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从通过美国电视来了解中国想起

(2008-06-22 21:22:08) 下一个

从通过美国电视来了解中国想起

     曾几何时,对我们这些洋插队的尚未海归的海龟来说,竟到了要从看美国拍摄的有关中国的电视记录片来了解当今中国了。每次看到电视节目预告有关中国的片子,都会争取是晚必看,有时甚至会用录像机把节目录下来。有时还会打电话通知好朋友们不要错过了节目。近日看了一部这样的美国电视记录片《Young & Restless in China中国的年轻人》:
http://www.pbs.org/wgbh/pages/frontline/youngchina/ 这是我所看到过的美国拍摄的有关中国的电视纪录片中一部我认为还算比较接近中国社会生活的,较少程式化偏见的片子。

     自九二年以来,我差不多是每年都回国一次,我称之为“充电”- 心智,亲情和友谊的充电。可是说实在话,尽管如此,我对中国社会现状的了解是越来越少了。

     有时想想自己就很有点像小时候读过的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对国内许多事物的看法,认识,还停留在出国前的状态。我对中国,对上海的认识就有点像电影里的“定格”镜头一样,定格在出国前的印象里。虽然每年回去,可每次也总是行色匆匆,少则两周,多到一月,跑马观花,疲于奔命。回国探亲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见到了不少亲朋好友,一一走访是不可能的,叫上一桌吃顿饭倒还行得通。聊上一顿晚饭的功夫,又能讲几句话呢,更别谈能深入了解社会了。有时就干脆打游击了,今天住在张三朋友家里,明天再搬到李四朋友家住下。这样的话聊天的时间还多一点。可每每又发现大家都在按部就班地忙碌,就自己一人是个真正的闲人,无所事事。不免慨叹道:纵然是香茶醇酒,趁兴闲聊,海阔天空,可明天总还是那开门七件事。就像过去踏着重载黄鱼车(上海地方常见的三轮脚踏车)上桥,一脚不去一脚不来。如不一脚一脚用劲踩蹬,那是上不了桥的。生活又像流水一样,后浪追着前浪,不可回避,也不容歇脚。看着灯红酒绿的闹市,熙熙攘攘的人流,又想到了老夫子的话:逝者如斯夫! 不免喟叹自己已不再属于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社会。

     既然是像九斤老太,自然就有不少的抱怨。但抱怨也并不都是负面和消极的。有的却是一种眷念,一种执著,一种爱恋,一种怀旧情节。可又难免被认为是保守,守旧,顽固不化的象征。比方说,无论是多伦多的国际烟花节,还是达拉斯的一年一度的美国独立节的烟花,从规模和花色品种上来说,那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小时候在上海过国庆节时看到的烟花。至于那城隍庙的五香豆,稻香村的鸭肫肝,金华火腿,南翔小笼馒头,也一概没有过去的好吃了。唯有杏花楼和新雅的广式月饼,倒还保持了昔日风味。南京西路石门路口的人行天桥曾经是上海市第一座人行天桥。如今早也拆掉了。就连延安东路外滩的人行天桥也不复存在了。

     眼下上海通行的是讲普通话。难得听见地道的上海话。每次朋友见面,他们都为我居然还能操一口地道的上海话而感到吃惊,说:“你怎么就一直没有变呢?”我呢反而暗暗自愧:这叫英语没学好,倒把个汉语给忘掉了。双语思维可把人给搞糊涂了-七荤八素,有时对着美国同事讲话,句子里竟会冒出个把汉语词汇来。而在上海探亲时呢,却会对着上海人讲英语。这不早都已名闻遐迩:留学生回国 -- 说话洋气么?我不免自问:我真的没有变么?

-逸宽原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