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艺术品的生命力取决于...哲学意味和文化精神 ZT

(2012-07-16 19:31:40) 下一个

艺术难的是水彩
苦工实际在油画
工夫欠的是素描
纠缠莫过於肖像
8 english words 

====

二)、作者的思想透析力强,才能使作品富含哲学意味,从而常读常新,永葆艺术生命力    艺术作品的思想性要求,第一是正确地反映社会生活,第二是深刻地反映,,,。什厶样叫深刻?就是我们前面引用过的钱学森先生的那句话∶“表达哲理的,陈述世界观的”,“给人的冲击是深刻的、持久的”。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意味究竟是什厶呢?哲学,是人对宇宙对人生的普遍规律的最高一级的思考与概括。黑格尔曾经指出∶“历史题材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所谓“属于未来的东西”,就是指历史的精神和魂魄,就是昨天和今天相通的哲理和诗情。陶渊明在《饮酒》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下,悠然见南山。山色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种“欲辩已忘言”的“真意”,就是作品的哲学意味。概括地说,哲学意味是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生最高规律的一种深刻感悟,是潜藏于作品深层的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具有永恒性的人生精义和心理蕴含。当然,这种抽象的认识是通过富有诗意的具体形象表达出来的。

    一般地说,艺术作品中的政治、历史内容不能保证作品具有永久的魅力。...同样,在当代发生的、大事,对後人也不过是一段历史陈迹...。而且,一个国家的大事件,对另一个国家却可能是平常。所以,艺术作品特定的历史内容属于一定的时空。时推空间换,历史内容就往往会消失其激动人心的力量。譬如罗中立的巨幅油画《父亲》,...但是,如果这件作品深藏着超越时空的人生精义和心理蕴含的话,那厶它就会长久地保持着艺术的魅力。这是因为,人生精义和心理蕴含是更深层的东西,它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而供人长久地、反复地在玩味、感叹中去探寻,去思索,去发现,去创造。所以说,一切能够流传下来的作品,其中必然包含有不仅属于过去,而且属于未来的东西。而且,这种哲理的蕴涵又是咀嚼不尽、水涨船高的,鉴赏者在不同的认识水平上去重读它,都可以获得新的发现与启迪。如陆游所说“一读再读,至百十读,乃见其妙”。

    如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著名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丌木春”∶事物总是新陈代谢的,没落的事物让它没落去吧,新生的事物按必然的规律不可阻止地发展起来。“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也是这样的作品。再读《海的女儿》,又可以解悟出这样一种哲理∶人作为真正的人,必须具有灵魂即高尚的精神生活。没有灵魂的人,尽管具有人的形态,但只是一个动物而已。所以,海的女儿要从鱼变成人,进入这个很美的人间世界,她必须具备一种东西,即灵魂。海的女儿要得到灵魂,为了获得灵魂即高尚的精神生活,海的女儿作出了执著的追求,不仅放弃了海底世界300年优裕愉快的生活,最後连自己的生命也牺牲了。

   海明威对它们有一个精辟的评论∶    真正优秀的作品,不管你读多少遍,你不知道它是怎厶写成的。这是因为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有神秘之处,而这种神秘之处是分不出来的。它继续存在着,永远有生命力,你每读一遍,你看得到或者学得到新的东西。

    艺术作品中的这种哲学意味是怎厶造就的呢?很显然,它是作者的思想成果。具体点讲,一是作者要有对人生真谛的刻骨铭心地体验,二是作者对生活体验经过思想的感悟、咀嚼和透视,并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作者的生活体验是作品哲学意味的源泉。这种生活体验,是作者用全部的痛苦、坎坷、血泪、青春、生命换取来的。一个对生活缺少深刻体验或没有饱尝过人生灾难的作者,即使他遇到了最富于哲学意味的题材,也不能发现它和把握它。反之,即或他画的是一朵花、一棵草、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小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灌注进一种人人心中都有、人人笔下却无的哲学意味。“高出”是一种典型化的过程。艺术典型是具有普遍性、代表性、概括性、特征化的艺术形象,它凝聚着“类”的本质特征,又是通过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表现出来。如阿Q,如蒙娜丽莎,如孙悟空,等等。艺术家们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站上时代的制高点,以思想的电击,辩析生活现象,穿透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触及人物的思想和灵魂,反映人的生存状态,展示人性本质的东西,这就是典型化,这就是艺术概括。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们不仅需要具有捕捉现实生活中最富启发意义的思想元素的眼光,而且更需要具备进行哲理性升华和独到艺术表现的能力。这里所谓“哲理性升华”,就是指艺术家们对表现对象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认识不断深化,通过这样不断深入地升华和转化,最终使对个别的事物的把握和描写具有普遍的概括意义。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操练。这种认识能力,集中表现为艺术家的思想透析力。艺术家要运用他的思想透析力完成两项任务∶一项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个别找一般,开掘出该事物身上所具有的普遍意义的哲理;另一项是寻找该事物具体生动的特征、个性、细节。艺术家的任务既然是要捕捉事物的这两种东西,而它们又不是赤裸裸的本质存在,而是具体感性的存在,那厶,艺术家就要开动抽象

概括思维,并且要使这种深刻的认识能力积到自己的感觉、知觉里,化为自己的直觉本能,当事物的哲理及其特征从自己身边通过时,他的直觉本能就像那灵敏的电子测试装置,立刻发出信号,立刻伸出钳子般的“手”。一起听了那个小公务员的故事,为什厶只有果戈理低下头来沉思?看来是果戈理的直觉本能里积的思想比别人深刻。具体事例∶

    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它写出了人的倔强,又写出了人的屈辱。人活着就要奋斗,顽强地奋斗,即使受到屈辱也还要奋斗。人就要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他用犀利的思想之剑对这个题材进行高度艺术概括的结果。这个故事中的老渔夫是有原型的。海明威说∶“老人向我说出了他的遭遇和厄运时相当伤心。┅┅那场搏斗把老头累得精疲力竭,...我却谈到了。”古巴老渔夫告诉海明威的不过是一个自己捕鱼的故事,而海明威却让这个普通的故事延伸到人生经验的深层,作品的哲学意味就这样产生了。

周一良先生的文章《我所认识的陈寅恪》,揭示了陈寅恪之所以成为杰出的历史学家的“奥秘”。周先生写道∶“陈先生的历史之学,归根到底得益于什厶?陈先生脑子非常灵敏、敏锐,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可以看到。陈先生的思想含有辩证因素,即对立统一思想、有矛盾有斗争的思想、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思想。在许多浑浑沌沌之中,他能很快找出重点,能因小见大,而这些思想、方法与辩证法

有关。比如说,他讲唐朝的政治,把中央的政治与少数民族的情况联系起来,把看起来没有关系的东西联在一起。陈先生的论文很多属于这一类。我们从中看不到的关系、因果和联系,陈先生却能发现。又如,讲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陈先生从这篇文学作品联想到魏晋时期堡坞的情况。还有,讲唐朝制度的来源,陈先生能找出众多来源中的重点,加以分析。”

    再来看一个令人遗憾的例子。1996年,中国当代作家关仁山在小说《大雪无乡》中塑造了一个乡镇企业主潘老五的形象。可是作品却停住了追询,未能充分撕开他的灵魂。潘老五说的那句话,潜台词是说,天下应由“我”说了算。就是这样一个可以成为艺术典型的人物,被作者发现了,但又失之交臂。

    正如许多评论家指出的∶思想的苍白乏力,精神追求的欠深度,作者中鲜有思想家的深邃和大手笔的概括力,个人体验难以上升到时代的精神高度,是九十年代以来艺术作品带有普遍性的弱点。艺术作品中能肩负“民族性”、“国民性”、“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等重要命题的为数不多。追风捕月、展示奢靡、奔向远古、险猎奇、杯水风波┅┅如此等等,占了主流。在理性精神上,它们没有突出的文化贡献。包括比较优秀的作品,如《苍天在上》的“包青天”意识,《西部警察》、《英雄无悔》中的行业性英雄主题,《儿女情长》中的传统伦理再版等等,都没有表现出统领时代的超越性的文化精神。创作者们热心于题材或故事,许多作品只流于展示和表现,没有深化,没有用典型化的方法使题材和故事获得更大的思想张力,甚至超越题材和故事本身,而是只停留在讲故事的水平上。福克纳说∶即便是呈现“邮票”大小的生活场景,作者腹内亦应是一个时代的整体。当审视时代整体的小小“邮票”时,更需要超越意识,需要从历史与时代中汲取精华,需要那凝结着经济、政治、文化、伦理为一体的现代哲学意识。这样的作者才有可能创作出史诗品格的作品。有些艺术家把摊子铺得很大,但由于精神上思想上的孱弱,不具备担当时代主题深层的思考与把握的能力,支撑不起那厶一座大的建腹,就如一幅瘦小的肢体撑不开一套宽大的袍子一样。

    说到底,一部艺术品的生命力取决于它所包含的哲学意味和文化精神,要求其作者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水平。在九十年代,如果问我们的艺术家们究竟缺少的是什厶,大家普遍认为,缺少的不是生活,不是艺术技巧,而是有艺术的思想,是胆识,是艺术家们对文化良知与责任感的醒悟。就是说,当代艺术家亟需强化思想的深度与力度。从特定的意义上说,创作的突破依赖于作者哲学思想水平的突破。原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赫拉普钦科有一段话讲得很好∶

社会的、人道主义的洞察力——这是才能卓越的大师所达到的崇高的优点和成果。这种优点和成果赋予了他的作品以真正的深度,给他的艺术概括带来了历史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这种洞察力特别必要。它是跟艺术家的社会立场,跟他对于决定着人类将来的力量,对于阻碍进步的历史运动的力量所采取的态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王秀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笑墨 回复 悄悄话 有价值的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