左右,空军雷达部队发现轰炸越南谅山至克夫一线后的两架F-4美机,先后间隔40秒向中国边境方向窜来。这时设伏在板兴的高射炮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当美机已进入中国国境,几十门火炮对准敌机猛打,集火射击,一架鬼怪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就被炮弹击中,冒出浓浓的黑烟,一个跟头栽了下来。另一架鬼怪见势不妙,赶快慌慌张张扔掉副油箱,刚窜出高炮火区就遭4架歼-5的围攻。带队队长宋义民切半径,迅速逼近敌机,套进光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430米距离上,猛烈开炮射击。敌机像断了线的风筝,摔得粉身碎骨。

整个战斗,在美机入侵我领空深度仅20公里、宽度15公里,时间只有4分钟.

有趣的是,随着今天可以查阅的国外资料日益丰富,我们有条件把双方纪录的战绩作一比较了。

我军统计的战果如下:

1.1965.4.9,海航8师24团,谷德合、程绍武、魏守信、李大云,4架歼五编队,海南岛崖县,美军1架F4B被己方发射的麻雀III击落 ;

2.1965.9.20,海航4师,高翔,歼六,海南岛海口,击落F104c一架;

3.1965.10.5,空9师25团张运宝驾歼六广西凭祥击落EA3D一架 ;

4.1966.4.12,空26师李来喜驾歼六雷州半岛击落A3B一架;

5.1966.5.12,空21师63团朱嗣珩驾歼五云南蒙自击伤RB66一架 ;

6.1966.9.9,空18师54团高秀明驾歼六广西东兴击伤F105一架

7.1966.9.17,空18师54团高长吉驾歼六广西友谊关击伤F105一架;

8.1967.4.24,空26师78团宋义民驾歼五广西东兴击落F4B一架

9.1967.6.21,海航6师16团王柱书,吕纪良驾歼六海南岛榆林击落F4C一架

10.1967.8.21,空18师52团陈丰霞,韩瑞阶驾歼六广西宁明击落A6A两架

11.1968.2.14,海航6师18团陈武录,王顺义驾歼六海南岛万宁击落击伤A1H .

而美军的资料则注明这一阶段在中国周边的损失如下:
日期 损失机型 人员 所属 对手 使用武器
15-Nov-64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7  
2-Jan-65 AQM-34 Unmanned USAF    
24-Mar-65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7  
31-Mar-65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7  
3-Apr-65 AQM-34 Unmanned USAF MiG  
9-Apr-65 F-4B Murphy/Fegan USN F-4B AIM-7
18-Apr-65 AQM-34 Unmanned USAF    
3-Aug-65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7  
21-Aug-65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7  
20-Sep-65 F-104C Smith USAF MiG-19
5-Oct-65 F-104C or RA-3 USAF MiG  
24-Dec-65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7  
3-Jan-66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7  
7-Feb-66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5-Mar-66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23-Mar-66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12-Apr-66 KA-3B Gleason/Jordan/Harris/Pugh USN MiG Cannon
29-Apr-66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14-Apr-67 F-4B   USN MiG  
29-Apr-67 AQM-34 Unmanned USAF MiG  
12-Jun-67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26-Jun-67 F-4C Blandord/Jarvis USAF MiG-17 Cannon
21-Aug-67 A-6A Scott/Trembley USN MiG-19 Cannon
21-Aug-67 A-6A Buckley/Flynn USN MiG-19 Cannon
20-Jan-68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14-Feb-68 A-1H Dunn USN MiG-17  
15-Mar-68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18-Apr-68 AQM-34 Unmanned USAF MiG-19  
10-Feb-70 AQM-34 Unmanned USN MiG-19

大部分记录是无人机。不是无人机的有9例。我军纪录中的1,2,3,4,8,9,10,11是击落,于这个统计中都能找到吻合的纪录(区别是第8条日期有些出入,11条是两架);5,6,7是击伤自然这个里面看不到。

可见,当时中国航空兵的战果,还是很经得住考验的。与此相对应,这段时间美军击落中国战斗机的纪录,即使按照美方记载也仅有三例,以逸待劳的中国人在这个反擦边作战中,可说是占了相当大的便宜。

四.爱玩的师长熊子丹

航空兵1X师师长熊子丹的轶事倒是很有意思。

击伤台湾空军带响尾蛇导弹F86F的,就是海军航空兵1X师,堪称国土防空的功勋部队。谈功勋部队航空兵师长的故事,肯定得讲飞行技术、空战格斗、惊险事故什么的吧?一句没有,这里说的全是熊师长的如何爱玩。

解放战争时期,熊子丹给黄克诚当警卫员。仗打完了,黄克诚问他:以后想干什么?熊子丹说:想开飞机!

于是,熊子丹就进了航校,当上了飞行员。因为飞行技术好,文革前就担任了19师副师长,那时,他的军衔才是少校。

有一次,熊师长带着副参谋长去北京开会。晚上没事出去逛街,那副参谋长穿便衣,熊师长穿军装。突然看见戏园子在唱京戏,这熊师长看见心痒,就想进去听听,可过去一看,票全卖完了。熊师长眼珠子一转,有了主意。他让副参谋长在台阶下面站着,自己上去,指着台阶下面的副参谋长,跟看门的老头说:大爷,您看,我们首长来北京开会的,想进去听听戏,可票都卖没了。您看?

看门老头一看,乖乖,这位跟着首长的都是两杠一星,那下面站着的,该是多大的官儿啊!赶紧就说:请进,请进!还给他们两人找了个前面的座儿。

后来,熊师长得了直肠癌。一般的人,就别想再上蓝天了。可熊师长动了手术之后,该吃吃,该玩玩,身体恢复如初,不但重上蓝天,还提升了1X师师长。

熊师长爱玩儿,坐不住。1米6几的个子,爱打篮球,满场飞。

那时熊子丹率19师到福建前线轮战,每天坐在指挥所里值班,可把他给憋坏了。好多天后的下午,熊师长实在是坐不住了。4点多钟,想想台湾那边,机场上的弟兄们也差不多该收工了(台湾天黑比大陆早),熊师长就把作战参谋留下,带着其他人出去打篮球,给大伙儿高兴得不行。一时间,球场上一帮参谋战士,跟着师长打得热火朝天。那以后,每天下午4点来钟,我们就跟着师长在指挥所边上的球场打篮球。这可是在前线战斗值班啊!不过大伙儿全不怕,天塌下来有他矮个儿顶着呢!

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儿慢慢就传到军里去了。在空军,熊子丹所部战功赫赫,大名鼎鼎,军里也不好公开批评。那天整赶上副军长值班,就想了个办法提醒提醒他。

下午4点来钟,熊师长正带着弟兄们打得热汗淋漓,作战参谋接到军指电话:八机一等!

作战参谋立即按下战斗警铃,一时间铃声大作!熊师长带着弟兄们赶紧跑回指挥所,一个个裤头背心,浑身满脸都是汗,头戴耳机,手拿话筒,那个场面,现在想起来都好笑。大伙儿全看着师长,就见熊师长看看表,慢悠悠地说:哎,以后这球不能打啦。

果真,过了五分钟,军指来电话:解除一等!

后来就再也不能打球了。可熊师长还是坐不住。

那时,我们师指挥所设在一个隐蔽的小山包上,老乡经常在指挥所边上放牛。师长在指挥所里看见,就溜达出去,牵起老乡的大水牛,拉着四下转悠,还说:这儿草多,在这儿吃。

不值班的时候,吃了晚饭,熊师长爱上我们干部战士的宿舍边上转悠,看看我们都玩什么?

我们都爱玩克朗棋.四方的台子,下面有腿支着.台子的四个角上有四个洞,拿杆子捅大子打棋子,把你的棋子(象棋子)都打进洞里,就算赢. 四个人玩,每人的棋子都挨着对面的墙根贴紧了放好.如果你打进去一个,还可以接着打.如果没打着,你就先歇,轮下一个打.

那时,我们玩这个都着了迷,吃了晚饭就摆开摊子练,宿舍边上能支起10几个摊子.

一天,熊师长就跺过来,背着手看大家玩儿.正赶上一位号称全师部无敌手的高手,轮他2次,全部解决.大伙儿都很钦佩.这时,只听熊师长说:臭手!弟兄们心里话:那你来玩一个?可谁敢说出来啊?

有人还真大胆,把杆子递给师长.

师长接过杆子,瞄瞄,当地一杆,就见大子撞向对面挨着墙跟的一溜棋子,正撞在最中间两个棋子之间,棋子向两边滑出.最两边的两个棋子分别进了左右两个洞里,其中一个还把角落上放的那个棋子带进洞里.

师长还能再打三杆!

熊师长三下五除二,把棋子全打进洞里时,按规则,他还可以打2杆呢!

大伙儿全呆了:没见师长练过啊?

把枪法练好了,就会了。熊师长看看大伙儿,放下杆子,自顾自地走了.

战士灶的伙食标准是4毛5分,干部灶是5毛4分,空勤灶是2块5毛.在指挥所值班时,都是送饭来吃.每次,我们干部战士灶送两菜一汤,师长的空勤灶送来5、6个菜,3种主食。熊师长肠癌手术喇掉一截肠子,每次吃得都极少,通常两个小包子就完。剩下的菜,他就端着,战士桌子上放3个,干部桌子上放2个。所以我们都爱跟师长值班。久而久之,大伙就习惯了,也不用师长端过来,等他站起来,我们就过去拿。

这天,做了螃蟹。师长先吃螃蟹,吃完了,就上外头洗手。这帮馋鬼见师长走了,上去就把其他饭菜都给抢了。等师长回来一看,都给抢光了。熊师长也不恼,笑笑就走了。

伙食标准低,我们就开荒种地。这是解放军的老传统,从延安那会儿传下来,一直传到我们这代。参谋战士们在小山包上开了一大块地,熊师长看见也来一块儿干。大家种了很多花生、红薯什么的。福建那个地方,管老乡叫地瓜--福建地瓜,红薯花生在那儿特别能长。眼看着种下去长起来,大伙儿都特高兴。可是部队轮战结束,要撤回内地去了。临走前几天,标图班长就领着弟兄们去挖,虽然还没熟透,但也可以吃了啊。正挖着,熊师长牵着头水牛溜过来:干什么呢?

班长赶紧说:挖我们种的花生红薯呢!晚上煮了请师长吃!

熊师长却说:不准挖!

班长就傻了:我们自己种的,为啥不准挖?

熊师长说:我们都挖了,全师部队都这样,跟鬼子扫荡过似的,地里没菜,圈里没猪,吃光喝尽,后边来接替我们的部队怎么办?他们刚来咋到,更困难,懂不懂?

后来,师里专门下了道通知,全师部队种的菜,养的猪,不准收,不准杀,给后边来接替的部队留着。

那时候的首长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