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酒吧

欣赏你的风采,丰富我的生活, 欢歌飘在网博,笑语留在心田。 架起友谊桥梁,创建幸福乐园。
个人资料
正文

1houkan

(2011-03-05 08:10:53) 下一个

——养生科普书:杨力抗衰老 36 计 (很长,有耐心的就看看)

人为什么会衰老?这是很多人都问我的问题。

生、长、壮、老、已,是世间万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其实,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衰老就已经伴随着我们了。

那么,人到底为什么会衰老呢?对此,我先跟大家讲一下现代医学对衰老原因的观点。

一、现代医学对衰老原因的认识

——人的寿命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为什么父母寿命长,子女的寿命一般也比较长呢?因为人的寿命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人体内存在着寿命钟。按照人体的寿命钟推算,人的寿数应当在100~160岁。

——衰老是氧化太过惹的祸。 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氧化也一样,没有氧化,人就活不了;但是氧化太过,反倒会加速衰老。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自由基太多,引起氧化太过,导致消耗太多能量的缘故,所以说衰老都是自由基惹的祸。

那么,什么是自由基呢?

我们知道细胞内分子、原子、电子都是配对的。而自由基就是不成对的分子、原子及电子。因为它们是单个的,不配对的,所以是游离的、自由的,我们给这些 “单身汉”起了个名字叫自由基。因为是单个的,它们就很不本分,也就是说很不稳定,非常活跃,因为它们要去寻找跟它们配对的一方,所以就经常跟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样就经常引起过度反应而大量耗能,而且还对正常的细胞产生破坏作用,使人体老化。

因此,自由基是导致衰老的一个重大原因。

那么,过度氧化的危害性体现在哪里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现:香蕉在剥了皮后过不了多久就会变黑,马铃薯和苹果在削了皮后一会儿也会变黄、变黑。这都是过度氧化的结果。

人体过度氧化的危害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速衰老、疾病、死亡。第二,导致肿瘤迅速生长。第三,引发炎症、自身免疫反应而使身体健康遭受破坏。第四,产生色素沉着,色斑出现。

——细胞的寿命,决定人的寿命

细胞学家海弗利克研究发现细胞分裂存在着极限,就是说细胞分裂是有限的,人的细胞平均分裂56次就停止了。所以寿命的长短又取决于细胞分裂次数的多少。

既然人的细胞分裂次数在56次左右,每次分裂的周期是2 ? 4年,所以人的寿命应是130岁左右。

人的身体由上亿个细胞组成,随着年龄的增加,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人体内的细胞的数目就会不断地减少,人的寿命也就在逐渐衰减。就是说,只要专门化细胞分裂接近终点,整体衰老便宣告来临,这就是细胞衰老说。

此外,细胞的间隙被代谢废物充填也会导致细胞衰老;细胞突变,染色体畸变也会诱发衰老,常见原因包括电离辐射、放射线危害等。

——脑衰则全身衰。我们都知道,受到精神打击的人,会突然衰老下去,说明大脑中枢对衰老有着巨大的影响。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因此,有学者认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在衰老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有的人在相濡以沫的老伴去世后,不久,也会悄然而去,这就是衰老受中枢神经影响的典型例子。

——生命的衰老源于蛋白质的老化。生命是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生命产生于蛋白质,因此生命的衰老也根源于蛋白质的老化。蛋白质老化引起衰老的可能途径有:

第一,蛋白质合成出现差错,主要是氨基酸排列错乱,导致异常蛋白质的堆积,阻碍了正常细胞的活动因而导致衰老。

第二,核蛋白老化,对基因的活性失控,从而导致基因被激活,使生命很快被消耗,从而加速生命的老化。

第三,异常基因导致蛋白质合成障碍,从而引起衰老。

——内分泌系统功能减退引起衰老。有学者认为性腺、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等功能的减退,会诱导人体迅速衰老。比如说有甲状腺疾病的病人就很容易出现早衰。近年来,因胸腺萎缩而促使衰老加剧的观点,也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们的注意。

——微循环障碍导致衰老。因为微循环系统是生命代谢的交换场所,也可以说是生命代谢的一个大市场,这个市场很庞大,潜在力也很巨大。

人体中毛细血管的总长度可达10万公里,占全身血管总长度的90%以上。但平均只有20%是开放的,说明微循环的储备力量是很强的。按理说,有了这么可观的储备,人体是不容易衰老的。

但是,由于人体大量代谢废物的沉积和病理性代谢渣滓的黏着,破坏了许多微血管系统,从而导致血管的管腔狭窄,甚至封闭,导致微循环、循环发生障碍,使生命代谢的交换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导致了细胞的衰老。

——自体中毒导致衰老。人体是一个生物体,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如果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出,堆积于体内,日久易形成慢性中毒。肝是人体的“解毒工厂”,如果肝的解毒能力一旦减弱,人体就会慢性中毒,那么衰老也就开始了。肾是人体的排泄器官,肾功能有问题,有毒废物不能正常排出,也很容易引起人体自我中毒而导致早衰。肠道系统是另一个产生自体中毒的主要场所,肠道功能不良的人,比如长期便秘的人很容易产生自体中毒。

——营养不良导致衰老。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当然就会早衰了!

比如说:第一,长期缺乏氨基酸:氨基酸是细胞代谢必需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缺乏使细胞营养不良,从而促进衰老的发生。

第二,长期缺乏维生素:多种维生素无论是A族、B族、C族、D族、E族……都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缺乏则易加速细胞衰老而早衰。

第三,长期缺乏各种元素:组成人体的元素计有18种,其中碳、氢、氧、氮、钙、磷6种元素在人体中占99%,称为常量元素;其余的12种元素如钾、钠、氯、镁、铁、锌等总共不过1%,称为微量元素。这12种微量元素虽然分量极少,但缺一不可。它们凭借参与机体内复杂的生理过程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长期缺乏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导致衰老的加速。

——蛋白质合成差错。指细胞内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核酸的密码出现错误,从而出现“走样”,形成了细胞老化,因为要有一次错误,就会一错再错,终致不可收拾,从而引发衰老。

下面,我讲一下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二、中医学对衰老原因的认识。中医对衰老原因的认识有四大观点:

——肾虚衰老说。衰老因于肾虚,这是《黄帝内经》的观点。《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长、壮、老、已与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从而认为导致衰老的根本原因在于肾的虚衰。肾虚分为肾阴虚、肾阳虚两大类。肾阴虚和肾阳虚都可导致衰老,而肾阳虚更易引起衰老。因为肾是先天之本,五脏之本,所以《黄帝内经》认为肾虚是导致衰老的主要根源。

——脏虚衰老说。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功能衰退都易导致衰老。《黄帝内经》认为40岁以后,每隔10年,将有一脏的脏气衰老,如50岁肝始衰,60岁心始衰,80岁肺始衰等。除肾虚是引起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外,脾虚是导致人体衰老的又一主要根源,因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是气血虚的主要根源,所以保护脾胃也是抗衰老的一项重要措施。

——阴阳失调衰老说。《周易》认为阴阳相互作用是万事万物运动的根本,八卦和太极图都表明,阴阳运动维持着动态的相对平衡,正常的平衡被破坏就会遭致精气神失调而产生衰老。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是万物生杀的根本(“阴阳者,生杀之本始”),并认为阴阳是生命的根本(“生之本,本于阴阳”)。

所以阴阳平衡则健康长寿,阴阳失衡则生病衰老。

——气血虚衰老说。中医认为气血充足则健康长寿,气血虚则生病、衰老,因为气血是精气神的根本,五脏六腑之源。气血虚衰必然导致五脏六腑功能衰减而出现衰老,所以中医十分注重气血的保养。其中,血虚更易导致衰老,因为血是气的根源。气血俱虚之人,衰老的进程必然会加速。尤其是血瘀导致的血虚之人,衰老的进程更是难以逆转的。

人为什么会衰老?

女子形体衰老的先兆

——面衰。女子形体衰老首先表现在面部。《黄帝内经》认为,女子的衰老普遍比男子早5年,从35岁开始,女子的形体衰老就会表现在面部:“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阳明经脉是多气多血之经脉,女子由于经、带、胎、产的原因,气血的亏虚比较明显,所以衰老先见于阳明经脉,而足阳明经脉的循行路线是经过面部的,所以女子衰老先兆多先见于面部。

为什么要看面色呢?因为人的面色是内在脏腑功能状况的反映,所以看面色可以了解人体脏腑的盛衰。

正常的中国人面色是什么样的呢?

黄中透红,明亮润泽。不过人的面色也会因每个人体质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木型人面色偏青,火型人面色偏赤,土型人面色偏黄,金型人面色偏白,水型人面色偏黑。另外,面色也会随四季有所变化:如春天属木,人的面色偏青;夏天属火,人的面色偏红;长夏属土,人的面色偏黄;秋天属金,人的面色偏白;冬天属水,人的面色偏黑。

各种异常的面色又代表了什么呢?

面青:多有寒,或有瘀;

面黄:多为虚证或湿证;

面白:多是虚证或寒证;

面黑:多为肾虚或寒证;

面赤:常见于热证。

当然,望色,还必须与切脉和舌诊结合起来看。

——眼花。这是女子衰老的又一先兆,因为女子以血为本,故最易耗伤肝血,肝藏血,目为肝之外窍,所以眼睛开始发花常常是女子开始衰老的明显征兆之一。

男子形体衰老的先兆

肾气衰,是男子衰老的开始,因为男子衰老的生理特点是以精的亏耗为重,肾藏精,精损则伤肾之故。主要表现是四十岁以后,性事能力开始减弱,如《黄帝内经》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男子衰老先兆起于下,因男子以精为根,男先衰于肾。女子衰老先兆起于上,因女子以血为本,女先衰于肝。

五脏衰老的先兆

《黄帝内经》认为,五脏衰老的先后次序,是与五脏相生关系一致的。肾衰→肝衰→心衰→脾衰→肺衰,又到肾衰,最后以肾竭告终。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肾竭则生机必将泯灭。

《黄帝内经》记载:40岁: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斑白。50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60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70岁:脾气虚,皮肤枯。80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90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肾衰先兆。发落齿摇,耳聋腰酸,为肾衰先兆,因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开窍于耳,腰为肾之府,发为肾之华的缘故。

——肺衰先兆。涕出皮皱,为肺衰先兆。因为鼻为肺窍,肺虚则涕泪俱出,肺主皮毛,肺衰则皮毛坏。

——脾衰先兆。唇萎肉脱为脾衰先兆,因为唇为脾之外华。脾开窍于口,故脾衰则表现口唇萎缩。

——肝衰先兆。眼花爪枯为肝衰先兆,因为目为肝之窍,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又爪为肝之外华,故肝的衰老先兆为眼花爪枯。

——心衰先兆。舌萎脉露为心衰先兆,因为舌为心之苗,故心衰则舌不灵。心主血脉,故心衰则脉道不利,致脉络外露而青筋明显。

九窍衰老的先兆

九窍包括眼(肝之窍)、耳及前后二阴(肾之窍)、鼻(肺之窍)、口(脾之窍)。

九窍衰老先兆常出现于形衰之后,九窍衰老先兆的出现,提示人体的衰老已在形衰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九窍衰老也常为五脏神衰的先兆,如心气衰则舌不利,常常是心神衰弱、神离魂散的前兆。

九窍衰老的特征是九窍不利。因为九窍皆归属于五脏,根据中医的脏象理论,脏藏于内,象见于外。所以五脏衰老必见于五脏之外窍。

目为肝之窍:肝气衰,先见视力减退(目不明);

口为脾之窍:脾气衰,先见口淡纳呆,味觉减退;

鼻为肺之窍:肺气衰,先见涕泪俱出,嗅觉减退;

耳及前后二阴为肾之窍:肾气衰,先见耳聋,听力减退,二便不利。

神衰的先兆

——神衰的严重性。神衰是形衰的继续,也是五脏衰老的进一步发展,衰老一旦发展为神衰,则标志着衰老已进入不可逆转的阶段。所以,我们一定要特别关注神衰。

——五脏神衰的征兆

心神衰:心藏神,心神衰老的主要表现是思维开始混乱。所谓“魂魄散,志意乱”。

肝神衰:肝藏魂,肝神衰老的主要表现是丧失了决断的能力。因为胆言决断,肝胆神衰则魂游无断,无法判断事物了。

脾神衰:脾藏意,脾神衰则无主意。

肺神衰:肺藏魄,肺神衰则神恍而“言善误”。

肾神衰:肾藏志,肾神衰则精神乱,志意散。又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故脑衰也是肾衰的重要早期表现。

形衰与神衰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形神统一体,因此,衰老虽然是一个由形衰到神衰的发展过程,形衰先兆虽然较先出现,但在形衰先兆出现的同时,神衰实际已经潜在地进展着,因此,在形衰外露时,尤应警惕神衰的潜在发展。

衰老和死亡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延缓衰老、推迟衰老的来临,尤其是截断病理衰老的恶性进展还是应该,而且是可以做到的。

一般而言,生理性衰老是缓慢的、退行性的,而病理性衰老则是一种进行性的、不可逆性的恶性循环。

防止心理衰老

“哀莫大于心死”,心理衰老对病理衰老有着恶性反馈作用。

病理性衰老是诱发和导致心理衰老的重要原因,而心理衰老又会加重和加速病理衰老的进程,二者往往形成恶性因果循环,加速了衰老的进展。

俗话说,人老心不老,防止心理衰老是阻遏病理衰老的重要环节。

那么,怎样才能防止心理衰老呢?

——调神。调神就是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维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的悲伤,避免长期精神压抑,因为只有纠正心理失衡,才能维持生理平衡。七情失衡(喜、怒、忧、思、悲、惊、恐)往往造成对五脏的伤害,如怒伤肝、恐伤肾、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等。

——健康自信。要有充分的自信心,才能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克服心理障碍,防止心理衰老。

加强肾精的储备。肾精的耗损是早衰的根源。因此,保护肾精,加强肾精的储备是延缓衰老的第一要义。

肾精是五脏六腑精气的根本。肾精的耗损影响着整个人体。有人做过估测,即夫妻双方性生活一次,其心率加速,呼吸增快,气血大动,所消耗的能量相当于一昼夜家用电器包括空调、电冰箱、电视机、电灯……消耗的总和。可见性生活虽然是一种生理行为,但对人体能量的消耗实在是惊人的,亦说明节欲保精是何等的重要!可见男子早衰责之于肾精的亏耗,实在是有道理的。

肾气的盛衰还关系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储备,而内分泌的损耗,如同灯油耗尽,生机将尽。所以,保护肾精,加强肾精的储备实属防止早衰的重中之重。

减少人体废物的堆积。必要的营养和能量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但贪食肥甘,使人体营养的储备量超负荷,无疑会加重整个生命的负荷,尤其会加重心肺的负担。

摄入量过多,与排出量不能平衡,过多的废物堆积,填塞了细胞空间,从而阻碍了生命活动的进行而导致衰老。

因此,适当的饥饿以减少废物的堆积,是调整出入平衡的有效措施。控制饮食就是减少废物堆积的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

三千年前,人们就在问:人是怎么来的?

那时,西方人坚信是上帝制造了人,而东方的《周易》却说:不!

那么,《周易》是怎样认为的?

《周易》说:人是由天地气化而生的,所谓“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就是说,大自然中存在着一种原生态的气,叫氤氲之气,这种气开始叫太虚,太虚发展为太极,太极包含阴阳两种状态的气,相互作用便产生人体。正如《周易》所说:“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周易》的这一句话从此开创了阴阳与生命关系的新纪元。阴阳自始至终伴随着生命,人的生长、衰老、死亡无不与阴阳紧密相关。

什么是“阴阳合德”?《周易》说就是男女交媾产生人,难怪郭沫若说《周易》阳爻“—”,阴爻“- -”,就是代表男根和女阴,八卦就是指八种交媾动作。

这说明三千年前的《周易》就坚信人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鬼神产生的,而是由大自然的阴阳气化产生的,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唯物观!

这里,我想起了一个著名的命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周易》指出,太虚氤氲之气,就是最原始的“蛋”,这个蛋的阴阳之气相互作用产生了生物,包括人,也包括鸡、羊、狗……

所以,《周易》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这就叫阴阳气化,《周易》用太极图高度浓缩了这一规律。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运动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运动。对此,《周易》有一句千古名言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阴阳的运动。这一规律是事物运动的主规律。

也许有人又要问我:那什么是阴阳?

问到要害处了!首先,阴阳不是迷信,而是哲理。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阴阳之间不是孤立的、割裂的、静止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运动着的。

阳:代表向阳的、光明的、温热的、高凸的。阴:代表背阳的、晦暗的、寒冷的、低凹的。

这样我们就可知道:日为阳、月为阴,昼为阳、夜为阴,天为阳、地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

以人体而言:头为阳、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五脏为阳、六腑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对阴阳的划分,无论客观或微观,宇宙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大到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小到人体内的细胞……

到此,你也许会说,我知道什么是阴阳了,我想再听听阴阳之间的关系。

我举几对最简单的阴阳例子来讲这个问题。

第一,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高凸为阳、低凹为阴,夏天为阳、冬天为阴,说明阴阳是相对立的。

第二,一天之中,白昼过后是黑夜,黑夜过去天又明。一年之中,从春分开始阳渐长,阴渐消,春夏是阳渐长而阴渐消,秋冬则是阴渐长阳渐消,说明阴阳又是相统一的。

《周易》杰出的整体养生观。整体养生观是《周易》宝贵理念。

我举一个例子。一天,我和来自西方国家的一位留学生一起吃饭,他问我:“杨教授,体虚吃什么最补?”我说:“用整只鸡去除肠子之外,包括五脏炖2个小时后吃,这样就可以补气。”

他说:“在我们西方国家,吃一只鸡腿就行,主要是补蛋白质。”

我说:“你们补蛋白质的效果不如我补气的效果好。”“老师,您有科学根据吗?显微镜下只看得见蛋白质而看不见气。”

我说:“不错,显微镜下是看不见气,但是我们可以用客观指标来判断是你们西方局部补的效果好,还是东方《周易》整体补的效果好。”

“怎么看呢?”

我说:“可以用几只鸡腿的浓缩汁和整只鸡的浓缩汁分别去喂小白鼠,经过一段时间,然后检测它们的血象、骨髓象等,就可看出是东方的方法效果好,还是西方的方法效果好。”

结果证实了我的观点,这就是整体观。

太极生命钟提示我们:衰老开始于阳极期

对于衰老开始的时间,大约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与生俱来。第二,认为从性成熟期开始。第三,认为生长期一结束,衰老即告开始。

这些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人的生死过程也是阴阳消长的过程,因为生为阳,死为阴,所以人的生命过程也就是太极阴阳消长、转化的过程,太极图是最好的概括。

我们先来看一下太极生命钟图示:

太极生命钟提示我们:根据太极生命钟理论,阳极而阴生,提示衰老开始于阳极,也就是太极图的午时。从后天八卦而言,离卦为阳之极,阳极则阴生,故《周易》说:“日昃之离”,也就是说,太阳偏衰,阳气已开始登极而衰。

第一,阳极而阴长,就是说阳极才开始长阴气,也即阳极期才开始衰老。每一个物种都有固定的寿命钟。人生如同一个太极钟,也如同一个八卦钟。太极钟的规律是,寿命钟越长则阳极越远,衰老也开始越晚。

第二,阳极期应该是什么年龄?人的阳极期,应该取决于寿命钟的长短。100岁的寿命钟,阳极期应为50岁。120岁的寿命钟,阳极期应为60岁。160岁的寿命钟,阳极期应为80岁。

第三,按照太极生命钟理论,阳极开始衰老,因为阳极而阴长,那么开始衰老的年龄就应该是50、60、80岁。80岁才开始衰老,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理论。按照《周易》这一理论,那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理直气壮地至少活过80岁。

第四,衰老并非是匀速的。就是说,衰老从阳极阶段开始,也即从50、60、80岁开始衰老,但也只是缓慢衰老,因为从午时到酉时阶段,虽然阳已渐消,阴已渐长,但占优势的还是阳气,只有到酉时以后,阳气才处于劣势。于是从酉时开始,衰老的进程大大提速。到子时阳气已无,于是生命也就终止了。

太极生命钟提示我们:保护阳气是抗衰老的重大原则

——为什么要保护阳气?

太极生命钟提示了阳气的盛衰是生命存亡的重大因素,其规律是:阳长阴消及阴长阳消。

如果人的寿命为一整天。那么,子时至卯时,是阳长阴消阶段,阳气渐长、阴气渐消,阳气生长很快,于是人体的生机也逐渐旺盛,阳气渐盛。

卯时到午时,阳气渐处优势,阴气已趋劣势,人体以阳气为主,生长渐趋均衡。

到了午时,是阳气登极阶段,生命活动也处于鼎盛时期。

午时至酉时,阳盛极而衰,阳极而阴长,阳渐消而阴渐长,衰老逐渐来临,但阳气尚处优势,衰老缓慢发生。

酉到子时,阳气迅速衰落,阴气渐处优势,衰老大踏步而至。

子时,阳气消亡,生命终止。

阳气的盛衰存亡与生命活动的强弱有着重大的关系,这也启示我们,保护阳气是抗衰老的重大原则。

——如何保护阳气?

第一,保护阳气,首先要保护肾气。因为肾气是人体阳气的来源,命门是生命的火种,阳气之根在肾,所以要保护肾气。冬天尤其要护腰,因为命门在腰部,所以衣服要穿暖。寒从下袭,足部不能受寒。得了肾病要即时就医治疗,关于肾的养生见第10计所述。

第二,日常起居做到以下几点。不做过分激烈运动,以免损耗阳气;不过劳,以免伤害阳气;不大量出汗,以免过度损耗阳气;不吃过寒性的食物、药物,以免损伤阳气。

推迟阳极期的到来就可以延缓衰老。由于衰老起始于阳极,所以,只要延长阳极期以前的任何阶段,使阳极盛期推迟,就可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这是太极生命钟给我们的重大启示。

那么,该如何有效推迟阳极期的到来呢?

第一,延缓性成熟期的到来。青少年阶段要把重心放在大脑的发育上,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大脑的开发方面,防止早恋、早婚、早育,这样性成熟期推迟了,阳极期也会随之推迟,那么衰老的进程必将得到有效的延缓。所以青少年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

第二,中年以前,要注意不能过用阳气,否则会促使细胞分裂加速,导致阳极期提早到来,那么衰老也就会接踵而至。如过度操劳,长期超负荷劳动,工作过度紧张,早婚、早育,皆可导致早衰的来临。

第三,老年人要注意呵护阳气。老年人,尤其在六七十岁(相当于一日之中的酉时)以后,阳气衰减,渐处劣势,就更应注意保护阳气,否则衰老会大踏步而来。

《周易》启示了阳气在生命过程中重大意义,阳气的盛衰有无关系着我们的生死存亡,所以保护阳气,成了《周易》抗衰老的第一启示。

《黄帝内经》四长寿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长寿方法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开篇第一章“上古天真论篇”中,论述了四种长寿之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养生长寿之道。

真人:善于“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即善于把握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进行养生的真人,其寿命可与天地齐(即所谓“寿敝天地”)。

至人:善于“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就是说能把养生与阴阳的变化相合,顺应时令往来的至人,寿命都很高(所谓“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

圣人:善于“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指能顺应天地正气养生,而避其非时邪气的人都可活到百岁(所谓“亦可以百数”)。

贤人:善于“法则天地,象似日月”,就是说能按天地四时变化、日月盈亏养生者,都可尽其天寿(所谓“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就是说,凡是能顺应天时地宜养生的,便可长寿延年。因为《黄帝内经》强调生命本来就是源于天地的。所谓“人生于地,是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就是因为能顺时养生,所以都长寿。

《黄帝内经》突出四季养生对延年长寿的意义。四季养生是《黄帝内经》顺时养生的精髓。

《黄帝内经》认为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也就是说,四时阴阳变化,产生的阴阳气化的交替,是生命活动的本质。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对四季养生精髓的提炼。由于一年之内,春夏阳长阴消,以阳为主,所以春夏应养阳;秋冬阴长阳消,以阴为主,所以秋冬应养阴。

四季养生的具体方法可参见拙著《杨力四季养生谈》。

《黄帝内经》对抗衰老的认识

——强调人可活到百岁。还是在《黄帝内经》开篇的“上古天真论篇”中,明确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提出早衰的原因。第一,饮食不节——“以酒为浆”,恣食过饱,损伤脾胃。第二,酒色太过——“醉以入房”,伤精竭液。第三,起居不节——“以妄为常”,损伤形神。第四,情志不节——“不时御神”、“务快其心”,损伤心神。第五,劳作太过——“不知持满”,损伤形神。

以上各种因素会导致真气的耗散,“……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

——提出抗衰老的五大原则

第一,四季养生:“法于阴阳”——不违背天时气候。

第二,导引吐纳:“和于术数”——运动锻炼。

第三,饮食养生:“食饮有节”——不过饥过饱。

第四,起居养生:“起居有常”——睡眠有规律。

第五,劳作养生:“不妄作劳”——工作不过度。

总之,《黄帝内经》指出:形与神俱,可以活到百岁。

——提出导引吐纳的抗衰老方法

导引吐纳起源于我国中原一带。《黄帝内经》认为,中原地带地平而湿,老百姓不好锻炼,病多痿、厥、寒、热,治疗方法宜导引按矫:即导引和按摩。

此外,提出了可以延年益寿的导引方法:肾有久病的,寅时(3~5点)面南,宁心调息,然后,闭气不息七遍,伸长脖子做吞咽动作,七遍,最后吞咽津液数次。

——认为衰老与五脏虚衰密切相关。《黄帝内经》认为,心、肺、肝、脾、肾五脏虚衰与人的衰老密切相关。

心:是人体的领导者(“心者,君主之官”),心的调控功能衰退,生命就会出现失控,出现衰老。心主管人体的血脉(“心主血脉”),心气虚则血脉运行无力,身体得不到濡养就容易衰老;心又主宰人体的精神活动(“心藏神”),所以如果心神失调,就会导致神衰,神衰又易引起形衰,所以心神对人的衰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心气虚的人老得快,就是这个原因。

肺:主管人体的气(“肺主气”),担负着人体氧气的输送和供应。肺气足则生机旺盛,肺气虚则气的输送无力,人体就不能气化,就会缺氧。肺对人的五脏活动起调节作用(“肺主治节”),如果调节失灵,就易引发早衰到来。

脾:承担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负责人体的营养(“后天之本”),脾衰则营养不良,就会导致早衰。脾的营养功能正常与否又叫胃气的存亡,这就是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衰老死亡。有脾胃病的人消瘦而老得快,就是这个原因。

肝:肝主生气(“主升发”),人有无生气,取决于肝气是否充旺。所以肝虚的人,萎靡不振,早衰来临。肝有调节、疏泄气血的作用(“主疏泄”),肝虚就会导致气血拂郁,就会影响气血功能从而导致衰老。

所以,五脏的虚衰与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什么叫身心健康?

大家是否已经注意到,见诸报端的中外寿星几乎都保持着良好的心态。身心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及心理健康,以及对社会适应良好。

所以,身心健康是生理、心理及社会三者的良好结合。

中医认为形神合一才是完美的健康。形,就是形体、肉体;神,就是精神。只有形体健康与精神健康的结合才是标准的身心健康。

影响身心健康的因素

——七情过激是影响身心健康的元凶。七情是什么?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情绪。七情过度就会伤害我们的五脏:喜伤心,悲伤肺,怒伤肝,忧思伤脾,惊恐伤肾。

——气候异常是影响身心健康的因素之一。“天人合一”是中医养生的核心,所以气候不正常往往影响我们的心情,如阴霾天容易令人心情压抑,大风天易令人出现热燥,过分炎热的天气会使人易怒,深秋落叶容易使人伤感等。

——心理不平衡是影响身心健康的因素之二。由于心理对人的身心有密切关系,所以调整心态之后保持心态平衡十分重要,有些人心胸狭窄,好妒忌别人,看见别人比自己强,心里就不平衡,这样就容易影响自己的身心,所以胸襟一定要开阔。

——精神高压是影响身心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现在是竞争的时代,快节奏的时代,所以人的精神压力很大,尤其是中年人,社会责任、家庭责任都很重,往往不堪重负,很容易摧垮身心健康。

——不良环境是影响身心健康的无形杀手。环境污染,包括噪声,电磁波,空气污染,室内外装修……,都会影响我们的身心,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和身体的不适。

怎样保护身心健康?

——树立积极上进的人生观。一个人活着不是只为自己,还要为国家,为民族,为大多数人活着,这样才有积极上进的人生观,也才会站得高,看得远,才会有宽广的胸怀,也才能有良好的身心健康。

——要有良好的道德。孔子说“仁者寿”,就是告诫我们要有良好的道德,才能长寿。

我们还要记住孔子的这句话:“仁者爱人”,要多关爱他人。

——善于缓压减负。要学会自我放松,自我减压。避免身心的超负荷运转。有伤心的事可以找自己信得过的人倾诉,不可闷在心里。

——要创建和谐的周边环境。同事之间,发生矛盾就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家庭之间,只要能做到孝敬老人,关爱子女,夫妻恩爱,不要第三者插足,那就不会有什么不愉快的事。邻里之间,只要记住“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就行。

——吃好、睡好、休息好。躯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只有做到吃好、睡好、休息好,躯体才能健康。有了躯体健康的基础才能有身心健康。

——要保持乐观的好心情。要多笑: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要知足:知足者常乐。要心宽:心胸要宽广,多与人为善。要多想美好的事,少回忆不愉快的事。以情制情:如喜胜悲,恐胜喜。

——家庭要和睦。把快乐与家人共享,切忌把外面的烦恼带回家中。

——多参加社会活动。少孤独,多和人交往,多参加社会活动,脸上要常挂着笑容。

——更年期要宽容。男女更年期一定要平缓情绪,做到宽容待己待人。

——退休后要调整心态。退休后,要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职位的落差,可以寄情于山水,多享受天伦之乐。

——防止过度氧化。衰老是一个复杂、综合的机制,至今尚无单一的、有效的抗衰老药,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延缓衰老和阻断病理性衰老。防止过度氧化的具体意义在于减少机体消耗量,减少自由基的产生。

那么如何防止过度氧化?

——“避免五个过度”

第一,避免劳累(工作)过度。

第二,避免运动(剧烈运动)过度。过度运动的危害是导致人体氧化太过,消耗太多,从而加速衰老。所以锻炼身体应适量,切忌过度,工作也不应太累,太超负荷。

第三,避免兴奋过度。情绪激动时,氧化加快,心跳、呼吸加强,这样就会加大消耗。

第四,避免营养过度。也就是食物不要吃得太精、太细。

第五,避免纵欲过度。性行为是一种较强的氧化过程,而且强度越大,氧化越激烈,消耗也就越大。

——西药方。第一,抗氧化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其主要作用是清除细胞内的自由基,从而抑制过度氧化。第二,维生素E,是扫除自由基的清洁员。维生素E也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能有效地抑制过度氧化。第三,维生素C,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

——抗氧化食物。第一,谷物、果仁、胡萝卜。第二,含锡、锌的有机物食品。第三,牡蛎、贝类、蘑菇、大蒜、芝麻、芦笋……第四,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食品及鱼肝油。

要提醒读者的是,抗氧化不能太过,若过分阻止细胞氧化,又会导致不平衡,就像“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样,也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减慢血管老化。血管老化可以导致冠心病、肾病及高血压等,因此抗衰老就要减慢血管老化。

——防止动脉硬化。膳食总热量不能过高,体重不能超标。身高(cm)-110=标准体重(kg),健康腰围的最大限度为男子2尺7,女子2尺4。

第一,低脂饮食: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动物性脂肪不超过10%)。

第二,低胆固醇:每天摄入胆固醇以300毫克以内为宜,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如:蛋黄、动物内脏、墨鱼、鱼子、蟹黄等。

第三,多吃低脂食品如豆制品、植物油。

第四,降血脂食品:绿茶、荞麦、燕麦、玉米、蔬菜、水果、大蒜。

第五,降血脂药物:泽泻、首乌、山楂、三七、灵芝、决明子、冬虫夏草等中药以及烟酸类、维生素C、抗凝血类的阿司匹林等西药降血脂类药。

第六,红色食品:山楂、西红柿、红色桃子等。

避免器官老化。出现一个或多个器官老化,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抗衰老就要防止器官衰竭,尤其要防止脑衰,脑衰则可导致全身迅速衰老。具体的防范方法:第一,避免过度使用器官。第二,避免过度运动。第三,避免久病,若久病必须治疗。

防止细胞老化。第一,避免营养不良。第二,避免加速细胞分裂,如过度兴奋、过度运动、过度氧化。第三,避免细胞能量枯竭。

减慢人体自我中毒。人体在不断地进行产毒和排毒,一旦排毒跟不上,就易形成慢性自我中毒,这是导致衰老的一大因素。肝是解毒的器官,肾是排毒的器官,因此,要避免肝肾的衰竭。另外,要及时治疗慢性炎症,因为慢性炎症病灶是内毒素产生的主要来源。

保护内分泌功能。内分泌疾病易导致内分泌衰竭引起激素降低而引起早衰,所以防早衰要保护内分泌系统。

第一,要积极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第二,积极治疗结核病,以免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减退。

第三,病毒性甲状腺炎要积极治疗。

避免精神衰老

——防止心理衰老。防止心理衰老是对抗生理衰老的前提。心情好是避免衰老的重要因素;要树立抗衰老的自信心;防止精神疾患。

——避免抑郁。世界上有不少人是因抑郁而死,所以抑郁是引起心理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防止的办法是:

第一,积极治疗抑郁症:有生物学基础的抑郁症是病,要早期治疗,以免引起早衰及自杀。

第二,日常生活中要精神愉快,避免抑郁。

第三,多参加集体活动,有心事要去进行心理疏导,不可闷在心里。

——多运动,多旅游。多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舒畅情怀。

避免基因突变。不良因素可以导致基因突变,引起早衰、癌症和疾病,防止的办法是:

——避免辐射污染。第一,避免电磁污染,注意微波炉、电磁炉的操作防护。第二,避免建筑、建材污染。主要是甲醛、苯、酚、氯乙烯等,都是无形杀手。第三,避免化学品污染。要注意避免洗涤剂、杀虫剂、消毒剂直接接触皮肤。

——避免饮食污染。第一,不吃霉变食物。第二,不吃变质的食物。第三,少吃含亚硝胺食品,如未腌透的腌菜、咸肉。第四,少吃含多环芳烃类食品如熏、烤、油炸食品。第五,少喝老化水、死水、久沸水。第六,少吃高温烹制的食品。第七,少用铝制炊具,保护大脑。

减少生命垃圾堆积。生命垃圾不能排除,逐渐占据了人体的空间,阻碍了生命活动正常进行,避免的办法是:

——通便法。就是要多吃富含纤维素菜蔬,如各种萝卜,多做腹部运动,清晨足大肠经“值班”时(卯时5~7点)就应喝一杯温开水,定时大便排毒。

——利尿法。就是要会喝水,至少要会喝空腹水,就是清晨起床喝一杯,下午酉时(15~17点)肾经“值班”时,喝一杯水清“洗肾”,利小便,晚上睡前再饮一杯水,就是说一天至少三杯空腹水帮助利尿,排出尿毒。

——呼吸法。就是清晨要到室外做深呼吸以吐故纳新,排除气浊。

——汗排法。就是要多运动,通过出汗排除毒素。或喝热汤、热粥以出汗排毒。

——解毒法。就是要多吃生姜、绿豆、绿茶、豆浆、黑木耳等解毒。

——化瘀法。就是要常吃红色食品如山楂、红心桃子、红瓤西瓜、红心萝卜、生三七、丹参、喝红葡萄酒等化瘀解毒。

——化痰法。就是要多吃帮助化痰浊的食品如杏仁、贝母、橘皮、枇杷、话梅等以帮助化痰排毒。

避免人体失衡

第一,维护代谢酶平衡。保护肝、脑这些部位的酶代谢平衡,否则易形成自体中毒,尤其是产生神经毒素而导致衰老。

第二,维护消化酶平衡。包括胰腺酶失衡和不足,易引起消化系统老化。

第三,维护酸碱平衡。血液pH值正常应保持在7 ? 35~7 ? 45之间,若高就是偏碱,若低就是偏酸。老年人多偏酸,易引起血糖增高,导致血管老化。

调节酸碱的食品:酸性食品如各种肉类、蛋类、谷类、糖类;碱性食品如各种蔬菜、水果(水果吃着是酸的,到了人体内是碱性)。

第四,维持细胞离子平衡,包括钙、钠、钾的平衡;含钾多的食品如橘子、香蕉;含钙多的食品如豆类、牛奶、骨头、虾皮等;含钠多的食品如盐。

第五,维持营养平衡。饮食要全面,防止偏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先”。

保护蛋白质

生命是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保护蛋白质,防止蛋白质老化是防止生命发生老化的重要措施。自由基有较强的氧化力,能侵犯细胞蛋白质。所以我们要消除多余的自由基,可以吃抗自由基的药食来达到目的。

第一,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第二,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如硒、钼、锰、锌、锶、氟、钙、镁、铜、铬、硅、钴、钒等。

第三,超氧化物歧化酶制剂(SOD)也有抗自由基的作用。

第四,人参、黄芪、三七、何首乌、熟地、冬虫夏草、蜂王浆、龟版、鹿茸、当归、山药等均可消除自由基,延缓衰老。

阴阳平衡在抗衰老中的重大意义

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早衰,甚则死亡。所以养生的宗旨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

——什么是阴阳﹖

第一,阴阳运动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巨著——《易经》告诉我们,阴阳运动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太极图就是阴阳运动哲理的缩影。

太极图

阳: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运动的,都属于阳。

阴:凡是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

第二,阴阳的相互关系是什么﹖阴阳之间是消长转化的关系,是互根互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阳极则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长,阴极则阳生。阳主热,阴主寒;阳主动,阴主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第三,阴阳的产生。阴阳产生于宇宙中日、月的运动,如日为阳,月为阴;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

第四,人体怎样分阴阳﹖头为阳,足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

——什么是阴阳平衡﹖

第一,什么是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

生命阴阳平衡的含义是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其总原则是阴阳协调,实质是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的平衡,也就是人体各种功能与物质的协调。

第二,阴阳平衡的四大特点。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容颜发光。

第三,阴阳平衡的三大具体表现。生命活力强;生理功能好;心理承受力强。具体就是能吃、能睡、气色好,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应急能力强,对不良情况适应能力好;耐受疲劳能力强,抵抗一般疾病能力好。

——为什么要维持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不是静止的、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动态的。这种平衡需要呵护,一旦养生不慎,就很容易导致阴阳失衡而危害健康。中医治病就是通过辨证论治,明确人体是哪一脏器或哪一部分阴阳失调,然后用药物纠正阴阳偏盛或偏衰,使人体阴阳恢复平衡,病就可以好了。

(至于如何平衡阴阳,请看《杨力四季养生谈》9~23页)

第一,阴阳为什么会失衡?正常情况下,阴阳是互根、互补、互制的,说通俗一点,正常人体的生命功能与物质之间是互补互制的,也就是说阳气与阴精是互根的。一旦出现一方不足或有余,人体的另一方就会来代偿、弥补,目的在于纠正失衡,维持阳气与阴精的平衡。如果阴阳失衡,不能相辅相成,代偿功能失调,就会呈现阴阳失调而产生种种健康问题。

第二,阴阳失衡有什么危害﹖阴阳轻度失衡可导致长期亚健康状态;阴阳中度失衡导致疾病、早衰;阴阳重度失衡导致重病;阴阳离决则生命终止,即死亡。

五行和谐在长寿中的重大意义

——什么是五行和谐?五行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五行和谐,对人能否长寿有着重大影响。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与日常生活及生产实践关系最密切的五种物质,最早称为五材。其中,水、火和百姓的饮食最为关联,金、木和百姓的劳动、居住关系最大,而土是资生万物,同样与百姓联系很密切。

——五行的特性是什么?火性炎上:火有温热、上升、蒸腾的作用。

水性润下: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性能。

木性曲直:木有伸缩、生长、升发的作用。

土爰稼墙:土有生长、生化、腐熟的功能。

金曰从革:金有变革、清肃、收敛的作用。

——五行如何与五脏相对应?

肝为木脏:木性升发,肝性条达,故肝属木。

心为火脏:火性炎上,心性温煦,故心属火。

脾为土脏:土性敦厚,脾性生化,故脾属土。

肺为金脏:金性清肃,肺性肃降,故肺属金。

肾为水脏:水性寒凉,肾主水、主蛰藏,故肾属水。

——中医五脏配五行的意义是什么?中医把五脏和五行相对应,用以说明两个关系。

第一,五行生克关系。表明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五脏不是孤立的,这个关系叫做五行生克关系。五行相生关系:木生火(肝滋生心),火生土(心滋生脾),土生金(脾滋生肺),金生水(肺滋生肾),水生木(肾滋生肝)。五行相克关系:木克土(肝制约脾),土克水(脾制约肾),水克火(肾制约心),火克金(心制约肺),金克木(肺制约肝)。五行之间正常的制约关系是生克关系。

五脏生克关系示意图

第二,五行乘侮关系。乘侮是五行之间不正常的制约。相乘:如肝木过亢,则过分地抑制脾土,使脾过分减弱就叫肝木乘脾土。也指某一脏气过强,过分制约它所胜的脏气。相侮:如肝木过亢,则发生反侮,就是肝气过强不仅不受所不胜的肺金的正常制约,还反过来,去压制肺金。五行之间如果是乘侮关系代替生克关系,就意味着五行和谐被破坏。

五脏乘侮示意图

《黄帝内经》中五行的论述

——《黄帝内经》对五行理论作了重大发展。《黄帝内经》把自然界气化对人体五脏的影响总结为五运六气。即:①五运:木运(风化)、火运(热化)、土运(湿化)、金运(燥化)、水运(寒化)。②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五运六气的承制规律是太过不及,胜复郁发。

——什么叫胜复郁发?胜复郁发是大自然气化的承制规律,就是说天时气化如果出现太过不及,那么就会以胜复郁发这样的承制规律来平衡。例如:某一气化太过,就会形成胜气,比如木运太过,相应的肝就会成为胜气,被它制约的脾土就会被过分制约而成为郁气,肝气平时所不胜的金气就会成为复气来调节制约太过的胜气,而被压抑的脾土到一定的时候,郁气也会不甘被压而成为发气来制约过盛的肝气,从而恢复平衡。

下面,我给大家画一个图来表示:

胜复郁发规律示意图

尽管天气经常会有某气太过(太强)、不及(太弱),那么经过彼此胜复郁发的调整制约,就可恢复为平气。对此,《黄帝内经》用下面一段话作了概括。

“五运之政,犹权衡止,高者(太过的)抑之(制约),下者(不及的)举之(助之),化者(正常的)应之(顺之),变者(有胜色的)复之(复色来调节),此生长化收藏之理,气之常也”。举例来说明:“岁木太过(五运木气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胀满……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分析:“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胀满”指风气太过,致肝气太盛,肝木抑克脾土。“忽忽善怒,眩冒巅疾”指风木太过致相应的肝气太盛。即:肝木→脾土(胜气)(郁气)。

治疗原则:必抑其郁气,是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必抑其郁气:指致郁之气,就是指要折泻肝木太过之气。先资其化源,指资其母气,如土气被郁,则资其火气(因火生土)。抑其运气:指折泻太过的本脏,如泻肝。扶其不胜,增补受肝木制克的脾土。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的胜复郁发,是五行承制的最高规律,也是人与自然五行能保持和谐的最高原则。

五行和谐与养生

——阴阳平衡,五行和谐是生命的根本

第一,什么是阴阳平衡?正常人体的五脏呈现着阴阳平衡、五行和谐,关于阴阳平衡就是指脏腑的寒热、气血、水火都保持着相对的、动态的平衡关系,具体为人体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之间的平衡。

第二,什么是五行和谐?五行和谐指五脏之间维持着五行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是维持着正常的生克制约关系。生克制约的目的在于维持五脏之间的相对平衡。如何才能保证五脏之间的动态平衡呢?

五行和谐与人体生命的关系,引用明代大医家张景岳的一句名言来概括: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也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生而无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这就是说五脏之间其五行的互制互助的关系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

第三,阴阳平衡与五行和谐共同成为维护生命活动的根本。

阴阳与五行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其中:

阴阳平衡是五行和谐的基础。五行同样也分阴阳、五行之间,同样保持着阴阳消长转化的关系,其中,火、木、金属阳,水、土属阴,阴阳平衡,五行才能和谐,所以阴阳平衡是五行和谐的基础。所以只有阴阳保持平衡,五行之间的承制关系才能正常进行,五脏之间也才能保持和谐。

五行和谐是阴阳平衡的保证。五行生克规律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进一步应用,所以五行和谐的实质也是脏腑阴阳平衡的进一步体现,阴阳平衡与五行和谐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关系。如果阴阳失去平衡,那么五行和谐也会紊乱;同样,五行和谐受到破坏,那么阴阳就不可能维持平衡。所以维持阴阳平衡、五行和谐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

五行和谐关系被破坏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后果?

——什么是五行失和?

五行失和,就是指五行的和谐关系被破坏,主要指五脏之间由生克关系变成乘侮关系,所谓“亢则害”。

如肝木正常对脾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这叫做木克土,是正常的制约关系,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使肝木之气过盛就会乘克脾土太过,影响了脾的正常功能,这就叫做肝木乘克脾土,于是肝脾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乘侮,导致脾弱肝旺。

——五行和谐被破坏对人体生命有什么影响?

第一,轻度(五行轻度失谐):可导致五脏功能轻度紊乱,主要可表现为二个脏气的盛衰失调,如肝木太过乘克脾土引起的脾弱肝旺。

第二,中度(五行中度失谐):导致脏腑功能中度紊乱,主要可表现为二个以上脏气的盛衰失调,如肝木太旺,不但会过分抑克脾土(肝木乘脾土),而且还会反侮肺金导致肺金受抑,使三个脏器的盛衰失调。于是出现脾弱肝旺肺失治节,临床上可出现头部巅顶作痛,腹痛少食,干呕咳逆,治疗当“培土生金”平肝。

第三,重度(五行重度失谐):导致五脏六腑功能紊乱,从而危及生命。

——导致五行失谐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饮食偏颇。长期过食某一种食品,可导致某一脏气偏亢,从而引起生克关系的改变。如过食酸味可引起肝气偏亢,从而引发脾土受制太过而出现不思食等肝旺脾弱的情况。同样,过食甘(甜)味可引起脾气太盛从而使肾受制约。所以对五味食品,酸、苦、甘、辛、咸就不能偏颇,以免引起脏气偏亢而致五行失谐。

第二,情志偏激。我们知道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七情是和我们的五脏相应的,其中,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悲伤肺,惊恐伤肾,忧思伤脾。这样就会引起人体脏气受伤而被相应的五脏气所乘克,从而产生五脏生克紊乱,五行失谐,使五脏功能紊乱。

所以要保持五脏和谐,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让情绪过偏、过激。

第三,久病失治。久病失治,往往可以对脏气损伤,从而导致五行和谐被破坏。

第四,过度劳累。劳累往往是导致五脏受到损伤,引起脏气的衰弱。如房劳伤肾,可引起肾水虚衰,而致脾土乘克,出现脾胃症状等。

第五,气化失常。气化,这里指五运六气。由于五运六气气化失常,引起人体五脏五行失谐,而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如由于天气中某一气化太过、不及,引起人体五脏生克制化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脏腑五行失谐。

举例来讲:如土年太过,湿化太重就会导致土气太亢,引起脾旺肾衰(脾土乘克肾水),就会出现脾肾的症状。又如,燥化太过,可导致金旺肝郁(肺金乘克肝木)。再如,风年太过,风气太行,肝气太盛,就会压制脾土(肝木乘克脾土),甚至反侮肺金那就会出现肝、脾、肺三个脏器的五行失谐,甚至影响到整个五脏。

所以,大自然五行失谐常常是导致人体五脏失谐的无形杀手。

如何纠正五行失谐?

——纠正轻度失谐。第一,通过五味补养进行调治(食补)。①气化不及引起脏气偏虚的,可根据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进行纠正,如肝虚的可多吃酸的以补肝气,脾虚的可多吃甘甜以助脾。②气化太过引起脏气偏亢的,可根据辛胜酸(金克木),咸胜苦(水克火),酸胜甘(木克土),苦胜辛(火克金),甘胜咸(土克水),如肝木过亢,可吃辛味食品来佐金平肝,同样肾水太过可用甘味食品健脾以制肾。

——纠正中度失谐。五行中度失制的,如果导致疾病的,就要通过医生辨证论治,用寒、热、温、凉的中药来纠正脏腑五行失谐,恢复其五行生克制化,达到五行和谐。

——纠正重度失谐。如果属于五运六气气化引起的,就要用运气承制规律纠正,具体是按运气辨证进行论治,只用一般辨证论治恐怕难以纠正(中医师请参考《黄帝内经》运气七篇大论总结的五运六气规律进行治疗)。

生命好比燃烧着的蜡烛,燃烧得越旺,熄灭得越早,生命也如一盏油灯,拨得越亮,灭得越早。如果想让生命的灯烛长亮,就请节能养生吧!

生命节能在抗衰老长寿中的重大意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耗完就没有了,就像一只蜡烛或一盏灯,点完就熄灭了。所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能量也是有限的,那就提示我们,人一生中的能量要合理安排,懂得使用,才能让生命之灯长亮。

机器是钢铁做的,尚且还要节能,何况是人,更要好好珍惜。

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就希望寿命延长、再延长。的确,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大自然赋予我们生命仅有一次的机会,所以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

生命节能的原则。生命节能的原则是不要浪费生命,要合理安排。

一生之中,一年之内,一天之中,生命能量都要合理安排。该快节奏时要快,该慢时就要慢。该紧的时候就紧,该松的时候要松。总之,要把握好和节约使用生命能量的度。

静养生、慢养生和低温养生是生命节能的三大法宝。

第一,静养生、慢养生、低温养生都能使心跳减慢。心跳减慢,呼吸也就会减慢,这样生命活动就要进入到低消耗的状态,人体的阳气和阴精就会得到保护。

第二,静养生、慢养生、低温养生对人体五脏都有很好的保养作用。其中,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有效。

第三,静养生、慢养生,尤其低温养生对大脑有很好的保养作用。

生命储备在养生长寿中的重大作用

生命储备是对生命的蕴藏,主要包括食、眠、性三大本能养生。

第一,食养生是对生命的营养储备。①营养必须全面,不能偏废。②摄入和排出要基本维持平衡。③补泻要得当,才能维持阴阳平衡。

第二,眠养生是对生命的充电。睡眠的目的是为达到对生命的涵养和储备。所以睡眠必须充足,并且要会睡子午觉,提高睡眠质量。

第三,性养生是对生命阴阳的调节。性养生的重大意义在于协调人体阴阳的平衡,节欲保精是性养生的第一要义。

切忌纵欲,一定要节欲,这是保肾精、延长寿命的重要措施。

脑与全身衰老

——脑不衰则全身不衰。脑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正如《周易》所说:“乾为首”,“乾为君”,“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者(中医的心包括脑),君主之官”,就是表明心脑是全身五脏六腑的总辖,要全身不衰,就要脑先不衰。据文献记载,脑部发育与寿命相关,即脑部发育与寿命成正比。哺乳动物中人脑最发达,人的寿命也最长。大脑中的中枢神经系统能支配及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因此脑衰就会导致人体失调、失控而发生衰老。

——大脑存在着衰老控制中心。大脑中的下丘脑及垂体是人体的“衰老控制中心”,如果这些器官失调,就会引起生命活动紊乱而引起衰老。

——脑血管硬化将加速衰老。大脑血管硬化,使管腔狭窄而导致脑供血量不足,导致大脑慢性缺血,从而引起衰老。

如何防止脑衰?

——勤用脑。《易经》说:“生生之谓易”,就是说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工作,脑细胞的活动同样在于应用。刀愈磨愈快,脑子愈用愈灵,如果不勤用,脑力就会减退。在退休之后,如不再动脑的人思维能力及记忆力都会迅速减退。防止脑衰的关键在于多用脑,其道理就是“用进废退”。美国学者做了一个老龄鼠实验。其中,一组老鼠关在有猫威胁的环境中,结果这组老鼠的大脑神经根长了许多,而对照组的老鼠因为关在一个可以“高枕无忧”的环境里,因为不用时时考虑对付猫的办法,相对地,用脑也少,因此脑神经根毫无长进。这从一个方面解释了退休后的老人由于生活过于安稳、平淡而大脑逐渐变得迟钝。

——开发脑。脑的潜力是惊人的,即使衰老也只是部分的进行,因此防止脑功能的衰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人的一生,只不过用了脑的20%,还有80%的贮备量。人脑有150亿个神经细胞,一生中也只用了百分之几,所以只要善于开发脑,就不怕脑衰老。

——不过分用脑。减少脑细胞的死亡是保护大脑防止脑衰的又一重要措施。人的脑细胞以惊人的速度在消耗着,虽然脑细胞贮备量是很大的,但加速常用脑细胞的死亡,仍然是导致早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人的一生中只有150亿个脑细胞,损耗一个就少了一个,不要过度用脑。

勤用脑与不过度用脑是辩证统一的,“中青年人不能过度用脑,老年人要保持适度用脑”这是脑养生的总原则。

避免脑过度疲劳的三大法宝:

第一,左右脑交替法,左半脑主管语言、数字和逻辑性思维,右半脑主管音乐、空间及形象思维。交替使用左右脑,譬如做数学题,累了就听会儿音乐,这样左右脑交替使用彼此就都会得到休息。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爱因斯坦研究物理时,累了就拉小提琴。

第二,手脑交替法,手脑交替法也就是脑体交替法,如果我们用脑累了,就去做饭、洗衣,大脑就可以得到休息。据说女人患脑病比男人少,跟她们经常下厨做家务是分不开的。

第三,潜、显交替法。潜,是潜意识;显,是显意识,把潜意识和显意识相交替,可以使我们的大脑获得休息。

那么,什么是潜意识?什么是显意识呢?

这要从《易经》的太极图讲起,宇宙万事万物都是阴阳运动,人脑也不例外,人的大脑也是一个太极图。太极阳鱼和阴鱼相当于大脑两半球,其中,阳鱼属于显意识,阴鱼属于潜意识。潜、显意识的作用跟太极图一样,呈现着对应统一的关系。请看下图:

太极图

人在没有语言时,大脑以潜意识为主,自从有了语言就是说人开口讲话以后,人脑的显意识就开始发达,并逐渐取代了潜意识。显意识主要在醒态时、白昼时、活动时;而潜意识则在寐梦时、夜晚时、安静时。显意识主要由右脑控制,潜意识主要由左脑作用。在紧张的思维后,松弛下来,听听音乐,弹弹琴,有利于潜显意识的交替。历史上,许多重大发现就是在紧张的思维后,于松弛状态下闪现的,阿基米德定律是在洗澡盆里顿悟的,因此,要想诱发潜意识,就必须先有紧张的显意识过程为先决条件。牛顿如果没有研究的先决条件,那么也不可能因为一只苹果掉下来就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此外,根据《周易》阳极阴极必反的理论,人在高度兴奋(进入阳极)时,可以激发潜显意识沟通,李白斗酒百篇就是典型例子。反之,在睡眠做梦中,阴极状态下潜、显意识也容易沟通,例如发现化学物质苯的科学家就是在梦中得到启示的。

人的智慧像一条流动着的长河,潜意识是智慧的深层流动,贮备着人类留下来的智慧,显意识是表层激流。一般情况下,二者各行其道,特殊情况下又相融合,相交通。

中医如何保护大脑?

——避免气血不足。

第一,避免气血不足,主要表现:头晕、脑空、头重足轻等。中医认为脑为高巅之处,气血不足极易导致营养不良。可服八珍丸来气血双补,或用当归、人参炖肉服食。

第二,避免中气不足,主要表现:乏力、气弱、头晕、头空。中气不足导致气血不能上营于脑。可服补中益气丸或人参、黄芪煎水饮或炖肉吃。血压低者可服人参、黄芪(血压低,气血上升不到大脑,人参、黄芪有益气升阳的作用)。低血糖的要补充糖(因为大脑耗糖量很大,低血糖不利于大脑的保养)。

第三,避免宗气不足,主要表现:明显气短,言语努挣(说话费力)。宗气,指心肺之气,宗气不足是心肺之气不足,心肺功能不良。也就是说指心肺气虚。可用人参、肉桂煎水服。

第四,避免血虚,主要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昏、眼花。血虚不能上荣营养大脑之故。可做当归炖肉,或当归、大枣煮水服,用红糖煮水服养血效果更好,传统的“妇女坐月子”,要喝红糖水,吃煮鸡蛋就是这个缘故。

西医如何保护大脑?

第一,避免血管源性脑供血不良。脑动脉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壅堵,是影响脑供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是破坏我们血管壁的三大杀手。动脉硬化破坏血管内膜。由于脂肪、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堆积并附着于血管内膜。形成斑块,从而使管腔变狭窄,甚至堵塞,所以老年人要控制血脂。高血压破坏血管壁中层。由于紧张、焦虑、生气、过劳致血压持续增高而使血管壁持续收缩弹性降低,甚至断裂。所以要避免紧张、过劳,要控制血压。糖尿病破坏血管基底壁内膜。由于糖尿病的糖类沉积会导致血管基底壁内膜增厚,使血管壁道变窄。(正常血管基底壁内膜厚81~250微毫米,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基底壁内膜可增厚至500~800微毫米)。

第二,炎性蛋白也会沉积于血管壁,所以要彻底治疗慢性炎症,尤其是发生在头部的炎症。

健脑三则

——健脑先健肾。“脑为髓海”,脑髓为肾所生,所以保护肾精是保护大脑的关键。

如何保护肾精?一是避免用脑太过,包括精细操作太过;二是避免房劳太过。肾精亏损可做脑髓不足,出现头空、头晕、头重脚轻、眼花乏力、耳鸣健忘、腰酸膝软、梦多失眠、遗精带下。肾精亏损应滋养肾精,用枸杞、黄精、六味地黄丸等,如此,精充髓足大脑才能健康。

——养脑要通督脉。中医认为督脉和脑有密切关系。养脑要通督脉。督脉为阳脉,行于人体之背部中线,上通于脑。它对全身阳脉经气都起调理作用,也就是说督脉总统一身之阳气,所以督脉又叫阳脉之海。督脉正常则大脑的阳气充足,大脑的功能才正常。督脉虚会引起头重,《黄帝内经》说:“实则背强,虚则头重”。

可通过督脉百会穴补给大脑阳气。

第一,在日光下做深呼吸,双手上举,导引阳气从头顶百会穴入脑以补充脑之阳气(百会穴是督脉的要穴,在头顶中央毛发的凹陷中)。

第二,按摩百会(头顶正中取穴)、神庭(前额发际正中)、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脑户(风府直上1 ? 5寸)、大椎(第7颈椎突下,即颈后最突起的骨头下)。

第三,服用药物,督脉虚引起脑虚,可服鹿茸或鹿角胶。

——养脑先养心。心与脑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所谓“心主神”,神不明则脑乱,所以养脑必先养心。只有养心安神才能养脑,宁脑。养心安神的原则有:少杂念,据说人一天有13亿个念头,每个念头都是脑的损耗,尤其是恶念、邪念、毒念、妒念对脑的损坏最大。所以要心静,少生一些念头;少私心,少贪念少欲望,才能清心寡欲,也才能保护大脑。

讲究用脑卫生

第一,饱食后不要用脑。因为饱食后气血都调到肠胃去了,大脑供血量相对减少而感到昏昏欲睡,这时强行用脑,对大脑不利。

第二,避免短时间内超负荷用脑。

第三,避免饥饿时用脑。

第四,避免生气、抑郁、悲伤等情况之下用脑。

护脑,一生的话题

——护脑要从母体开始。母亲怀孕时要多吃鱼、洋葱及含磷丰富的动、植物食品,营养要丰富全面,睡觉要充足,并要避免抑郁、悲哀,要快乐。

——护脑在儿童期加强。婴儿要尽量用母乳哺养。少儿的营养比例要偏重蛋白质;住的环境要空气流通,氧气充足;少儿要防铅中毒。

——中青年人要科学用脑。中青年人是一生中用脑负荷最重的时候,所以一定要科学用脑,另外还要控制烟酒。

——老年人要勤用脑。第一,老年人要勤用脑,老年人要多回忆,多记忆,因为老年人的脑衰是先从记忆减退开始的。

第二,老年人要多做灵活运动,包括多做球类练习、操作电脑等手脑并用的活动,以保持大脑灵敏。

第三,老年人要常锻炼颈椎,因为颈椎中有滋养大脑的重要血管通过,练颈椎的方法有:常学小龟伸缩脖子;老人虽然不能学猴子倒立,但可平躺,从而改善大脑的血供应;多做腰背运动,通过脊柱的运动改善大脑血液供应。

健脑饮食

——《周易》中的健脑饮食

按照《周易》象形理论,健脑食品有以下几种:

第一,象形食补法,如栗子外形像头,割开像脑,所以栗子补头养脑。核桃长得像大脑两半球,所以补脑效果最好。

第二,按照“以头补头,以足补足”的理论,用头补头,用脑补脑。所以吃鱼头、鸡头都补头。吃鱼脑、猪脑、鸡脑,可以补我们的脑。

第三,高巅之品,根据“上补上、下补下”的理论,长在头上的补头,长在中的养脾,长在下的补下,坚果多长在高大的树上,所以补脑最好,如榛子、栗子、核桃,都是补脑的好食品。动、植物的首部对脑都有补益作用。

第四,金性食品补脑,《周易》认为头属乾卦,秉天之金气,与清空之气相通,所以金性食品多补脑养头,如高山木果、头圆之果等各种坚果。

——中医的补肾健脑食品

第一,补肾健脑食品。《黄帝内经》指出“脑为髓海”,髓由肾生(肾生髓),所以脑髓跟肾的关系最大,养脑必先补肾。补肾健脑食品首选用益肾之品补脑:如芡实、山药、枸杞子、六味地黄丸,其他如鹿茸、鹿角胶及动物骨髓等。

第二,三七、丹参、山楂等红色食品也可补脑。

第三,蜂蜜、蜂王浆以及各种藻类食品等。

现代医学中的健脑食品

第一,多食卵磷脂高的食品,如蛋黄、鱼籽、鱼,各种果仁如葵花子、花生等。

第二,含磷丰富的食品,如大豆、洋葱、灵芝、蘑菇。

第三,含油酸的食品如鱼油、玉米油、豆油。

第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如各种粗粮,如糙米(富含维生素B6、B1)、麦麸、米汤(富含维生素B1)、蛋黄(富含维生素B12)。

第五,含微量元素丰富的食品。含硒丰富的食品,如洋葱、大蒜、芦笋、卷心菜等各种菜,燕麦、蘑菇。含锰丰富的食品,如豆类菜、莴苣、蛋黄、糙米、麦麸、粗面。含钼丰富的食品,如牡蛎、肝、蛋、奶类、肉类。含钴丰富的食品,如牡蛎、海带、菜叶、肝等。含锗丰富的食品,如茶类、粗面、糙米。

十大健脑不宜习惯

第一,不吃被铅污染的食品,看书报后要洗手。

第二,少吃罐头食品,少吃爆米花、松花蛋。

第三,不用彩瓷、彩陶盛食品。

第四,不用铝制品煮饭烧菜。

第五,少吃加了人工色素的食品,尤其是加了黑色素的食品。

第六,不吃用不合格的塑料薄膜包装的食品。

第七,少用重复油,少吃油炸食品。

第八,少吃含糖精的食品。

第九,少抽烟,少饮酒。

第十,不用铜、锡容器盛食品。

肾,生命之根,五脏六腑活动之本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跟人体的寿夭关系最大。中医所说的肾除包括肾脏外,还涉及泌尿、生殖、内分泌、呼吸、免疫等系统,所以肾跟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什么是肾气?肾气,是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而肾气,就是指肾功能活动的能力。肾气虚是肾的功能活动减退,虚甚则发展为肾阳虚衰。

肾气虚的主要症状是:头昏乏力,精神不振;腰酸膝软,小便多,夜尿多;脉沉无力,舌质淡苔白;性功能减弱。如果出现上述3组症状那就有可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肾气虚多发生在先天禀赋薄弱,素体阳虚,及久病伤肾或肾脏有病失治,房劳过度及年高肾亏者。

——什么是肾阳虚?肾阳虚是肾气虚衰的进一步发展,是肾脏及全身功能低下的综合表现。

肾阳虚的主要表现是肾气虚的症状再加上虚寒证,具体是:头昏乏力,精神萎靡,面色 ? 白或黧黑,畏寒肢冷,腰膝以下发凉,小便清长,夜尿多。性功能下降,精冷阴凉,滑精带下,脉沉无力,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大便稀溏,眼膜或下肢浮肿。如果发现自己有上述3个症状,就应考虑肾阳虚。

——什么是肾阴虚?肾阴虚是指肾的阴液亏乏及肾精不足,主要因为久病伤肾,或肾脏有病失治,或先天禀赋薄弱,或房劳太过。肾阴虚的主要表现为肾虚及阴虚内热的综合症状: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膝软,足心发热;梦遗带下,阳强易举;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脉细无力,舌红少津。如果我们出现上述3组症状,就应考虑有肾阴虚的情况。

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的阳气主要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跟秉赋有很大关系。人体阳气的盛衰往往跟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肾气与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都有着密切关系:肾气充实,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肾气盛,齿更发长,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满,阴阳和,故能有事。肾气衰,发堕齿槁。可见肾亏的人衰老的快。

肾养生十大原则

第一,避免房劳,纵欲,因为肾精亏耗必然损伤肾阴。

第二,保护腰,少累腰,因为腰为肾之府,腰伤则肾伤。不要过劳,因为过劳会增加肾的负担。

第三,不要过服寒凉,因为寒凉易伤肾阳。

第四,也不要过服温燥之品,因为会劫伤肾阴。

第五,要避免受寒,尤其是腰以下要保暖,因为冬天易伤阳。

第六,有肾病必须治疗,否则易损伤肾。

第七,久病必治,因为久病易伤肾。

第八,少吃有毒性的食物,否则易伤肾,因为肾为排毒的器官。

第九,不要过度饮水,以免加重肾的负荷。

第十,多做壮腰健肾的运动。

肾养生的十大食疗方法

第一,多吃黑色食品,因为黑色入肾。如黑桑椹、黑木耳、黑豆、黑芝麻、黑米、黑鱼、乌贼骨、乌骨鸡。

第二,适当吃自然咸食品,因为咸入肾,如海产品、海参、海带、紫菜。

第三,多吃补肾坚果类食品:如栗子、核桃、腰果。

第四,多吃补肾菜食:如山药、豆类。可常吃猪腰以补肾。

第五,适当吃补肾阴的药物:枸杞、桑椹。

第六,常喝干净的地下水、矿泉水以养肾阴,因为肾为水脏。

第七,常按摩以下穴位:肾俞穴、涌泉(足底前1/3中心凹陷处)、三阴交(内踝上3寸)。

第八,治疗易伤肾血管的高血压病及糖尿病。

第九,避免感染,得了咽炎、扁桃体炎要早治。

第十,不吃有毒的食物、药物。

几种简便的健肾方法

——壮腰健肾法。就是通过锻炼腰部达到健肾,腰为肾的“宅”,锻炼腰部,气血运行好,这样就会起到健肾养生的作用。具体是:两腿直立,两手臂伸直,头向后仰,然后做弯腰屈膝,起立,再重复做。每日做,日久便可改善腰部血行,使肾气增强。

——口齿健肾法。齿为肾之余,肾主骨,齿、骨、肾是一家,所以通过锻炼口齿可达到养肾的作用。可每日早晚叩齿,每次20~30次。

——吞涎滋肾法。方法是早晚闭目养神,调息后,用舌搅拌廉泉穴(舌体下的穴位),然后将从舌下廉泉穴涌出的涎液缓缓吞下,这样可以起到滋养肾阴的作用,因为唾涎属肾,为肾精所化。古代养生家早晨都要吞津咽涎液,就是这个道理。《黄帝内经》记载的导引就包括吞津。如《黄帝内经·素问·刺法篇》说:“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

——搓耳健肾法。每日早晚搓耳、拧耳,对耳及肾乃至全身都有好处。因为中医认为耳为肾的外窍,所以通过对耳的按摩,会对肾产生良好刺激,另一方面,耳部密布着五脏六腑的穴位,挤、搓耳朵及轻拍耳廓对全身都有好处,属全息疗法。

——养足健肾法。足是肾经的“发展地”,也是膀胱经的起始。足底部有许多个穴位。所以足与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积极治疗肾病

中医的肾范围很广,其中,西医的肾脏疾病是一个主要内容之一,所以肾养生抗衰老当然包含肾脏的问题,所以,下面我要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一下怎样保护我们的肾脏不生病,有了肾脏病应怎样治疗,因为这是肾养生抗衰老的一个主要内容。

如果有肾病一定要早治,因为肾病发展下去最容易导致衰老。常见的肾病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急性肾衰。

——急性肾炎。急性肾炎是发生在肾小球的一种免疫反应性炎症,对肾小球破坏性极强。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主要表现是尿少,水肿,尿液检查有血尿、蛋白尿,并有腰痛、高血压(大多数急性肾炎都有高血压,成人正常血压为140/90mmHg)。

本病多为一种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以患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或脓疱等后1~3周出现尿少、水肿,就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正常人一天的尿量是1000~1500毫升,急性肾炎可少至500~700毫升。肾病患者的尿因有血尿,所以尿色偏红,如洗肉水,严重的可如红茶,又因为是蛋白尿,所以尿多浑浊不清亮。

急性肾炎如果失治,可以很快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怎样保健?

第一,得了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以免引起肾炎。

第二,患咽喉炎或扁桃体炎2周后出现尿少、浮肿就应立即到医院查尿,就诊。

第三,如果已诊断为肾炎要及时治疗。

第四,得了急性肾炎一定要卧床休息。

第五,得了急性肾炎,要限制三样东西:限制盐,每天食用不能超过1克;限制水,饮水量为头天尿量+500毫升;限制蛋白,每千克体重0 ? 5克左右。

第六,急性肾炎主要用激素治疗,请遵医嘱,自己不能乱用。

第七,得了急性肾炎要积极治疗,防止转为慢性。

第八,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减少劳累,避免感冒。

——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症状是:少尿: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严重者甚至无尿。有的反而多尿,因为肾小球重吸收率降低。血清肌酐进行性升高,尿素氮进行性升高。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肾小球急性损坏引起氮质血症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严重者可发展为尿毒症。尿毒症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严重阶段,肾小球已失去血管作用。身体水分及毒素都不能排出,所以发生尿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有三大主要症状:恶心(晨起尤甚,因为已经积累了一夜的毒素)、嗜睡或昏迷(尿毒症开始仅为嗜睡发展下去就会成昏迷)和体臭(尿毒症病人的体臭,甚至可以蔓延到整个房间)。有慢性肾病的人,只要发现其中一个症状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应怎样保养?

第一,积极治疗一切会损伤肾的疾病。包括急慢性肾炎、咽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红斑狼疮……

第二,有肾功能衰竭的,要控制入水量,以免加重肾的负担。

第三,要吃低盐饮食。

第四,要吃低蛋白饮食。

第五,要避免服用容易损伤肾的食物及有毒的药品。

——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是肾盂和肾发炎的肾脏疾病。肾盂的功能,说通俗一点就是肾内的尿盂,它承受从肾内渗入的尿液。肾盂肾炎的症状有腰痛(在肋脊角部位)、压痛、叩击痛;尿急、尿频、尿痛;有时有发热。尿检:有脓细胞或红细胞、白细胞。如果是慢性肾盂肾炎,那么常见症状主要是腰部肾区隐痛,尿频、尿急,严重的可有浮肿。

肾盂肾炎如何保养?

第一,积极治疗,消炎抗感染。

第二,保持尿道、外阴清洁,避免上行感染。

第三,注意房事卫生。

——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而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肾脏损坏的慢性综合病变。肾病综合征的特点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由于大量蛋白尿使血中蛋白减少的缘故)、高脂血症、高度水肿。

肾病综合征如何保养?

第一,由于肾病综合征都要用激素治疗,所以要注意激素的不良反应如易发生感染,尤其是尿路感染。

第二,如出现高血压、水肿、尿闭,要注意肾功能衰竭。

第三,若出现氮质血症,所以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每天0 ? 7~1g/千克·体重,以优质蛋白质为宜,如肉、蛋、奶、鱼。

第四,高度水肿的,食盐要限制:以不超过2克/日为宜。

第五,避免油腻饮食。

——慢性肾炎。慢性肾炎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或是原发性肾炎失治迁延所致。主要症状是:水肿、高血压。尿检: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慢性肾炎如何养生?

第一,积极治疗肾炎。

第二,治疗高血压,因为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动脉硬化而加重肾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必须控制高血压。

第三,调整心态。

第四,限制盐,每日5克以内。

——其他肾病。

第一,肾结核。肾结核的主要症状:血尿,而且是终末血尿。有肺结核的人要积极治疗。

第二,狼疮性肾炎,由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主要表现:发热、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痛、肾病综合征或肾炎,尿检有蛋白尿。积极治疗原发病;少吃芹菜、蘑菇、豆荚及烟熏食物。

第三,糖尿病肾病,出现肾小球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应限制蛋白,每日以0 ? 8~1克/千克体重为宜,吃优质蛋白:肉、蛋、奶;限制盐;限制钾(有高血钾病者);限制饮水;少吃豆腐、蘑菇、紫菜、虾米、海带。

脾胃,生命活动之本

《黄帝内经》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因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脾,脾担负着水谷营养的消化、吸收及运送,所以脾胃是营养人体的重要器官,是生命活动之本。

以下是损伤脾胃的因素:第一,暴饮暴食,一日三餐不规律,或冷或过热;第二,感受湿热或寒湿,脾被湿困;第三,思虑太过,操劳无度;第四,病后失调,身体虚弱。

怎样用药物调理脾胃?

第一,出现口淡乏味,不思食及“三无力”(四肢无力、言语无力、脉弱无力),舌淡苔薄白,是脾气虚,中气不足,可以用人参3~5克炖肉或与黄芪15克、白术10克煎水饮,或服补中益气丸。

第二,除上述“三无力”外,还有食欲不振,怕冷,尤其是肚子冷,手足冰冷,便稀溏,就是脾阳虚,应服理中丸,再无效就用附子理中丸。

第三,如出现口干、善饮、嘈杂、唇红及舌红少苔、便干脉细数是脾阴虚,应该吃养脾胃之阴的食物,如玉竹10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石斛10克、竹叶3克,煎水服。

第四,夏季,或阴雨天,如出现舌苔厚腻、恶心、口黏头重、不思食、脉濡弱,是脾被湿困。可用藿香、薄荷,泡水服;如口渴、舌红有心热,可加黄芩或服藿香正气水。

日常生活中怎样注意养脾胃?

第一,饮食要按时,要有节制、不暴饮暴食。第二,不过食寒凉。第三,生活要规律,不过分劳作。第四,味觉改变常是中老年人生病的信号。

不少中老年人常常出现味觉改变,或食欲异常,这往往是一些疾病的信号,应加以注意。

口苦:早晨起来发现口苦尿黄,可能是肝热,做菜时可吃一些蒿子秆或苦瓜,若同时伴有右胁肋饱胀,吃油食或饱食后加重,就应怀疑胆石症,那就应到医院做超声波检查。如春季出现口苦尿深黄、恶心、目黄,请去检查肝功能。

口甜:如自觉口中甜,可能是脾热,应吃一些青菜清火,如果口甜如啖甘(含糖)伴有口渴、多尿、多食,就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糖尿病。

口咸:提示肾虚,肾液上泛之故,如果伴有小便多、夜尿多、腰酸乏力、怕冷、手足发凉、舌苔白舌胖质淡、脉沉无力,就应考虑肾气虚可服金匮肾气丸,若不缓解应到医院查肾功能。

口酸:是肝气上溢之兆,如乏力,脉弱,情绪低落,不思食,可能是肝郁脾虚,可吃健脾养肝之剂,如香砂养胃丸;处于更年期的人可吃加味逍遥丸之类。如果口酸和馊味同时出现的要考虑伤食,可食一些助消化的食物如焦山楂、神曲、炒谷芽、炒麦芽、炒鸡内金等或吃保和丸。

口淡:多是脾虚,可吃一些山药、饭豆、白扁豆煮粥或做菜吃,兼乏力脉弱的可吃人参健脾丸之类。

口腻:如伴苔腻、恶心,多为湿困,可吃一些生姜、薄荷、荷叶或藿香正气水之类。

口腥:多为肺热先兆,如伴痰黄、痰多、口干,可吃一点鱼腥草、百合、枇杷、梨、杏仁之类以清肺养阴。

突然失味:老年人突然味觉丧失,可能会是脑梗死先兆,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真脏味:久病卧床的患者或危重患者,久不饮食的,忽然思食,是回光返照的真脏味,应引起警惕。

要抗衰老,就必须解决慢性自体中毒的问题。肝脏是人体的排毒器官,如果不保护好肝脏,就会影响排毒功能。那么,怎样保护我们的肝脏呢?

——养肝,从日常做起。心情要舒畅。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如果抑郁、心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