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小鸥

很高兴总算有个地方可以表达一下自己,可以尝试留住一些转瞬即逝的感觉。
正文

永恒的爱情是不存在的

(2009-11-30 22:22:29) 下一个

永恒的爱情是不存在的

    爱情是存在的,不论哪朝哪代!

    永恒的爱情是不存在的,无论你是何方神圣,你有何德何能!

    因了近二十多年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人的道德观念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脆弱、越来越不堪一击,直至发展到和经济成反比的高速堕落。夜总会、桑拿房、洗脚屋之类的名目各异、实质相像的场所铺天盖地;二奶、小三的莺声燕语不绝于耳;北京等大都市的离婚率像疯狂的房市样直线攀升,百度一下,吃惊地发现在02年就达到了50.9%。 这一切,都让我们疑惑,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还有没有爱情这种东西?

    俺的观点,有,百分之百的肯定。每个人都年轻过,都可以客观地回首一下自己过去的时光,回忆一下在那些青涩年华中对某个异性的心动和向往。哪怕你现在心如死水、无澜无波,哪怕你现在脑满肠肥、五毒俱全、夜夜新郎,记忆中的那一抹酸酸甜甜的回味却早已定格。那种单纯的思念和渴望,心无旁骛,但求执子之手的情愫,那种随着时光流逝以后,就永远不再的敏感、易碎的心思。

    但是,永恒的、或者说长久的爱情是不存在的。即使万里挑一、十万里挑一有那么一个两个,从统计学的意义来讲,也属于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爱情是什么呢?它纯粹就是一种吸引,或者说互相吸引。 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某一方面的特质,如长相、思想、行动等等所吸引,从而爱上他/她,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时时刻刻想见到他/她、和他/她在一起,离开一刻都感觉倍受煎熬。所以说,这种情感的高强度性和激烈性也就注定了它不能长久。再者,人的这个脆弱的肉体也不可能长期承受得了这种近乎于折磨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所以说,爱情的一大特点就是:短命。

    另一个特点就是:年轻。无论是那些文人的如椽大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土生土长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还是现实生活版的形形色色的爱情故事,其主人公无一不是嫩得一掐一包水,鲜能见到一个挺着啤酒肚的半老头子和一个一笑一脸褶子的半老太太在那里扭扭捏捏地你侬我侬情意绵绵。前些年美国一个家伙不甘于人云亦云地随大流,就大胆创新一回,弄出个中老年之恋的《廊桥遗梦》,虽说也算一炮走红,赚了不少眼球,可他却没那个胆子让那两个老哥哥老姐姐不管不顾、大胆地往前走,而也是不酣不畅地给出个便秘样的结尾,让那个女主角思前想后,临了还是缩了回去,看得人心里别别扭扭的不舒畅。

    有人可能会举出那个凡是中国人都知道的8228的例子来反驳俺,这个俺不愿多废口舌,是爱情,还是别的什么东东,这个谁能说得清?所以还是闭嘴为妙,反正此事肯定属于小概率事件,嘿嘿。

    所以说年轻是爱情的一大特点和基础,因为人年轻的时候,心会跟着脑子走,有了吸引他的感觉,他可能就会不顾一切,把它看得重于一切、高于一切。而等人们变老以后,经过这些年的风雨磨练,慢慢就会发现比如钱之类的物质性内容、硬通货比空洞无物的爱情更实在、更触手可及。这种感情冲动的力量就一天天地消失了,爱情也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说,俺认为,爱情就是一种混合着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冲动和吸引,它可以惠顾每一个人,但它却是年轻而短命的。如果你错过了爱情的最佳发生期,就不要再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爱情;如果你觉得已经或正在失去原来的爱情,也不要抱怨你没有找到永恒的爱情。试想一下,如果你买了649没中奖,你会这么黯然神伤、呼天抢地吗?那么比649的头彩还稀缺还珍贵的永恒爱情,你没有得到,有那么值得难过吗?

    短暂的爱情是触手可及的,永恒的爱情是永远在梦里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waytoca 回复 悄悄话 生命不是永恒的,爱情也就失去了永恒的前提,只有刻骨铭心,为什么奢望永恒呢?如果一个人拥有了一天的爱情,他第二天出车祸死了,那么他的爱算不算永恒?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