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休憩栈

欢迎您来心灵休憩栈歇歇脚。
正文

天降神兵(上)

(2009-11-23 19:05:35) 下一个

去年在以色列待了一个月,有机会接触一些艾利雅(Aliyah),也就是移民回归以色列地的犹太人。他们有些是弥赛亚信徒(就是信奉耶稣是弥赛亚的犹太人)、有些是世俗犹太人(并没有的虔诚信仰),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移居以色列几十年,也有十几年,也有才几星期。然而,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背後都有一个感人的移民奋斗故事,并且都踏在自己的命定上。其中多数的艾利雅是由回归事工(Return Ministry)的安排下接触的。

        尽管事前回归事工负责人再三强约珥的分享极其精彩,有了心里准备但约珥的分享仍大出我的意料之外,因为约珥的艾利雅经历,不仅是他个人艾利雅的故事,也是他全家的艾利雅故事,更是涉及几百、几千名艾利雅。

        他参与了一九八四年『摩西行动』,把生死边缘中的衣索匹亚犹太人带回以色列。约珥所分享的是一份历史纪实,是从未被公布的内情,以色列政府从未宣布过,也永远不会宣布,因为它涉及国际刑责。就连西方媒体,对这行动内情也一无所知。我查阅事件当时的《时代杂?》,发现他们对『摩西行动』细节并不知情,只晓得以色列政府把衣索匹亚犹太人从苏丹接回来,连借用什麽飞机及从苏丹何处接回衣索匹亚犹太人也不确定,前後报导有差异。

        且让我们听听约珥的故事吧!

 

约珥的艾利雅

约珥外表普通,圆满的脸脘带了颗?,说起话来比手划脚,神气活现的。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圆,三圆:头圆、眼圆、肚圆。他的脸上带著止不住的笑容。不过,约珥一开始就明说,约珥并不是他的真名,这增加整个故事的神秘性。

他一开口就从十四岁讲起,给予整个事件的时代背景。

他从小在美国芝加哥附近一个小城长大,城里的人百分之九十是犹太人。一九七二年一月份一个大风雪的日子,父母主动提议要带他去吃『包肥』(自助餐)。打从约珥有生以来,这可是他父母头一回主动提出要带他去吃自助餐的。他直觉晓得父母那麽主动,一定有所图,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自己可能要付上不少代价,但他怎能拒绝自助餐里那可口的冰淇淋呢?吃了再说!

那是一顿愉快的用餐,父母任他吃,这对正在发育又爱吃的他来说,真是太快意了。饭後,他叫了十七颗冰淇淋球的冰淇淋山,大大享受这难得的美食。就在吃第十六颗冰淇淋球时,他父母开了口,说∶「我们璁假去以色列吧!」他心想,事情就那麽简单哪!於是,回答:「璁假去以色列玩啊!」他父母彼此心领神会地对笑说:「只去璁假?」

这下子,约珥完全明白,他们这可是一去不返。原来他的父母是锡安主义者,决定化自己的理想为实际行动,回到以色列这块土地安身立命。

他就像同年龄的青少年一样,离开自己的同学、朋友、生长环境会是人生最痛苦的事。他大力抗议父母强权。母亲边说边指窗外:「我们是很民主的。你可以决定与我们一起去,也可以决定留下来,看看自己怎样在这里生存。」约珥看看窗外的大风雪,心里有数,自己是没得选择的。

就这样,他们全家搬到以色列。

 

遇见国父

那年秋天,他入了学,在特拉维夫市重点中学就读。头一次户外教学活动,参观的就是大卫·班古里昂(David Ben-Gurion)在特拉维夫市的住宅。其实,班古里昂并不住在特拉维夫市,因为自从他六十七退休之後,为了鼓励大家搬到占以色列国土约百分之六十二的纳格夫旷野(Negev desert),自己以身作则搬到纳格夫旷野的卡布兹集体农场(kibbutz),与年轻人们一起开垦荒地,因为住在纳格夫旷野区的人口只有全以色列人口的百分之三。

闲话一句,我到以色列时,曾住过一个位於纳格夫旷野附近的奇布兹集体农场旅馆,设施相当原始,据说装设发电机还是近几年才有的事。记得,头一个晚上,我们这一团就有人为吃住而抱怨。其实,我觉得住惯现代住屋环境的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可是太养尊处优了。住在这个奇布兹的居民以自己白手起家为荣,因为他们让原本光秃秃的旷野地,成了绿洲,也有自己的电力。环顾四周覆盖著一片黄沙、碎石块的旷野地,再看看我住的奇布兹,我心里真的佩服这些拓荒者在旷野地开拓奇迹,而退了休的班古里昂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班古里昂并不住在特拉维夫市,他每一周都会到特拉维夫市住宅住一天,为的是能够参考自己的藏书,写回忆录。他个人拥有三万五千本书,而纳格夫旷野的奇布兹住处只能放五千本。因此,以色列政府为他盖了这间三层楼的房子,安放他的书籍

约珥与同学们来参观的日子恰逢班古里昂在特拉维夫市住处。孩子们吵闹的声音吸引了这位开国国父,他放下手上的事,来看看孩子。约珥好兴奋,就算三、四十年後的他,提起自己曾经见过以色列开国国父,脸庞还是掩不住那份激情。

班古里昂问孩子们,「你们有哪些人是艾利?」约珥班上有三位艾利,除了他以外,一位是从阿根廷来的,一位是从苏联来的。等另外二位介绍自己从何处来之後,才轮到约珥。班古里昂一听约珥说是从美国来的,马上追问:「你们是全家来吗?」约珥回答:『是的!』班古里昂接著问:『那你原来住的地方有犹太人吗?』约珥歪著头,想了想,回答:『我的朋友都是犹太人!』万万没想到这一回答,刺激到班古里昂,只见他的脸从鼻翼红到耳根,用拳头连连敲击桌子三下,问∶「他们为什麽不移民回来犹太国呢?」(班古里昂总是称以色列国为犹太国)这时,大家眼目焦点都落在约珥的身上,就连校长也做了手势,要他回答。大家沉寂了几分钟,约珥内心突然浮出了一句话,脱口而出:『也许美好的事都需要时间等待!』这一回答,才舒缓了班古里昂的激动。班古里昂脸色缓和下来,对约珥说:『答得好!

要知道,班古里昂一生有二大心愿:一是纳格夫旷野人口增加;二是以色列人的回归。亡国後,犹太人四散全世界,以色列地不再是全世界犹太人人口最多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後,美国成为全世界犹太人人口最多的地方。据说今年的人口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以色列犹太人人口终於赢过美国犹太人人口。据估美国犹太人口愈来愈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杂婚及优生。这可是二千年来历史头一遭,以色列地成为全世界犹太人主要居住地;然而,在班古里昂时代,这还只是个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从北美回归以色列故土的人仍然比从中南美、欧洲等地回归的人少很多。从北美移居以色列的犹太人很少是很快就下决定做艾利雅的,他们多半总是要造访以色列好几趟才能下定决心搬迁,可能原因是北美的生活条件好,艾利是一大牺牲,并且在语文上需要许多的适应。若想要在以色列公家机关做事,诸如:教师等行业,一定要有流畅的希伯来文才行。许多移民都把自己的希望系於下一代,并且不少移民都必须放下自己的本行,重新开始。

 

进入非洲

约珥这终身难忘的经历是发生在廿五岁那一年。当时,他仍在大学就读。一天,他正准备与女朋友去看电影『远离非洲』,是罗勃雷福(Robert Redford)和梅普史翠姗(Meryl Streep)合演的。突然接到上级电话,问∶「你现在在干什麽?」他回覆:「我正要去看电影『远离非洲』!」只听指挥官在电话那一头轻轻地笑,说:「老兄,你是『进入非洲』,而不是『远离非洲』!」约珥丈二金钢摸不著头绪,而指挥官也无心解释,立即又说:「尽可能带内裤和袜子,不要带制服。一小时,我家会合。」说完,不等他回答,就挂断电话。

约珥莫可奈何,只好要自己的女朋友找朋友一起去看电影。

女友(现在是他三个孩子的母亲)追著问,是怎麽一回事?但他实在不能够透露任何消息。要知道,约珥所属的军种十分特别,属以色列情报局,他的军团里只有军官,没有士兵,人人手上都有一本外国护照,没有以色列的口音,外貌也不像犹太人。面对女朋友的追问,他只能闭嘴。最後,女友一付心灰意冷的样子问:「告诉我,她是谁?」真是冤枉,但是他还是一句也不能解释。就这样走了!

插个话,一个月左右他回来後,女友看到他,下了个评论说:「任何活著的女人都不可能和你在一起的!」因为他又臭又脏,三周半没洗澡。

到了集合地点,他看到指挥官地下室墙上挂著一幅衣索匹亚地图,并且房间中央摆了一个衣索匹亚岗达(Gondar)地区的立体地形模型。约珥顺口提了这位上司,身高六尺四,在这个任务後隔年因公殉职。看得出约珥内心的唏嘘。以色列为了在这块土地上求生存,人民付上了极大的代价,以小我的生命来换取大我的平安。

指挥官说∶「我们已经找到二千七百年前叙利亚攻破北国时掳走的但支派。根据古书,只晓得他们被掳走,到一个月形山谷,但是大家怎麽也猜不透到底是哪里。然而,考古学家和社会学家已经证实衣索匹亚深山之处岗达附近十二个村落的居民是犹太人但支派。现在,由於内战战火已经漫延到他们所住的村庄附近。若是不采取行动救他们,可能不久之後,他们会成为教科书的一个小标注。我们徵求志愿者去这些地方,把他们带回来。」接著,指挥官放映当地照片。当约珥看到孩子们圆溜溜的眼睛时,他心里晓得这不只是一次的任务而已,他可能穷自己一生要帮助他们归回以色列地。

指挥官还宣布,这次行动不穿军服,因为是非法进入他国国土,若是被捉到,以色列政府一律不承认。所以,你们必须竭力自保,达成任务。

故事说到这里,你是否会有个疑问:约珥怎麽会又是学生,又是情报局下的特种部队军人呢?请容我略为解释一下以色列的兵制。为了从四周虎视眈眈阿拉伯国家中求生存,以色列是男女都要服兵役的,服完兵役後,男子年年仍然都要服勤四十五到六十天。女子服完兵役後,视其服役性质而定,有些不需做储备军。我刚到耶路撒冷时,一天清晨跑去祷告塔晨祷,双眼蒙 尚未睡饱,一头冲进电梯,与一位美女同搭电梯,只见她穿著时髦,腰间还携带手枪,这画面真稀奇,忍不住多看她几眼。不过之後,日子待久了,对美女带枪的景象也就见怪不怪了。

 

天降神兵

这些志愿军共分十二组,每一组有十二人,每一组要带领一个村庄居民四百人回来。预备妥当,他们搭上飞机,空降在自己的责任区。约珥是他那一组的组长,共有十一位组员;其中有一位医生、二位军护人员、一位扛著十七公斤重卫星行动电话的电讯联络官、六位担任安全警卫的军人、外加一位从衣索匹亚到以色列就读的学生担任翻译。他们是清晨时分到达目的地上空的,跳伞後,临近地面不远,从空中,往下望,看见一间间小棚,环绕著一间大棚房,而那间大棚房的上方立了一个大卫之星,约珥心情不由得激动起来。

尽管是一大清早,村民听到飞机飞过发出隆隆的声音,都跑出来看看是怎麽一回事。只见从天上降下十二个人。等约珥他们一落地,村民们大约有七百人左右,全都俯伏在地,把他们当做天使。约珥吓坏了,赶紧请翻译员解释自己不是天使,而是军人。哪知话一出口,村民全都站起来,举起拳头逼近他们。约珥赶紧解释∶『我们是犹太军人。』,没用!村民继续逼近,约珥又解释∶『我们以色列军人!』,还是没用!最後,约珥开口说∶『我们是从耶路撒冷来的。』这下子,村民们一听,瞪大眼睛,又是俯伏在地。

村落长老凯西(kesim,是他们的宗教领袖尊称)仆伏向前爬,过来亲他的脚。约珥又是不知所措。他实在摸不著头绪,後来才知道,原来这些衣索匹亚犹太人世代口传一个预言,就是在世界末了,他们行将被毁灭时,会有十二个天使由天而降,把他们带回耶路撒冷去。约珥的心肃然起敬,为自己居然成为预言成就的一部分惊叹不已。

约珥心想,自己来对凯西来说应不是新闻。因为三个月前,以色列情报局就派人与凯西接触,要他们立即开始预备,要带他们回以色列。但是,凯西根本没把这话当做一回事,百姓全没预备。

约珥观察村民,发现他们的状况不妙,营养不良、痢疾、结核病、黄疸病、绦虫等,尤其孩子们肚子大大的,显露出营养极端不良的症状,若不赶紧采取行动,大概撑不久了。这时,他赶紧使用行动电话,透过人造卫星打电话回总部。诸位可别笑他们用的这个笨重的行动电话,这可是当时最先进的设备。约珥描述眼前所见的情况,并且徵求总部同意,改变原先计划,先带孩子离开。因为只有四百个机位,无法带走全部的村民。据总部回应,其他十一组也有类似的报告。总部答应改变计划,孩童优先。

顺附一提,这些住在岗达山区的衣索匹亚犹太人长期与世隔绝。他们相信摩西五经、守安息日、守旧约的饮食规定、守割礼,他们晓得亚伯拉罕、摩西、大卫、所罗门、祭司,但只晓得所罗门圣殿,不晓得第二圣殿,也没听过拉比、法利赛人、《塔木德》等第二圣殿期的产物,更别提近代犹太人大屠杀、锡安主义。他们的敬拜还保留著第一圣殿时期(也就是所罗门圣殿)的特质。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