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老吴

友风子雨,明月入怀。
个人资料
吴友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陈依范和他的《美国华人史》(六):最爱整洁的美国华人

(2019-08-22 10:43:57) 下一个

【陈依范和他的《美国华人史》(六)】

      这个系列写了五篇,直到这一篇才开始阅读第一章:华人移民的先驱。

开篇的导言就让人耳目一新,陈依范引用了路易斯·J·史特尔曼(Louis J·Stellman )1850年在旧金山写的一段话:

    每个人都注意到美国华人所表现的平静、守纪律、愉快和节制。即使跑遍全市,你也找不到一个闲着的“中国人”。他们爱整洁的程度,超过了我看过的其他所有人。

    谁是Louis J·Stellman?我搜索了英文网站,有一位Louis J. Stellman在1906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旧金山唐人街拍摄了大量照片,但是比陈依范笔下的Louis J·Stellman 晚了一百多年。那么,陈依范笔下的Louis J·Stellman 到底是不是作家和学者?我想起码一定是很有影响的作家,否则的话陈不会引用他的话。

     Louis J·Stellman作为一个美国人,对华人的印象之好超出我的意料之外,如果说美国华人“平静、守纪律、愉快和节制。即使跑遍全市,你也找不到一个闲着的‘中国人’。”这个非常的客观,现在也是这样,但是,他说“他们爱整洁的程度,超过了我看过的其他所有人。”这就让人刮目相看了。

    长期以来,很多美国华埠就以脏乱差闻名于世,早期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可能也因为贫困而无法整洁,但是在Louis J·Stellman的眼中的旧金山华人,看到的却是最爱整洁的人。旧金山华埠1840年成立,一直在美国以至整個北美洲华人移民社區的历史和文化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是数以千計华人移民抵美後的落腳点和安家之处,Louis J·Stellman写的一定是华埠的所见所闻。

     但是后来美国华埠为什么会有脏乱差呢?这不是我关注的话题,我关注的是1850年以前到美国的华人。

   1788年,中国在世界上还是很富强的国家,中国人根本不需要到海外谋生就能过日子, 而且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极强,不会轻易离乡背井。但是,还是有一些中国人,从广东登上了一家开往北美的英国商船,到北美成为伐木工。当时,报名的华人远远超过限定的名额,所以,这些广东人是极富有冒险精神的。

   18世纪末,中国那时是如何富强呢?在这本书里有一段话非常有趣:1790年,乾隆皇帝曾经给英国国王写过这样的话:

    我们天朝有各种各样的丰富物质,而在其所辖之内,并无匮乏。因此,我们无须从外国进口货物,作为与本国物质的交换。但是,我们天朝的产品,如茶、丝、瓷器,一向为你们和欧洲其他国家所需,我们为了表示友善,特允许你们在广州设立外贸机构。

   在陈依范的笔下,1850年以前来美国的华人,不少是来读书和贸易的。比如,1847年,一名华人船员驾驶员驾驶着英国人拥有的“耆英号”帆船,进入纽约港口,这艘船在纽约轰动了九天。这位华人驾驶员叫什么名字?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像他那样有技术有知识的华人先驱,还有不少,比如那一年到美国留学的容闳,后来在美国结婚生子,并在中美两国担任过高职。

  是否可以这样说,18世纪和19世纪初来美国的华人,从“我们的天朝”来到美国,他们的文化素质也比较高,所以,在美国作家Louis J·Stellman的眼里,他们不仅是勤劳安静节制,而且整洁。我想这不只是Louis J·Stellman对美国华人的评价,也是一般美国人对华人的评价。

最近博文:

昨夜雨的回忆 上帝偏爱西雅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BW' 的评论 : 回复 'HBW' 的评论 : 天朝其实是含有贬义的,但是乾隆时期的中国,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还是很强大的,除了东南沿海之外,很少人要到海外谋生的。
乾隆的话的意义还在于,以前的历史记录没有看到他这样的说辞,对研究清代历史提供一个细节。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BW' 的评论 : 你说的问题我暂时不回答,让大家讨论看看。
作者说:1788年,中国在世界上还是很富强的国家,中国人不需要到海外谋生就能过日子。
这种说法值得讨论。
HBW 回复 悄悄话 非也,非也。看看清朝时期拍的照片就能比较出当时的西方与中国的差距。皇上的话你也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