栘园

没上过一天学; 没读过一本书; 没有固定的职业; 没固定的收入; 没有一栋房子; 没有一辆车子; 没有一个孩子; 没在一个城市住过十年; ......
正文

实证胶片的“不可预测性”

(2015-05-03 16:38:41) 下一个
【前些年拍的了】

胡适曰了:少谈点意义,多拍点胶片——实证拍胶卷的“不可预测性”


我手里有一卷拍过的120胶卷,和北欧的一位摄友有点关系,晚上看着时间还早,就问她如果她在她当地时间10点之前回复我,我就去冲胶卷,等我从车库去取胶卷回来后,就看看见她在北欧大喊大叫:Do it NOW!

那就 Do 呗……

洗手池里放了20度的水,把冲洗黑白胶卷的D76配方的显影和定影药瓶泡在水里,擦干了手就钻到大衣橱里,闭着眼把门关上了……悉悉嗦嗦地哗啦哗啦、吱扭吱扭地把胶卷上在了卷轴上,装进了显影罐,然后回到浴室灌了些水在显影罐中,趁着wetting的时候,赶紧把定时器摆在了LD的梳妆台上,然后小心地用袖口把台面上的水滴擦掉了,正所谓“摄外必先安内”是也……

把罐中的水倒了出来。过去倒出的水的颜色大多是淡蓝色的,这次却看是淡粉色的,就像罐里面泡着的是澳洲红钻石,煞是好看……

嘴里啧啧地感叹着就把显影药水倒进了显影罐,按下了定时器,手拿着显影罐仪式般地上下晃啊荡了几下,然后又左右摇啊摇了几下,最后在水池边上轻磕了几下才把显影罐“神圣”地放进了水池。

我手揣在裤兜里,眼睛向上翻着看着天花板,耳朵听着定时器滴答滴答滴想着……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我就把罐子有规律地摇晃一遍。到了第五遍,我向上翻的眼珠有点酸了,顺手拿起了120胶卷的背纸看了起来,上面写着:“AGFACOLOR OPTIMA PROFESSIONAL”,傍边还有一行小字:“For color prints”

坏塌?这是彩卷呀!

“不可预测性”就这样,照CCTV里每个频道都流行的说法就是“悄然而至”……

我沮丧地耐着性子坚持把我冲黑白卷的流程走完了:8分钟显影,8分钟定影,还没等水洗开始,我迫不及待地把胶片从罐里掏了出来……完了,看上去是乳白色的,要是黑白片这就是冲厚了,印不出影子了!

把胶片胡乱底塞回显影罐就开始收拾东西了,把LD的梳妆台用袖口擦拭得滴水不沾且一尘不染,左边袖口擦了右边袖口再擦……可不敢让她看出我使过她的台子,要让她知道冲了个没影的胶卷,那可就太没面子了,弄不好会成了家里的典故,时不时地引用一下,今后的照相路会越走越窄了……

“不可预测性”成了我生活中,照CCTV每个频道都流行的说法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还是把胶卷挂了起来,用海绵夹把水给擦去了,对着天花板上的灯光隐隐绰绰地可以看见底片上南京臭豆腐般大小的灰块,看着看着就想起来了明孝陵大墓前的炸臭豆腐味——莫非影子都被炸黑了?

看着泛着乳白色光的底片,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惆怅……

从南半球大老远地呼喊着让北半球来看片,还口口声声说是有一卷是想给她看的,现在崴泥了,看什么呢?

从我把那个卷装进相机我就是按黑白装进去的,取物、用光也是按黑白做的,怎么胶卷就彩色了呢?想照黑白可是装了彩卷,这可是没预料到的……说是迟那时快,这是我眼前突然闪现出有个网友反复说道的“不可预测性……”

那么好吧,我就给北欧看不可预测的彩卷黑冲的厚片——看看能不能出影?出什么影?

想到还有位北欧的老专业摄友,曾经一失足把药水都弄反了,整个冲出一卷连豆腐块都没有的片片,我心里反而到释然了许多——这年头,”不可预测“的事忒多了,到处都在发生着……

就在我惆怅的功夫中,挂在楼道灯下的底片也干了,拿起剪刀按照印象中扫描仪底片框的底片数,咔嚓、咔嚓地每四张一剪刀,一共剪下来了4条,拿出底片框一比划,才发现不是6X6,而是4X6,其实剪成3条就可以了,这样可以省去一次装片和好几分钟的扫描时间,这又是“不可预测”的事情。

我满怀不可预测的心情,把片夹放进了扫描仪,预扫了一下一看,灰豆腐块成了黑豆腐块,连个鬼影都没有!

我在屏幕上乱点击着,试图做些设定祈望着好歹出个影,我也好有个说辞,连个影子都没有这可太跌份了!崔健当年唱到:“你要我和他们一样?不能这样。”

“不可预测性”——这,就是胶片的魅力之一。

突然间,“不可预测”又出现了!不知道点到了什么设定键——出影了!

……

不信你看!

1

你看!
.jpg
2

你看!难道真是鬼影!

3

这位是在我们这的一个Bay拍的,显然Moonbay在这里显灵了

4

这是咖啡店

5

当时想试试强逆光的表现,现在也说不清了。

6

注意右下角那神秘的光……

7

又出现了……

8

逆光下的大奔

9

是个Bay吧?

10

Doggy Do Poop Poop

11

Dairy 店门口

12

Ben? Andy?Charley?

13

不经意捕捉的快门

14

打算到这来骑车……

15

数一数,一共16张!一张不少,张张都有影!

16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点了什么键……赞美安拉!

至于这是用什么机子拍的,我还真不好意思说……

大概五六十年前,美国的某个大型百货商,为了促销,送给顾客一个120的相机,后来有人进口在市场上卖,50美分。我不知在哪看来的是台湾生产的,也有一说是香港生产的,不管怎么说都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的,这点是值得自嚎的 —— Diana,多好听的名字……

"相机的左上角(照片右下)有些漏光 —— 你的黑白有的几乎看不到这个光影。大概跟怎么拿也有关系。
这是那位北欧女摄友给我的回信,可以看出她是个理科生。


搂摸真好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