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

No one else defines your life. Only you do.
个人资料
正文

大黑狗的故事

(2008-06-18 04:21:10) 下一个

 
黄胄(1925-1997)笔下的牧羊犬


在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老地主病故了留下一份家产,贪婪吝啬的哥哥抢占了大部分,只分给弟弟一点贫瘠的田地和一条老狗。从此弟弟和老狗相依为命,老狗帮助弟弟拉犁耕田,老狗死以后变成一只寒鸦,在弟弟房前的柳树上叫,并且拉出金子,后来又变成大雁,在弟弟的柳条筐里下蛋,一点点帮助弟弟过上了好日子,那个贪心的哥哥,却耗尽家财变得潦倒不堪。这是传说,现实生活中关于狗有情有义的故事很多,画家韩美林笔下的小动物都栩栩如生,在“文革”中,陪他渡过最艰难时光的,是一条小狗。我曾经养过一条小黑狗,深深地感受到狗这种动物具有忠诚、聪明等很多优点。今天,我讲一个关于狗的故事,不是小黑狗,是爷爷奶奶家养的大黑狗。

在农村家家都养狗,往往还不止一条,记得有一次回爷爷奶奶家一下子看到5条狗。每次车一进村,首先听到的就是狗叫,然后气势汹汹地冲出来,爷爷或叔叔往往一声儿厉喝,它们就全消停了,狗的判断力、记性都特别好,好像一下子就明白我们和爷爷、奶奶的关系,再进来出去的它们就不闹腾了。

农村的狗要看家护院,不是城市里养的那种宠物狗概念,往往个头大,也厉害。有个词叫“招猫逗狗”,可有一天我却看到邻居家的一头猪,一路狂奔追着我们家的两条狗,也不知它们彼此谁招的谁,直到两条狗逃进大院,猪才放弃追赶,停在大门口气哼哼地直喘粗气。这两条狗一进院子,立刻掉转头开始冲着猪狂叫,堂哥大骂,“呸,这副出息!”我还是第一次看猪跑得那么快,还和狗打架,隔着窗户笑得前仰后合。

春节时好像天天都包饺子吃,有一天吃饭时大黑狗在屋里转悠,我“啪啪”扔给它两只饺子,这在当时一定是很过分的行为,虽然看见的人都没有吱声,但还是让我隐隐地意识到不合适,我赶紧小声儿问二叔,二叔特爽快地说“没有事儿,让它也过个年嘛!”

一天晚上奶奶忽然发起了高烧,邻村有大夫,得请他到家里给奶奶打一个点滴,那时农村没有电话,要自己去找,我立刻披上大衣说“我去!”堂妹说她带路,我们俩结伴儿出了门,婶婶追出来递上一把大手电。

出了门才体会到城乡差别,农村没有路灯,村子里还稍微好一点,一出村子,就是漆黑一片,真是伸手不见五指,而且静得出奇。我从小就怕黑,要不是为了奶奶,才不会晚上出门。我越走越瘆得慌,偶尔路边发出“哗啦”一声儿,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倒是比我小不少的堂妹,没事儿人似的给了我一点安慰。

一进大夫家住的那个村,家家户户的狗开始叫,有的还似乎要冲出来一样,我不怕黑了,却开始怕这帮家伙,终于到了大夫家,一说明情况,他说“你们先回去,我得先去诊所取趟药,随后就到。”原想就伴儿一起回去的希望落了空,我们只好顺着原路赶紧返回。

出了院门,我又恢复了恐惧感,手电筒的灯光开始变暗,我又开始祈祷电池能坚持到家,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心惊肉跳地走着。突然,“吭哧”一声儿,我的手电筒被什么打了一下,我浑身一抖“啊”地一声儿尖叫起来,差点没摔倒,定睛一看,原来是那只吃过两只饺子的大黑狗,试着咬我的手电筒,其实它一直都跟在我们身后,而我们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到。

记得美国连续剧 Friends 里有一个剧情,Ross Geller  养过一只小猴子,当他和小猴子重逢时,一见如故,小猴子一跃就跳到他的肩膀上,Ross 立刻变得容光焕发,大步流星地行走在街头。见到大黑狗,我也是同样地喜出望外,我一把搂住了它,使劲儿地用手摆弄着它的头,然后亲亲热热地拍了它两下,“你怎么跟来了?”“你怎么走路没有声儿呢?!”心里的害怕早已无影无踪,我们一路精神抖擞地回到了家。

没有一会儿大夫就来了,第二天开始,奶奶的烧退了。到了初五那天,更要吃饺子了,趁着没有人注意,我偷偷地拿了几个饺子给大黑狗,它三口两口就吃了。每次离开老家,爷爷都会执拗地站在村头,看着我们的车直到拐弯儿,那一次,我看到大黑狗安静地守在爷爷一旁...

好多人会感慨人不如狗,其实,论飞翔,人跟天上的飞鸟没法比,论游泳,又比不过水里的鱼,不要比,我们好好地做人。:-)



背景音乐: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 Variatio 13 A 2 Clav.,钢琴:András Schiff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