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老吴

友风子雨,明月入怀。
个人资料
吴友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的八十年代(五):体检之后的焦虑

(2019-07-14 07:13:26) 下一个

    1980年1月,我从下乡的书洋土楼山区被通知招工回龙海县,是到龙海县的劳动局报到的。这批招工人数众多,但是都是县办集体企业的指标。这种集体编制,又是摊派在国营企业里的。就是说你到一家国营企业工作,你却是集体所有制的工人,你的待遇和工资都比不上国营企业的工人。我们这些知青下乡都是10年以上了,能在工厂当工人,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还敢挑选国营和集体吗?

    在劳动局报道的时候,我们都要体检,那时我的身体指标完全正常,就是脸色铁青。可能有点贫血吧,那是因为穷,在乡下营养不足,到城里来了,有工资了,多吃点营养就没有问题了。所以我没有思想包袱。好像没有体检不过关的,除非重大疾病。体检只是一个形式。

    招工企业是由劳动局分配的,龙海县有几十个企业接受新工人。好的企业和不好的企业是相差甚远的,好的企业,比如二轻企业的瓷厂,机电厂,味精厂和印刷厂,为什么说这些企业是好的?因为环境污染小,又都在人口集中的县城里。

    差的企业比如农药厂、化肥厂、水泥厂,环境污染大,空气不好,都是离县城较远的,最近的厂也离县城10公里。那时候人们对于路途的概念和现在完全不同,比如说你到10公里之外的工厂工作,就觉得很远了,因为要骑一小时自行车上班,最好是走路就能上班。在我们这个骑楼密布的石码小城里,就有很多中小企业。有的企业就在菜市场里面,汽车都开不进去。但是工人方便,工厂就在家门口。

    那时即使得到招工指标,你在那家工厂是不知道的,人人都要开后门找关系分配到好的工厂。我报到之后,马上通过亲友联系在政府机关工作的熟人打探我所分配的企业,知道是分配在龙海农药厂,我大失所望。农药厂离石码10公里,是生产六六六粉的,空气质量很差,百米之内都能够闻到六六六的味道,我真的不想去。只能再通过亲友帮忙,这位亲友到劳动局找负责人,说我在公社文化站工作,有点文化水平,也会点美术,应该发挥我的专长找个对口企业。于是劳动局就把我的名字从农药厂划掉,安排我到龙海印刷厂工作。过后想起来,亲友多真好!闽南人说,在家靠亲戚,出门靠朋友。你亲戚多了,朋友就多了。我有七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的朋友也往往成为我的朋友。从中国到美国,人生的道路有这么多亲友陪伴,实在是幸运。

    龙海印刷厂在龙海县海澄镇,是一家国营企业,有两百多人,集体编制的工人大约有三分之一。海澄是一个只有一万人口的小镇,离石码只有五公里,但是工厂还是给我安排了宿舍,就在工厂里面。八十年底的县城小企业,职工宿舍设在厂里的现象很普遍。我在厂里的职工宿舍住,在厂里的职工食堂吃,不必风风火火地上下班,业余时间很多。我的工作也很轻松,我被分配做调配油墨工作。原来只有一位师傅,再加上我这个徒弟。

     调配油墨就是在印刷之前把特定的油墨调配好,工厂有一些固定产品,油墨的调配都有记录,根据原来的配方就可以了。其实调配油墨的基本原理和画画调色一样,根据三原色红、蓝、黄可以调配出各种色彩。白色是冲淡剂,也算成一个独立的颜色。当然,厂家生产的印刷油墨多种多样,可以有多种红色、多种黄色和多种蓝色,很多原装的油墨都是以一种原色为主,加上其他颜色的间色油墨,这种间色油墨你也可以自己从三原色中调配出来,但是色泽和光彩都比不上原装的间色油墨。调墨的细节就不多说了,现在已经是电子分色了,当然还是需要人工调配油墨。因为一些简单的印刷品比如装农药的袋子,可以用剩余的油墨来调配。

    从调墨的变迁看时代的变迁,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但是至少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人需要做最简单的工作。就比如说处理垃圾,我昨天就看到老家朋友的一条微信,街上的垃圾成堆发臭,市领导都不能及时解决,一位退休的老知青干部发动退休人员上街义务劳动,才把垃圾处理掉。

   科技越发展,生活的色彩就越丰富。我现在每天写博文,就像39年前我每天调墨一样,生活的原色就是红蓝黄,如何把它们调配成万紫千红,就看你的调配水平了。

     这一篇写完了,才发现如果按照时间顺序的话,这一篇可以排在我的这个系列的第一篇,等以后再调整吧。

  最近博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小溪姐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吴友明' 的评论 : 友明兄(以后改口了),请看悄悄话,有事相求拜托,多谢!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当时的知青招工,小规模的都是直接到用人单位报道,到了知青大回城的招工,就不知道在哪个单位了.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溪姐姐' 的评论 : 我那篇地震的文章是在地震发生之后1个多小时发在文学城的,当时还有可能余震发生,文学城及时在首页上了我的这篇文章.很及时!可以提醒大家及时注意.有人说,这次地震的中文消息这篇是最早的.我没有查过,就是觉得发生大事了,赶快写一篇.
小溪姐姐 回复 悄悄话 12日,西雅图地震消息是那天一早,看了插兄的博文后,赶紧告诉AE,他马上给他舅妈打了电话慰问。她睡着了,没感觉到。赞插兄警觉,也赞插兄博文及时,接地气。。
才知道西雅图也在地震带上,02/28, 2001, 6.8级 Nisqually Quake 损失不小。5/03/1996 也震过5.3级。
西雅图有山有水,景色美丽,气候宜人,去过太喜爱了,可是德州的房价和生活费还是远远低于西雅图,不好意思说从经济考虑,退休后搬不了西雅图,现在正好说西雅图会地震,情愿在德州年年从6月到十一月,天天酷暑,提心吊胆防台风 :-)
读插兄招工回城经历,同感慨,全国一样,从文革高干,军人子弟开后门当兵,不下乡,到知青回城,不找人,开后门都是分到烂单位。文革十年后,国内开后门,送红包,官员腐败,世风日下就越来越甚了。
我也曽感叹过,在美国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基本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奋发,不像国内需要人际关系,上下打点,送礼送钱还得有门路。在美国公平竞争,凭本事吃饭,就凭这一点,来美就没后悔过。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体检之后不是身体的焦虑而是心灵的焦虑,因为不开后门的话,就找不到好单位,任何时候好人总是有的.
梅华书香 回复 悄悄话 这位老干部好人一个在,值得推崇!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北佛风光' 的评论 :是的!家里的油漆油漆我可以自己调配,但是印刷油墨就不同了,同一种配方,这次印出来的颜色和上次就有细微区别。
北佛风光 回复 悄悄话 “其实调配油墨的基本原理和画画调色一样,根据三原色红、蓝、黄可以调配出各种色彩。白色是冲淡剂,也算成一个独立的颜色。”

博主有调配油墨的功底, 要是自家房间需要刷漆, 估计这个手艺用的上。

天生我材必有用, 哈哈。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这是“我的八十年代”回忆系列之五。这个系列原来是要写我在八十年代电大生活,但是写了几篇之后,觉得电大生活和我的平时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把范围改为整个八十年代,也不会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但是每篇都是独立成为一个故事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