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华尔街日报》披露Google声言撤出中国的决策内幕

(2010-01-14 22:04:48) 下一个


《华尔街日报》披露Google(谷歌)声言撤出中国的决策内幕


惊!威胁退出中国决策内幕曝光:三巨头曾激辩!!



最近谷歌威胁退出中国,国内炸开了锅

看看美国报道的内幕,不知真假

美国《华尔街日报》昨日披露Google(谷歌)声言撤出中国的决策内幕,称其「决策过程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曾经在高层引发很大争论。

报道称,Google在决策之前酝酿了数周,两名创始人佩奇(Larry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均有参与。布林长期以来对于在华经营有矛盾心理,因为他的童年在苏联度过,现时又要与中国政府合作审查内容,深陷道德困境。
但Google首席执行官施密特(Eric Schmidt)认为,应继续在华经营,尽力改变政权,但布林反驳说,公司已尽了力,应该离开。施密特、佩奇和布林最终一致同意公开受到黑客袭击的情况,并在公告中加入强硬的人权措辞,而为保护中国的员工,再写上「决定由美国作出,中国团队毫不知情」。

美中可能因人权问题再生摩擦

美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谷歌已经开始研究退出中国市场,起因是中国人权活动分子的电子邮件遭到网络攻击,这一事态也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美中之间可能在言论自由和人权问题上再生摩擦。

人权问题一直是横在美中两国之间的课题,但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秋天访华时未提人权问题那样,美方最近努力回避这一课题。这次的事件会给美国舆论产生何种影响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谷歌要求中国停止审查或将成为美中经济关系火种

谷歌要求中国当局停止对其中国网站的审查,并威胁退出中国市场。美国方面官民联合向中国施压,但中国政府正在强化对影响力日益增大的网络进行限制,双方的交涉势必会陷入僵局。在贸易领域也存在诸多对立因素的美中经济关系,可能因此生出新火种。今后,除了贸易摩擦和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之外,处理涉及人权问题的网络问题也将是横在美中关系中的一个悬案。

谷歌风波 触发中美网络暗战

谷歌拟退出中国市场,引发外界对中美网络之争的关注。中国近年不断加强网络监管及建设,亦有维护国家安全、抗衡西方的考虑。

目前中美之间的较虽已扩展到网络领域。美国不仅把中国列为网络战对手,还渲染中国可能在网络战领域对美国发起攻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更表示,下周要宣布一项最新技术,以协助其他国家民众突破网络封锁,针对中国的意味极浓。

因此,中国高层多次强调要加强网络监管和建设,提高中国网络实力。

中国政府今天首次正式回应谷歌关于撤出中国的威胁,宣称外国互联网公司是受欢迎的但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没有显露出在网络审查问题上妥协的迹象。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说,中国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黑客攻击行为。她表示,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欢迎国际互联网企业在中国依法开展业务。

谷歌发威胁意在“以退谋进”?

谷歌与中国的巨大“防火墙”

谷歌态度改变本身提出了两种可能性:一个是不愿意再勉力维持中国搜素引擎市场35%的份额;另一个可能性是奥巴马政府现在试图利用这个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作为其外交政策的一个试金石。

换句话说,该公司要不就是想放弃占世界网络用户7%的中国用户,要不就是在美国政府默许支持的情况下把自己看作一个国家,在与任何一个邻国关系搞僵的情况下都可以扬言对其进行制裁。

谷歌的确是一家可以不用靠中国市场赚钱养活自己的公司。但是,加特纳证券公司谷歌问题首席分析家安德鲁斯说,“如果谷歌此举纯出于商业原因——也就是说它真的认为中国的政策与它的经营战略背道而驰的话”,他会感到非常惊讶。他认为,谷歌不是一个可能听取任何人意见的公司,因此提出中国的审查制度问题只是一个借口。

事实上,谷歌近年在华业务发展并不顺利,更被评为“中国去年最悲情企业”。

对于谷歌拟撤出中国,业界舆论指对谷歌未必是好事。前微软中国区总裁、新华都集团CEO唐骏表示,假如谷歌退出中国市场,这将是其“历史上最傻决定”。他认为,谷歌在华业务已不仅是搜索引擎,而是深入到办公软件等各个层面,“放弃中国就等于放弃一半市场”。易观国际总裁于扬则认为,谷歌在中国市场的投入肯定没有收回来,但其若退出中国,战略损失远远大于商业损失。



----------------------------------------
转贴,仅供参考,不负责核实其内容真实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