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韵楼

闲斟龙井寻诗读, 醉折梅花抱月眠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诗词是给人爱的

(2008-01-13 12:35:37) 下一个



诗词是给人爱的。 喜欢诗词, 比我知道喜欢异性还早一些。什么平仄, 什么音韵, 都不懂。但是,千真万确, 就这么爱上了。上学以后, 新的语文书发下来, 就急着翻书找诗词。总是欣喜, 又怅然, 嫌选得太少。有人说:爱是盲目的。也许。 但是, 虽盲于目, 未盲于心。 在我的心里有美的感受, 我才爱。爱是没有理由的。这样说更能接受。而且我很早就知道, 这份爱将伴我终生,如婚如嫁。某日,在谁的小说中读到妻子对丈夫说:“嫁给你是给你爱的。” 我忽然领悟到:诗词和美人一样, 是给人爱的。

诗词是给人爱的。所以诗词中不宜有太多的学问, 尽管那些学问很有价值; 所以诗词中不宜有太多的观念,道理, 尽管这些观念道理字字玑珠, 都是至理名言; 所以写诗词不宜有教导别人, 教训别人的嘴脸,哪怕你代表了天地尊亲师; 不能有刻骨仇恨的谩骂, 哪怕是对千古罪人;不能有尖刻显露的挖苦, 哪怕被嘲讽的对象多么的可鄙可笑。因为这样做不可爱。诗词是给人爱的。不可爱的东西 ,别处去, 别让它进诗词。作诗填词, 固然风雅。但是, 如果在诗词里面你老气横秋, 你扭捏作态,你装有学问, 你以优越感凌驾于人, 你呼口号,说空 话。。。。这样作诗词,教人家怎么去爱?

诗词是给人爱的。 所以写作之时,心中充满爱意。所以阅读之时, 总能感受到爱的浸淫。读:“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我感受到爱;读“大堤杨柳记依依, 此去离多会自稀。”我感受到爱; 读“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我感受到爱; 读:“将军魏武之子孙, 于今为庶为清门。”读“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我感受到爱。。。。。。对于没有爱的诗词, 不可爱的诗词,人家会说:何必写诗词呢, 可以去写别的。

唐宋以后诗词的衰落, 不是因为后人不用功,而是太用功了。太用功的孩子不可爱。清人诗话很多, 都说得很精辟。但是诗在他们手里玩儿完了。近 代 有 老 干 体 , 不 是 不 能 诗 , 而 是 诗 不能给 人 爱 。想一想:如果爱人有高的学历, 好的收入, 光彩的门庭,精通高科技, 通几门外语 。。。。。。这些都是好东西。但是, 你们相爱, 与这些都无关的。 如果老向你炫耀这些,他/她就不可爱了。

我们在网上抛掷光阴, 分文不取, 所为何来? 无非因为爱诗词。诗词是给人爱的。而好的诗词, 从来不愁没有人去爱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阿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山菊花的评论:注意到吗, 金缕曲韵脚几乎全是去声, 词中常见,另有一种效果。
山菊花 回复 悄悄话 我的启蒙老师对诗也是这般的深情~~~
偷偷抄两首他写给唐宋二美人的‘情诗’:

五律 所爱
-再致唐大姑娘

结屋白云间,相迎碧玉环。
闲居无俗事,长伴有红颜。
懒步风前醉,轻歌日暮还。
与君同白发,和梦倚青山。

金缕曲
-并致宋二姑娘

此别何时见?
正关山、云浓日隐,暮飞鸿雁。
最是情归苏与柳,竟不稍容缱绻。
多少梦、晨昏迷乱。
握指留沙无限恨,
到如今、懒坐闲窗畔。
谁与我,看星汉?

浮云拟尽春秋变。
恁多年、如梭过锦,织成留恋。
碎语闲描少年事,默默此情如幻。
休笑我、难愁难怨。
应许此生长盼也,
竟何年、白首平湖岸。
千百梦,一声叹。

*_*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