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休憩栈

欢迎您来心灵休憩栈歇歇脚。
正文

端午省思──拾回往日笑容(上)

(2008-06-09 14:03:52) 下一个

 端午节又到了,吃粽子,戴香包、划龙舟比赛、洗艾草香药水澡等欢庆活动等著我们。相传瑞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屈原投湖南汨罗江自尽的。屈原到底算不算民族英雄,大家意见不一,有人说他是死谏,有人说他是怀才不遇、抑郁自杀;无论如何,屈原的爱国心是不容抹杀的。

 然而近几年,台湾的自杀率维持在平均每天有十到十二人自杀,以如此盛大的节庆活动来推崇屈原的自杀行径,否会对社会传递负面的信息呢?会不会误导人以为自杀是可行之道呢?

 

屈原的生平

 屈原生於战国时代。战国史基本上是一串打打杀杀的七雄争霸战,而「合纵」与「连横」策略是主宰称霸的关键。「合纵」就是联合六国之力制衡秦国;「连横」就是秦国与六国分别建立邦交,然後再各个击破,统一天下。这两套针锋相对的策略是奇人鬼谷子两位高徒分别提出的:苏秦提出合纵策略,而张仪提出连横策略。尽管他们是出於同一位师傅的调教,学了各种奇门异术和政治策略,但分别为不同的国家和国家集团效力。

 史称苏秦和张仪是纵横家。一提到纵横家,往往让人连想到政治黑心人物;并且在他们对立主张之下,人们往往以为他们两人八成会相互残杀。事实恰恰相反,他们基於同窗之谊,曾约定「将来若当一成一败,必定相互援手,共担艰危」。苏秦一向欣赏张仪,认为张仪的才能胜过自己,而尽管苏秦曾经羞辱过张仪(事实上是激将法,因为他认为张仪个性太容易安於现状,而他还派人暗中供应张仪所需,确定张仪能进入秦国),而张仪仍终生信守只要苏秦一口气在,绝对不让秦国东进。所以他们绝不是大家所想的那种只会鼓动唇簧、钻营私利的黑心政治人物。

 历史告诉我们,「连横」策略至终为秦王嬴得天下。外表看起来,屈原是「连横」策略下的败将,但实际上他不过是时代悲歌中身不由己的小卒子。这话怎麽说呢?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屈原本名该是楚平,他是楚国王族後代,但因祖先被封到「屈」地,所以子孙改姓屈。屈家在楚国很有势力,与另外二大家族景家、昭家同为楚国三大家族。总之,屈原是世家子弟。

 屈原算是辞赋的鼻祖,他的作品流露出个人郁闷、冤屈、思国的情怀,并且也为後世提供探究他自杀原因的最好材料。屈原之後,辞赋渐渐在文人圈子里流行,到了汉朝大放光芒,所以汉代文学以赋著称,特称为汉赋。

 屈原年纪轻轻,官场得意,才廿六岁就成为楚怀王最亲信的大臣,被封为「左丞」,是楚怀王共商国事的好帮手;他还成为王室发言人,常接见来访诸侯,相当於现在的国府发言人,又兼外交部长,楚怀王听他的建议采取「合纵」政策,对抗秦国。这大概是他一生最风光的日子。

 一般学者没有提到他有老婆孩子,不过苏雪林认为他有妻室儿女和兄弟。我想这推论应八九不离十,屈原世家子弟出身,可能早就儿女成群,不过在他的作品中,似乎没怎麽提到他的妻儿子女或家人,不晓得这可否因为国家是他全人一心所系之故?这可否也是人生不平衡的指标?

 不过,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楚怀王听信他人编造谗言离间,渐渐疏远屈原,免了他的官职,但仍然留他在朝中。就在此时,秦国想攻打齐国,又担心齐楚联盟,就假称张仪被免相,让张仪去楚国,其实,秦国是派张仪来拉拢楚国。张仪说只要怀王与齐国断交,秦王就奉上六百里地。这样不战就得到土地的好事,是很难拒绝的引诱。於是,楚怀王弃齐联秦,屈原向怀王分析利弊,但楚怀王不听他。

 等楚齐断了交,向秦国要求割地时,张仪派人回答:「我们只答应六里地,不是六百里地。」楚怀王怎麽可能忍下这一口气,他派兵大举进攻秦国,然而这一切都在张仪的算计之下,秦国军队早布防好,以逸待劳等著楚军来,楚怀王倾全国军力,不但损失惨重,还割了二个城。

 於是,楚怀王派屈原出使齐国,要重新建交。正当屈原出使齐国之际,秦国派使表达愿意归还土地(时间卡得真好,秦国消息真灵通)。怀王说不想收回土地,只想处治张仪。秦王真的派张仪来,没想到张仪胆识过人,早就布好了局,买通楚国大臣靳尚,通过楚王爱妃郑袖向楚王求情,竟又得以释放,逃回秦国。

 屈原出使齐国回来,力劝楚王杀张仪,但张仪早就逃之夭夭了。此时,屈原复得楚怀王信任後来,秦国又邀楚怀王出来谈判,屈原力劝不可。怀王不但不听,还把他放逐汉北,那时屈原大约四十五岁左右。楚怀王听了太子兰的建议,赴秦国,最後惨死异地。

 之後,顷襄王继位,楚秦断交,屈原回归朝廷任官。在外交政治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秦楚不久又恢复邦交。太子兰由於背负楚怀王中计客死他乡的恶名,恼羞成怒,对有先见之明的屈原怀恨在心,向顷襄王进谗言,屈原二度被放逐,这回去的是江南。

 屈原放逐江南之後,秦楚和和打打,楚国土地一块块被吞食,国都沦陷,顷襄王还是没召他回朝,眼看自己才智不能报效危难中的国家,内心无限苦闷,最後在漂泊江南九年之後,投入湖南汩罗江。据学者推断,他时年六十三岁。

 我们可能会觉得楚王真是愚蠢,怎会不记取教训一再犯同样的错误,然而後世的我们拥有时间距离的优势,自然容易看得清楚策略背後的用心,但是对当时的人来说,不见得能一目了然。尤其当对方提出和解之道时,又有谁不爱和平?对久战的人来说,即使是短暂的和平本身也是一丝盼望。这种错误在现代史与当今中东局势上,仍屡见不鲜。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