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宽

时易乾坤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华人第一代移民哪些毛病能改,哪些毛病改不了?

(2010-01-21 13:24:36) 下一个

华人第一代移民哪些毛病能改,哪些毛病改不了?

经常听到自己的同胞抱怨老板太抠门,仔细一问,要么是中国老板,要么是印度老板,或者是日本老板。这些老板一定是第一代移民,他们不仅在给工钱时抠门,还经常不尽人情,让你无故加班,或在开会发论文时做一些手脚,让你感觉不舒服。所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当老板的老华侨歧视新移民,新移民也侨歧老华侨。具体就反映在华人老板愿意找华人做工,但喜欢玩“价廉物美”的游戏。而新来的华人总是想找一个正宗的老美当老板,只要可能,还是不去中国老板手下为上策。理由很简单,美国老板公事公办的人占大多数,习惯上尊重移民的人权,不会刻意压低工资或削减福利。

过去的20年里,我总共曾经在两位华侨手下打过工,两个都是台湾来的,一个男,一个女,男的是台湾本省人,女的祖藉广东。男的很坏,这是所有在他试验室做过的同胞的共同看法。女的很好,这是我的结论,因为就我一个中国人,我没有觉得她对我有什么歧视,相反,她几次主动为我加薪,我们到现在仍然有往来。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这些第一代移民到底哪些毛病能改,哪些毛病改不了?

来美国后,我们改了很多很多,一切向美国人看齐,我们做得还是不错的。比如我们不在公共场合吸烟,开车不喝酒,早起冲淋浴,每天换内衣,不随地吐痰,见到人问好,公共场所打喷嚏说“excuse me", 受人帮助说“Thank you", 帮陌生人开门,排队不夹塞,开车遵守交通规则……等等,等等。

然而,有些毛病我们或者不想改,或者改不了,也许不需要改。

第一,爱吃中餐,离不开米饭、馒头、饺子、面条。我们的中国胃好象永远都改不了了。你说这是毛病吧,也不算啥大毛病。可你要说这不是毛病吧,有时还真挺闹心。住在大城市的人有中国杂货店,倒也好办。可要是在小地方,整天想着的东西得不到,多烦呀,影响工作和学习。我知道一哥儿们成年累月托朋友给邮寄中国食品。还有一哥儿们的孩子,上了大学还是离不开中国饭,怎么办?只好让父母邮寄。你说这是不是个毛病?

第二,不愿意借贷。中国人在国内用现金惯了,到美国后,虽然有几张信用卡,但每月都坚决付清。很多人不到万不得已,买车也不贷款,而是现金一把付。房屋贷款,能付得起现金的当然很少,但能贷15年就不贷30年,能提前还清,就不会硬等15年。我最近遇见一位在3年之内还清60万房贷的狠主,真是服了。其实这不是什么毛病,但这样的人太多了,银行和信用卡公司的的日子就难过了,对经济不一定是好事,虽然像老美那样走到另一个极端也不好。

问题还在于,中国移民大多原来都没有存底,不借贷的后果是平时要省吃简用。
比如说,我们很多人在毕业工作后,挤入中产阶级行列,在一个好区买了一套房子。然而,我们开的车子还是一部10年以上的二手车,看上去很寒碜,影响整个小区的形象。还有的人虽然住在了好区,但其它所有的生活习惯还是与当年的穷人没两样,买东西常去Dollar Tree, 吃饭从来不去餐馆,家具永远停留在二手,节日基本不挂彩灯,夏天不开空调,寒冬在家要穿羽绒服。

自己省吃简用固然没有什么不好,但在一个社区里就显得有些不协调,也会影响华人在主流社会的形象。这还是次要的。

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省吃简用成癖,对别人也就自然不会那么慷慨。小到给服务员的小费,我们大多只给最低价甚至不给,大到对各种Charity的捐赠不大上心或不是那么慷慨。我们有多少人有习惯给所住的旅馆留小费?更不用说给帮你搬行李的人按照每件行李$1-2的小费,或者给在宾馆里为你叫出租车的人,为你售票的人小费。所以,我常常听到那些在餐馆打工的人抱怨,他们不愿意为本族同胞服务,而更乐意为那些地道的老美服务,尤其是在节日期间反差更大。

说到Charity捐赠,如果你用电子软件报税,你会发现有一条统计数据,告诉你和你一样收入的美国人大慨会有多少捐赠。我第一年发现自己的捐赠水平比美国平均水平差了一大截,自己感到很不好意思起来,所以后来才有意识地尽量缩小这一差距。经常地回馈社会是美国中产阶级和富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慷慨是我们无法望其项背的,我指的是同等收入的家庭比较。所以,看到张磊给耶鲁大学的千万捐赠,我们没有理由不高兴。

话题回到我们一开始的老板抠门的现象上来。我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因为将省吃简用的癖好带到了工作场所。能省就省,这是很多华人老板的座右铭。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华人移民要在职场与本土老美竞争不省也困难。

这里还有一个人权的概念,美国人有人人平等的理想,所以做什么活,在什么职位,就有什么工资,而华人老板这方面的理念就相对薄弱甚至没有。

困难在于,我们虽然指责别人的时候往往义愤填膺,而轮到自己头上却浑然不知, 所以这个毛病要改也难。无论如何,我们的下一代应当不会遗传这个毛病。希望如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5)
评论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lovelybird的评论:
世界上的好人坏人,干净人脏人...到处都有...重要的是: 提倡好风气!
铲除:"崇洋媚外,拜美自贱!"

我是好心提出意见,没有耻笑"大陆人"的意味!
请分清是非!
lovelybird 回复 悄悄话 回复vwbeetle的评
There are some people from your area not clean as you said.
我是党员 回复 悄悄话
“轮到自己头上却浑然不知”——未必吧?呵呵!做了这许多年的中国人,华人的那点“操行”大家心里有数。。。

只要看看楼下大部分人的评论,不由得一叹:谢天谢地,咱不用再在这群人当中厮混终生了。。。
月亮孩子 回复 悄悄话 开什么车没人管阿!别那么紧张,赫赫。大家都是自顾自,自己想多了。
haochigui 回复 悄悄话 做房东的这些年认清了很多老白实在是吃完,用完,还欠一屁股烂债,没钱付房租.别看一些人人模人样,实际烂料!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请各位在超市,图书馆,大商场,政府办公楼...的厕所里,留意一下,看看那些大小便后的洋人(男厕/我是男的;女厕里情形不知道.),有几个是洗完手再离开的???)
我注意了好几年,结果是: 绝大部分的洋人在大小便后:案不洗手!!!
这是事实!

所以,现在我尽量不握手!
哈哈!

请那为女士说说: 那些洋女人们,在如厕后: 有没有洗手啊?
盈袖2006 回复 悄悄话 都不要走极端,掌握好分寸最重要,也并不是不借贷就会生活寒酸。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定借贷,过自己可以承受的日子。量力而行。很多快乐也不是钱可以带来,但是要可以维持体面的生活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请各位在超市,图书馆,大商场,政府办公楼...的厕所里,留意一下,看看那些大小便后的洋人(男厕/我是男的;女厕里情形不知道.),有几个是洗完手再离开的???
我注意了好几年,结果是: 绝大部分的洋人在大小便后:案不洗手!!!
这是事实!

所以,现在我尽量不握手!
哈哈!
rty456 回复 悄悄话 vwbeetle 说得在理,一针见血。

这不是崇洋媚外是什么?好好的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不去继承,偏偏在一些细枝末节上下功夫,向洋人看齐,最终只不过是东施效颦,惹人笑话而已。
无忌哥哥 回复 悄悄话 楼主写得挺好,谈不上崇洋媚外,其实很多习惯也谈不上就是缺点。这些年生活稳定了,起码吃穿用上面不必刻意节省了,两口子也经常彼此鼓励要“消费”,可真到消费的时候心里不自觉得就会往怎么省钱上琢磨。嘿嘿!看来“省吃俭用”对俺家来说,真的是根深蒂固了。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你们这些

"崇洋媚外,拜美自贱!"

的思想
从何而来?

丢人呀!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我们当初来美读书,都自视甚高,认为:
"我来自一个伟大的文化大国,到这里来是要带领当地人做事的,要发扬大国民风度!"

我们那是确实是如此想,确实得到当地美国人的尊重!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引:"...比如我们不在公共场合吸烟,开车不喝酒,早起冲淋浴,每天换内衣,不随地吐痰,见到人问好,公共场所打喷嚏..."
===
你把中国人看的如此低下,可耻!
我们在50年前,在台湾上小学时,每天唱的一条歌,歌词如下:

衛 生 十 大 信 條

亲爱小朋友们,大家要讲卫生,卫生十大信条,条条要遵守。

衛生第一條 洗手記得牢,飯前大小便後,一定要洗净。

衛生第二條 東西要分清,茶杯碗筷手巾,不借给別人。

衛生第三條 青菜豆腐湯,加上水果雞蛋,吃了保平安。

衛生第四條 大便要按時,最好每天一次,再也不能少。

衛生第五條 手帕記得牢,咳嗽或打噴嚏,蒙著口與鼻。

衛生第六條 姿勢要端正,坐著立著走著,胸膛要前挺。

衛生第七條 常常要洗澡,至少每天一次,能多也更好。

衛生第八條 戶外遊玩好,每天兩個小時,再也不能少。

衛生第九條 刷牙記得牢,早晚各刷一次,牙縫要刷到。

衛生第十條 晚上睡得早,睡足八個小時,精神才會好。

亲爱小朋友们,大家要讲卫生,卫生十大信条,条条要遵守。


正確洗手五步驟,正確示範「濕、搓、沖、捧、擦」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1) "理由很简单,美国老板公事公办的人占大多数,习惯上尊重移民的人权,不会刻意压低工资或削减福利。"
===
不全对! 有很多情况,美国老板就是吃定你啦! 你看的不多啊!
还有,就是: 中国人做老板的,心中有较大的压力,对自己的同胞的态度--害怕别人说闲话,于是,有些就对自己同胞更苛刻,这当然不对!
有一次,我特别要求在我的部门里的一位同胞表现出色,才好表扬他,结果,他不领情,反"打"了我一招,为了避免洋人说:"老中自己管不好老中",害得我晚上下班后拼命赶做他的报告!

2) "看到张磊给耶鲁大学的千万捐赠,我们没有理由不高兴。"
===
这是不同性质的事! 不要在此胡扯!
他的成就绝对不是只有(2)年的耶鲁教育就出来的! 中国培养了他,给他一个很好的基础! ...要记住:"饮水思源!"...当然他应该回报他的人民大学,和中学老师们!
并且,据说还有洋人的钱在里面搅...什么目的也不知到...

3)"一个人权的概念,美国人有人人平等的理想,所以做什么活,在什么职位,就有什么工资,而华人老板这方面的理念就相对薄弱甚至没有。"
===
这不叫做"人权的概念"啊!
"做什么活,在什么职位,就有什么工资"是分工协作的必需事项!
最基本的管理观念!

4) 结论:
你的想法:尚未成熟! 逻辑不清.
抱歉! 我直说了!
童谣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太好了,很多都在点子上。
喜气连年 回复 悄悄话 除了长了一颗中国胃,俺也对照了一下,其他毛病木有.

仓廪足而知礼节,有钱什么都好办.
pzhaofliu 回复 悄悄话 读后反省,除了吃中餐外,别的毛病我没有。
夏天不下雨 回复 悄悄话 为了自己将来退休有个好保障,为了小孩不必大学刚毕业就欠一屁股债,节俭没啥不对。
我每天都听 Dave Ramsey 的节目。问问老美你就知道他多有名气。
他是极其反对过度消费,过度贷款的(甚至贷款)。
听他的节目觉得很多美国人其实很可怜,一直被银行盘剥。
上到年薪几十万,下到每小时最低工资,竟然那么多人面临破产,我看他们更可怜。
最近我甚至有点以为,美国人那种过度消费,过度贷款,动不动就 I deserve....的理念会不会就是银行家和资本家联合搞出来的,鼓励出来,培养出来的呀?
我同事说他信用卡的利息28%,可怕的高利贷!!!我那同事已经是泥足深陷了。
做到节俭,最起码我还可以尽最大的能力保全家人稳定,富足的生活。
浪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bjbbsky:
【认为做慈善是吃亏,我老公就是这样的,有一次我在药店给了一个流浪汉1快钱,我老公念了我5分钟。如果我说要捐款,他说我们没钱啊,10快20快也不行吗,】
--
你说到点子上了。确实是观念问题。我们学雷锋学了很多年,做好事不留名的事,我们还是不热心。其实我们有时一家出去吃饭可能花上100Dolla以上,但要是将这笔钱捐献给灾区,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半天。孩子学校让捐款,每人$2,我让他给$5,他还一个劲地问“Are you sure?"我感觉自己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

回复6grizzly:

【I don't agree with any shortcomings the authoer listed, e.g., ``由于我们省吃简用成癖,对别人也就自然不会那么慷慨.''I don't think ``不借贷的后果是平时要省吃简用.'' is too bad. Actually, this might be a merit at this global-warming age.】
--
我当然不是说所有人都一样。自己节简,对别人慷慨的人当然有,但毕竟是少数。不贷款不是什么毛病,只要你的生活与你的身份相称。

【Suggest reading B. Franklin's Poor Richards Almanac, Buffet's biography, or more recently T. E. Woods's Melt-down.
If you don't have the time, at least read R. W. Emerson's essays to understand the true/original American spirituality. 】
--
你这倒提醒我了。我和很多华人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爱看中文报刊电视,不怎么看英文的书。我大慨不大会去阅读你推荐的这些书。真是有些悲哀。


回复烟轻雨静:
你不必改。

回复王副教授:

【勤劳节俭是中国人的优点,先苦是为了后甜】
--
真的,我是把很多优点当缺点来谈的。华人有危机意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活的比美国人累。我们总想着等有钱了再买这、再买那,可啥时候才能有钱呀。等我们老了,可能也就没有开新车的欲望了,也可能不需要大房子了,或者也没精力出去旅游了。

回复newlife:
【1。 吃中餐是“毛病”吗?

2。 中国人的勤俭和寒酸根本就是两回事。】
--
吃中餐不是毛病,离不开中餐才是毛病。勤俭和寒酸很难划分,反正我分不清。有不同意见很正常。

回复iamhereforfun:
没必要为银行担心,我只是借用这个例子。


回复firefox117:

【我要是象白人一样容易找工作,我也愿意玩儿命花钱,花钱谁不会呀? 】
--
这可能是一个原因,我在文中点了一下,没细谈。


回复hbyzy:

【如果非要就群体来说,这好像不仅仅中国人有这个问题,韩国人,台湾人,香港人,犹太人,本地小生意者,小家族企业经营者都有这种问题。我不是说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有这个问题,而是部分人。】
--
没错,亚裔较多。说它是一个群体是因为这种现象有代表性,不是一小部分人,而是大部分人。


回复mngb:

【你举的列子都太夸张了吧】
--
有点提炼,不算太夸张,更不是凭空捏造。

浪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wxcqq的评论:
说的是。
浪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honeylemontea;
【我早晚都沐浴。既融入新环境,又保持了好传统。不过皮肤干燥。护肤液用量很大啊~~~ 】
--
能做到早晚都淋浴真是不容易。我也是,每天淋一次还有皮肤干燥的毛病,只好用LOtion了,也不知道是人老了还是淋多了:))。


回复文城文摘:
【第一代移民在生活理念上不用强求改变,舒服就好;
但一些生活作风和小节上要入乡随俗~ 】
--
很对。这也就是我说“或者不想改,或者改不了,也许不需要改”的原因所在。


回复2009999:

【就这样还觉得做得不错???
改得不错??? 看来LZ感觉不错。是个真正的美国人。
充其量算是随乡入俗。
除::早起冲淋浴,每天换内衣,外,其余均是个人生活习惯。而‘早起冲淋浴,每天换内衣‘是西方人的;;毛病。是西方人表面工程的组成部分。相比而言,我更欣赏晚上沐浴。】
--
其实,我也没感觉不错。这篇文章也有一部分是自嘲。不过,我认为“早起冲淋浴,每天换内衣”不是毛病,而是西方人对别人尊重的一种表现,你说是面子工程也可以。每天身上穿的干干净净的总比全身散发着酸臭要好。

其实,我和朋友们曾经就早起冲淋浴好,还是晚上淋浴好做过一番探讨,认为各有利弊。一天累下来,冲个热水澡,对身体有好处,睡得也香。如果你与伴侣要亲热一下,当然是洗得干干净净更有味道。早起冲淋浴一可提神,二可让一天干干净净,对自己和公司都是个好的习惯。
wxcqq 回复 悄悄话 回复honeylemontea的评论:
It is different habit, we Chinese like to take shower/bath in the evening, and Americans take shower in the morning. I prefer to do in the morning. Why? after you take shower in the morning you smell fresh and clean to go to work; there is this girl at work who is from a foreign country too/ i don't want to put the country she is from in here, we think she takes shower in the evening only, for she smells bed room/ with man’s hormone, everyday at work, we all try to avoid her, but nobody would tell her: hey you need to take a shower in the morning... that would be too rude....
honeylemontea 回复 悄悄话 我早晚都沐浴。既融入新环境,又保持了好传统。不过皮肤干燥。护肤液用量很大啊~~~
文城文摘 回复 悄悄话 第一代移民在生活理念上不用强求改变,舒服就好;
但一些生活作风和小节上要入乡随俗~
2009999 回复 悄悄话 来美国后,我们改了很多很多,一切向美国人看齐,我们做得还是不错的。比如我们不在公共场合吸烟,开车不喝酒,早起冲淋浴,每天换内衣,不随地吐痰,见到人问好,公共场所打喷嚏说“excuse me", 受人帮助说“Thank you", 帮陌生人开门,排队不夹塞,开车遵守交通规则……等等,等等。场合吸烟,开车不喝酒,早起冲淋浴,每天换内衣,不随地吐痰,见到人问好,公共场所打喷嚏说“excuse me", 受人帮助说“Thank you", 帮陌生人开门,排队不夹塞,开车遵守交通规则……等等,等等。

就这样还觉得做得不错???
改得不错??? 看来LZ感觉不错。是个真正的美国人。
充其量算是随乡入俗。
除::早起冲淋浴,每天换内衣,外,其余均是个人生活习惯。而‘早起冲淋浴,每天换内衣‘是西方人的;;毛病。是西方人表面工程的组成部分。相比而言,我更欣赏晚上沐浴。
bjbbsky 回复 悄悄话 认为做慈善是吃亏,我老公就是这样的,有一次我在药店给了一个流浪汉1快钱,我老公念了我5分钟。如果我说要捐款,他说我们没钱啊,10快20快也不行吗,观念问题
6grizzly 回复 悄悄话 In short, agree with iamhereforfun but no need for personal attacks.

I don't agree with any shortcomings the authoer listed, e.g., ``由于我们省吃简用成癖,对别人也就自然不会那么慷慨.''I don't think ``不借贷的后果是平时要省吃简用.'' is too bad. Actually, this might be a merit at this global-warming age.

Suggest reading B. Franklin's Poor Richards Almanac, Buffet's biography, or more recently T. E. Woods's Melt-down.
If you don't have the time, at least read R. W. Emerson's essays to understand the true/original American spirituality.
烟轻雨静 回复 悄悄话 分析的很仔细.第一代移民主要问题还是思维和文化方式的不同.至于行为方式的不雅已经见多不怪了.对照你所说的移民毛病有一点我可能是改不掉的.
"不愿意借贷。中国人在国内用现金惯了,到美国后,虽然有几张信用卡,但每月都坚决付清。很多人不到万不得已,买车也不贷款,而是现金一把付。房屋贷款,能付得起现金的当然很少,但能贷15年就不贷30年,能提前还清,就不会硬等15年。"
王副教授 回复 悄悄话 勤劳节俭是中国人的优点,先苦是为了后甜
浪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iamhereforfun的评论:
你说对了问题的一面。你如果真的有钱,不需要借贷当然是好事,我说的不是这种人,而是自己没钱,也不愿意为买汽车贷款的人。这样虽然贵为中产阶级,医生、工程师、教授,过的还不如人家一个普通职员。
newlife 回复 悄悄话 1。 吃中餐是“毛病”吗?

2。 中国人的勤俭和寒酸根本就是两回事。

我对笔者的某些观点不同意。

恕直言
jasen10 回复 悄悄话 说的好,就这么回事.看台湾人的德行,就觉得推翻国民党统治有理.
不想崇洋吗,滚回去,没人拦着你.
iamhereforfu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5thgirl的评论:

That worry is naive. There are ALWAYS some people who can not pay full and you don't need to worry about the bank. This credit card business model has been working for so many years. It exists for a reason so thinking that "if everyone pays full bank makes no money" is like thinking "if every pregnant woman delivers baby on the same day then we all have the same birthday.." You got it ?
o-tree 回复 悄悄话 1. Multi-family vacation is more fun than single-family vacation, what's wrong with that?
2. If all Americans can pay without debt like Chinese do for most items they buy, then there wouldn't be such thing like bank crisis, as well as no big fat crooked bankers. This country would be in much better shape.
iamhereforfu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5thgirl的评论:

Still don't get it. if you can pay full, why only pay minimal. Have you EVER seen an American tells you that he/she pays minimal balance IN ORDER TO help bank ?? If he/she tells that and you believe what he/she said, both of you are idiot and NOBODY in this country would think you are a role model. Come on, give me a break, if you really want to "help", why don't you ask for minimal $8/hr pay to "help" your company ? Will you do that ? Remember, Stupidity is not equal to good moral.
firefox117 回复 悄悄话 我要是象白人一样容易找工作,我也愿意玩儿命花钱,花钱谁不会呀?
hbyzy 回复 悄悄话 如果非要就群体来说,这好像不仅仅中国人有这个问题,韩国人,台湾人,香港人,犹太人,本地小生意者,小家族企业经营者都有这种问题。我不是说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有这个问题,而是部分人。
seattle_housing 回复 悄悄话 multi-family vacation: I think people just want kids to play with each other on vacation, which makes a little sense for some cases e.g. cruise, where kids can play with each other and adults can enjoy themselves. But I also don't think it is very fun and joyful to travel with other families in other cases...
5thgirl 回复 悄悄话 To iamhereforfun:
I think LZ mean to pay the min balance, so the bank can goe the interest from the client. Not mean to pay late.

I agree with LZ said. Just like we need to support the kids in the yard sale although we don't drink their Lamonade...
mngb 回复 悄悄话 你举的列子都太夸张了吧
呆霸王 回复 悄悄话 崇洋也不能崇到这份上, 胡涂崇!
wxcqq 回复 悄悄话 i 100% agree what was said here, and trying to be a decent Chinese American, not be stereotyped as a typical first generation Chinese immigrant...
iamhereforfu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的评论:

Staying away doesn't really help. Your face and accent already tells everybody you are a Chinese.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have a passport with eagle on the cover. So give up that stupid idea.
iamhereforfun 回复 悄悄话 "房屋贷款,能付得起现金的当然很少,....., 其实这不是什么毛病,但这样的人太多了,银行和信用卡公司的的日子就难过了,对经济不一定是好事,"

So you think people should "help" bank and credit card company by not paying balance on time ? Stupid, in your citizenship test you should know this country is a capital market. Does banks allow you to stay in your house for free if you can not pay your mortgage for 3 consecutive months ? -- You will be kicked out immediately ! Can I say this is a "defect" or problem" for bank because they don't benefit customers ?
,,,,,, 回复 悄悄话 "哪些毛病改不了" - multi-family vacation. Look like Lu Xing tuan from China. Why do they vacation with other families? I saw a goup of Chinese women palying cards at the airport. Kids were running around. I stayed way and was afraid that people think I was one of them.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