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福兮祸兮刘伯承

(2004-11-06 08:32:10) 下一个
 

福兮祸兮刘伯承

 

欧阳龙门

 

            十大元帅中有五人是先军后党”,就是说:先进入旧军队,具有了较高的阶级”(当时的话语,以后叫 级别”),而后才接受了马列主义,加入了共产党。其中级别最高的为贺龙和刘伯承,当到军长。叶剑英当到师长和军参谋长朱德党前当过滇军旅长。彭德怀起义前任团长。

 

            他们如果不参加革命,高官厚禄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他们选择了革命。他们都是有“福”之人。第一,他们如果不参加革命,在蒋介石手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开国元帅。第二,他们能够在艰险的革命道路上一路走下来。既没有董振堂那样战死沙场, 也没有象叶挺,罗炳辉那样过早离开人世,更没有象李明瑞,季振同那样遭到自己人的杀害。所以说他们都是有“福”之人。

 

            然而福兮,祸之所伏。有福之人也难免有祸。最大的祸不是战死沙场, 不是因病或者意外而离开人世。最大的祸乃是遭到自己人的整肃。

 

      刘伯承是建国以后第一个遭到整肃的元帅。那是1958年,批判“军事教条主义”。由老毛发起,最积极的参与者是彭德怀,聂荣臻,黄克诚,被批判者是刘伯承,粟裕,肖克。林彪批判起“教条主义”, “正规思想”,也是咬牙切齿。

 

            客观地说,以老毛,林彪为代表的“游击思想”和以刘伯承为代表的“正规思想”,都各有其道理,原本可以讨论。没有必要泛政治化,一定要扣上个什么主义,以至后来被推向极端,直到废除军衔制,取消一切军事院校。

 

            经过这次整肃,刘伯承从此卸去所有实质性的职位,处于半退休的状态。从权力斗争的角度来看,老毛也确实有迁就彭德怀的意思。同时,老毛也看清楚了,刘伯承没有任何政治野心,是一个可以放心的人。

 

      然而,“祸兮,福之所倚”。这一“祸”却在以后给刘伯承带来了“福”,至少说是免去了更大的“祸”。

 

      仅仅过了一年,彭德怀大祸临头。这时就看得出人品了。刘伯承,粟裕并没有因为彭德怀对自己的不公而落井下石。在这点上,贺龙是应该惭愧的。贺龙一再表白自己在彭德怀的问题上并非出于个人恩怨。但是,人们怎么想,他心里还是明白的。好在贺龙临死前表示过后悔。

 

      又过了七年,贺龙也大祸临头。林彪当道,红极一时。这回不仅仅是贺龙,其他六位元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攻击和羞辱。罗荣桓当时已去世,否则,以他和林彪的矛盾,他和贺龙,罗瑞卿的关系,无论如何是在劫难逃。只有刘伯承能置身事外,既没有象林彪那样去整人,也没象其他几位那样遭人整。

 

      再过了五年,林彪也大祸临头了。令人感到讽刺的是,林彪的祸大过所有的人。

 

            如今回头来看,刘伯承是建国以后第一个遭到整肃的,却是被整肃得最少最轻的。也是担任政治局委员最久的。而且没有整人的污点,在中共高官中,实在是难得。

 

      最后,来个有关“刘伯承打败朱德”的龙门阵:

 

            说的是1920年前后,熊克武的川军在四川南部打败了唐继尧的滇军,将滇军一举赶出四川。当时刘伯承在进攻的川军任团长,朱德在败退的滇军中任旅长。所以后来,刘伯承曾与人开玩笑地说,朱老总曾是他的手下败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