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鲁直的德语发音vs好听的德语歌曲

(2018-12-18 23:08:33) 下一个

虽然德语发音比较鲁直,但是德语歌曲有很多很好听,这时鲁直的发音居然和优美的旋律毫不违和。 Dein ist mein ganzes herz 你是我心中的摯愛- Franz Lehar 的微笑王国(Das Land des Lächelns)的咏叹调,以及风流寡妇The Merry Widow的Lippen schweigen沉默倾听-都是极好听的传世经典

 

弗朗兹·莱哈尔(Franz Lehar,1870-1948),奥地利轻歌剧作曲家。原籍匈牙利,1870年4月30日生于科马罗姆,父亲是一个军乐队的乐长。1882~1888年莱哈尔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音乐理论,毕业后曾任剧院小提琴师,后来在德沃夏克的鼓励下钻研作曲。曾参加其父的军乐队任指挥,并在维也纳、布达佩斯等地演出。为它创作了不少进行曲和圆舞曲。1896年写成歌剧《杜鹃》(后更名为《塔姬雅娜》)。1902年定居维也纳。1905年他的轻歌剧《风流寡妇》在维也纳连续上演500场,使莱哈尔一举成名,成为继施特劳斯之后最受欢迎的轻歌剧作曲家。他轻歌剧的成功使他获得大量财富,他购买了维也纳的史肯耐德小皇宫,仆人簇拥。1948年10月24日卒于巴特伊施尔。他在遗嘱中写道,他的大部分财产和他的房子将会捐给他的出生地和帮助穷困的艺术家。

 

最后上《霍夫曼船歌》(Barcarolle)是德裔法国作曲家雅克·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19-1880)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第二幕的一段著名女/男声二重唱Barcarolle from 'Les contes d'Hoffmann' by Offenbach

「霍夫曼的故事」(Les Contes d’Hoffmann)是4幕歌劇(原作為5幕7場)。他自德國浪漫主義詩人E.T.A. 霍夫曼的小說選出3篇故事譜成本齣歌劇,劇本由巴爾比葉(Jules Barbier)編寫。於1881年2月10日在巴黎喜歌劇院首演。

船歌的歌詞(法語)如下:

Belle nuit, o nuit d’amour, souris a nos ivresses.
Nuit plus douce que le jour, o belle nuit d’amour!
Le temps fuit et sans retour. Emporte nos tendresses!
Loin de cet heureux se jour, le temps fuit sans retour.

美之夜,哦,愛之夜,讓人微笑的醉意。
夜晚比白晝更多情,哦,美麗的愛之夜!
時光逸逝不復返,還帶走我們的柔情!
遠離這幸福的場所,時光逸逝不復返。

Zephyrs embrases, versez-nous vos caresses,
Zephyrs embrases, donnez-nous vos baisers,
Vos baisers, vos baisers. Ah!

熱戀的微風,請傾注愛撫,
熱戀的微風,請傾注親吻,
妳的親吻,妳的親吻。啊!

Belle nuit, o nuit d’amour, souris a nos ivresses.
Nuit plus douce que le jour, o belle nuit d’amour!
o belle nuit d’amour!
Souris a nos ivresses
Nuit d’amour, o nuit d’amour! Ah!

美之夜,哦,愛之夜,讓人微笑的醉意。
夜晚比白晝更多情,哦,美麗的愛之夜!
美麗的愛之夜!
讓人微笑的醉意
美之夜,哦,愛之夜!啊!

這一首二重唱與劇情一點關係都沒有,正好印證此劇的謎樣性格。不過他是一首船歌,因此還能襯托出一點水都威尼斯的情調。長笛釀出清澈透明的夜色,雙簧管添加甜美柔情,單簧管也助以一臂之力,豎琴描出典型的小船搖擺的6/8拍子波動音型之後,女中音唱出歌詞頭兩行:「Belle nuit, o nuit d’amour,…(美之夜,哦,愛之夜…)」。在劇中是霍夫曼的友人尼古勞斯擔任這起唱部分。朱麗葉妲在「Le temps fuit et sans retour.…(時光逸逝不復返…)」部分加入,以形成美麗的二重唱。到「Belle nuit, o nuit d’amour,…」重現時,還加入合唱,顯出一片寧靜和平氣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