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夜雨

我想知道,在一个中国留学生眼中,实现美好的思念是怎样一个梦.....
个人资料
正文

潇潇冷雨,袅袅不绝

(2011-05-23 07:40:55) 下一个
        下雨了。
  黄昏时分,一点儿不给天气预报面子,爽约了三天的雨终于开始急急地洒落。正是下班放学之时,街上自然是忙碌一片。人们并不急于躲避,都忙忙地往家赶,似乎淋湿了衣服也并不很介意。不多时,街上便人影寥落。刚刚还尘满面鬓如霜的房屋、树木转眼清新了许多,安静地在雨中静默着。远眺屋后的校园,空寂无人,一览无余的学校操场像湖水一般,竟映出了树的倒影。
  喜欢雨。喜欢雨所带来的那分清冷的感觉。北方的天气干燥的时候居多,所以,雨天不会很潮湿,却很清爽,很宜人。
  已是黄昏,更兼风雨,多少总会有些许独处的寂寥。夜幕慢慢降临,路灯像听到命令似的齐刷刷地亮了。夜,又多了些许暖意。一个人的时候,喜欢不开灯于昏暗中头抵着玻璃窗听隔窗传来的沙沙雨声,看那雨点儿像赶赴什么约会似的,急急地到路灯下面汇集。于是被那桔色的灯光映照着的路面便有了几分热热闹闹的舞台的感觉。夜幕无边,浓得化不开的夜沉默着,繁茂的树木沉默着,窗后的我沉默着,静观那一隅的繁华。看着看着,就想起一句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于是,心头凭空添了一点伤感,一点怀念,一点沧桑。
  听听那冷雨。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和儿子一起客居他乡,虽然离家并无千里远,却是举目无亲,处处异风异韵。风住夜静,有滴滴答答的雨声传来。百无聊赖处随便浏览着好友的空间,一篇文字映入眼帘:《心情不好时,进来听雨吧》,打开,“哗啦啦哗啦啦”的雨声如天籁般地袅袅不绝,入心入肺。更有一幅幅雨中的画面,雨线密集,如一张挣不脱的网。雨中叶儿兀自地绿,花儿兀自地艳,苍翠的竹林深处,一条无人的小路孤独地伸向远方。再看那花朵叶片上的雨珠,竟然像一滴滴的泪,晶莹剔透。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曾写过这样一篇著名的散文,彼时作家身处台湾孤岛。长天寥廓海峡无情,心系家园的作家只好在雨季里撑一把雨伞,在厦门街到金门街那迷宫般的长巷短巷中徘徊,遥望海峡那边那叫做厦门和金门的方向,遥想着诗页里记忆中的杏花春雨江南,于冷雨洒窗的夜晚,凄然而书: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听听那冷雨。这么想的时候,便会想到童年时的故乡,想到烟雨濛濛中安详的村庄,以及天苍苍雨茫茫的原野。夏雨狂放,风骤雨急,霎时间渠满沟平,山洪裹挟着石头、断木、以及南瓜之类的菜蔬顺河滚滚而下,农人心如刀绞,却只能望河兴叹,束手无策。秋雨绵绵,下起来就没个完,故乡叫连淫雨。每逢这样的天气,自己的开心和忙碌便无以形容。看雨线顺着老屋的房檐绵绵不断,在青砖地面的水洼上溅起一个个乳白色的水泡,然后排着队流走,前赴后继,没完没了。在雨地里跑进跑出,弄得堂屋里一地湿漉漉的泛起尘土的味道。听那天籁般的沙沙雨声,好听归好听,终归单调,也终于累了,于是不知不觉中睡去。每逢那样的雨天,母亲会说:完了,连淫雨,不知要下多少天呢。说着,有些无奈,却似又有点欣喜。到吃中饭的时间了,母亲却并不像往常一样起身忙碌,父亲说,下雨天不做活,不饿,就吃两顿饭吧。
  居然只吃两顿饭!我有理由相信,虽然看雨看得很高兴,玩水玩得很开心,我仍然会听得到肚子在咕咕叫唤的声音。我也有理由相信,也许是饿得有气无力才终于睡着的吧?不记得了。
  现在想起这个情景来,会觉得很心酸,不是为自己,小孩子饿上一顿两顿也不会有什么事情的,何况我的童年时,祖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何况,小孩子又如何能懂得生活的艰辛,稼穑的艰难?正是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我心酸的是父母。雨天,他们本可以心安理得地休息一下喘口气了,可是,那还没有晒干收好的粮食,会不会发霉啊。可是,老屋房顶没来得及修补的洞洞老漏雨怎么办啊。可是,日子长了,用来烧火的柴草会潮湿的啊。可是,两顿饭的日子久了怎么行,孩子的肚子咕噜咕噜抗议呢。可是可是……
  同样的一场雨,文人骚客可以借景抒情,发思古之幽情:“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以英雄气长、安之若素:“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也可以一抒愁绪儿女情长:“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可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也可以听雨打芭蕉吟啸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而老百姓,如我的父母者,则只能为三餐温饱,衣食住行而忧心忡忡。他们的日子啊,是既卖雨伞又卖布鞋,所以总是晴也忧雨也忧。张潮说“雨之为物,能令日短,能令夜长”,其实也不全对,对心怀忧惧的人来说,屋漏偏遇连淫雨,是多么煎熬的事情!
  说到听雨,说到雨带给人的不同心境,有一首词特别喜欢,年龄愈长便愈喜欢,那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一首听雨,把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人生况味、不同的人生际遇表现的淋漓尽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少年听雨,其乐融融,歌楼、红烛、昏罗帐,听的是浪漫,要的是情调。中年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中年听雨,客舟阔江行,云暗断鸿鸣西风,听的是半世的心酸沧桑,读的是满目的世态炎凉。鹤发皓首,是非成败转头空,一世的悲欢离合,道是有情却无情。老年听雨僧庐下,听得是云卷云舒,宠辱不惊。于是,不喜不忧,安枕而眠,一任阶前雨,点滴到天明。
  真的是雨声也醉人,何必丝与竹。
  记得,听听那雨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