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休憩栈

欢迎您来心灵休憩栈歇歇脚。
正文

摩西说外国话──译经略史与轶事(五完)

(2008-06-29 17:58:08) 下一个

摩西说中文

     说起中文圣经,多数人可能直觉想到和合本圣经。国语和合本圣经可说是过去一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中文圣经,几乎每位基督徒人手一本。不过,让我信仰能有整盘认识的并不是国语和合本圣经。尽管当时十七岁的我手上已经有了不只一本和合本圣经,但是《当代圣经》是让耶稣和其他圣经人物头一次活化在我内心的圣经版本。(我必须承认年少的我一直不解保罗怎麽有那麽多话要讲,就像我妈老是叮咛我一样;这种念头跟了我许多年,直等我自己做了妈,才渐渐能欣赏保罗的热情、深入的洞见、滔滔雄辩中的谦卑。)

     不过,大约一百年岁的和合本可不是头一本让摩西说中文的圣经。主後七、八世纪,「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概可算是中文圣经的先驱。不过,要等到十三世纪罗马天主教来华,中文译经才有新的进展。

     从十八世纪末开始,随著基督教宣教士进入中国,圣经中译本百花齐放,但是多半是文言文。到了十九世纪,语言和文字有了相当的变化,一般写作倾向用较为通俗之浅文理口语,而且大多数人是说官话,就是现在所称的普通国语。於是有了好几本官话译本和较通俗的浅文理译本。

     由於来中国的宣教士们各自翻译,并使用自己的译本,有碍宣教事工的推展,十九世纪中叶有了第一部由不同差会宣教士合作的《委办译本》面世,他们不但重译经文,还统一了经文的名称和名词。

     到了主後1890年,圣经公会在上海召开英、美圣经公会的宣教士大会,为文言、浅文理、官话翻译统一译本。然而,主後1907年正逢马礼逊前来中国百周年,各教会联合举行百周年纪念时,?於为当时一般的写作已渐趋向浅白的文体,建议将文理和浅文理两组合并。就这样,《文理和合译本》新约於1907年出版,旧约於1919年出版。

     而《官话和合译本》也就是今天简称的《和合本》圣经,又称国语和合本圣经,则是1906年出版新约,1919年新旧约全书完成面世。整本圣经前後经过多次修定,费时27年之久。出版之後成为现今华人教会使用最广的中文圣经,几乎每位基督徒人手一本。然而因当初所用标点、编排方式皆属十九世纪之型态,圣经公会在1989年重新采用新标点、新型态编印、出版《新标点和合本圣经》。

     中文圣经的翻译并没有就此打住,因为语文一直随著时代的变迁而转变,《和合本》里许多字词的意思已有改变,或是极少使用,并且语法文体也改变了。除了《和合本》之外,目前常见的中文圣经还有《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圣经新译本》、《当代福音》、《现代中文圣经》、《简明圣经》等,这些都是因应需要所生。

XXX

     也许你会问,真的有必要紧跟著语言的转变重译圣经吗?或许我们从俄克喜林库垃圾场的故事,可以一见端倪。

     在廿世纪之前,希腊新约圣经约五千字的字汇中约有五百字被认为是独特的新约圣经希腊文,也就是这些字从未出当时任何尚存的世俗希腊文献中。「纯净主义派」解释这是因为圣灵修改了世俗希腊文,以新杜撰的「圣灵」字汇来确认圣经的至高地位,是启示性语言;他们主张圣灵默示作者们马可、路加、约翰、以及其他人,并且也提供这些必要的特别字汇,来传递新约信息的独特性,所以这份「圣经希腊文」语言是独属圣经的,从未受到日常使用所污染。德国的神学家理察·鲁兹甚至走极端,称这是「圣灵的语言」。

     而同时有一群人认为新约希腊文必然是从希伯来原文翻译来的,就是所谓的「希伯来语文学家派」,主张是由於希伯来文的根基,构成了新约书卷中非希腊文的特质。这两派人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这些特质字汇著实带给解经家大麻烦,就连主後第三世纪的博学神学家俄利根也因此误解经文。

     到底谁的看法正确呢?这答案一直等到1897年四月,伯纳德·格伦费尔和亚瑟·杭特从俄克喜林库斯垃圾堆里搜寻出一堆纸,才真相大白。他们阅读这些断纸残篇,拼凑出当时在泥泞小路、拥挤市集、古代亚历山大城嘈杂的活动场所中人们的生活。没多久,他们就注意到自己所读到的许多字正是出现在新约圣经中的那五百个原被假设是新约圣经所独有的圣灵字汇。当他们继续解译与阅读在这些不显眼的纸莎草纸残片上的文字,发现几乎所有五百个字都用到了。这些字是从遗嘱、正式官方报告、丈夫出门作生意写给家中妻子的家信、当兵的儿子写给父母的家信、告诫离家儿女的父亲写的信、请愿书、帐目、采购单、帐单、收据──是那种从来不会被编辑成册、编入图书馆目录的文件,是那种达到其目的就被扔掉的那种文件。

     原来在圣经上下功夫的学者和译者根本不晓得这份语言的存在,是因为在希腊作家们的眼中,市井小民的街谈巷议根本不入流,认真的作家们避之不及,才不会把这样的文字放入自己的文学作品呢!因此,世俗希腊文献中根本看不到那些「圣灵」字汇──而长久以来,这些字汇一直被埋藏在城市的垃圾堆里,保存在埃及的沙堆里。它们都是市井小民街谈巷议语的话,是工作场所、厨房、街头巷尾毫不矫饰的表达。

     俄克喜林库斯垃圾堆出土的断纸残篇向我们清楚指出,圣经的文字必须是市井小民所用的语言。然而,说到这里有些话必须讲清楚,圣经并不全是街谈巷议所使用的语言,譬如新约圣经希伯来书就是以精练的希腊文所书写的,并且旧约圣经以赛亚书也是以最优美的诗歌文体呈现。不过,它们是例外!请容我再强调一次,我们圣经大部分是以普通人使用的语言所书写的,是市井小民所能读懂领会的,这样才能达到广传福音的目的。毕德生在《圣经好好吃》(Eat This Book)一书第九章对这议题有详尽、精辟的分析与例证,他的文笔流畅,让人读了津津有味。

XXX

     到底哪一版圣经最好呢?戈登·费依和道格乐思·史督华在《读经的艺术》一书从诸多英文圣经的选择中建议《新国际版圣经》是最佳译本,而他同时也推荐《新美国圣经》和《佳音圣经》。《新国际版圣经》是基督教福音派最佳学者群的集体佳作,而《新美国圣经》则是罗马天主教最佳学者群的集体佳作。有意思的是,《佳音圣经》是由一位学者卡拉杰所独力完成的,由於他常与人讨论,并且专精於语言学,他能够把等义活译的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一点引起我对中文《简明圣经》(新约已译毕,旧约只有创世记和出埃及记前廿章)的兴趣。在《简明圣经》序言中,作者指出这版圣经也是依语言学的原则,以《新国际版圣经》以及《新美国标准本圣经》为基础,再加上其他所有中、英文圣经对照翻译的。我才刚开始阅读此版圣经,一看就忍不住一直读下去,有过瘾之感。

     其实,我想了好一阵子,才明白「到底哪一版圣经最好呢?」不是最好的问题,因为我发现同时读好几本圣经,往往帮助我对神的话语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跳出熟悉的捆绑──我和合本圣经已经读过不下十几、廿遍了。目前,我多半是同时阅读《圣经新译本》以及英文版《新国际版圣经》,外加《完整犹太圣经》(Complete Jewish Bible)和《扩大版圣经》(AmplifiedBible),不过有时为了更明白经文,我会使用《新标点和合本》、《新美国标准圣经》、《新英皇版圣经》和《圣经原文串珠注解》为辅,好奇时还会翻翻毕德生牧师在《信息》里对经文的诠释。我的选择不见得是最好的,并且可能隔一阵子又会改变,并且《读经的艺术》一书就提供不同圣经组合的建议(当然啦,他指的是英文圣经)。

     为了写这段译经略史,我已经几天没好好读经。该是停笔的时候了!

 

向好书谘询:

☆《简明圣经》,凸桑中文圣经协会(代表人∶萧庆松),道声出版社。

☆《读经的艺术》,戈登·费依(Goden D. Fee )和道格乐思·史督华(Douglas Stuart )著;魏启源、饶孝榛译;华神出版社。

☆《暂译:这是谁的圣经?──历代圣经史》(Whose Bible Is It?,帕利坎(Jaroslav Pelikan),the Penguin Group, 2005(翻译中,将由校园出版社出版)

☆《见证的火炬──二千年教会的属灵历史》,约翰.甘乃迪(John Kennedy)著,刘志雄编译;提比哩亚出版社。

☆《圣经好好吃》(EatThis Book),毕德生(Eegene Peterson)著;吴蔓玲译;校园书房出版社(预计七月出版)。

(刊登於《喜阅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细拉 回复 悄悄话 谢谢,鼓励!
rerre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