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作品赏析——《酥油飘香》

(2014-02-27 18:25:56) 下一个


藏族女子群舞《酥油飘香》表演录像
编舞:达娃拉姆 表演: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比赛录像

      


舞蹈《酥油飘香》  

  白云照草原,牧歌追太阳,当家的日子好红火,酥油十里香,酥油茶滚滚香,滚滚香,送给亲人解放军,军民情谊长。——《酥油飘香》

  “我在构思《酥油飘香》之初,首先想到的(除结构外)动作语汇的准确表达……这种提炼不是靠对藏民族舞蹈简单地了解和认识后去编排,而是完全来 自生活。”这是编导达娃拉姆在编创体会中谈到的一段话,也是这部作品成功的秘诀,《酥油飘香》无疑很好地印证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一真谛。民族民间舞 蹈一直以来在题材样式、语汇编排和舞蹈音乐的选择上受民族传统舞蹈模式的限定,很多编导不敢动,甚至不敢涉足这个领域,就是畏惧“原生态”三个字。尤其是 藏族舞蹈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完整的资源,不少作品受传统模式的禁锢,难见新意。

   
舞蹈《酥油飘香》  

  而作品《酥油飘香》的“新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新的藏族女性形象,二是全新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军民关系,三是全新的舞蹈动作语汇编 排。这三个“新”建立在编导对现代生活真实可信的感受与细致入微的观察的基础之上,否则不会凭着这般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获取桂冠的。 首先从第一个“新”谈起,自1990年亚运会上藏族姑娘达娃央宗点燃圣火之时,就将藏族女性在上世纪末的崭新面貌亮相于世界人民的面前。如今十余年过去 了,今天的藏族妇女的外貌与内心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华丽的民族服饰,加上价值不菲的头饰、胸饰和腰饰,婀娜多姿、摇曳生辉的体态和自信、活泼、 爽朗的性格,都包含着时尚的元素,现代感透过厚重的袍子直面逼来。第二个“新”是大胆诠释了新的“鱼水情”。一讲到军民关系,不少作品都保留有寻常的套路 ——军如何如何,民又如何如何,情节拖沓冗长,而且将军民关系定位在“恩情”与“谢恩”上,还停留在翻身农奴把歌唱的阶级情感上。而在作品《酥油飘香》 中,军人的形象虚化了,只在上场和结尾使用了军用水壶这一道具,点明了事件的起由和人物关系,鱼水之情是通过女孩子们劳作时的情态和体态来表现的。而且酥 油茶本身在藏族人民的心中就是尊敬、喜爱、欢迎的情感符号象征,年青女子们劳动的场面轻松、愉快又热烈,仿佛是在给自家的兄弟姊妹甚至是心上人打酥油茶, 真实可信又倍感平常和随意,完全将情感定格在友情与亲情上了。第三个“新”是新鲜的语汇编排。在劳作场面的快板部分,十六位女演员上到台口,背对观众颔 首、伏背、塌腰、甩胯,动作随节奏变化加力、加速、加大幅度,汲取了藏族舞蹈明朗、欢快、奔放的风格特色。藏族人民胸襟坦荡、乐观豁达的民族心理通过简短 有力的单一动作展露无疑,极具感染力。同时身体曲线和服饰特色勾勒出藏族年轻女性美丽的背影,既不乏鲜明的个性,又韵味隽永。

     
舞蹈《酥油飘香》  

  作品中运用了锅庄动作作为动机:身体仰靠、双手搭扣体前、挺胸抬头,这与劳作时俯身颔首的动作形成对比,一个是庄重大方,一个是质朴豪放,舞姿和着优美的女声唱词,呈现出细腻柔弱的风格特征,可谓是一个作品姿态万千。

  另外,作品的“适度”的美感或说是“简约”之美尤为值得提倡。现在的很多作品都有“过满”、“过繁”的毛病。总是出现复杂的情节、高深的主题、 散乱的结构、过密的队形调度、动作的堆砌等等现象。而作品《酥油飘香》从队形变化上看简洁明了,情节单纯紧凑,结构上首尾呼应、脉络清晰,语汇上和谐统 一。正是如此以简化繁的作法,才使得人回味无穷。
       
 

《酥油飘香》——当代藏族舞蹈新语汇的出现(男性化的当代藏族女性)

  “我在构思《酥油飘香》之和首先想到的(除结构外)动作语汇的准确表达……这种提炼不是靠对藏民族舞蹈简单地了解和认识后去编排而是完全来自生 活。”编导达娃拉姆在自己的创作体会中谈到。编导对艺术的态度是值得我们现在许多舞蹈工作者学习的而今天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一段话其中有两个内容 首先舞蹈要表现当代赫旗女性的风采其次舞蹈的动作语汇是编导对生活动作的提炼加T而成并非来自原生型的藏族舞。

  《酥油飘香》其中比较典型的体态为身体仰靠册手措扣体前挺胸抬头 舞蹈时双肩前后顿挫有力地摆动同叫脚下跟随节奏有力地跺踏地面。这样典型的舞蹈语汇呈现出种自信爽朗同时又带有一点彪悍的味道。这个作品的动作和《母亲》 弯腰的体态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说《母亲》运用了传统藏族舞的素材融入了编导与演员的个人风格的话《酥油飘香》将生活体态生活动作提炼加工配以传统藏舞的步伐 编排出新藏族舞蹈语汇表现当代藏族女性的风采。

  这一编排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欢迎从某种角度上看这不能不说是当代文化对藏族舞蹈的种影响。由于国家正在进行西部开发许多西部地区 的艺术工作者的视野随着文化的交流得到极大的扩展。西郭的舞蹈编导得以接受如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固此他们不仅对 本民族的文化有了深入骨髓的了解,同时还掌握了动作解构重构作品编排等舞蹿编导的方法论也就有能力去重新组织他们熟知的本民族舞蹈语汇。所以说《酥油飘 香》是当代文化与藏族文化的交融使新的舞蹈语汇出现并在短鞋内得到了很多拥护者,之后出现了许多的藏族舞蹈作品都借用了这些新舞蹈语。至于新的舞蹈语汇与 原生藏族舞蹈是否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实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