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关于郑和下西洋

(2006-01-17 11:18:42) 下一个

1、梦晓半生:郑和为何不下东洋?

这是个菜鸟问题,估计那时候跟日本关系已经不好而明朝还是知道日本的实力,而且郑和要追杀的朱家子孙也没听说跑去日本(这个牵强了点)。

2、神州遗少: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因为郑和从始至终都在沿着阿拉伯人上千年来发现的最佳季风航线走,阿拉伯人没去过东洋,没有海图,元军在日本海滨的大灾难足以让朱元璋把日本列为“不征国”。

为什么永乐要派郑和,不派别人下西洋?首先是因为郑和(原名穆罕默德·和,汉姓马,永乐赐姓郑)是回族,懂阿拉伯语。他去的国家主要都是穆斯林国家,而他又必须读懂阿拉伯航海日志资料。元朝北奔后留在北京一大批阿拉伯航海日志资料,全被徐达缴获了,从而使郑和下西洋成为可能。另一个先决条件是朱元璋在鄱阳湖缴获的陈友谅楼船战舰作蓝本,还有方国珍投降时上交的人员物资。

所以,郑和从没有去过任何阿拉伯人没有去过的地方。他从南海出来,特意绕过危险的安达曼群岛,深入孟加拉湾,至恒河口,再直奔斯里兰卡;然后穿阿拉伯海,经波斯湾口到阿拉伯半岛,再去也门和索马里:这些都是阿拉伯海员在唐朝就摸索出的最佳路线,顺风顺水。

当时,定居在中国东南沿海的阿拉伯人多达百万,几乎全是走海路来往的,而且经常坐船回麦加(天方)朝圣。郑和作为穆斯林,也以权谋私地去了两趟。

所以,东晋高僧法显去印度时还徒步走去,了解情况后回来就坐船了。

郑和如果是走未知的路线,他肯定得沿着海岸线走,不会一上来就走这条捷径。实际上他还可以再往南走一点,到坦桑尼亚,阿拉伯在桑给巴尔有大片的香料基地啊。不过想指望他突破阿拉伯人的地理知识界限,发现好望角,还是算了吧。虽然腓尼基船队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环绕过非洲航行,可是并没有详细的海图留下。

另外,郑和第6次下西洋时,交阯已经大乱,郑和的海军毫无作为,回来时永乐已经死了;宣德五年,交阯已经独立,明朝的残兵败将“凡得还者止八万六千人,为贼所杀及拘留者不可胜计。天下举疾通弃地殃民,而帝不怒也”,明朝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即霍尔木兹)等十七国而还。”这是他最后一次下西洋,实在毫无意义,没有任何效果。

想那交阯沿海建国,叛军的主要据点离海都不过几十里,而且可以通航的大河纵横。明军既然海上力量如此强大,为何不用?连小小越南叛军都对付不了,难怪“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这种面子工程,要它作甚?日本不敢去,越南不敢去,只能欺软怕硬,吓唬未开化的东南亚小国,现在还宣传什么“中国称霸海上”,“可能环行了地球”,可笑。

3、大费:欢迎遗少兄的高论

我还是存有一些疑问的。老兄能给出言论的出处吗?

遗少兄说朱元璋把日本列为“不征国”,作为郑和只下西洋的首证,我觉得说服力不强。郑和是永乐皇帝派出去的吧?

而且,遗少兄还提及郑和是“从始至终都在沿着阿拉伯人上千年来发现的最佳季风航线走,阿拉伯人没去过东洋,没有海图”,所以,郑和只是下西洋,我觉得这个结论过于想当然了。

我想,遗少兄这样说,一定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吧?

附:网上找到的-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郑和,原姓马,云南昆阳州人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其远祖名叫所菲尔,是“西域天方国普化力(布哈拉)国王”。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因被邻国侵略,所菲尔舍国适宋,神宗封他为宁彝侯,后又加封为宁彝庆国公。郑和的曾祖伯颜,是所菲尔的八世孙。伯颜的长子名叫察尔·米的纳,元末被授滇阳侯,是为郑和的祖父。察尔·米的纳之子,即郑和之父,名叫米里金,生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卒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以马为姓,授云南行省参知政事,袭封滇阳侯;娶妻温氏,生二子四女,长子文铭,次子和。

郑和的祖父、父亲,都曾去麦加朝觐,故有“哈只”的荣誉称号。 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兵征讨云南。年仅十二三岁的郑和被掳获,编入傅友德军中,随明军抵京师(南京),后又进燕王朱棣的府邸当了太监。

郑和“丰躯伟貌,博辨机敏,有智略,习兵法”,深得燕王朱棣的信任和喜爱。在燕王“靖难之役”中,特别是在建文元年(1399)十一月,燕王军队与曹国公李景隆的部队战于郑村坝(今北京大兴县东),燕王军大胜,其中郑和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朱棣当了永乐皇帝的第二年(1404)元旦,赐和以郑姓,并选他为内官监太监,以示酬劳。

《明史·郑和传》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据此可知,促使明成祖朱棣决心派其亲信郑和率队下西洋的原因。

主要有两条:第一,怀疑被赶下台的建文帝逃亡海外,为寻找其下落,消除这一政治隐患;第二,耀兵异域,以示中国之富强,进而壮大明成祖朱棣本人之声威。此外,还应有第三条原因,即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繁荣,郑和下西洋可以发展海外贸易,换取海外珍宝,满足封建王公贵族和勋爵们的奢侈享用。这一点,可以从郑和的船队名为“宝船”、“西洋取宝船”及回国时“所取宝物不可胜计”等事实中得到证明。

无论明成祖的主观动机如何,有一点则是毫无疑义的:郑和以其非凡的组织力和创造力,充当了这部轰轰烈烈的下西洋活剧中的主角,成为中外航海史上的一代伟人,他所创造的航海伟绩将永垂青史。

4、神州遗少:大费兄这不是逼我长篇大论吗,我目前实在没有能力考证得那么全面!

洪武初年已经派多批使者下过西洋,一些去南中国海诸国,一些去印度,都是走海路,只是规模没有郑和的大,并未到达阿拉伯地区,但是走的都与阿拉伯人的路线一摸一样。

我手里的资料主要是《明史·外国列传》:“洪武二年,太祖遣官以即位诏谕占城……浡泥(文莱),宋太宗时始通中国。洪武三年八月,命御史张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往使。自泉州航海,阅半年抵阇婆,又逾月至其国。王马合谟沙傲慢不为礼,秩责之,始下座拜受诏……洪武三年,遣使臣郭徵等赍诏抚谕真腊……洪武三年,命使臣吕宗俊等赍诏谕暹罗……洪武二年,太祖遣使以即位诏谕爪哇……洪武三年,太祖遣行人赵述诏谕三佛齐……洪武二年命使臣刘叔勉以即位诏谕西洋琐里……洪武三年,命使臣塔海帖木儿赍诏抚谕琐里(印度东南)”

按:洪武元年八月,明军破北京,获阿拉伯典籍;洪武二年派使者至占城、爪哇,洪武三年立《回回历》为官方历法,又派使者去菲律宾、印尼、马来亚和印度等地,虽说是洪武急于宣扬国威,毕竟是有了阿拉伯海图之后方动手。而郑和所走的路线与之相比,只是多了阿拉伯半岛和东非这些穆斯林老巢,又能特意避开海上所有“逆风逆水”之处,可见必有此前的海图资料可供参照。所谓他“发现……”根本是无稽之谈,这些国家连朱元璋都能从徐达缴获的阿拉伯典籍里知道。

补充一下:其实《明史·外国列传》也记载郑和去所谓“东洋”,就是琉球、台湾、菲律宾等地。结果琉球、菲律宾对他很热情,而台湾(鸡笼山)却懒得理他,“鸡笼山在彭湖屿东北,故名北港,又名东番,去泉州甚迩。永乐时,郑和遍历东西洋,靡不献琛恐后,独东番远避不至。和恶之,家贻一铜铃,俾挂诸项,盖拟之狗国也。”郑和的远航,花大价钱去搞一些不值钱的印度洋土特产,又不能保卫国家,协助消灭交址叛军,不是面子工程是什么。不过,它对中国人后来大批移民南洋有指导作用,这算是唯一正面的影响吧。

再多的论述我不讲了,《明史》网上都有,大家带着客观的态度仔细看,自然会得出与我类似的意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