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即若离

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正文

鸡肋一样的生活(十二)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2008-10-15 07:22:12) 下一个
鸡肋一样的生活(十二)

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伊媛确实受了伤。
很累,很累。她没想到小达会这样说,没想到Tom会这样想,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别人怨恨的对象。
她将她的恼恨都归结于其捷。一切都是因为你,才让我陷入这样的不堪。

晚上是其捷的白天。她收到其捷的电话:开篇照例是:Hello,
喂。
请问哪位?
哪位?鸡肋呗。
伊媛就笑了。
不得不承认,她仍旧喜欢他的幽默。一如既往是她的tea.
没有办法。

就像张爱玲之于胡兰成,恨也恨了,却仍旧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接下来的日子,她刻意的躲避着Tom,为了她对小达的承诺。但是她到底做不出来去主动与小达亲热为友,太假模假式了,实在不是伊媛做得到的。
但是过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这些冤家却又要聚头了。

原因是他们的师弟于辅结婚了。这个周末于辅设了家庭party宴请几个师兄姐妹。

中国人在国外很热衷于开party.刚开始伊媛觉得很新鲜,兴致勃勃地,后来才发现,但凡Party, 其实就是大家各带几个菜,凑在一起吃一吃,吃完打打牌,唱唱歌,千篇一律的,没有什么新花样。那些菜式,无非是些家常菜:鱼香肉丝,夫妻肺片,啤酒鸭,可乐鸡翅,蛋炒饭,凉粉,加上一点水饺面条等等。。。不管好不好吃,一律说:哎呀,真是餐馆的水平。

吃完饭,就有人吆喝打拖拉机,居然还是十几年前的传统打法,一如他们身上穿的十几年前中国曾经流行过的服装。中国人在国外,可能一下子脱离了那个互相攀比,互相炫耀的环境,又往往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极度地节省和邋遢。给老美造成中国还是赤贫的印象。以至于象伊媛这样比较讲究穿着的人出了门,总是会被人问你是韩国人?日本人?伊媛当然骄傲地宣称:中国人!可恶的是还有人刨根问底:Do you come from Taiwan?
小样儿的。
I come from RED CHINA!
伊媛要是有空,真想告诉每一个看不起中国的人:你们去中国看看吧,比我有钱,穿的好的人多着啦!

周六,伊媛就在家里照着私房小菜的配方,烤她的独门秘笈:翠花排骨。这是她要带去参加party的菜。做起来简单,吃起来丰盛,倒是很不错的选择。
伊媛在国内的时候基本不怎么会做菜,做点家常菜糊弄一下胃,就算了了。
这几年,在她那个以作吃的为乐趣的邻居乔亚的带动下,到是学了点手艺,出去参加Party带的菜也不至于寒碜了。

不过她还是很纳闷,于辅回国去相亲,不过一个月的光景。这不仅相中了,还婚也结了,甚至老婆也过来了。这速度,令吃不惯快餐的伊媛还真是看不明白。

于辅年纪不小了,读书读书,一直读到三十。虽然家境不错,但是无奈长相实在其貌不扬。套句于辅自己形容中国城那些老移民的话:不知这些人的爹妈怎么能生出这样的人,象是出生时被人掴了一掌,又踩了一脚似的歪瓜裂枣。话说得太刻薄。因此听过的人都过耳不忘。再抬眼看于博士,实在觉得理解他为什么对长相丑陋的人如此深恶痛绝:每天看他自己这张脸是不是也很痛苦噢。

伊媛第一次见到芮,就仿佛看见了几年前刚到美国的自己。容光焕发,神采飞扬的,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新奇的感觉。
新娘芮实在是漂亮。漂亮得让本校绝大多数的女士相形见绌,让所有的已婚男士心生嫉妒。
一句话,鲜花插在那牛粪上,就是那么回事儿了。换句话说,就好比那武大郎娶了潘金莲一样让人觉着暴轸天物。

新娘子不仅人漂亮,还有一手好厨艺。不同于以前参加的party,粗瓷大碗的。芮做的每样菜都清清爽爽的,很精致的用小碗小碟盛着。摆在桌上,芮好脾气地招呼大家,别客气啊,大家尽管吃。说话的声音很柔和。伊媛就看见几位男士在窃窃私语了,不用听,就知道在羡慕于辅的好福气。
看看人家于辅,真有后悔结婚太早的想法。
人比人啊,气死人。

伊媛进门的时候就看见小达和Tom夫妇了。她本觉得应该热情地打个招呼,但是又觉得无趣,就对小达点点头:来了?
Tom倒也没有异样,仍是那种惯常的淡淡的样子,让伊媛觉得,说不定真的是小达故意在敲山震虎?
伊媛不是个有心计的女人,对小达的心计,伊媛既同情又讨厌。

于辅的家仍旧是他单身时的公寓,一室一厅。住两个人正好。看得出来芮收拾过了,看上去还干净整洁,无奈地毯上还是看得出来有黑色的油迹。伊媛就想,为什么不要求管理员换换地毯呢?好歹这屋子于辅也住了好几年了。伊媛喜欢新婚的新气,如果开始就沾染了一些旧的痕迹,她说不出来哪里有不对的地方,但总归有点不舒服。

后来伊媛才想明白她的不舒服,是觉得于辅对芮的随便。芮千里迢迢的嫁了过来,又是那么的如花似玉。于辅也没有表现出怎样的小心和呵护。但是又也许,以于辅之精明,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吧?

伊媛倒是和芮一见如故。
不经意的,伊媛说,你的路长着呢,你还年轻。
芮说,不年轻了,三十了。

伊媛喜欢芮的直率。
这是她要的答案。以伊媛的聪慧,她不需要再问了。
芮,深圳某著名外企的资深白领。嫁给于辅,如此仓促,如此匆忙。
何必再去打开她的盒子?那个盒子里一定装满了她不愿示人的秘密。

你要说一个三十的美丽女人从来没有过感情故事?那是天方夜谭。
你要说三十的美丽女人不愿意结婚:那时剩女们的幻想。

她匆匆忙忙地逃跑,注定了,她要离开伤心地,她在忘却一段伤,也许,嫁给于辅会使旁人羡慕,会让父母亲戚安心,也会使她忘记所有的飞短流长。。。
于是,她跑走了,来到这里,成为于辅的合法妻子。

一次坐于辅的车,那是典型的二手日本产尼桑。90年代的旧车,已经服役十几万迈。
伊媛在美国习惯了这种车,周围的中国学生都是类似的车。
却听芮无意间聊起:我中国的老板开的是Porsche。
从这句话,伊媛似乎听到了她心底的失望,和苍白。

一次他们三人在一起吃饭,芮喊着:于辅,去付帐。
于辅却是艰难地起不了身。
伊媛说:AA吧。
于辅马上说好的。
收银员问怎么AA?
于辅说:一半一半。

伊媛没有多说。
不过一半一半,到确实是将他老婆的饭钱也AA到了伊媛头上。
于是觉得有些滑稽,为芮可惜。嫁的这个人这样的斤斤计较,以后的路怎么走?

但是后来伊媛却又发现自己多虑了。别人却是把日子过得津津有味。照例是芮烧饭,每天换不同的花样。于辅吃的兴高采烈。
于辅给芮买了医疗保险,说准备要孩子了。
芮却没有接茬,只是说希望先读书。伊媛想帮芮,就说:趁年轻,先读书吧。
芮感激地看着伊媛。
但是谁知道,芮要怎样的躲闪,才能保证先去读书,后要孩子呢?

再说了,没有人知道芮的想法。
芮将来会离开于辅吗?

天知道。
伊媛也操不了那个心。

谁都有谁的命运。并不能怪谁不仁,谁不义。
谁对谁错,谁是谁非?

究其实,爱情,既不伟大,也不神圣。
婚姻,更不过是一场赌局。

想不了那么多,爱人爱己都是累人的事。
作家骆平的这一段话:年少时我喜欢白而香的花,喜欢寂静,以及许许多多的私人时间.年纪渐长,我爱上了迁徙的感觉,就像聪明的候鸟那样,在干净的天空与绿色的树林里慢慢地、优雅地飞,落雪之前便飞到阳光充沛的地方去.因此我一直拒绝婚姻,独自在一些陌生的、灯火绚烂的城市中晃荡.

伊媛想,爱,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地老天荒。也许,这样的生活确实不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sunflower28 回复 悄悄话 一路看来,真是写得好。

一个执着,诚实,有思想的女人的心路历程。真实,深刻,屏去了浮嘈。。。

这个假日,打算把它考古看完。

读来不象是上海女人写的,她们成长在灯红酒绿,优越和浮嘈的环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