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读“孔乙己” 有感

(2006-07-11 15:06:29) 下一个

重读“孔乙己” 有感

作者:如若

重读“孔乙己” 有感

不记得前一次读此文是什么时候了,好像是刚入初中那会儿,记得是课本里的范文,那时正值批林批孔高潮,孔乙己一文,理所当然地成了当时学校读书无用论的“理论基础”。学校里仅有的几个“孔乙己” 便自然成了无知学生的笑料和嘲骂对象。

记得,那位历史老师似乎是典型之一,矮小的半老头,衣衫褴褛,黑青脸色,上课时总是带一副少一块镜片的眼镜,每次来到闹哄哄的教室,什么都不说,先是拿出七种不同颜色的粉笔,化上二十来分钟,在长长的黑板上画一幅他的“清明上河图” ,然后,不管我们听还是不听,半老头就在教室前上穿下跳,黑青的脸变成猪红色,夹着他口中白白的唾沫,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历史事件就开始滔滔不绝地砸向大家…… 

曾经有一次,那半老头刚画完板图开始讲课,我和邻桌的还在大声开着那半老头的玩笑:他竟然在他的破裤子的屁股后面订了块粉红色的补丁。“绝了” 我背对着半老头大声说着。这时,我感到后脑勺与一木棍似的玩艺儿碰了一下,我唰地转过身站了起来,半老头手拿着三尺长的教棒,堆起那慈祥的老脸冲着我:“你这么聪明,为什么不好好学呢?” 我简直有点气急败坏:“你,你要是能告诉我你讲的东西有一丁点儿用,我就跟你学!” “用,用…… ” 半老头望着鸦雀无声的课堂,无言以对。

如今,每当想起此事,心里总是内疚不已,联想到读大学时那些对着窗户照本宣课的乏味的教授,半老头的教学艺术实在是无人可及的,这孔乙己,这整整一代人的目不识丁…… 

看到茶馆贴出的鲁迅之孔乙己一文,仔仔细细地又重读了几遍,在体会和追忆孔乙己似的许多半老头以外,还获取了一些新的感受,使我更觉得鲁迅作为一个文学泰斗的过人之处。

首先,如要贬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那就一定要将其恶魔化,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老毛大招手下的刘邓、布什面对的伊拉克,古今中外,无一例外,鲁迅作为文人,以其刁专刻薄的文笔,将一切旧文化的负面,归结到孔乙己身上,塑造出一位吓人的知识恶魔,淋漓尽致,为新文化呐喊尽其所能。

其次,如要贬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那就一定要将其孤立起来,以便批臭。鲁迅的孔乙己,文革的地富反坏右,如今的萨达母,都是如此,于我,孔乙己之所以成为孔乙己,实在是其他人都不是孔乙己而已!

最后,如要贬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那就一定要硬起心肠,不手软,要有痛打落水狗的精神,打倒孔乙己实在是文革群众运动的先声。什么弱势群体,什么少数民族残疾人,都应残忍以待。孔乙己这个旧文化的代表,一无是处,理应踩上一万只脚。这酒店的酗酒者,店小二,掌柜,外面看热闹的,还有财主流氓,作为社会的附庸、媒体,一言一蔽之,群众!他们对孔乙己的穷凶极恶也理所当然。

试想一下,在孔乙己最后用徒劳的双手自掘其坟墓的同时,鲁迅笔下当时的中国社会,除新文化以外,究竟还缺少了些什么呢?道德?礼教?还是人性?

如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