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年过三十,到底要不要孩子?

(2009-12-07 18:51:50) 下一个

      很久很久没有跟国内的好友联系了,最近和国内的闺蜜打了很长时间的一通电话,中心的问题是她在问我:“我该不该要孩子?”

      我的这个闺蜜,是很聪明也勤奋的人,刚刚在清华博士毕业,其间还在英国做访问学者,现在做教授。他的先生也是我们大学的同学,两口子都挺上进挺优秀的,但是至今尚为“丁克”一族。她说,在国内的我们那些“哥们姐们”很多都“混”得不错,有的还成了经常上电视的“名人”,不过,要孩子的却不多。女人到了三十多,生物钟便不停clicking,况且三十五之后生孩子的质量可能会受影响,因此要不要孩子的问题就提上日程。

      可是这么大的事儿,怎么能帮人家拿主意?于是我反问她,你想要吗?你先生想要吗?闺蜜迟疑了一下说,两口子都太忙,特别是看到周围那些有孩子的人,从为孩子选好的幼儿园交赞助费开始,接着要操心的是小学中学大学,好像都活得特别累。孩子也活得累,从小就不知道周末是什么,被逼着去参加这个班那个班,家长累得有时只能在等孩子的时候在车上打个盹。话说回来,在国内那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就算孩子父母都累个半死,又有多少孩子能成才呢?

      好笑的是,闺蜜一个劲儿地说,“可是可是,连你都要了孩子,我这不也动摇了吗?”说的也对,我在大家眼里从来就是一个比较能折腾的人,大学毕业后就出了国,在国外读书,工作,现在忽然生了孩子,还在家做起了贤妻良母,的确让人吃了一惊。

      个中原因由我慢慢道来。我先生虽然不是国GG,但是却是非常爱小孩子的人,他自己出生在一个大家庭,有四个兄弟,所以我们结了婚是一定要小孩子的。既然决定要,赶晚就不如赶早;我们的事业都比较稳定,即使为了孩子停顿一下也问题不大;加拿大对生小孩的父母福利很好,妈妈基本可以享受一年的无薪假期;加拿大的公立教育让人很有信心,孩子们过得很快乐,同时也可以真正学到东西,所以我不担心孩子长大后的教育问题。

      其实,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朋友们,要孩子前都要思量好,准备好。尤其是一般“蜗居”的白领,要供楼供车,生活压力蛮大的。要了孩子,通常一方的父母会来帮忙,又凭空多了一份“双面胶”的压力。何况即使有人帮忙,带孩子也是一件极为辛苦的事情,特别是作为孩子的母亲,我看在孩子两三岁前很难集中精力做好其他事情。见过不少事业型的女性生了孩子后希望做到事业孩子两不误,结果开始几年忙得焦头烂额,两边都不讨好。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孩子三岁前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有条件的妈妈,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心理,在这段时间专心照顾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至于事业方面,还可以在孩子稍微大一些时“东山再起”。

      和闺蜜的一席谈话,也让我更加appreciate北美为孩子创造的好条件,让孩子们能够在快乐宽松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在我看来,那些在国内混得“风生水起”的人物,要不就不要孩子,如果要了也是“一朝回到旧社会”,为了孩子的未来使费大量的金钱(上国际学校),或是办理移民留学。我的一个朋友,正在办理来加拿大的投资移民,主要原因也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他虽然符合资格办理技术移民,但是嫌等的时间太长,问他为什么这么急?他说:“实在看不下去我们家孩子在国内受的这份罪!”

版权归Emilybaobei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5)
评论
zacao 回复 悄悄话 哈哈,国内的女友也说我[谁能想到你当专职妈妈,还自己养了两个孩子!]
正因为该玩的都玩了,就会心平气和地当妈妈了.
mikecw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I_Shanghai_Ren的评论:是的,孩子少并不能意味着质量高.独苗难养,独子难教是历代的经验总结.如果都是独子,那么Bill Gates,袁隆平,骆家辉这些伟人都不会出现.以4-2-1-0的速度,几代人后就绝种了,再好的质量又有何用?

不过,独子总比丁克好.这是楼主的意愿,是正确的.只是我们需要看远点,不要停留在有一两个孩子就够了的认识水平上.生命要持续稳定发展,一两个是不够的.
I_Shanghai_Re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Emilybaobei的评论:
这话说得有一点天真。首先,子女的质量是父母能100%控制的吗?再退一步,假设大家都只生一个并且保证质量,你知道50年,100年之后世界(或者说,中国)将会变成怎么样吗?
Emilybaobei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各位的评论。同意要孩子虽然辛苦,却感觉幸福的说法。正因为带孩子时间很辛苦的事情,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孩子这件事,不再数量,而要看质量,哪怕就一个孩子,教育好了,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是好的。
mikecw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ilovefriday的评论:人类的外貌是否美观,人类是否有才华,都是人类自己给自己下的定义.但最终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古希腊人风光,有才华,是欧洲文明摇篮,都是相当清华北大的精英.而当年的英国还是野蛮的部落,都是相当于没有文化的农民.但看看今天的世界,谁主沉浮?

今天是暂时的,明天,后天才是永恒.享受今天,但也要维持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ilovefriday 回复 悄悄话 楼下的那位别一口一个“自然界的选择” “淘汰”啊什么的, 你活在人的世界, 不是动物的世界。 如果按照你的逻辑, 人的基因应该越来越好才对, 可是事实是人越长越难看, 人的才华越来越次。 人类社会再也不会出现那些伟大的人物了。
南澳薰衣草 回复 悄悄话 当然要啦,没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三十多岁不算晚,四十岁左右生还能让女人延缓衰老。只是有了孩子后,不能两个人都忙事业了。
mikecwu 回复 悄悄话 不要孩子无异于慢性自杀-个体只能存活70-80年,而生命在孩子那里继续。

夫妇只要一个孩子相当于自杀一半,要两个是勉强维持。要三个以上才是扩大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自然界的选择:强者扩大自己的生命,弱者的基因逐代减少,最后被淘汰。

我们不愿意作弱者,所以我们计划4个孩子。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还是要孩子的好,人生中没有孩子是一个遗憾,你奋斗了半天为谁呀?
无忌哥哥 回复 悄悄话 还是赶紧要吧。俺两口也丁克到小40了,终于丁不住了。不是外在压力,两边家里都快放弃了,周围朋友也不抱希望了。主要是自己想通了:想想以后老了就算不指望孩子给养老可心里连个念想都没有,看看周围朋友都有子女,自己多凄凉呀,一个要先走了另一个更惨了。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现在享受二人世界老了就得还债了;现在付出辛苦自然会有天伦之乐。
“有人孤单无二,无子,无兄,竟劳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钱财为足。他说,我劳劳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乐,到底是为谁呢?这也是虚空,是极重的劳苦。”——《传道书》4:8
扬子江酒店 回复 悄悄话 再过3,5年他们就会改变想法了,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几年前还坚决不要孩子,我就说,过几年我再来看。这不,7,8年过去了,都生了,但很可惜的是,都是高龄产妇,全部剖腹产。其实在国内的环境里,各种各样的压力还是挺大的,父母,亲戚,邻居,同事。。。你说不生,好事者背后说你不会生,于是你生一个止住谣言,当然更多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世界变得有点单调,孩子是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事业有成的,也希望有个孩子继承家业。中国人把财产都捐出去可不是潮流。
眯眯眼儿 回复 悄悄话 我有一大学同学也"丁克"了好些年,最终还是当上了"高龄产妇"了.不再口口声声高喊"永远的二人世界"了,嘿嘿,不同的年龄想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I_Shanghai_Ren 回复 悄悄话 真想要孩子,再苦再累都不是借口。讨饭俩口子培养出状元郎也不是没有。可以问问你那些“丁克”朋友,他们父母在生养他们的时候又有多少的能耐和物质实力。
hongpurdy 回复 悄悄话 当然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