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浅谈东西文化,民主, 和两岸未来

(2008-05-24 14:32:00) 下一个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跟历史和文化有很大关系。社会学家费孝通就曾经在他的“差序格局”理论中论述了儒家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主要差别。

在家庭和社会层面:

儒家文化的根本是克己复礼的血脉。每个大家族都有祭祖的仪式,也就是说每个家庭的祖先和祖宗家法都有类似神权的成分,家族里的利益重心由长子嫡出到次子,到庶出,再到外戚,到其他氏族,最后到夷狄依次递减。 这种血脉文化让整个儒家文化圈的人情味都很浓,甚至有时这种血脉文化会超越理性的思考。这就是为什么, 台湾在刚刚进行民主选举之后,族群问题这个明显非理性的命题被无限的放大,最终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而西方的文化是没有家族祭祀的, 他们只有一个神,在这个神之下, 大家没有明显的权利等级划分。所以西方人在维护自己个人利益方面更加理性,血脉和亲情不会影响这种利己的理性。西方的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所有人都是自私的,都要努力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西方的社会也试图建立一种机制去保护每个人的这种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诉求。

在国家和民族层面:

儒家的文化讲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讲究出师有名,讲究仁义。 所以中国对小国往往是恩威并施使之臣服,而不是彻底屠杀疯狂掠夺。

西方的国与国的关系也是理性的, 冷酷的。 对外出征必谋利益或领土, 有仇必报。和西方国家打交道有一条不变的铁律就是要有实力。 中国曾经在一次大战作为战胜国,结果反倒被瓜分。 没有实力,你和谁结盟都没有用。一旦有难, 盟国都会对受害的国家弃之如辟履,比如二战中的法国被英国抛弃一样。

哪一种文化好,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三十年河东转河西。因为现代文明起源西方, 所以过去300年中是西风压倒东风的。但是随着人类资源的极度匮乏生存环境的恶劣,东方式的仁爱坚韧对比西方式的极度自私和贪婪,孰优孰劣众说纷纭。同理那种政治体制最好,也无一定标准。但是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相互借鉴是必然的趋势。

文化的不同使得西方的东西进入东方都被东方人改造了。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进入国家资本主义,后来进入现代日本。日本把西方的法制和政体改造成了日本式的政体。 中国选择了西方的共产主义而后来又改革进入国家资本主义。但是两个国家都没有完全放弃旧有的文化。 西方民主的大前提是国民素质较高, 国家资源丰富,国家机器高度有效,人人自私,人人自保,独立理性,这在早期的日本和今日的中国都是行不通的。 比如日本, 它的崛起靠的是强大的民族主义,而不是昂贵的民主。 中国目前正如当年崛起的日本,和日本不同的是,我们已经错过了帝国主义时期。 【帝国主义时期的结束标志是,世界所有的殖民地都被掠夺干净。】中国的崛起必须是和平崛起,因为列强的实力范围早就划分好了,新的世界秩序不允许再有殖民帝国存在。

对于中国而言,温和坚韧同时又深沉有力的民族主义,加上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崛起的唯一动力。 因为这股力量孕育的太久了, 目前来看是势不可挡的。

真的很高兴看到中国和日本能够恢复友好,这表明了中国向更加成熟的国际外交迈出的坚实一步,也证明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决心。可以说,和日本恢复友好关系其历史意义的深远是不容忽视。日本值得中国学习的东西很多,以强国为师,重塑大国形象。 通过广泛的民间和文化往来让中国的价值观融入并成为世界主流价值观。

再回过来谈谈两岸。 两岸为了各自的面子和意识形态的争执都浪费了一些机会,双方都有需要检讨的地方。 虽然两岸统一是终极目标,但是忽视两岸的差异扬言使用PLAN-B,只会使问题僵化不能弥合伤口。

目前两岸的高层都认识到这一点, 所以要搁置争议最求双赢。相信这是双方目前能够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打通两岸沟通的管道对整个中华民族都是好事。一直都认为台湾的富强是中国人的共同福祉,而且两岸在增进交流消除误解方面需要共同努力。也相信新台湾人能够在两岸频繁的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走出日据时期和两蒋时代的阴影,更加开明。 迈出这一步之后就要让时间来证明一切了。过去30年大陆已经是新大陆了,而台湾也会逐渐变成繁荣开放的新台湾。

两岸关系怎样定位都不能阻止中国的崛起, 相反中国的崛起会决定两岸关系的未来。

昆斯客

5月24日, 2008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无忌哥哥 回复 悄悄话 有理!
binlin1103 回复 悄悄话 同感。这是一个成熟的国家也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做出的理性思考。
30而梦醒 回复 悄悄话 lz是否用化名在其他网站上投过稿或什么的。
印象中,似乎看过。
可能是观点相近,呵呵,不记得了
shuo08 回复 悄悄话 顶, 分析的有理。好久以来,观察到许多现象,窃以为造成的原因是文化差异。但没时间灌水。一直想找这一面的文章,但所得不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