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投资, 投机与赌博

(2010-11-09 09:28:58) 下一个
投资, 投机, 赌博三分网上版

周显投资

周五, 06 八月 2010 21:22

一如既往,当我出版一本全新的股票书籍时,会将其中一章刊登出来,以作宣传。我希望本文也像先前刊登的过的文章一般,广为传播。

1. 前言

写这一章时,我的心里很不是味儿。它本来写了好几次,已经完稿多时,并准备放进《周显发达指南》的新版之内,谁知在发稿之前两天,电脑遭骇客入侵,资料全洗光了。更糟榚的是,由于该文写完已久,其内容我也忘光了,因此重写也就是真正的完全重写,我已没有勇气和耐性这样做了。

由于要出版这本论文集,我没法子,唯有把这一篇的内容再写一遍,这无疑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我也把内容作出了某些调动,最明显是把其分成了上下两部份,上部份解释和定义了「三种赛局」,我认为,认识了前文「三种赛局」的本质,对于理解本文的精要大有帮助。

2. 投资和投机﹕传统的定义

在传统的投资理论,大致上会把投资和投机的二分为不同的定义,其中两种最流行的说法是﹕

1. 把投资和投机分别定义为长线和短线。

2. 把投资和投机定义为期望收取股息和期望股票的市场价格增值。

以上两种说法,我认为都不中要领。

2.1 短线和长线无法定义

表面上,投机不可能是长线,投资也不可能是短线。但想清楚,你可以不停的参与投机,例如说,一年参与十二次投机,太多短线集合在一起,便可以合成了一条长线。反过来说,如果你在金融海啸时购入大批股票,本意是用来长期投资,但过了半年,价格升了一倍,便把股票沽出,这种做法究竟是投资,还是投机? 说到底,长线和短线在很多时是不可分的,因此,我对这定义也不感到满意。

2.2 股息和增值也非截然可分

首先,这种定义不够全面,因为在投资世界有很多无息可收的资产,例如艺术品,,或者是黄金,都是没有息率的,但购买黄金保值,总不能说它不是投资吧。

此外,一些有「息」(这个字的用法的英文是「yield」,不是「interest」)可收的资产,例如股票和房地产,很多人的想法的确是长期投资,理念是先保值,即是保本,进一步才是增值,至于收息,则是锦上添花,只属次要。因此他们往往把房子丢空,并不租出,因为出租了的房子会减低其市场价格(交吉房子较值钱)。但他们的基本策略仍然是长期持有,而且往往持有多年,既不租出,也不沽出,因此这是投资,而非投机。

关于「收息」,我在《炒股密码》说得最透彻﹕「(如果你买中的)股票是高增长股,钱留在(公司)的手里比留在散户的手里的用途更大,增长潜力更高,那为什么要派息?……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值,如果缺钱用,就不要买股票,然后等待派息。这做法是最危险的。股票的最大利润,或最大风险,在升值,或跌价,如果它跌了一成,收多少年息才能补回来?」

不管是投资还是投机,都是以增值为主,收息为次。因此,这定义根本就是错误,不值再提。

3. 我的理论﹕投资、投机、赌博三分法

我的高见是,除了投资和投机之外,还必须加上「赌博」这第三选项,才能把金钱游戏分类得足够清楚。

投资、投机、赌博这三者的关系,有如科学上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粒子物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从最微小的夸克(和更微小的亚夸克结构)到原子,化学则是从原子到分子,前者的最大部份和后者的最小部份,是重叠的。好有一比,最高的侏儒和最矮的正常人,其高矮是难以区分的。正如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最丑陋的帅哥,但始终是帅哥,但朋友们则认为我是最英俊的丑男,但始终是丑男。至于化学和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学,一些复杂的分子和简单的生命,其分别是很微小的。

(化学研究的事物的尺度比物理学大﹕结合分子的「键力」,其实是结合原子的强作用力的剩余。理论上,量子物理学上薜定谔方程式可计算出所有化学上的可能性,只是这需要的计算能力超出人类所有计算机加起来的能力。至于分子和生命在定义上的分别,也即是化学和生物学的界线,是后者可以复制自己。但有些化学作用,是A制造B,B制造C,C制造D,D制造E,然后E能造出A来。这是一种「曲线复制」,有些科学家认为,生命就是从此而起。)

投资、投机和赌博的相互关系,也是在大尺度上可分,但不无重叠的部份。本质上,三种都是金钱游戏,都是数学,都讲求风险与回报,都是有赢有输,而三者的最大分别,也正是在于风险和回报率的不同。

4. 什么是投资?

中文就「投资」这个字,定义十分广泛,举例说﹕我固然可以投资在股票或债券之上,也可以投资在朋友开设的一间酒楼之上,为子女搞教育,也是一种投资,甚至是追女仔,也是一种投资,如果成功,便可赢得美人归,如果输了,便血本无归。

毫无疑问,就本书的主题,应该把「投资」局限于金钱游戏的应用,投资在子女教育、追女仔、个人增值等等与金钱游戏无关的应用,应该是题外话。但话说回来,先对「投资」这名词的广泛用法有一了解,对后来的解说是大有帮助的。

4.1 长线是必要条件

纵观上文列出的各个例子,无论是投资在朋友的酒楼、子女教育、追女仔,我们可以得出,投资必然是长线的,不是马上就有收获的。

有一个有名的职业赌徒,名叫「戴子郎」,斥资成立了一个团队,在全世界各地寻找赌场的漏洞,然后集团式地去参与赌博,以战胜赌场。很明显,他的做法并非赌博,也非投机,而是一盘生意,即是投资,而且收入丰厚,在数学上的胜算也颇高。

(香港最顶尖的赌徒,相信非「阿庄」莫属。江湖传闻,单是赌马一项,他已赢取了超过十亿元,而他的入室弟子之一,就是「阿叻」陈百祥。他赌百家乐之精,已被多间赌场列为不受欢迎人物。他炒股票也有一手,曾经持有电讯盈科3%的股份,「种票案」当中,他便是出庭的「证人A」。这个人自奉甚俭,《壹周刊》拍摄他的照片,身穿十元T恤,腕戴二十元手表,打扮极为随便。朋友打牌时,他到场观战两小时,自吃一碟碟头饭,然后乘的士回家。如果他请你吃饭,则一定是最好的酒,最好的菜,一顿饭吃上十来万元面不改容,而且,在坐任何一个人在餐厅踫上了朋友,他会连朋友的朋友的单也买了。论到人品,他礼貌周周,言谈诚恳,是没得可批评的大好人。)

我有一个叫「阿龙」的朋友,是会考「8A状元」,博士念了一半,是数学专家。他的专业是炒卖期指,皆因他自创了一套程式,照单买卖,就可赚取些微的差价,一个月下来,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总能得到收入。别人天天炒期指,决不能说是投资,但在他而言,能够长期地和穏定地赚取利润,这就是投资,不是投机或赌博。

这一节的结论有两个﹕

1. 在投资而言,长期是是一项「必要条件」(necessary condition),但不是「充份条件」(sufficient condition)。其他的条件下文再述。

2. 持续不断的短期金钱游戏活动,例如天天赌博、炒卖,我们可以把「不断的短期」视作为长期。至于这种活动究竟是赌博,还是投资,端在它能不能符合后文有关投资的其他必要条件而定。

4.2 回报的长期性

前文说到,「收取利息」并不构成投资的必要条件,更不可成为其定义。但其实,我们只需要把这项条件作出修正,便可以切合了。 在这里,我把「投资」定义为﹕寻求长期的回报。

投资子女教育,子女的学术水平高了,其回报是一生一世的。你购买黄金,把它锁在保险箱里,虽然没有利息收入,短期而言,黄金价格甚至可能会下跌,但长期而言,你是希望它会升值的。世上也没有人买了一块实金回家,明天便卖出,除非他突有急用,又当例外。你投资在朋友的公司,并非希望它明天做了一笔大生意,然后分钱结业,而是希望这门生意长做长有,一直成为你生金蛋的鹅。我们投资一些股票,例如盖茨时代的「微软」,巴菲特的旗舰「巴郡」,虽然它们从不派息,可是却按年升值,令你的这项投资不停的升值下去。



4.3 有关该项投资的知识

在分析投资、投机和赌博的异同时,最大的麻烦就是这一点。无论是以上三项的任何一项,都有风险,就算是最最安全的投资,都非稳赚不赔,因为银行存款也有遇着银行倒闭的可能性。相反,就算是最危险的赌博,也有大赚一铺的可能性。

但我们同时亦知道,投资要求得到回报的稳定性和肯定性,都必须远远高于投机和赌博。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虽然不赚反蚀也大有人在,但总括而言,从大尺度着眼,投资还是有利可图的,这即是说,大部份人参与「投资」项活动时,还是有利可图的,不管他是投资于金钱游戏,实体生意,或是自我进修增值。 (不在话下的,就算是投资于进修,也有血本无归的,例如说没有好好念书,无法毕业,我就是一个人办。)

我的高见是,不管你投资的是什么,你必须对该项目有着一定的知识、一定的研究,这才可算是「投资」。

例如说,你买股票,如果是人云亦云的去购买,就是赌博。如果你是经过研究之后才购入的,就可叫「投资」。如果你去买楼,你必定看价格、看位置、看回报,而不是乱买一通,同样地,如果你要去当一间酒楼的股东,你也必定会看其投入资金、经营状况,以及预算中的回报……经过了这些研究之后,你虽然也有可能输钱,但毕竟输钱的机会是大大的减轻了,所以这项目也就越来越接近「投资」的定义,而不是「赌博」了。

如果你是赌马的阿庄,或是炒期指的阿龙,这些人可以把赌博变成一项「生意」,因此也可算是投资。以我为例子,炒卖了细价股十年,其中八年赢钱,两年输钱,十年来吃喝玩乐和大手大脚的花钱,都是来自炒股票的利润,就算在下一秒钟很倒运地输光了,也没有亏了本。在我们这些人而言,赌博比大部份的生意都更为安全、更高回报,而这种回报源自我们对某一专业的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戴子郎的赌博团队固然是一门生意,但些精于百家乐的「路」的赌徒们,不管他们号称如何精通,也不论他们整天「擒」在赌桌上,作「长期」活动,这种行为决不可算是投资。百家乐的「odds」(请恕我翻译不出这个字)是由数学决定,而不是由大路、小路、猪仔路、曱甴路这四条路决定,因此赌场任客人填写路纸,但凡用数学同赌场对赌者,则很快会被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关于百家乐数学的基本原理,请参阅本人在网上发表的文章,也不排除该文在以后会结集出版。

最后不得不再补充一句癈话﹕你对投资项目的知识不管有多深,充其量也只能构成一项必要条件,但却不足以成为充份条件。股评人东尼一向研究股票,醉心于价值投资法,但有时他也会提倡购入一些股票作为投机,或赌博,小注怡情,这证明了股票专家有时买股票,也是投机或赌博,而非投资。

4.4 投资和经营

中国人很喜欢做生意,但从严格的角度看,做生意可以分为两部份﹕投资者和经营者,用上公司的术语,即是股东和管理阶层,虽然两者可以是同一人,但也可能大有分别。

如果你同时是股东,又是经营者,不用说,你一定很熟悉这门生意,否则你也没有这能力去经营。同时,展开一盘生意的时候,几乎不可能要求短期回报,因此,自己做生意必然也是属于「投资」之类,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除了自己亲自做生意之外,你也可能只出钱投资,而不去经营。例如说,朋友开了一间贸易公司,你占上三成股份,这盘生意也非上市公司,其股票也不能够在证券市场买卖。这做法究竟算不算是投资呢?

首先,这做法肯定是长期投资,追求的也是长期的回报,先前列出的三项条件符合了两项。第三项条件究竟是不是符合,视乎你对你的朋友、你对这个行业、你对这间公司的结构的了解究竟有多深,才能作出判断。例如说,蔡澜是有名的食家,我同他合作开餐厅,也详细看过了其计划书,这自然算是投资。但我的一位猪朋狗友想开模特儿公司,我付钱作为股东去支持他,目的只是为了想他介绍模特儿给我认识,这自然不能算是投资了。

这其中又有一些边缘个案,例如给朋友的如簧之舌鼓动之下,虽然看了计划书,但却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该行业,便投进了金钱,成为了股东,这,又算不算是投资呢?

其实,投资、投机、赌博这三种行为的定义,到了最后,也绝对难以避免含糊的部份。因此,我发明的最新定义虽然是天才之作,但也是唯心主义的﹕定义在这里了,如何去诠释,你抚心自问吧,这好比法律白纸黑字的写了出来,但某些边缘的定义,还得有赖法官的唯心判断。

最后必须再提出的是﹕投资并非必赢,赌博也非必输,你精心挑选的投资项目,可以输得你倾家荡产,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你就是不怀好心的去开模特儿公司,结果也可能在此赚了大钱,财色兼收。毕竟,六合彩头奖虽然难中,但每星期都有两个幸运儿。但无论如何,总括而言,从大尺度看,投资的成功机会总比赌博为高。

4.5 同生共死游戏

我在《三种赛局》一文中,分析了同生共死游戏。如果是很多参与者的同生共死游戏,虽然并不存在真正的保本作用,但是在「荣则共荣,瓜则齐瓜」的作用下,钱把资金投放在多人参与的同生共死的游戏之下,也有着一定的安全系数,纵是最终把钱输得光光,也有着许多人陪你一起去输,对你在这社会的「财富排名」的影响并不大。

换个说法,你虽然没有作出过研究,但知道很多人参与了这投资项目,在这么多人在前方的「掩护」之下,相信可以(至少局部地)替代了自己的研究。因此,投资在,嗯,蓝筹股,或房地产之上,并不需要知识,也有着「投资」,而非「赌博」的效果,当然,前题条件这动作必须符合前述投资的其他条件,例如说,长线持有﹕天天炒卖蓝筹股,或者是把房子在成交前「摸货」而出,当然算不上是投资。但话说回来,如果你是职业炒家,天天以炒卖蓝筹股来赚钱,或者是专门「摸货」的大炒家,如「摸王」黎汝远,或「白旋风」陈清白,则这行为又可算是投资和经营一门赚钱的生意了。

5. 投机的先决条件是机会

一般人说的「投机」,指的是英文的「speculation」。我不是英文的专家,对此字的英文解释不予置评。但以我的中文程度,即是高到出神入化的那种,则可指出「投机」两字的中文用法,大部份人的使用方式都是错误的。

顾名思义,「投机」必须是踫到了一个「机」会,你才因此而「投」入资金,或资源。这即是说,如果没有机会,那就不成投机了。

下一个问题是﹕什么才算是机会呢?

5.1 机会出现的频率

从陈冠希的角度来看,踫上艳遇,肯定不是机会,因为他常常会踫到。但假如我踫到一位美女对我垂青,这就是机会了,因为我毕生也没有遇上过这种事情。

西谚所云的﹕「Chances are rare。」机会肯定是罕有的。但多罕有的机会才算是机会呢?这里并不打擅自作出定义,但我们可以大约的区分﹕世上有些机会,是每逢三五个月出现一次的,有些机会一两年才出现一次,有些机会三五年出现一次,有些机会是十年一次,更有些是一生也不一定出现一次的。例如说,「血腥遍地」的金融危机每逢三五七年,才会出现一次,如果你错失了一次在金融危机中,低位捞货的机会,那就必须等上三五七年,下次请早了。

机会并不一定存在于投资世界,很多人都是生意人都是觑准一个机会,大手投入,因而发达的。其中例子太多,不尽录了。 (其实是因为想不到例子。)

以我的约略定义,机会这东西马马虎虎,一年出现三五次的那种,也都算成是「投机」了。但如果是那些天天伏在电脑之前,不停的炒着窝轮,还美其名曰「投机」,这可未免太过离谱,对这中文词语的使用未免有误了。中文大师周显看不过眼这种乱用中文的做法,见到是一定予以纠正的。

5.2 机会的成功率

如果你踫到了一个「机会」,成功率是48%,相信你不会认为这是机会。如果你认为是,不妨到澳门的赌场去,因为每一张赌桌都不停的开着牌,在那里,你可不停的找到只有48%赢面的所谓「机会」。

所谓的「机会」,而且是颇难遇上的,最少数个月才出现一次的,赢面恐怕不止51%,至少也有六至七成,才配得上这称号吧?我的高见是,有着颇巨机会的项目,突然在你眼前出现,然后你把资金投放进去,才可算是「投机」。

回看51%的机致胜机会率,虽然也是赢面高于输面,但由于发生的次数太少,根本上赌博没有多大的分别。赌场致胜赌客的赢面,也只有52%左右,但由于它不停的同赌客对赌,每天赌的牌的总数目数以十万计,数以百万计,这符合了「大数定律」,因此可以作为一盘生意来经营、来投资。如果以赌场52%的优势,同你对赌十亿元,一翻两瞪眼,一铺定生死,相信没有赌场会答允这场赌局。

再说一遍,所谓「投机」的「机」,成功率一定是远远高于失败率,才可以叫作「投机」,如果成功和失败率相差不远,则只能列入「赌博」的类别。

5.3 投机就是短线

构成「投机」的另一项必要条件,就是短线。投机必然也是短线的。

看见了一个难得出现的机会,精明的人往往马上把握,乘机而赚上巨利。事实上,所有的商机都是因机会而来,李嘉诚在1979年得到了一个一生难逢的机会,因而买进了「和说黄埔」,奠定了「李超人」、「李首富」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又或者说,有人乘着金融海啸时,买入了大批股票,作为长期持有。以上的这些行为,俱是觑准一个机会,因而下注,但因是长期的行为,故此算是投资,而非投机。

打个比方,女人同男人上床,首要条件是看他的样貌顺眼,这是必要条件,也就好比一个「机会」,是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如果因为看他的样貌顺眼而发生一夜情,这就是「投机」,如果因为看他的样貌顺眼,先则拍拖,继而结婚,这就是「投资」了。

5.4 投机定义小结

1. 在「投资」而言,机会是一项可能的条件,但并不构成必要条件,你可以因为看见机会而投资,也可以因为其他原因而参与投资。而投资也可以有很高的成功率,如果输多赢少的项目也投钱进去,就是赌博了。

2. 就「投机」而言,机会和高成功率则是必要条件,没有机会,就没有投机。没有高成功率,就是赌博,而非投机。机会+短线+高成功率,三项条件造就是投机的必要条件兼充份条件,也即是「充要条件」(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6.什么是赌博?

我写本文,主要是为了写这一章。很多人把用资金投注分成了「投资」和「投机」两大类别,我想来想去,觉得这二分法不够完美,因为箇中的许多行为,在我的心目中,其实本质是赌博,决不能美其名曰「投资」或「投机」。

6.1 输家多于赢家

简单点说,赌博就是输家多于赢家的金钱游戏。以赌场为例子,它只提供庄家游戏;四个人打麻雀,是零和游戏;或者是参与者很少的同生共死游戏……以上这三种赛局,在很大部份的可能性下,参与者都是在赌博,而非投资或投机。 说穿了,所谓的赌博就是长赌必输的游戏。

6.2 赢钱的把握何来?

很多人参与赌博,都以为自己有必胜的把握。例如说,我以前有一个女朋友,认为自己拥有念力,因此赌博是必赢的。我又有一位女友,因为家中供奉了「黄财神」,因此也认为自己去赌博有着必胜的把握。另外,又有一位美女朋友,是一个颇有名气的港姐,炒了一星期期指之后,认为自己是这方面的天才,于是既不停的参与这项游戏,也写blog向网友炫耀自己的天份。至于那些在澳门赌场玩百家乐的赌徒,每天拿着「路纸」去作研究,只昐望找出一条「好路」,便是发达的终南捷径,这种猪脑人更是比比皆是,一天枪毙十个,一百年都枪毙不完。

诚然,赌博是输多赢少的游戏,但也有不少人能从赌博中得到机会。就前述的例子,专赌二十一点戴子郎,赌马的专家阿庄,都是把赌博化成了投资。我一直认为炒期指是零和游戏、是赌博,但是前述的阿龙,也可以把炒期指变成了一盘生意。正如炒窝轮是庄家游戏,但炒轮赚大钱者也大不乏人。

这些化赌博为投资的高手,和前述以为自己有着神奇力量的猪脑人,两者有何分别?答案是﹕认为自己有念力、神佑、天份,或者是路纸,都是虚无缥缈的事,作不得凭借。投资唯一可以凭借的,只有一样,就是知识。

以百家乐为例子,你懂得看路纸,这并非知识,懂得算其数学,懂得计算在不同的情况下,开庄和开闲的机会率,这才叫知识。你胡乱去开公司做生意,这叫赌博,因为失败率实在太高了,但当你在某行业已工作了十年,再在同一行业去创业,这就可以叫做投资。

就算是投机,也得有着对该事件的研究和知识,才能计算出胜出的「机」会,才叫能做「投机」。例如说,有一批劳力士手表,比市面零售价低35%出售,你要购入这批手表来作投机,你必需﹕

1. 很熟悉这批手表的批发价和零售价。

2. 有办法把这批手表快速脱手。

你能做到了这两点,才能很大的机会有利可图,这才叫做「投机」。但要做到这两点,你需要对劳力士手表有着一定的知识。否则,你购入了该批手表,也不过是赌博而已。

赌博是盲毛的所为,而投资或投机则需要实质的知识。虽然不厌其烦,但我必须再次补充﹕需要拥有知识的投资和投机都有亏蚀的可能,而赌博也有赢钱的可能,但这些可能性并不影响其本质。正如我是个作家,也是个投资者,纵使我写的书十分滞销,投资也可能失败,但这些失败并不影响到我身为作家投资者的本质。说完了。

6.3 投入资金的绝对数目

假如你的总资产有一百万元,有人告知你有一宗生意,可以赚取二百万元,成功的机会有七成之多。这显然是一宗值博率极高的生意。问题是,一百万元是你的毕生积蓄,如果输光了,非但你一生的钱化为乌有,下半生的生活也有问题,连你的妻子儿女也给影响到,甚至子女也有可能因此而辍学。

这宗在数学上极度有利的生意,究竟算是投机,还是赌博?在聪明绝顶的我的眼中,这是赌博,而非投机。所谓的「投机」,虽然也是拿钱去博取机会,但是大前题是自己有后路可退,不致于退无死所,这才是「投取机会」。若是后果太严重的投注,那只有叫作「赌博」,而不是投机。因此,在中文用语上,我们有「赌命」、「赌身家」,却没有「投机身家」,因为凡是会输命和输身家的,中文只能用这一个「赌」字。

7.长线和短线

分析到了这里,相信大家都对投资、投机和赌博这三分法有着了一定的概念。下面要讨论的,则是一些有关上文的概念的进一步分析,第一个就是长线和短线。

所谓的长线和短线之分,是唯心主义的。例如说,我买进了一只股票,打算长期持有,期望它在三年之后,价格可以上升一倍。这当然算是长线投资。然后我忽然走了好运,这股票在三天之后,便升了一倍半,在这三年目标三天达到的超好运情况下,我当然把股票沽出了。究竟这算是长线投资,还是短线?相反,如果你买入了一只股票,本来是想投机、想赌博,三天后沽出,谁知股价不升反跌,我不甘损失,结果把这股票长期持有,等了三年,又是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这种做法,究竟是长期,还是短期?

炒楼变成自住,炒股票变成长线投资,这好比玩一夜情变成了结婚生子,这是现实生活常常发生的事情。我并不打算在这里再分析质变后的长线和短线的定义,反正,其定义既是唯心主义的,怎去将其解释,也是唯心主义的,大家自己想吧。

8. 赌博滋生的快感

赌客进赌场,明知是十赌九输,依然仆到去赌,因为赌钱的时候,他得到了快感。那些坐在股票机前,天天炒轮和炒股票的师奶阿伯,相信也是为了快感,多于赢钱。事实上,无论投资、投机、赌博,除了想得金钱之外,还有一个同样大的目的,就是得到快感。

人类的赌性是天生的,因为有喜欢冒险的祖先,例如第一个敢生火的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个欧洲人哥伦布(请注意是「第一个欧洲人」,美洲土著的黄种祖先从白令海峡的陆桥到达新大陆时,比哥先生早到了超过一万年)、要同大英帝国开战搞独立的华盛顿……没有这些冒险家,人类的命运恐怕同今天大大不同了。

冒险也是赌博,值得注意的是,其风险和回报率是不成正比的。人类之所以存在到今天,正是因为赌性﹕不少先人参加了输多赢少的赌博,结果幸运地赢了,留下了性命,反而太理智的人拥抱着赢面高的机会,不肯冒险,结果是发生机会率很低的事情发生了,理智的人死了,赌徒反而活下来。我常常说,就算你能预知未来,活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知道「清失其鹿」,天下英雄逐鹿中原,最终是由共产党「得其鹿角」。因此你识时务地加入了共产党,后果是十居其九活不过二十年代的清党、三十年代的长征、四十年代的(中日和国共)两大战争和六十年代的文革……加入赢家行列还如此坎坷,加入输家者更见惨情!政治冒险的风险回报不成比例,人们还踊跃参加,我们赌性之强、赌博基因的深植体内,可见一斑。

我虽不反对赌博,但更喜欢投机和投资,因为后两者的赢面更要高得多。然而,要想在投资和投机中取得胜利,除了需要一点点的赌性,更重要的是知识和耐性,这恰恰是赌徒最最缺乏的根性。我常常说,巴菲特是世上研究投资项目最高明的少数人之一,但并非其中的冠军,比他更高明的还大有人在。但是,论到实际的投资成绩,他却是世上之最。这皆因他是最有耐性的投资者,能够忍受长期持有大量现金,等上好几年,以等待一个机会。这,就是世上所有同级投资者所不能做到的,因此,他们就算比巴菲特更聪明、更能干、金融知识更强,其投资成绩也比不上巴菲特。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我认为很多所谓的「投资工具」,例如期指、窝轮等等,本质上是赌具,就像百家乐和骰宝,没有太大的分别。但是我同样地认为,这些「赌具」的存在也对经济和人类的福祉有利,正如我赞成赌场的存在,认为赌场有益于经济,也能带给人快感,但是无容置疑的,这是赌博,而非投资。

9. 结论﹕任何金钱游戏,都要小心

我觉得把金钱游戏三分为投资、投机和赌博,是一伟大的发见。我所以有此高见,皆因我是个不折不扣的赌徒,精通各种赌博的原理。武侠小说、科幻小说、文艺小说、爱情小说、历史小说都有太多人懂得写了,但写赌鬼小说的人,全世界只有我一个,别无分号。就算是我写的其他种类小说,例如武侠小说或科幻小说,例必加入赌局,自我陶醉一番。但本书加入赌博的分析,则与本人是病态赌徒这件客观事实无关,只是因为「剧情需要」。

除了「赌博害人,误你一生」之外,最后,我还要彰显投资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希望读者关注。不少人对投资掉以轻心,误以为它十分安全。实际上,投资错误是常常发生的悲剧,它的成功率往往只是高出一半多一点而已。这即是说,在投资者当中,也有不少人的结果是惨淡收场,其后果十分严重,甚至可能比赌博或投机失败更严重。事实上,因投资失败而倾家荡产的人,应该比投机和赌博两者加起来更多,就不说别的,因买楼或长揸股票而输身家的人,随便数数就有地产神童罗兆辉、中国城创办人邓崇光、眼镜大王马宝基、大快活创办人罗开福,噢,还有B哥和前B嫂章小恵……

赌博是长赌必输,投机不能赌身家,而投资者往往误以为投资就是安全,因而掉以轻心,杀伤力反而更大。这句话就是结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