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揽碎

阳光地活着,假装地想点儿事........
正文

铜牛,杏仁及和尚的脑袋.....

(2008-02-24 14:31:29) 下一个
 
  
  
   近来国人出丑事,纽约有“骑牛案”,多伦多有“杏仁案”(一华妇以手择超市杏仁,遭西人妇女指责)。“骑牛”事被好事者拍照放在网上引发了大洋彼岸国人的痛斥,其中最让人义愤填膺的是当铜像边清洁员问你们是日本人?韩国人时,我们骑牛的同胞高呼:我们是中国人。“杏仁案”中,这位华妇面对西人指责并未自觉不当,问心有愧,而是回敬说“This is Chinese area, you go away! (这是华人的地方,你走!)”想来骑牛者与此华妇吐出这些字眼的那一刻必是气宇轩昂,气壮如牛的。这场景并不少见。华人(通常人们很难分辩他或者她的“国籍”,但能辩出他或者她当是华人无疑)在外出丑的事不胜枚举,己至于我们早有审“丑”疲劳也就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但接下来的事却每每令人卒不及防,尽管它们有悠久的历史线索尽管它们是那样维妙维肖地勾勒了我们深刻的国民性------很快,对“骑牛”事的批驳出现了转向,据称有人发现骑牛绝非国人之“专利”,蓝眼黄毛者亦曾骑之。为言之有据,有网友贴出不少照片,骑背的,骑头的,骑屁股的,还有钻到下面摸“蛋蛋”的。“杏仁”事的讨论也开始变得有趣了,有人说“很多非中国人也用手,比中国人还不如”,也有人说“这样的人太常见了,印度人更多”,更有高见者宣称“谁又能保证事事都对呢?”言外之意显然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又何必纠缠的意思吧。再往后,这类话题必然跑调,必然被一些“深刻的幽默”,被一些嘻嘻哈哈打情骂俏般的轻狂所淹没。你说“思考”?太累!你说“反省”?更累!
  
   洋人能骑“我”就骑不得吗?“非中国人也用手”,我“伟岸之中华民族”则不可用手吗?这语式这语态您还熟悉吗?历史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和尚摸得,我为什么摸不得”?这幅令人叹息的画面,一二再,再而三的在我们身边出现,它究竟刺伤了谁它又惊醒了谁呢?纵然鲁迅先生有千错万错,但我们还是要衷心感谢他那锋利如匕首般的文字,戳破了国人内心最隐密最不可示人也是最不自知的一面。事实上无论针对“骑牛”针对“杏仁”,更多的人保持着理性的价值判断,保持着正常的是非好恶的评价,甚至也可说是保持了一个成年人的基本常识。这让我们在一次次地讶异之后感受着更多的欣慰。是的,人们并不期待你深刻到“不是一群人,而是一个民族骑在了华尔街的铜牛上(网友语)”,也并不期待你会意识到一位华妇的恶语很可能是让居住在加国的所有华人因她而蒙羞,但毕竟您总该知道,雕塑,无论是牛是驴它不该供人骑吧,总该知道一些公共卫生的基本含义吧?也许人们最终也还是难以猜度某些可爱的同胞心里究竟怎么想,也许他们“心深似海”,他们有自己的世界,他们既自知,也自在。
   许多次了,曾亲眼目睹一眼望去很是斯文很是有些儒雅的同胞,在温哥华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大口吐痰,年轻的妈妈抱着会走的孩子当街撒尿。多年前在纽约街头,女儿拽着我的衣袖说“爸爸,有个中国叔叔用小绳系住硬币放电话机里了”,我匆匆拉开她,不忍她看到这种场景,我说“不一定,也许是日本人呢”?那是日本人吗?
  
   好了,如果说“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那么芸芸众生如你我这帮平头百姓就这样手足无措,向隅而泣地落寞下去吗?做点选择吧,为你是华人-----一个薪火相传民族的荣誉守住你最后的底线,为了孩子-----让他们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守住你最后的底线,也为你-----不再让人指责我们“有知识,没教养”而守住最后的底线,它肯定是无耐的选择,但它可能是最后的选择……



12-08-0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