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地产时空

多伦多房地产投资家园。人生如梦,岁月如流, 世事如棋,地产如磐。坚定不移地走稳健投资房地产致富之路。 :)
正文

首位华人总督林思齐房地产经纪商 (ZT)

(2008-03-31 10:51:56) 下一个

利义兼顾,最终创造极大的财富,这在加拿大商人林思齐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当今的加拿大华人,与欧美其他国家及东南亚地区的华人一样,已走出了餐馆、洗衣店的圈圈局限,有不少人当上了大学教授、企业的工程师、科学部门的专家学者、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律师,还有会计师、音乐家、艺术家、商人、高级管理人员、大财团的总裁乃至政府官员、部长等等,几乎遍及各行各业。

加拿大有位叫林思齐的华人,他是近20年来华人中颇有名气的一位。林思齐博士原来定居温哥华。1988727日他接到加拿大联邦政府的通知,被马尔罗尼总理任命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总督,任期为5年。198899日,林先生在该省的省会维多利亚市的总督府内宣誓就职,成为加拿大立国以来首位华人总督。林思齐祖籍广东省揭阳市,1924年出生于香港。他的祖父林绍勋是牧师,父亲林子丰是香港教育家和金融家,也是香港培正中学、浸会学院和嘉华银行的创办人。

林思齐先后在香港和广州市的培正学校读完了小学和中学,1947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1948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坦普尔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取得了学位后,他又到纽约大学研究经济学,1950年返回香港,从事教育、工商、金融事业,曾任嘉华银行总经理。

林思齐在香港生活到1967年,当时他已44岁。他想利用50万加元现款及同等价值的嘉华银行股票,收购一家濒临倒闭的信托公司,但遭到家族成员的反对,他只好自行创业。此时他只有4万加元的资产,带着妻子和3个女儿移居到陌生地温哥华,准备创一番事业。岂知天涯处处都有不尽人意的事情,他到达温哥华后很久都找不到工作,一家5口人很快就把带来的钱花去一大半。有常识和有志气的林思齐不因身处逆境而气馁,他在找工作的同时,进入了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夜校攻读房地产估值课程。作为一位年近半百的人,在生活重压之下还坚持读夜校,可见他的决心和毅力确实过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林思齐掌握了一定的房地产业务知识后,果然在温哥华找到了一份经纪工作。他就任后,尽管极为努力工作,但工资微薄,家庭生活仍较为艰难。然而,机会总会降临到有准备的人的头上。林思齐在香港嘉华银行工作时,与香港不少客户有接触。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出现一种移民加拿大的热潮,其中有位老朋友找到林思齐请他帮助在加拿大买地产。这位老朋友出自对林思齐的信任和了解,愿借钱给他合作经营房地产买卖。他们的合作方式是各出资一半,林思齐的资金由那位朋友先借给他。这样,林思齐获得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于1973年创立加拿大国际房地产公司。

林思齐运用自己在美国读书及在加拿大夜校时学习到的知识,再加上在香港从事金融业务的经验,发挥合作者的资金作用,不断把握时机,吸纳地皮,然后与人合作,建成物业。在短短10年多时间内,林思齐春风得意,如鱼得水,他拥有的20多处物业价值达5亿多美元,在房地产经营中名利双收。

1981年起,加拿大房地产业步人发展高峰期。林思齐的地产多在温哥华豪华住宅区WestEnd,他迅速出售其中的大部分,把赢得的资金扩展到加拿大其他省市,甚至延伸到国外。那时,林思齐的财产估计已超过10亿美元。

随着名声的鹊起,实力的增强,加上渊博的知识,林思齐于1987年荣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一年后又成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代表。

林思齐在经济事业成功后,一直热心慈善公益活动。从1983年起,他每年捐赠超过100万美元的资金给各项慈善事业。他积极为加拿大华人服务,捐献大量钱财给有困难的华人及兴办图书馆。因此,19877月他又获得加拿大三级勋章,被誉为杰出的华人慈善家

林思齐创业的成功,验证了当今工商界的两句名言,这就是“OPE”“OPM”“OPE”全称是other people’s experience,意思为别人的经验;“OPM”全称是other people’s money,意思为别人的金钱。这两句话的中心意思是说,当今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注意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和善于利用别人的金钱,在借助外来力量的同时,使自己的力量发挥得更充分,更有成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