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我们并不比别人特殊,只是恰恰是我们这些人赶上了那个岁月,而被冠以“老三届”的称谓。
个人资料
正文

《我是三好生之四:坐在后排的同学》

(2010-12-01 02:03:56) 下一个

《我是三好生之四:坐在后排的同学》

小学我个子并不高,但是坐在了后排。班里的座位安排的不太和情理,不按高矮大小个,按成绩好坏。成绩好的坐后面,不好的坐前面。老师有他的道理。好的不用怎么管,可差的越不管越往下出溜,到底就无可救药了。安排到前排就座,老师可以盯的紧点儿,还多让他们回答问题。由于老师将精力集中在前边,老师知道坐在后排的在学习上基本不会给她找麻烦,而后排的同学则希望老师不要找我们麻烦。在如此两不希望有麻烦的大前提下,后排的同学可是如在自由世界中。下面就随便介绍一下,当老师讲课时,我们后排都在干什么。

看课外书。从讲台上看,后两排的同学都在认真思考,特别沉重地“思”着,沉的脑袋都耷拉到书桌下面去了。有一次,忘了是上什么课,但我清楚地记得是“沉思”在《西游记》猴哥儿和八戒的对话中。后面那位女生踹我的椅子,干什么,要不是看她是女生,立马回头横她一眼,找骂啊。我没理她,继续西游着,她还踹。怎么着,一而在,再而三的,我急了,转身就要和她理论,头回到一半的时候,定格了,和校长两眼对上了。吓的我愣在那里,好不容易想到,先要消灭证据,马上把西游送到灵山(书桌里),然后才好像脖子落枕一样,慢慢把头扭到前面去。

那次,我坐的地方不好。紧贴着教室后门,学校的门上半截都是玻璃窗,也没窗帘,不提倡保护隐私什么的。就这么让校长抓个现行。那天后来的课上得是提心吊胆的,再也没敢看《西游》。放学后慢慢往家溜达着,想着家长可能已经接到校长的小纸片了。这心里真是: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

没想到,一天过去了,没事;二天过去了,还没事。胸脯也挺起来了。还是得说是“校长肚里能撑船”,大人大量,要不怎么就当校长了呢。

经此事后,我跟猴哥儿、八戒的交流暂停了两周。一直等到调整座位,换到较为安全的地方。

换邮票是后排的高尚活动。我们好几个人都攒邮票玩,但说实话没什么好票。不知怎么搞的,那玩艺儿有瘾。我们几个还特别到东华门的邮票总公司去看“大龙票”。那时一张“龙票”要500人民币!对于我们来讲无疑是天文数字。

传小条是另一开心的事。给隔两三个座位的人写个条,没什么正经事。然后一个递一个的传过去,或叠个小飞机飞过去,但导航问题一直没解决,肯定要偏离航线。要是落到自己弟兄手里还好,有时候在“敌对者”区域迫降,问题就麻烦了。不是下课有一番争执,要不就是到老师的办公室去取纸飞机。

像聊天啊,画画啊,这已经不属于过份行为了。后来升到中学,听一位得过金质奖章的高中生讲,他们在上课时还有玩“盲棋”的,手上拿着书,嘴里嘀咕着“炮三进五”,“车二平四”,猛吧!

教室的后排属自由行动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