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谈天说地 古往今来 历史人文 天下大势
个人资料
正文

说文论武之民族主义(一)

(2009-11-03 09:12:30) 下一个

 

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一个很特殊的地位。

一方面是军事上的积弱,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征服。另一方面是经济、科技和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宋朝几乎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高潮,这个时期,被大部分海外的汉学家,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称作为中华文明的黄金时期。

日本著名的汉学家内藤湖南对宋朝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中华文明到了宋朝进入了文明成熟期。内藤把中华文明分成3个阶段(这种3段论看历史,大概是起源于《春秋公羊传》,并成为后世人们的主要分段法):上古、中世和近世。

他认为中华文明像一个水池中的涟漪,从文明中心的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形成,然后这个中原文化像波浪一样,向外扩张,影响周边地区,导致周边的落后民族不断接受先进的中原文化。但这些落后民族在接受中原文化的教化之后,开始自身的觉醒和发展,然后在壮大了之后,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力量,又反过来影响中原文化。这个反馈作用,就像涟漪碰到了岸边,然后反方向移动。

这个反作用力,就使得文化发达过度,出现衰弱现象的中原文明受到年轻文化的刺激而再生活力,不断更新延续、发展壮大和老而不死。而中华文明就是这样一个对外部影响和被外部反影响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文明体系。

在他的划分中,上古就是从夏商周到东汉中期大约公元2世界中叶,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和对外扩张期。这之后,就是第一过渡期,从2世纪后期到4世纪初期,就是东汉中期到西晋,这种扩张基本停滞。

中世就是从4世纪初期的五胡十六国到9世纪初期的唐代中叶,从五胡乱华开始,这一时期的外部异族觉醒,势力侵入中原,反作用于中国内部的时期。第二过渡期,就是9世纪中叶的唐朝末期到10世纪中叶的五代时期,算是外来势力及其盛行的时期。

近世就是从11世纪的宋朝到清朝,算是中国原来文化的文化复兴和进步。这个时期,贵族没落之后,官僚群体出现和君主独裁建立。中国社会出现平民主义倾向,文化回归到老百姓手里。

内藤认为中国历史算是“宋代近世说”,从这里中国文化进入老年期,知识分子心态更趋圆滑,向往返璞归真、崇尚自然、厌弃繁琐、苟且偷生,希望获得宁静和生命延续。整个民族社会生活中政治和军事的重要性减退,知识分子们的建树全是在文化和艺术上面。

与此相应,在内藤眼中,中国在清朝末年经受的鸦片战争、洪杨造反、甲午战败、义和拳乱、八国联军、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而呈现出来的政治腐败、经济赢弱和军事懦弱,其实和宋朝时代远远领先世界N百年的高度发达和辉煌灿烂分不开。

与此对应,内藤提出另外两个理论,一个是文化中心移动说,另一个中日文化同体说。

中日文化同体说,就是日本文化不是一个独立文化,而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原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内藤认为,从文化上来讲,日本就是中国之一个省。中国文化,或者叫中华文化,如果要更让一些人舒服一点,就可以叫做东洋文化,或者东亚文化。

在西方词语里,可以叫做Chinese Civilization 或者说Sinic Civilization。但是后来的西方学者,比较倾向于将派生于中国文明的日本文化,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文明体系,就像是将西方的东正教文明,和拉丁美洲的天主教文明,从西方文明(基督教和欧洲天主教)中分离出来一样。这种分离,在日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一心要脱亚入欧的文化取舍应该是比较合拍。

在内藤的时代,日本学界对日本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认知还是比较明确。而文化中心移动说,就是中国文明本来起源于中原,以洛阳一带为中心,但后来中心西移到了西安的关中地区。在宋朝以后,中国文明的中心北移到了北京,但是这个文明中心主要是政治中心,而文化中心则南移到了南京一带。

在日本崛起的那一代知识分子中,包括内藤在内的一大批人,其主流思想是中国文明中心最后会东移到日本,而由日本来主导实现中国文明的复兴和发展,而这个理想,就是历史赋予日本的国家使命和文化天职。

从内藤的分析看来,日本对中国的反作用影响,可以看做是唐朝第二期的一个新版。他认为中国文明的衰老,是清末中国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而日本的兴盛,和西方文明一样,就是他们是青壮年,相对于一个老人的优势。他在描述中国在三国时期的历史,用的就是年轻的吴国领袖人物周瑜和蜀国领袖人物诸葛亮,打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人魏国领袖人物曹操的故事。

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讲,日本和西方当年的强盛,其实就是和宋朝面临的契丹、女真和蒙古的强盛,或者说明朝面临的满洲的强盛,是一个道理,就是人家都是没有啥子文化的野蛮人。有教养的人讲道理,没文化的人靠蛮力。

这种日本盛行的思维,其实骨子里就为后来日本的侵略中国提供了理论基础。说到底,就是俺们日本人,同你中国人,都是中国文化啊。你现在老了又残了,需要俺们给你输入新鲜血液了,这样在俺们的领导下,中国文化就真正复兴了。

其实这种主张,当年不少冲到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们,还是比较接受的,不然俺们中国也不会在抗日战争中间,出了那么多愿意和日本人合作,来做所谓曲线救国工作的。估计那些曲线救国之人,走的曲线,就是内藤湖南先生等人主张的,由日本文化来主导的中国文明复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在抗日战争中...那些曲线救国之人..."
===
有些是被老蒋逼上了梁山的;

孙中山推翻满清后,用胡汉民、汪精卫、蒋介石三人分别主持党、政、军的工作,胡汉民、汪精卫都很优秀,蒋介石嫉妒夺权,把持军权把他们两人都斗倒了...抗战开始的前后,汪精卫被连续暗杀三次:

第一次在南京,恰好张学良在旁,张眼明手快,拔枪把刺客当场射杀,汪逃过一劫;

第二次在重庆,刺客击伤汪精卫,汪领悟到老蒋不放过他,即带领自己的班子计划跑到巴黎,中间站路过河内(那是是法国属地),老蒋的情报头子戴立即刻派人跟踪到河内;

第三次在河内,戴立的刺客晚上入屋行刺,杀死了周仲明(?),因为恰好那晚汪周换床位,错杀!(这是张爱玲小说"色戒"的开始.刺客X鲁桥后来到台湾,任高雄警察局长,承认此事)汪精卫再过了一关!
以汪精卫的聪明,他知道蒋介石是不会放过他的!...于是汪精卫走投无路,就和日本弄起亲善政权...是为曲线救国的由来.

汪精卫的名,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公平合理的话,蒋介石要分这个恶名的 50%!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包括内藤在内的一大批人,其主流思想是中国文明中心最后会东移到日本,而由日本来主导实现中国文明的复兴和发展,而这个理想,就是历史赋予日本的国家使命和文化天职。"
===
现在中国中国就把经过日本"精化"的中华文化拿回来不就得了.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有教养的人讲道理,没文化的人靠蛮力。"
===
这,可能,是中国人几百年以来 很特殊的习惯想法.
是对? 是错?
好效果? 坏效果?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中华文明是一个自我改造更新,不断发展壮大的文明体系。"
以至永远!
anahiyiyi 回复 悄悄话 输入新鲜血液并不是坏事情
问题是因为国人怕疼,所以。。。
为什么自己不能跟自己换血呢?非要别人来呢?
527 回复 悄悄话 内藤湖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