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媒体人

演播间的镜头,采访现场的话筒成为一个华语媒体人最好的北美记录
正文

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 时机太早?

(2009-10-09 08:30:46) 下一个


今天一早到办公室,准备今天的新闻选题,先看报纸头条,几乎所有华文报纸的头条都是昨天台湾前总统陈水扁再次被还押台北看守所的消息。而打开网站,奥巴马总统获 2009 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大标题让所有编辑都颇为讶异。

这一消息是今天凌晨公布的,因此所有报纸都没能赶上,据说奥巴马总统也是在熟睡中被叫醒告知的。令人惊讶的不是它来得突然,事先没有任何征兆,而是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事件本身让人觉得有些意外。

第一个疑问便是:奥巴马凭什么获此重奖?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表彰奥巴马“在加强国际外交及各国人民之间合作上,做出了非凡的努力。”评审会表示,“很少有人能做到奥巴马那样,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并给人们带来更美好未来的希望。奥巴马的外交建立在这样的概念上,即那些想要领导世界的人,必须在以世界上大多数人所分享的价值观与态度的基础上行事。”有些报道标题是“奥巴马呼吁核裁军获诺贝尔和平奖”

之前人们对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的最大疑虑便是他毫无国际外交事务的经验,如今他刚上任 9 个月,出访了几次,演说了几场,在国际事务中也才刚发挥一些作用,他的影响力更多来自明星般的个人魅力以及作为美国第一个黑人总统的光环。他在国际外交上的最大贡献是表现了和前总统布希截然不同的强硬的霸权作风,用一种软性的诉求——接触与对话寻求国际间合作的可能。说实话,这本来就是国际外交的准则,只是布希做得太过分了,显得奥巴马难能可贵。

说出奥巴马实际的外交成果可能很难。中东以巴和平谈判没有突破,伊拉克局势没有重大改观,阿富汗局势陷入僵局,伊朗和北韩核问题也停滞不前 …… 关于前不久联合国大会,奥巴马首次提议并主持召开世界核不扩散和核裁军会议,虽然获得很多掌声,但毕竟还只是个开头,要实现奥巴马提出的无核武世界还有一段漫长曲折的道路要走。

并非不乐见奥巴马获奖,但1983 年波兰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瓦文萨也许说出了许多人的心里话。瓦文萨直言奥巴马获奖时间过早。瓦文萨说: “ 到现在为止,奥巴马不过是提出些建议。曾几何时,诺贝尔奖委员会颁发这一奖项是为了鼓励负责任的行动。让我们给奥巴马一个机会。 ”

从国际社会和一些领导人的评价也可看出他们对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有所保留。

法国总统萨科奇表示,奥巴马获奖标志着美国重新受到国际社会欢迎。

德国总理默克尔评价说,奥巴马获奖对和平事业而言是一个鼓舞。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表示,对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感到热烈欢迎,认为奥巴马让人们学会从一个新视角看待整个世界。

上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芬兰前总统阿赫蒂萨里对此次颁奖表示意外,但仍表示: “ 评奖委员会将和平奖颁给奥巴马,是为了促使其为中东和平做出努力。 ”

伊朗总统内贾德的发言人表示: “ 我们并不觉得这一结果有何特别。我们希望他在获奖之后能够为消除世界不公正做些实事。如果他能放弃美国在安理会的否决权,那就证明这个奖项实至名归。 ”

无怪乎奥巴马对自己获奖一事都表示 “ 惭愧 ” 。

(个人认为胡锦涛和马英九为两岸和平所做的努力也应该得到诺贝尔和平奖的肯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wenjuyuan 回复 悄悄话 To mister986 : not exactly, bullshit is more accurate.
mister986 回复 悄悄话 本来这个奖就是个狗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