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联合早报:经营中国的国际形象(阅兵很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2009-01-02 19:19:50) 下一个




联合早报:经营中国的国际形象(阅兵很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作者 王正绪 是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http://www.stnn.cc:82/ed_china/200812/t20081226_949277.html

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按惯例,北京可能会举行重大的阅兵式。中国国庆节的阅兵自1949年开始,1959之后停止。此后,19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各举行一次。
  关于2009年是否举行国庆阅兵,不少人两三年前就已经开始猜测。这其中有不少热烈的期盼,希望阅兵式能给全国人民带来国富民强的自豪。
  的确,近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空前增强。以此相对应的,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民族自豪感的极大增强。
  2008年中国战胜了雪灾、地震,又在国际压力巨大的情况下非常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这种情况下,2009年国庆节举办阅兵式,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自今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以后,不少人就在热烈讨论阅兵的话题。
  不少人说,中国政府已经作出了2009年举行阅兵的决定。有人甚至在互联网上贴出了阅兵时首长将使用的敞篷轿车的图片。
  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和平发展所需要的国际环境的话,那么是否要举行阅兵式,就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阅兵很可能会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负面的影响。


崛起的中国,国际形象很重要


  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的增加,尤其是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在众多行业里都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又在迅速地扩大在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地的经济影响力和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崛起,已经开始担心和忧虑起来。
  且不说一些国家的政府或媒体会发表一些“中国威胁”的言论,在各国的普通民众之中,对于崛起的中国,担心、忧虑、恐惧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
  举例来说,笔者亲自参与的几项跨国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亚洲和世界各国民众对中国的崛起,不见得都是友好和欢迎的。
  东南亚各国民众中,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国际形象(或民众对中国的欢迎和友好程度)低于日本。中国在东南亚的形象总体上似乎略好于美国,但在新加坡、菲律宾等几个国家中,中国的形象不及美国。
  这些国家里,尤其是接受英语教育的、日常接受英文信息数据的人(如看英文报纸和电视),对中国的友好和欢迎程度明显要低。
  同样,在中亚各国的调查也显示,中国在这一地区受欢迎的程度,总体上要低于俄罗斯和美国。中国在阿富汗受欢迎的程度比较高,但是在吉尔吉斯斯坦和蒙古受欢迎程度就比较低。
  至于在欧洲和美国,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西方民众受媒体和政府言论的影响,对中国的人权、环境和支持独裁政权、操纵人民币汇率、在非洲等地进行“新殖民主义”渗透等问题,形成了很深的偏见。 www.stnn.cc


文化崛起有助建立良好国际形象


  本文列举这些,这并不是说中国的国际形象很糟糕、各国民众对中国的评价很坏。热爱中国、喜欢中国、欢迎中国崛起的人还是很多的。
  但是,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成为有全球性影响的大国的今天,如何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不需要用阅兵式来展现了。事实上,真正强盛的国力,是不需要专门展现的。
  2008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对中国的国际形象起到了很好的正面效果。这说明,经济成长后的中国,需要传达给世界一个崭新的形象。
  这个形象,是繁荣的、文明的、现代的、开放的、和平的、友善的、包容的、自信的等等。
  要向世界传达这样的形象,中国需要文化的崛起。
  中国对世界人民的吸引,应该不限于中国廉价、优质的产品,不限于中国对各国石油、矿砂等的巨大购买力。中国还应该以优秀、绚丽的、文明的、有活力的文化吸引世界人民。
  最近英国有人抱怨,早知英国会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当年就不申办奥运会了。有人开玩笑说,要不干脆让北京再开一次,反正运动场馆都是现成的。
  这虽然是笑话,但是,举办奥运会这样的国际和平、文化、友谊的盛会,对中国提升国际形像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把举行阅兵式所花费的资源、组织力量等,用来举办一次奥运会一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不仅能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而且这样同样会提升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在今后几年里,中国会举办2010年的世博会(上海)和亚运会(广州)。中国还应该考虑申办世界杯足球赛。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成功举办,为德国摆脱二战以来的负面形象、成为欧洲正式的成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012年,波兰将首次主办欧洲杯足球赛。这将是波兰摆脱过去,成为新欧洲的一员的重要机会。最近以来,“波兰敞开臂膀欢迎你”的广告在欧洲各处已经随处可见。


中国国庆应有更好的庆祝方式


  如果不举办阅兵式,2009中国的国庆节也并非就没有更好的庆祝方式。政府可以公开向全社会征集庆祝方案。这本身就可以起到营造普天同庆的气氛、激发人民爱国热情的作用。
  具体庆祝方式上,比如,可以在全国30个省会和首府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时举行大型的文艺晚会和欢庆活动。所有活动通过电视信号传遍全国,让人民充分感受中国各地欣欣向荣的局面。
  这展现了中国社会卓越的组织能力、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国繁荣的经济、人民幸福的生活、中华民族向上、热情的风貌和中国文化和平、深刻、博大的内涵,应该是中国人最好的庆祝方式。(作者 王正绪 是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