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1924年,泰戈尔的尴尬访华

(2021-08-19 14:06:57) 下一个

来源:作家文摘 

中国人有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924年这一年,来了一位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但却似乎,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乐。

 

1

 

1924年4月12日上午11点20分,由香港驶来的“热田丸号”客轮,在上海的汇山码头缓缓靠岸。

 

码头上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欢迎的上海文化界人士,足足有600多人,其中包括:徐志摩、瞿菊农、郑振铎等文化界名人,也包括上海文学研究会、上海青年会、江苏省教育会,以及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各大报纸记者。

 

如此大的阵仗,说明搭乘此船前来的人物级别必定不低。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这艘船上,有一个小规模的访华文化代表团,他们是:梵文学者沈谟汉(Kshitimohan Sen)、画家南达拉·波斯(Nandala Bose)、加尔各答史学馆教授卡利达斯·纳格(Kalidas Nag)、社会工作者格林斯(Greenes)

 

当然,这些人都不是主角。

 

真正的主角,是这个小小文化代表团的领头人: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这是泰戈尔第一次应邀到访中国。

 

在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瞬间,泰戈尔是兴奋的——他一直很渴望来中国。

 

只是,他这次的访华之旅,可能和他当初期待的会不太一样。

 

泰戈尔与徐志摩(右四)、张君劢(右三)、郑振铎(右二)等欢迎者合影

 

2

 

泰戈尔期盼来中国很久了。

 

出生于印度婆罗门高种姓家庭的泰戈尔,从小享受着优渥富足的家庭生活,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他在23岁时离开城市去乡下管理祖传的佃户之后,就对贫苦的人民生活有了感同身受的了解,并开始致力于印度民族独立、抵抗英国殖民的运动。

 

同为古老的文明大国,泰戈尔对中国一直充满感情。

 

早在1881年,才20岁的泰戈尔就在《婆罗蒂》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在文中,他公开谴责英国:

 

“英国坐在亚洲最大文明古国的胸脯上,把病菌似的毒品一点一滴地注入它健全的肌体和灵魂,推着它走向死亡。一方面从它那里获取暴利,另一方面让它损失惨重,如此残忍的强盗行径,真是旷古未闻。”

 

年轻时的泰戈尔

 

1913年,凭借自己的作品诗集《吉檀迦利》,52岁的泰戈尔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声名鹊起的泰戈尔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而他对东方文化的捍卫以及颂扬,也开始为更多人所知晓。

 

1916年,泰戈尔受邀访问日本,但他依旧没有忘记中国。访日途中经过香港,在看到中国工人勤劳工作的景象后,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当这样的巨大力量获得现代化交通工具时,也就是一旦掌握了科学时,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它……现在,那些享用着大地财富的国家害怕中国的崛起,妄想推迟这不受他们欢迎的一天的到来。”

 

而即便站在日本的国土上,泰戈尔也并没有给东道主面子。他在日本发表演讲时,公开谴责当时日本侵略山东的行径。

 

同样来自亚洲的文明古国,同样遭受殖民和侵略,同样追求独立和自强,又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样的一个泰戈尔,很容易获得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

 

一开始,也确实是这样的。

 

3

 

对于泰戈尔,中国知识分子曾经非常推崇。

 

先来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

 

陈独秀是第一个将泰戈尔诗集翻译到国内的人,并且也是第一个着重推荐他的人。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前身)上专门撰文,写下这样的文字:

 

“吾愿青年之为托尔斯泰与达噶尔(即泰戈尔)。”

 

当时托尔斯泰早已是世界公认的文坛巨匠,陈独秀把泰戈尔与其并列,可见对他的推崇。当年10月的《青年杂志》1卷2号上,陈独秀又用五言的方式翻译了泰戈尔《吉檀迦利》诗集中的四首诗,并在注释中写道:

 

“达噶尔,印度当代之诗人,提倡东洋之精神文明者,曾受Nobel Peace Prize(陈独秀这里误把泰戈尔所受的诺贝尔文学奖写成“和平奖”,馒头注),驰名欧洲,印度青年尊为先觉,其诗富于宗教哲学之理想。”

 

然后来看郭沫若。

 

1915年,当时还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第一次接触到了泰戈尔诗歌的英译版本,顿时如痴如醉。在他的自传《沫若自传》中曾有这样的话:

 

“不料我在一高预科时无心之间和印度诗人太戈尔(即泰戈尔,馒头注)的作品接近了。……我把来展读时,分外受着清新而恬淡的风味,和向来所读的英诗不同,和中国的旧诗之崇尚格律雕琢也大有区别。从此我便成为了太戈尔的崇拜者,凡是他早期的诗集和戏剧我差不多都是读过的。”

 

郭沫若还翻译了一部《太戈尔诗选》,寄到国内出版社求出版,但因为当时泰戈尔在国内还不算热门,所以吃了闭门羹。但郭沫若还是以此为豪,称“最先对太戈尔接近的,在中国恐怕我是第一个”。

 

郭沫若在日本时的全家福

 

还有茅盾。

 

茅盾堪称是中国国内最早关注和报道泰戈尔的杂志编辑。1921年,他担任《小说月报》主笔时,专门写过一篇《印度文学家太戈尔的行踪》。而在1920年1月,茅盾就翻译了泰戈尔的小说《骷髅》。

 

正是在这批人的翻译、介绍和推崇之下,泰戈尔在中国开始慢慢形成了一股热潮,而“请泰戈尔先生到中国来看一看”这个想法,也正式被提上议程。

 

早在1920年,蔡元培等知识界人士就向泰戈尔发出过邀请,但因为对方事务繁忙而未能成功。1922年,以梁启超的“讲学社”为邀请单位,再一次邀请泰戈尔访华并承诺承担所有费用,这一次泰戈尔答应了,但因为后来身体健康原因,最终推迟到了1924年的4月成行。

 

4月12日那一天,泰戈尔刚刚踏上中国的土地,就情不自禁地说:

 

“朋友们!我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到中国就像回到故乡一样。我始终感觉,印度是中国及其亲近的亲属,中国和印度是极老而又极亲密的兄弟。”

 

这是泰戈尔发自肺腑的话,倒也并不是讨好东道主的客套之言。

 

但是他可能不知道的是,此时的中国,和十年前的中国已经不太一样了。

 

4

 

很快,泰戈尔就感受到了那种异样的氛围。

 

4月20日凌晨2点,在游览了杭州之后,泰戈尔一行在众人陪同下坐船溯长江北上,来到了第一站演讲地——南京。

 

南京原先不是泰戈尔计划停留的城市,但东南大学的校长郭秉文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再三邀请泰戈尔驻足。当时的东南大学是南方唯一一所堪与北大比肩的学校,所以泰戈尔最终答应了。

 

当天下午3点,已经64岁的泰戈尔出现在了东南大学的体育馆内,面对近7000名从各处赶来的听众——期间还差点压垮了体育馆二楼的楼板——侃侃而谈了一个小时。

 

体育馆旧址

 

泰戈尔用的是英语,翻译是徐志摩。在谈话中,泰戈尔特别强调:

 

“今世界障害文化之恶魔势力如猛兽者甚多,排除责任,在于青年,排除方法,不在武器,当以道德势力,精神势力,相团结,发挥伟大之感化力,以贯彻人类和平亲爱之主旨。

 

近世文明,转尚物质,并不为贵,亚洲民族,自具可贵之固有的文明,宜发扬而光大之,运用人类之灵魂,发展其想象力,于一切文化事业,为光明正大之组织,是则中印两国之大幸,抑亦全世界之福也。”

 

泰戈尔这番话的核心有两点:第一,道德和精神是有力的武器;第二,亚洲民族的文明很可贵,要发扬光大。

 

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体育馆内开始有几个学生在人群中散发起了传单,而传单的内容并非对泰戈尔的欢迎,而是对泰戈尔观点的批驳,乃至直接提出了诉求:

 

让这位老人快点回国去吧!

 

这就让演讲场面非常的尴尬。

 

但是,这种尴尬气氛,早在泰戈尔访华之前就开始浓厚起来了。

 

首先对泰戈尔访华提出质疑的,就是当初对泰戈尔“如痴如醉”的郭沫若。

 

1923年10月14日,郭沫若听闻泰戈尔即将受邀访华,就在他与成仿吾、郁达夫一起创办的《创造周报》上撰文,题目为《太戈尔访华之我见》,里面写到:

 

“(泰戈尔的思想是)一种泛神论的思想,他只是把印度的传统精神另外穿了一件西式的衣服。

 

……

 

(泰戈尔)平和的宣传是现世界最大的毒物。平和的宣传只是有产阶级的护符,无产阶级的铁索。”

 

然后是曾一直醉心于翻译和介绍泰戈尔作品的茅盾。

 

针对泰戈尔的访华,茅盾在《国民日报》的副刊《觉悟》上相继发表了两篇署名“雁冰”的文章,一篇是《太戈尔与东方文化》,另一篇是《对于太戈尔的希望》。在后面一篇文章中,他明确写道:

 

“我们决不欢迎高唱东方文化的太戈尔;也不欢迎创造了诗的灵的乐园,让我们的青年到里面去陶醉去瞑想去慰安的太戈尔。”

 

而众多反对声音中,最响亮且最激烈的,恰恰是第一个将泰戈尔的诗翻译到中国的陈独秀。

 

在泰戈尔访华前和访华期间,他相继在《中国青年》《向导》等一系列刊物中发表了20多篇文章,如《太戈尔与东方文化》《太戈尔与梁启超》《诗人却不谈爱情》《太戈尔与金钱主义》等等,不仅批驳太戈尔的观点,还极尽嘲讽之能事,比如他在《天下没有不吃饭的圣人》一文中揶揄:

 

“印度诗圣太戈尔倘没有丰厚的家产和诺贝尔奖金,又如何能见天冥想三小时,到处吟风弄月,只营求心灵生活而不顾虑物质生活?”

 

甚至在太戈尔到北京访问后,陈独秀还直接以一句有侮辱人格嫌疑的话做标题写了一篇文章:《太戈尔是个什么东西》。

 

泰戈尔访华期间,林徽因和徐志摩一直常伴左右

 

不仅仅是这三人,恽代英、吴稚晖、瞿秋白、沈泽民等一大批知识分子,在泰戈尔访华期间,连篇累牍地在各类期刊报纸上发表反对乃至攻击泰戈尔的文章,一时之间,“倒泰”与“捧泰”一路并行,让人摸不着头脑。

 

从热捧到痛贬,这一切的转化,为什么发生得如此之快?

 

5

 

从某种意义上说,泰戈尔确实来得有些“不是时候”。

 

虽然泰戈尔和他的作品在中国曾经受到过热捧,他的印度出身和赞美“东方文明”的观点也颇受中国人认同,但自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民主与科学”席卷中国知识界,面对急需发愤图强改变落后面貌的中国人,单纯讲“精神和道德”——这其实也并非泰戈尔的本意——已不再有广阔市场。

 

尤其是1923年中国知识界爆发的“科玄之争”,更是让泰戈尔的访华处于微妙境地。

 

在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围绕一个“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这个问题,分成了三大派别。

 

第一派是“玄学派”,以梁启超和张君劢为代表,坚持认为人有自由意志,科学只能用来指导物质生活,而哲学才能指导精神生活。

 

张君劢,中国政治家、哲学家,曾留学日本和德国学习政治经济与哲学。回国后推崇唯心主义哲学,被称为“玄学鬼”。

 

第二派是“科学派”,以胡适、吴稚晖为代表,认为这两方面是统一的,科学也可以解决人生观的问题,而哲学不过是空想的“玄学”。

 

两派之外,还有个第三派,那就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的“唯物史观派”,他们认为人生观(也就是精神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决定的,不存在什么“自由意志”。

 

这三派争论的其实就是一个当时困扰中国人的大问题:

 

能救中国的,到底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

 

“玄学派”认为,物质文明属于西方,精神文明属于东方,精神文明要比物质文明更重要,但“科学派”认为应该继续向西方文明学习,而“唯物史观”派认为只有唯物史观是科学真理,才能救中国。

 

“科学派”和“唯物史观派”虽然观点有分歧,但总体都是支持“科学”的,所以经常一起联手对战“玄学派”。

 

把这层关系理顺了,就不难看出:泰戈尔的中国之行为什么会遭遇尴尬了。

 

泰戈尔是“讲学社”出面邀请的,而“讲学社”正是“玄学派”领袖梁启超联合蔡元培、林长民等人成立的——“科学派”和“唯物史观派”自然认为,泰戈尔是“玄学派”请来站台的一杆大旗。

 

而泰戈尔在当时也确实喜欢讲东方文明固有的道德和精神,并呼吁以此来抵御西方物质文明的入侵和破坏,这也很容易让人相信他就是应邀来“助拳”的。更何况,泰戈尔抵达北京后又去了法源寺,还专门拜访了逊帝溥仪,这更让陈独秀等人担心泰戈尔成了“旧文化”的代言人,会助推中国的“倒退”,所以这也是陈独秀急火攻心写出《太戈尔是个什么东西》这篇文章的一个主要动因:

 

“请不必多放莠言乱我思想界!太戈尔!谢谢你罢,中国老少人妖己经多得不得了呵。”

 

泰戈尔访华期间,与辜鸿铭(前排坐者右一)也有过交流

 

但对于在中国发生的这一场思想争辩,泰戈尔在来华前其实并不知晓,他认为自己只是来做一场文化交流之旅,来寻求中国和印度的沟通和交流,所拜访的也只是自己感兴趣的中国文化,却不料身陷这场争论的旋涡之中。

 

从4月12日泰戈尔抵达中国开始,一路北上到达北京,沿途伴随他的当然不乏鲜花和掌声,但也充斥着各种要他回国的传单以及批驳的文章,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在这个过程中,当时中国文坛的另一位“大佬”,最终也参与了进来。

 

6

 

1924年5月7日,是泰戈尔64岁生日的“正日脚”。

 

泰戈尔其时已经到了北京,这场“寿宴”自然由中国人操办。这场宴会极其隆重,京城各路知名文化人士几乎到齐,而其中也有一位“冷眼旁观”的客人:鲁迅。

 

 

胡适作为主持人,以大会主席的身份赠与泰戈尔十几幅中国名画和一件名贵瓷器,并且正式宣布了梁启超为泰戈尔起的中国名字:“竺震旦”——“天竺”是中国对古代印度的称呼,而“震旦”是以前印度对中国的称呼。

 

之后,还上演了泰戈尔的名剧《齐德拉》以示庆贺。

 

在这个过程中,鲁迅一直是以一位旁观者的身份参加,没有过多言语,但却也没有坚持到终场就走了。

 

两年之后,鲁迅在他的《马上日记》中提了一笔:

 

“这两年中,就我所听到的而言,有名的文学家来到中国的有四个。第一个自然是那最有名的泰戈尔即“竺震旦”,可惜被戴印度帽子的震旦人弄得一榻胡涂(“榻”为原字),终于莫名其妙而去。”

 

一句“一榻糊涂”引发不少人的联想,以至于后来有人认为这其实是鲁迅在嫉妒泰戈尔在中国风光无限。

 

但事实上,鲁迅虽然有些观点与泰戈尔确实不同,但总体上对泰戈尔还是保持尊敬的,他所不满的,是他看不惯的那些文人——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也就是“戴印度帽子的震旦人”——对泰戈尔的“造神”运动。

 

这在鲁迅1934年的杂文《骂杀与捧杀》中的一段即可看出:

 

“他到中国来了,开坛讲演,有人给他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林长民,右有徐志摩,各各头戴印度帽。徐诗人开始绍介了:‘纛!叽哩咕噜,白云清风,银磐……当!’说得他好像活神仙一样,于是我们的地上的青年们失望,离开了。

 

神仙和凡人,怎能不离开?但我今年看见他论苏联的文章,自己声明道:‘我是一个英国治下的印度人。’他自己知道得明明白白。大约他到中国来的时候,决不至于还糊涂,如果我们的诗人诸公不将他制成一个活神仙,青年们对于他是不至于如此隔膜的。现在可是老大的晦气……”

 

由此可见,鲁迅当初的那句“一榻糊涂”说的不是泰戈尔,而是他身边的那群人——这与鲁迅向来“不掺和”的性格倒也是相符的。

 

无论是反对还是冷眼,泰戈尔其实多多少少自己也都感受到了。

 

所以,原本他在北京要演讲六场,结果他要求缩减到了三场。原本他在中国计划待更长一段时间,但最终在5月底就选择离开。

 

在离开中国的时候,一直陪伴的林徽因请泰戈尔给自己留一首诗,早就看出徐志摩有情林徽因但后者无意的泰戈尔,写了一首《赠林》:

 

“天空的蔚蓝,

爱上了大地的碧绿。

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

唉!”

 

这首诗泰戈尔虽然影射的是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感情,但用来形容他自己的第一次中国之行,倒也无不可。

 

林徽因和泰戈尔

7

 

1929年,泰戈尔又来了两次中国。

 

3月下旬,泰戈尔去美国讲学,6月中旬,去日本讲学。两次旅程,泰戈尔分别选择在上海逗留了3天和2天。

 

泰戈尔住在徐志摩给他安排的上海四明村公寓里,没有对外公布任何消息,也没有外出,没有讲学,只是谈诗。

 

经历了1924年的中国之行后,这应该是泰戈尔自己要求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