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狄在东北:东北人之一

(2008-10-17 21:42:32) 下一个
老狄在东北:东北人之一

  东北人讲话和北京人不同。

  北京人说“拿”,东北人说“qiu(三声)”;北京人说“弄”,东北人说“整”;北京人说“住宿”,东北人说“住许”;北京人说“聊天”,东北人说“唠嗑”;北京人说“地方”,东北人说“旮瘩”;北京人说“来得及”,东北人说“赶趟儿”;北京人说“照直走”,东北人说“捡直”;北京人说“干嘛”,东北人说“干ha(二声)”;北京人形容时间说“这会儿”,东北人形容时间说“这浅儿”;北京人说“瞧你那德性”,东北人说“瞧你那小样儿”;北京人讲话连吃带喝,东北人讲话冲锋陷阵;北京人听东北话全都一个味儿,东北人能分辨出黑吉辽三省的口音。我赶火车怕来不及,东北的列车员异口同声跟我说“赶趟儿”,问路时没少“捡直”。刚进旅店我还是“哥”,临走就成了“大兄弟”。服务员说北京人说话好听,我可没这感觉。小品里听得令人生厌的东北话,在东北实地听来却很自然。加拿大来的大山能够说很多北京方言,可他的腔调里绝没有北京话的味道。我有时也想用东北方言和当地人交流,又怕学得不象被人笑话。  

从新疆大街回火车站,票价1元。我奇怪来时同样的车,同样的路线怎么收我5块5?售票员说那人有病。没想到刚到东北就挨了宰,歌里不是说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吗?这售票员又是咋整的?看来不是我记错了,就是这位多收钱的售票员不是东北人。 

 行前cathy推荐我去找她在哈尔滨的好友李卓宁,我在到达哈市的当天晚上和李见了面,两人就站在车站地下通道入口唠嗑。李是个帅气的小伙儿,方脸膛,大眼睛,透着精神。也好背包,购置了不少装备,虽是初次见面,因为共同的爱好也颇有的可唠。cathy要我把李女朋友的照片带回北京,李说早都是媳妇了(东北话读作“喜妇儿”)。因照片一时没带在身上,就约好次日中午再见。但因次日李工作忙抽不开身,我又急着赶火车,结果没能再见。李很热情,应该是个活雷锋。  

去长春的K40次列车上,曾有位西装革履的男士见我席地而坐,主动送我几张报纸,让我感动得不得了。后来在沈阳故宫,一名游客说与我似曾相识。起初我比较冷淡,并不愿与陌生人搭话。后来他提起在车上送过报纸给我,我才认出他来,并向他道歉和道谢。这位仁兄又是一名活雷锋,我为自己对他的失礼感到愧疚。

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