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谈天说地 古往今来 历史人文 天下大势
个人资料
正文

有机太阳能:中国发展的一个战略选择(之二)

(2009-07-30 11:27:17) 下一个

 

 

 

要发展太阳能这种新能源,其中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突破旧能源利益集团,对这种发展带来他们的利益蛋糕损失而做出的反弹。

 

在美国这种障碍,就表现在国会里的政策之争,以共和党为主体的石油集团,军工集团,和以民主党为主体的硅谷半导体集团(依靠硅晶体太阳能的华丽转身)在政策上杀个你死我活。而比较中立的电力公司,就利用地方势力控制的国会议员,保证自己在这个争斗中的最大利益。而前一阵,以民主党主导的国会通过的碳排放法,就以电力公司得利,石油公司损失告终。

 

在欧洲的局面则完全不同。由于欧洲人的旧能源供应,要么被俄罗斯掐着脖子,要么被美国捏着卵子,对旧能源的眷恋不是那么显著。比如欧洲的大石油巨头,英国占了BP和壳牌(和荷兰合资),法国的道达尔不是以国内为主(法国的核能占大头),德国甚至没有大公司,都使斗争的天平往新能源一边倒的倾斜。不过欧洲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政治上的统一,没有办法对现有的以各个国家为基础的电力公司和能源网络,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加上欧洲人的慢半拍脾气,都导致的政策的缓慢施行。

 

中国则具有比较大的政治优势。虽然说中央权威在改革30年后,不断衰落,但由于中国的旧能源体系,还没有形成类似美国那样,在政治结构里的强大势力,而且各级地方政府对新能源蛋糕的垂涎也相当踊跃。甚至旧能源的企业,也巴不得抢进新能源阵营,希望鸟枪换炮。

 

所以政治上来说,中国在新能源的发展上,只要不要做到一家通吃,而是可以照顾到利益均沾,这个大饼应该可以做得很大,很快,让各家食客可以开怀畅饮,而不需要翻桌子。

 

太阳能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取代旧能源,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成本问题。

 

以美国为例,目前的晶体硅太阳能系统成本(PV module)大概是3-4美元之间,衡量的单位是每个峰瓦(Peak Watt)。这个可以叫做设备成本。但是人家是不能只是用你的设备,就可以生产电力的。那就要再加上直流交流转换器,安装架子,安装费用等等,这个才是最后的总成本。

 

美国的这个成本差不多就是加倍,到了6-8美元之间。然后通过这个推算,就可以实现每度电的发电成本是18-36美分。可是问题在这里就出现了,美国大部分的火电网提供的电力,每度电都是小于1毛钱。这样你如何和人家竞争呢?

 

一个办法当然就是国家财政补贴。俺政府帮你把中间的差价给填了。这个办法,全世界都是一样。前几年太阳能工业一下子猛冲了上去,一大主要原因是因为德国和西班牙政府补贴政策。那时候中国的主要太阳能生产,大约98%的产品是往外面去了。

 

这个财政补贴政策是成功的,但是只能短暂,不能长期运作,不然这个政府财政要破产。

 

 

 

 

 

本来政府补贴的意思,主要是给予太阳能这个新兴产业一个政策和财政支持,还是希望你们自己可以通过这个补贴,在几年时间里达到科技进步。当然德国和西班牙政府的补贴,也靠了中国制造因素(China Factor,意思是只要老中一起哄,价格就杀下来),帮助了德国和西班牙装备了清洁能源,和发展了技术力量。

 

至于中国的生产商们如何把价格降下来,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反正制造硅晶体太阳能需要的高能耗,国家有低价能源嘛。而且制造过程产生的废料如何处理,那也是一个大成本。俺们中国的土办法,不就是往农村的土地偷偷的一倒,就解决了嘛。什么?这些废料会污染土地和水源,会造成那些村民得癌症?那关俺们啥子事哦。记得把钱分给村干部,分给县里的公安,政法。还有别忘了那些记者。没问题。

 

不过今天硅晶体太阳能碰到了难题,那就是德国和西班牙不补了,让你们自己开玩了。这就要轮到美国和中国政府的补贴上来了。

 

美国政府的补贴有一个大问题,就是经济危机状况下,地主家里没有什么余粮。那么要采取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把传统能源火电的成本拉上去。就是说俺收你碳排放税,把你的发电成本加高。可是你要把火电成本,从现在的低于1毛钱,加大到4毛钱,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些消者们就要急眼了,和你拼命了。所以国会一场打斗,这方面没有多少进展。当然,还有就是中间道路,俺政府补一点,你们火电自己补一点(俺就不抽你碳排放了),把成本差距缩小一点。

 

中国政府还是有钱,那么做法也就简单一点,那就是俺政府的发改委提高太阳能的上网电价,比如说1块钱一度电。你火电的上网电价4毛钱,没事,反正你最后卖出去一样价。俺政府补给你。

 

这个办法对现在中国过多的硅晶体太阳能产能,也是一条出路。温总理在经过实际调研之后,得出了结论,就是不能把“清洁输出国外,污染留给自己”,那么至少暂时俺们可以清洁也留给自己用了,是一个进步。

 

不过这个行业的所有人都清楚,政府政策补贴只是一个短期效应,要真正的实现长期的产业发展,还是要实打实的把成本给降下来。

 

那要降多少呢?美国人的目标是2美元每峰瓦。这样才可以在没有政府补贴,或者说少量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和传统能源竞争。

 

如何降低价格?一个就是现在占主导地位的硅晶体太阳能厂家,通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优化和技术革新来实现。另一个就是非硅晶体太阳能技术的发展,来达到这个降低价格的过程。

 

前面俺们谈到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都是后一条道路的尝试。对这个行业最重要的发展因素,就是你可以发展出低成本的替代产品。而任何维护硅晶体发展道路的人,要回避的就是这个问题。他们最好的武器,就是拿光电转化率来做文章。不过这种狡辩方式,提供多少理论上的冠冕堂皇的修饰,如果硅晶体太阳能无法做到降低成本,人家市场最后会投谁的票,那是大家都心里清楚的。

 

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chinomango 回复 悄悄话 美国目前的问题,是PV外成本太高.集中式的逆变器成本不到标价的20%,安装是暴利.CA 2008有个安装工挣了26万,还是在公司打工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