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期,中国社会的苦难与血腥

我是中国贵州作家张宗銘。我的系列长篇小说,是中国第一部敦促共产党人换位思考的作品,被文学教授推荐,连续参加诺贝尔文学奖角逐!
正文

《人民网》纯文学作品中少有的好作品

(2009-09-25 17:46:55) 下一个


 

《女人土匪东洋狗》

――

                        

 

本报讯  长期深入生活的贵阳作家张宗铭近日被请到了北京,他要参加有关方面为他主办的作品研讨暨记者招待会,还要与前来参加2004年北京春季图书订货会的国内外出版商商谈版权交易等事项。他的一部《女人土匪东洋狗》引起了首都一批专家学者的关注。
  张宗铭是我国贵州籍作家。23年前,他的《孤儿小人革命家》的一章《人生劫》在《花溪》月刊发表,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也因此受到一些冲击。他的作品不多,但以扎实的生活基础和浓郁的地方气息而引起读者强烈的兴趣。他的《女人土匪东洋狗》,是一部试图展示在大时代背景下地域文化与外来文明交织、冲突的大主题的长篇小说,书中描写的是作者所生活和熟悉的贵州地区的民风民俗,在读者眼中,则非常新鲜。本书中,土匪、地主、地主婆及其子女、妓女,在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代中,矛盾交织激烈,残酷中不乏真情。他们的遭际,命运,反复无常……其中,关于生存、关于权利,关于爱情,关于真情,都成了歌咏不绝的对象,全书充满着浓郁的地方气息,异域风情。该书虽然只是描写了一群小人物,然而主题相当宏大。尤其是关于人的精神问题,归宿问题,都在故事中,有着深入的讨论和表达。它打破了过去文学作品中一些模式化东西,把笔触深入到了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对习惯了阅读现代浪漫小说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口味大变化。
  在北京图书传播研究所举办的"《女人土匪东洋狗》
――张宗铭个人作品研讨会"上,张宗铭说,他的作品是向时下兴起的快餐文化挑战。他认为,作家不能过于功利,面对流行的、时尚的潮流,作家要有自己的主见。要敢于对媚俗的东西说不。在当下快餐文化充斥着书店的时候,我们作家要敢于拿出一些"慢餐文化"的东西来。要写出一些精雕细琢、能使读者慢嚼才能品出味的精品来。太过于功利,会使我们变得浅薄;太浅薄会使我们沦丧。为使自己出精品,他用了22年时间创作了《女人土匪东洋狗》。该书一上市就脱销,引起了读者强烈兴趣。据悉,该作品已由美国哈佛大学华裔学者陆蕊凤博士、贵州翻译学会会长、贵州大学教授唐若水及李晓云教授共同翻译,将在不久出版该书的英文版。人们说它是近年来纯文学作品中少有的好作品。
  在研讨会上,中国作协会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等与很多文学爱好者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读书越来越讲究功利。因而,读纯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即使爱读的人也由于电视等诱惑和抢夺,对纯文学作品光顾也变得比较少了。这客观上导致纯文学作品的发展空间受限。这几年来,除了《尘埃落定》等等很少一部分作品能够畅销以外,大部分的优秀作品都挤在一条既算不上畅销、又算不上滞销的非常尴尬的路上。这是纯文学作品近年来在我国图书市场上总的趋势。在这种趋势的挟持下,我们一些作家耐不住寂寞,花样翻新地玩弄出什么"美女作家"等等名词,其实,你的作品好不好,与作家本人相貌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作家去鼓捣这些事,反映了我们自己的浮躁。
  在本次研讨会上,专家们说,近年来,市场上的小说类图书销售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面是名家的小说持续热销,出一本火一本,如海岩、池莉;另一面是新人的小说无人问津,令出版社和出版商深感头痛。然而,名家的作品,毕竟有限,也不一定能够满足全国各种各样读者的要求,市场呼唤新人新作,读者也期待能够调整一下口味。《女人土匪东洋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的。应该说,它的出现能给处于胶着状况的文学类图书带来一股清新的风。
  由于该书原创的价值,这次研讨会上,一些国内外出版商也表示要与作者洽谈版权贸易之事。曾操作过"9岁小孩阳阳版权卖了15万美元"的北京图书传播研究所,也对这本书的版权贸易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希望能把这种带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推向世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